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IEC 61000-6-2-2019是欧洲标准,规定了工业环境中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抗扰度要求。该标准适用于频率范围为0 Hz到400 GHz的设备,涵盖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快速瞬变、浪涌等多种抗扰度测试。标准定义了不同端口(如外壳端口、信号/控制端口、直流和交流电源端口)的具体测试要求,并提供了性能准则以评估设备在测试期间或之后的表现。此外,标准还明确了测试条件、产品文档要求、适用性和测量不确定性等内容。; 适合人群:从事电气和电子设备设计、制造、测试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及需要了解工业环境电磁兼容性的相关从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确保电气和电子设备在工业环境中具备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②指导制造商进行产品EMC测试,确保符合国际标准要求;③为产品委员会提供未来可能相关的测试建议,以应对新的电磁现象。; 其他说明:本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委员会77制定,取代了2005年版本。它不仅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也可用于现有产品的改进和认证。标准详细列出了各类测试的具体参数和方法,并提供了附录A,以指导产品委员会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电磁现象及其测试要求。
1
《25种工业机器人培训教材汇编》是一个全面的资源集合,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工业机器人知识。这个汇编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是深入了解和提升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的理想参考资料。以下是对其中可能包含的知识点的详细说明: 1. **基础知识**:教材可能从基础理论开始,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分类、构成部分,如机械臂、驱动系统、传感器、控制器等。还会讲解基本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原理。 2. **机器人编程**:包括编程语言,如RAPID、KRL、PLC等,以及如何编写控制机器人运动的程序。可能会涉及编程逻辑、任务规划和流程控制。 3. **自动化系统**:教材可能涵盖机器人与周边设备的集成,如传送带、装配站、焊接设备等,讨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和优化。 4. **传感器与视觉系统**:介绍如何使用视觉传感器进行目标检测、定位和识别,以实现精准操作。 5. **安全规范**:讲解工业机器人操作的安全规则和标准,确保在实际应用中的人员安全。 6. **机器人安装与调试**:指导如何安装机器人系统,进行参数设定和调试,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7. **维护与故障排查**:提供机器人日常维护技巧和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帮助用户减少停机时间。 8. **机器人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详细阐述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电子组装、物流仓储、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具体应用案例。 9. **人机协作**:介绍协作机器人(Cobots)的概念和技术,讨论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人机协同工作。 10. **仿真技术**:可能包含使用离线编程软件进行机器人路径规划和仿真,如RobotStudio、Roboguide等。 11.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讨论现代工业机器人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和AI技术提高自主性和效率。 12. **案例研究**:通过真实的项目案例,展示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13. **职业发展与认证**:可能包含有关工业机器人技术员、工程师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 通过这些教材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还能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这份汇编无疑是提升个人能力、推动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工具。
2025-08-25 11:07:36 189.63MB
1
近年来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以下简称“平煤神马”)经历了数字化、平台化、可视化和移动化改造。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实现企业安全、高效、绿色和智慧发展,平煤神马正在实施智能化改造。分析了智慧企业发展路径,介绍了集团智能化发展的背景、现状和目标,通过考察、调研、立项、论证后,详细阐述了集团确定的工业互联网“六大平台”的具体建设内容。
2025-08-20 16:25:34 10.21MB 智能化改造 工业互联网平台 智慧企业
1
发那科Fanuc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重要地位。Fanuc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主要以高稳定性和易操作性著称,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焊接、装配、搬运、喷漆等多种工业生产环节。由于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保证,Fanuc机器人被众多工厂和生产线所采用,是推动智能制造和工业4.0进程的重要力量。 Fanuc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通常配备有先进的伺服电机和控制器,这些组件保证了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使得机器人可以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完成精密操作。此外,Fanuc提供多种编程语言和界面,包括FANUC机器人语言(KAREL)、TP(教导式编程)等,大大降低了操作门槛,方便了用户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程序的编写和修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Fanuc也在其机器人产品中融入了更多智能化元素。例如,Fanuc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系统识别物体,运用智能算法进行自主决策和路径规划,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性。智能化的Fanuc机器人还能够与工厂中的其他设备进行联网通讯,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为工厂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Fanuc机器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结合,Fanuc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如预测性维护、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等。这些能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Fanuc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除了传统的制造业领域,还包括了半导体制造、医药品制造、食品加工等行业。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如洁净室和防爆区域,Fanuc也提供了特殊设计的机器人以满足特定需求。Fanuc机器人的模块化设计和多样化的配置选项,使其可以快速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应用需求。 在教育和研究领域,Fanuc同样有所作为。Fanuc机器人的教育套件和模拟软件使得学校和研究机构能够进行机器人技术的教学和研发工作,为未来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Fanuc还积极参与国际机器人竞赛,通过竞赛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的培养。 Fanuc机器人的光盘资料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这些资料了解Fanuc机器人的安装、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等详细信息。资料中通常包含了机器人手册、操作指南、维护教程、软件工具等多种形式的内容,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对于希望掌握Fanuc机器人技术的工程师和操作者来说,这些光盘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材料。 无论是在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创新,还是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Fanuc机器人都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Fanuc机器人技术也将不断进化,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2025-08-20 16:00:15 536.36MB 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智能制造
1
内容概要:本文档介绍了德州仪器(TI)设计的一种用于高电压工业应用(如保护继电器、通道隔离的±10V模拟输入卡以及逆变器和电机控制)的±12V隔离电压传感电路。该电路采用ISO224隔离放大器和ADS7945差分输入逐次逼近寄存器(SAR)模数转换器(ADC),能够测量±12V的单端信号并将其转换为±4V的差分输出。ISO224具有固定的增益⅓,输出共模电压为2.5V,适用于4.5V到18V的高压侧电源和4.5V到5.5V的低压侧电源。ADS7945则支持±5V的最大模拟输入范围,拥有高信噪比(SNR)84和低功耗特性。此外,还详细讨论了组件选择标准、性能参数(如瞬态ADC输入稳定性和噪声)、以及设计注意事项,包括线性操作验证、电容器选择以减少失真、误差校准方法等。 适用人群:从事高电压工业应用设计的专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特别是那些需要理解和实施隔离电压传感解决方案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本设计方案旨在满足高精度、高性能的电压检测需求,特别是在存在电气干扰或需要电气隔离的应用环境中。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构建更加可靠和安全的产品,确保系统能够在恶劣条件下正常运行。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规格表、设计注释、仿真数据图表以及相关器件链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电路设计。同时提醒使用者注意TI提供的所有资料均按现状提供,不承担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责任保证。
1
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介绍天行PLC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天行IDE的页面布局及程序架构、编程语言及基础指令讲解、程序调试和课程实践。文档以IEC 61131-3标准为指导,详细阐述了天行IDE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菜单栏、工具栏、项目树区、资源区、巡视窗口等,并解释了任务(TASK)、程序单元(PRG、FB、FC)、变量与数据访问等内容。此外,文档还深入讲解了三种编程语言(ST、LD、SFC)的特点、使用场景及具体编程示例,涵盖了逻辑指令、定时器指令和计数器指令的应用。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的PLC工程师、自动化技术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学习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熟悉天行IDE的页面布局和程序架构,掌握变量与数据访问、任务配置等核心功能;②学习三种编程语言(ST、LD、SFC)的语法和应用,掌握逻辑指令、定时器指令和计数器指令的使用方法;③通过实际编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编程技能。 其他说明:文档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详细的编程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PLC编程技术。同时,文档还包含帮助手册,提供进一步的学习资源和技术支持。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操作,逐步掌握PLC编程的核心技术和最佳实践。
2025-08-18 14:41:58 5.73MB PLC编程 61131-3 编程语言
1
LT9211C芯片用于车载显示和工业屏方案的全套开发资料,涵盖参考原理图、PCB设计、源代码调试及手册。文中强调了电源部分的设计要点,如1.2V核心电压和3.3V IO电压的独立供电,以及VCOM引脚必须连接10uF以上钽电容的要求。对于PCB布局,建议将HDMI差分对走内层并控制等长误差在±5mil以内。源代码部分提供了关键的初始化脚本,展示了如何通过I2C配置使芯片进入MIP I输入模式。调试手册中还介绍了一个重要的恢复方法,即通过特定步骤强制进入升级模式来修复错误刷写的板子。此外,文章还提到了静电防护措施,如在差分线上串联22Ω电阻以增强抗ESD能力。 适合人群:从事车载显示和工业屏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深入了解LT9211C芯片工作机制及其应用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LT9211C芯片的应用,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规范,避免常见错误,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阅读建议:读者可以结合实际项目需求,重点关注电源设计、PCB布局优化、源代码初始化配置以及调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注意静电防护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025-08-17 15:49:19 945KB
1
工业曲线显示控件是一种在软件开发中用于呈现和交互处理数据曲线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工业自动化、数据分析和可视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类控件通常具备绘制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多轴显示、缩放和平移功能,以清晰、直观地展示复杂的工业过程或设备状态。源码的提供意味着我们可以对控件进行自定义修改,以适应特定项目的需求。 在描述中提到的“比较好用”,暗示了该控件可能具有良好的性能、易用性和稳定性。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样的源码资源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构建用户界面,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志们”表明分享者希望通过开源的方式,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共同提升技术水平。 标签“曲线”和“控件”进一步明确了这个话题的焦点。曲线是数学和工程中常用的数据表示方式,能够揭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而控件则是在图形用户界面(GUI)中,用户与程序交互的基本元素,如按钮、滑块、图表等。工业曲线显示控件就是将这两者结合,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图形化的界面观察和分析曲线数据。 在文件名称列表中,我们看到只有一个文件名"2007122810584501"。通常,这种格式可能是日期和时间戳的组合,可能代表了控件的创建或更新时间。由于没有扩展名,我们无法确定它是一个源代码文件、数据库记录还是其他类型的数据。不过,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测这可能是源码文件夹或项目的名称,包含了实现工业曲线显示控件的所有源代码和相关资源。 为了深入理解并利用这个控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点: 1. **绘图库**:工业曲线显示控件通常基于特定的绘图库,如OpenGL、DirectX、GDI+或现代的WebGL,用于在屏幕上绘制曲线。 2. **数据处理**:控件需要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可能涉及到数据缓存、实时更新、数据采样和插值等算法。 3. **交互功能**:支持用户交互,如鼠标拖动缩放、平移、点击选择特定点、右键菜单等。 4. **多轴支持**:在同一个图表上显示多个不同量级的数据,需要有独立的坐标轴系统。 5. **自定义样式**:允许用户调整曲线颜色、线型、标记样式,以及背景和网格线设置。 6. **性能优化**:处理大数据集时,控件需要有高效的渲染机制,避免界面卡顿。 7. **API接口**:提供清晰的编程接口,让开发者能够方便地集成到自己的应用程序中。 8. **文档和示例**:完整的文档和示例代码能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和理解控件的使用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这个源码,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功能丰富的曲线显示控件,这对于提升软件开发能力,特别是在工业监控和数据分析领域的应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同时,这也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实践和改进现有控件的机会,以满足特定项目或业务需求。
2025-08-07 16:41:12 1.31MB
1
ArcWelding PowerPac 6.08 ABB工业机器人 弧焊
2025-08-05 10:39:04 17.05MB ABB工业机器人
1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集成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精密测量与机械设计等多种学科。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学院07级的机械专业课程中,"数控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字控制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的理论与实践技能。 【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通常包含讲解材料、示例分析、习题解答等多方面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在这个压缩包中,我们看到一系列以".ppt"为后缀的文件,这些都是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每一份可能代表一个独立的教学主题或者章节。 1. "第5章 2009.ppt" —— 这可能是关于2009年或某个特定时期的数控技术发展情况,包括新的技术趋势、设备更新或者应用案例的讲解。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数控技术的历史演变和当时的技术特点。 2. "1.ppt" —— 通常这样的命名可能是系列讲座的开篇,涵盖了基础知识或者是课程的总体介绍,包括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3. "2.ppt" —— 这可能是对第一讲的深入或者第二部分的内容,可能涉及数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等基础理论知识。 4. "第三章 插补.ppt" —— 插补是数控技术中的核心算法之一,用于将离散的输入数据转换为连续的刀具路径。这一章会详细解释插补的原理,包括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和高级插补方法,并可能有实例演示如何实现插补计算。 5. "第6章.ppt" —— 涉及数控技术的另一个关键话题,可能是关于机床的控制、编程语言(如G代码和M代码)或者程序编制技巧等内容。 6. "第4章.ppt" —— 如果按照常规顺序,这可能是关于伺服系统、位置检测和反馈控制的讨论,这些是保证数控设备精度和性能的关键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课件,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到数控技术的各个方面,从基本理论到实际操作,为将来在机械制造、自动化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可能会在课件中穿插实践案例、互动问题和实验指导,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025-07-22 21:13:22 2.78MB 数控技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