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预习材料主要涉及了系统码和非系统码的概念,以及RSC码的基本原理和编码方法。系统码和非系统码是两种不同的编码方式,系统码的特点是输出码字中既包含信息位也包含校验位,信息位以嵌入的方式存在于码字流中,这简化了校验数据的附加过程,且接收时无需恢复原始源符号。而非系统码的输出码字不包含信息位,其在某些特定的解码算法中,如顺序解码或最大似然解码,可能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RSC码,全称为递归系统卷积码,是由C. Berrou等人在1993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编码技术。这种码在高码率时比非系统卷积码(NSC)表现更优,尤其在低信噪比环境下,RSC码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RSC码通过在NSC码的基础上引入反馈机制,即将每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输入端并进行模2加法,形成递归结构。由于采用系统形式,RSC码不仅输出校验序列,还会直接输出信息序列。 编码方法上,RSC码使用生成矩阵表示,包括码字反馈生成矢量gb和码字前馈生成矢量gf。以(2,1,3)RSC码为例,其生成矢量为(7,5),编码器包含两个移位寄存器D1和D2,通过模2加法运算计算反馈输出位ai、信息输出位xi和校验输出位yi,最后组合成RSC码字ci。具体计算过程中,反馈输出位ai由当前输入mi和前两个反馈输出相加得到,信息输出位xi直接等于输入mi,校验输出位yi则是当前反馈输出和前一个反馈输出的模2和。这些步骤构成了RSC码的编码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RSC码的状态转移可以通过状态机来描述,如(2,1,3)RSC码的状态转移关系表所示,四个可能的状态S0、S1、S2和S3与输入值的组合决定了下一个状态和编码输出。 RSC码是一种高效且适应性强的编码技术,适用于高码率和低信噪比环境。通过理解和掌握RSC码的原理与编码方法,可以设计出更加优化的通信系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在实际工程中,RSC码常常与交织器、分量编码器、删余矩阵和复接器等组件一起使用,构建出复杂的编码解码方案,以应对各种通信挑战。
2025-06-06 09:31:30 458KB
1
实验九 旋光性溶液浓度的测量.pdf
2023-10-09 10:27:35 1.29MB
1
二级计算机C语言实验九指针的应用及参考答案.pdf
2022-07-14 14:04:01 15KB 考试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九 FDM频分复用.docx
2022-07-08 14:06:58 158KB 信号与系统实验
RIA应用开发实验指导书:实验九 页面布局.doc
2022-06-27 16:05:45 526KB RIA应用开发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件:实验九 计算机研究和绘制根轨迹图.ppt
2022-06-18 17:00:33 145KB 计算机 互联网 文档
实验九: 3 D的编程基础
2022-06-09 17:09:23 933KB 计算机图形
1
数据库实验九报告数据库实验九报告
2022-06-05 11:03:37 470KB 数据库 文档资料 database
实验九 jdbc访问数据库
2022-06-04 21:03:13 151KB 数据库 文档资料 database
实验九 通过JDBC方式操作数据库
2022-06-04 21:03:12 160KB 数据库 文档资料 data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