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同时全双工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关键技术为自干扰抵消。其中数字抵消具备灵活高效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是降低全双工节点的成本、功耗和复杂度的重要途径。首先介绍了基本数字抵消算法——信道估计重构法的原理;然后从提高自适应性、提高自干扰信号还原准确性以及实现简化三个角度介绍了改进算法;最后,展望了全双工数字自干扰抵消算法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全双工架构和算法设计提供参考。
1
针对同时同频全双工场景中,宽带射频自干扰抵消方案缺乏性能分析这一问题,以多抽头射频域自干扰抵消结构为基础,以最小化剩余自干扰信号功率为准则,讨论了该结构中各抽头参数的最优解,进而分析了可实现的最佳自干扰抑制效果。数值与仿真结果表明,多抽头射频域自干扰抵消结构最佳的自干扰抑制性能与自干扰信号带宽、载波频率以及抽头时延与自干扰信道多径时延之差有关。信号带宽越大,或抽头时延与自干扰信道多径时延之差越大,干扰抑制性能越差;干扰抑制效果随载波频率的增加近似呈周期性振荡。
2025-05-20 18:32:00 1.12MB
1
自适应干扰抵消 声源:CW信号 15kHz 干扰:宽带、连续信号 3k~30kHz
2022-06-01 18:10:31 3KB 综合资源 水声信号处理
1
频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频域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2022-05-11 14:28:52 632KB 滤波
1
串行干扰抵消检测器(SIC) 干扰抵消检测器 基本思想: 干扰抵消检测器的基本思路是先解出各用户的数据比特,再根据信道估计值将将该数据比特重构,即重构出期望用户的干扰信号,再从原接收的信号中减去这一重构的干扰信号,以达到干扰抵消的目的。 SIC检测器 算法原理图
2022-04-18 16:42:11 740KB 多用户检测
1
关于多用户检测中并行干扰抵消技术的论文,详细描述了并行干扰抵消技术及其性能分析。
2022-04-15 19:25:34 664KB 干扰抵消
1
word文档,论文初稿形式。文中还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并对MMSE-PIC,迫零(ZF)和MMSE MUD这三种系统结构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比较,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所提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PS1:只有仿真结果,没代码。 PS2:从csdn他人那里下得。这里跟大家分享了。只是对不住那位楼主了,就在这里道歉了。
1
为减小传统串行干扰抵消(SIC)检测器的时延,改善每一级的检测性能,采用对角加载法和组距分组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IC检测器。该检测器对每一级用户特征波形的相关矩阵进行对角加载,通过加载量的选择,使得分组用户的输出信干比最大,从而实现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检测器每一级线性算子的更新仅与对角加载量有关。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SIC检测器和MMSE检测器相比,改进的SIC检测器降低了检测时延,误码率更低。
2021-12-20 16:29:45 323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针对无线传输中的多径信道模型,给出了多径信道的仿真程序,对干扰抵消方法进行了误码率和多用渐进有效性的仿真结果。
2021-09-15 20:40:19 3KB 干扰抵消 误码率 渐进有效性 MATLAB
1
Matlab有关MIMOOFDM系统的多径干扰抵消算法研究-MIMO-OFDM系统的多径干扰抵消算法研究(chinese.rar 电脑里面存的老底了~~~呵呵 Figure41.jpg
2021-05-05 01:36:07 70KB matla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