微波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频率在300MHz至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技术。微波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是模拟微波通信,其中模拟调频技术被广泛采用。在此期间,1951年,美国开通了第一条商用微波通信线路,连接纽约和旧金山,这条线路有100多个站点,可以传输480路电话信号。我国开始建设长途微波通信线路是在“七五”期间。 进入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微波通信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微波通信的出现,得益于数字交换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调制解调技术的进步。数字微波通信提供了更优质的长途传输质量、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和更大的通信容量。20世纪90年代后,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微波通信产生了一定冲击,但微波通信也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例如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以及更高的容量支持(如512QAM、1024QAM)和无线接入网技术(如本地多点分配系统 LMDS、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 MMDS)。 微波通信基本概念还包括微波的传播特性。微波传播具有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并且具有不同的极化方式。其中,线极化包括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圆(椭圆)极化则包括左旋极化和右旋极化。这些特性对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微波中继通信系统是指为了克服信号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质量恶化,接收、再生、转发信号的通信系统。一条通信线路可以服务多个地点,实现上下话路。中继通信主要有三种方式:直接中继、外差中继和基带再生中继。 数字微波中继线路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它们共同协作实现信号的高效传输。波道及射频频率配置是指将微波线路的可用带宽划分成若干频率小段,每个频率小段上设置一套微波收发信机,构成传输通道。为了最大化波道数量和减少干扰,频率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单波道频率配置分为二频制和四频制,不同配置有各自的优缺点,例如二频制存在反向干扰的问题,而四频制虽然多用一倍的频率,但需要更好的天线前后隔离度。多波道频率配置的排列方式分为收发频率相间排列和集中排列,以及射频波道的频率再用策略,都是为了有效减少干扰并提高通信效率。 微波通信中的备份与切换是保障通信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备份策略包括设备备份和波道备份,分别采用1:1备份或n:1备份方式。切换则分为人工切换和自动切换,以便在通信质量下降或其他紧急情况下迅速恢复通信。 微波通信的监控和勤务也是保证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控设备和通信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确保通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微波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论是固定网络还是移动通信网络,微波通信都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无线通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波通信将继续发展,适应新时代的通信需求。
2025-10-31 01:43:54 391KB
1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概述**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微波频段的电磁波作为载体,通过中继接力的方式实现远距离通信的技术。微波的定义是波长在1毫米到1米之间,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0兆赫兹(MHz)至300吉赫兹(GHz)。这个频段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三个子区间。 **微波通信的历史发展** 微波通信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出现了第一个工作在甚高频(VHF)频段的模拟无线通信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用通信开始使用特高频(UHF)频段。1951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条商业微波通信线路,从纽约到旧金山。我国在“七五”计划期间引入了微波通信系统。随着时间推移,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出现,采用了简单的调制技术如QPSK和8PSK。80年代,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进步,微波通信系统发展迅速,90年代后,更大容量的数字微波通信系统逐渐成为主流。 **微波通信的特点** 1. **宽频带和大容量**:微波频段的频带宽度较大,能够支持大量信息的传输,适合宽频带信号的传输。 2. **抗干扰能力强**:由于工作频率高,微波通信系统受低频段干扰的影响较小。 3. **通信灵活性**:微波通信可以通过中继站实现远距离传输,能跨越特殊地形,如沼泽、河流、湖泊和山脉,尤其在自然灾害情况下,通信建立、撤收和转移相对便捷。 4. **高增益和方向性强的天线**:微波天线能制造出高增益且方向性极强,减少了通信中的相互干扰,降低了发射机的功率需求。 5. **经济高效**:相对于其他通信方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成本较低,建设速度较快。 6. **数字通信优势**:数字微波通信结合了数字通信的稳定性和纠错能力,提高了信号质量。 **微波通信系统的分类** 微波通信系统主要分为两类:模拟微波通信系统和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模拟系统主要处理连续变化的信号,而数字系统则以二进制形式传输信息,具有更高的数据安全性、可靠性和处理能力。 **微波通信的应用** - **干线备份和补充**:数字微波通信常用于光纤主干线路的备份,提供冗余通信路径,确保网络稳定性。 - **边远地区通信**:在缺乏有线基础设施的偏远地区,微波通信为用户提供基本的语音和数据服务。 - **市内支线连接**:城市内部的短距离通信,如无线基站间的连接。 - **无线宽带接入**:为住宅和企业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微波的视距传播特性** 微波通信通常遵循视距传播原则,通信距离受到发射和接收天线高度的影响。此外,还需考虑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地面反射和大气吸收等因素,这些都会影响信号的传播质量和距离。例如,天线高度的增加可以扩大通信覆盖范围,但同时也可能遇到更多由地形和大气条件造成的传播障碍。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因其独特的优点和广泛的应用,在现代通信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将继续优化,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
2025-10-31 01:38:20 814KB
1
1 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波通信技术通信的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微波天线是微波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凡是能利用电磁波来传递的信息几乎都依靠微波天线传递与互换,同时微波天线也可辐射电磁波等能量。微波天线是微波通信系统收发设备的“出入口”,天线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目前关于微波天线优化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多数均是从单一因素进行考虑,优化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本文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优化微波天线选择参数来寻找更合理的选择方法。   2 微波天线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研究   图1为微波传播示意图,微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大气、海面、地面、高大建筑物、山峰的折射和绕射等
1
应急通信
2022-12-14 19:17:36 2.69MB 应急通信 通信 应急
应急通信
2022-12-14 14:19:04 534KB 应急通信 通信 应急
通信概论
2022-11-29 14:20:46 1.13MB 通信
<<微波通信基本原理与学习>>,ppt文件微波通信基本原理
2022-07-20 10:55:13 1.67MB 微波
1
数字微波通信试卷A 答案.doc
2022-05-04 14:05:05 138KB 文档资料 通信
数字微波通信试卷B答案.doc
2022-05-04 14:05:01 134KB 文档资料 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