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现有矿用移动变电站存在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移动变电站。主要改进是在其高、低压侧配电装置的继电保护电路中引入了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提高了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敏性,可有效进行线圈绝缘监测,并报警跳闸。使用实践表明,改进设计后的移动变电站既安全、可靠,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2025-11-19 10:04:09 158KB 煤矿安全 移动变电站 可编程控制器
1
GB 26860-20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2011-07-29发布 2012-06-01实施 本标准的第5章和7.3.4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生产单位和在电力工作场所工作人员的基本电气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发电企业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具有35 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输电、变电和配电企业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具有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用电单位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其他电力企业和用电单位也可参考使用。
2025-11-18 13:52:41 171KB
1
在电力行业中,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已经成为变电站管理和运维的重要工具。"变电站通用设备模型-800kV断路器-gltf格式-three.js模型-电力数字孪生"是一个针对800kV高压断路器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它结合了先进的图形技术和实际电力设备的物理特性和工作原理,为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提供直观、精确的可视化解决方案。 800kV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关键的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大电流,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这种高电压等级的断路器设计和运行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因为它们需要处理极高的电能,并且在故障情况下能够迅速动作,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 gltf(GL Transmission Format)是一种高效、轻量级的3D模型格式,被广泛用于Web上的实时渲染和交互。与传统的3D模型格式如FBX或OBJ相比,gltf具有更小的文件大小和更快的加载速度,适合于网络传输和在线应用。在这个案例中,gltf格式的模型使得800kV断路器能够在Web浏览器上流畅地显示,无需用户下载大型文件,提升了用户体验。 three.js是一个基于WebGL的开源JavaScript库,用于在浏览器中创建三维图形。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包括场景管理、光照效果、动画处理等,使得开发者能够轻松地构建复杂的3D场景。在电力数字孪生领域,three.js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将变电站的设备模型以真实感的三维形式呈现,实现远程监控、故障模拟、预防性维护等功能。 通过这个800kV断路器的three.js模型,操作人员可以在电脑前就能观察到设备的详细结构,理解其工作状态,甚至进行故障预演。例如,可以通过动画模拟断路器的开断过程,分析潜在的问题,提前制定解决方案。此外,模型还可以集成传感器数据,实时反映设备的运行参数,帮助实时监控和诊断。 文件列表中的"1-7QF-T2-GIM01-800kV断路器模型01.bin"和"1-7QF-T2-GIM01-800kV断路器模型01.gltf"分别是断路器模型的二进制数据文件和gltf描述文件。bin文件通常包含模型的几何数据、纹理信息等,而gltf文件则包含了模型的结构信息,如材质、光照、动画等,两者结合使得模型在Web环境中能够完整地展现。 总结来说,"变电站通用设备模型-800kV断路器-gltf格式-three.js模型-电力数字孪生"项目利用了先进的3D建模技术,将800kV断路器的复杂结构和功能以直观、互动的方式呈现,为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它不仅可以提升运维效率,减少现场作业的风险,还能通过模拟和预测,优化设备性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2025-11-10 17:34:09 125KB three.js gltf 3D可视化
1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设计与选型流程,涵盖主接线方案的选择与比较、短路电流计算、电气一次设备选型等方面。首先对多个主接线方案进行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评估,最终确定最优方案。接着,基于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计算各节点的短路电流,为设备选型提供依据。随后,根据计算结果选择适合110kV系统的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和避雷器等设备。最后,利用AutoCAD2014软件绘制了主接线A0大图,直观展示设计方案。这份说明书不仅指导变电站建设,还为后续运维和检修提供了依据。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设计、建设和运维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参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项目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原理和技术细节的专业人士,帮助他们掌握主接线方案选择、短路电流计算和设备选型的方法,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其他说明:本文档仅作为学习和参考使用,实际项目中的设计和实施可能更为复杂,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5-11-07 10:58:12 1.65MB
1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作为保障电网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设施,其作用日益凸显。智能变电站内部使用了大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其中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设备。DL_T_1405.1-2015《智能变电站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第1部分 通信接口规范》为该类设备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提供了标准化的通信接口规范。这一规范对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以及增强系统的互操作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是一种可以实时测量电压和电流相量,并通过GPS等定位系统提供时间标记,从而实现电网同步的高精度测量设备。其测量结果可以被应用于电网的实时监测、控制和自动化决策中。在智能变电站中,PMU能够提供关键的同步信息,对于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以及提高电能质量至关重要。 DL_T_1405.1-2015规范主要涵盖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通信接口方面的要求,它详细规定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如何通过通信网络与其他智能设备以及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交换。这一规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1. 通信协议的选择:规定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需要支持的通信协议类型,以及不同协议适用的场合和条件。这些协议可能包括IEC 61850标准中规定的通信协议,或其他适用于实时数据传输的协议。 2. 数据格式及编码:详细定义了传输的数据格式,包括数据元素的编码、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语义解释。确保了数据的标准化和兼容性,以便不同厂商的设备能够在同一个网络环境下正常交互。 3. 通信服务与功能:明确了PMU需要提供的通信服务类型,例如数据采样值传输服务、对等通信服务等,以及各自的功能和适用场景。这些服务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中不同层级、不同功能需求的数据交换。 4. 通信网络要求:规定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在通信网络中的使用要求,包括网络延迟、数据吞吐量、可靠性等性能指标,保障了实时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安全性要求:强调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6. 接口的物理和电气要求:除了上述软性规定外,规范还涉及到了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与通信接口相关的物理层和电气层的技术要求,确保了装置的物理连接和电气特性符合标准。 通过实施DL_T_1405.1-2015标准,可以确保智能变电站中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与其他设备及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具备互操作性和高效性,为智能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2025-11-02 16:17:20 717KB
1
样本图:blog.csdn.net/2403_88102872/article/details/144196612 文件太大放服务器下载,请务必到电脑端资源详情查看然后下载 数据集格式:Pascal VOC格式+YOLO格式(不包含分割路径的txt文件,仅仅包含jpg图片以及对应的VOC格式xml文件和yolo格式txt文件) 图片数量(jpg文件个数):6042 标注数量(xml文件个数):6042 标注数量(txt文件个数):6042 标注类别数:21 标注类别名称:["Arrester body","Arrester voltage equalizing ring","Breaker","Breaker connector","Breaker support insulator","Casing connector","Casing general hat","Casing porcelain sleeve","Casing pressure equalizing ring","Current transformer connector","Current transforme
2025-11-01 14:52:27 407B 数据集
1
在35kV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主变压器的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以及一次电气设备的选型是关键环节,这些环节是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主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其容量、型号和台数的选择极为重要。主变台数的确定需综合考虑负荷需求的灵活性与可靠性,通常依据预计的最大负荷和备用需求来定。主变容量的选择要考虑未来负荷增长的预留空间,以满足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主变型号的选择则要结合电网电压等级、负荷特性及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高效、安全的设备。 电气主接线设计是变电站运行方式的基础,它决定了设备的连接方式和运行模式。10kV出线通常采用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的接线方式,这种设计能提高供电可靠性。当某段母线检修或出现故障时,可通过旁路母线继续供电。35kV进线的设计同样要确保在不同运行条件下能有效分配和传输电能。 短路电流计算是评估变电站电气设备承受短路能力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定设备的短路耐受强度和保护系统的正确配置。变压器等值电抗的计算用于模拟短路情况下设备的行为,而短路点的确定则基于电网的实际结构。通过计算各短路点的三相短路电流,为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的选型提供依据,确保短路发生时能迅速隔离故障。 一次电气设备的选择,如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需遵循一定标准,考虑设备的开断能力、操作性能、绝缘水平及对短路电流的适应性。断路器要具备足够的开断能力和耐受短路电流的能力,隔离开关则主要用于隔离电源,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也很重要,它们用于测量和保护系统,需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选取合适规格。 35kV变电站设计是一项综合工程,涵盖电气设备选型、电网接线方式及短路保护等多个方面。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因此设计时必须严谨细致,确保满足电力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运行标准。
2025-10-20 12:04:36 56KB 电力系统 变电站设计
1
时间同步 时间同步以ASDU6命令广播 时间设定命令发送当前时间,保护设备必须按传输延时加以修正 若保护设备内部时间不准确,则响应报文的时间应置为无效 系统初始化过程中必须对系统进行时间同步 同步周期可根据系统的需求进行设置
2025-09-29 10:35:01 1.06MB 变电通讯规约
1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电力进行接收、变换和分配。500 kV变电站作为超高压变电站,其倒闸操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无误地完成倒闸操作对于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变电站操作人员来说,熟悉倒闸操作的流程和细节是一项基本且必要的技能。 随着技术的发展,模拟仿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的培训和研究中,它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操作环境,同时避免了真实操作中可能带来的风险。Unity3D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3D游戏开发引擎,其在模拟仿真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特别适合用于创建复杂的交互式三维场景。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利用Unity3D引擎开发一套500 kV变电站倒闸操作的仿真系统。研究将涵盖以下几个核心知识点: 1. Unity3D引擎的基础应用:Unity3D具有强大的图形渲染能力,支持多平台发布,适用于创建高质量的三维交互式内容。在本研究中,Unity3D将被用于构建变电站的三维模型、实现逼真的视觉效果,以及开发用户交互接口。 2. 500 kV变电站的结构和设备:变电站内包含有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多种关键设备,以及复杂的接线方式。在仿真系统中,这些设备和接线需要根据实际的变电站设计进行建模,并确保其运行原理和操作逻辑与真实设备一致。 3. 倒闸操作的流程和规则:倒闸操作包括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比如拉开隔离开关、合上接地开关等。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在仿真系统中,必须完整地模拟这些操作步骤,并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流程的合理性。 4. 交互式仿真环境的构建:除了视觉上的真实再现,交互式仿真还需要模拟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和变电站设备的响应。这涉及到编程实现操作面板的逻辑控制,以及对变电站设备状态变化的准确模拟。 5. 培训和评估功能:仿真系统除了提供操作练习的环境,还可以根据操作的正确与否给予反馈,实现对操作人员的评估和考核。通过对不同操作情境的模拟,评估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操作水平。 6. 用户体验的优化:为了让仿真系统更加符合操作人员的实际使用需求,系统的用户界面需要设计得直观易用。此外,系统还需要提供足够的操作指导和帮助文档,以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7. 高级仿真技术的应用:例如使用物理引擎来模拟机械操作的反馈、引入虚拟现实(VR)技术以增强沉浸感等。这些高级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升仿真的真实性和操作培训的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运用Unity3D引擎,结合500 kV变电站的实际操作需求,设计并实现一套高质量的倒闸操作仿真系统。通过这样的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变电站操作人员的培训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真实操作的风险和成本。
2025-09-02 13:18:55 670KB
1
电力行业在日常运作中十分重视安全管理,其中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变电站中,工作人员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生产规范,其中一个重要的安全设备就是绝缘手套。绝缘手套不仅能保护工作人员免受电流的伤害,同时也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防护用具。因此,变电站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正确佩戴绝缘手套是基础操作规范之一。 为了确保变电站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佩戴绝缘手套,就需要有一套规范的检测和监督机制。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电力场景变电站绝缘手套佩戴规范检测数据集VOC+YOLO格式2084张6类别”的数据集。这个数据集的作用是为了解决绝缘手套佩戴不规范的问题,通过机器视觉的方法对变电站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自动识别出绝缘手套是否佩戴规范。 数据集采用的是Pascal VOC格式和YOLO格式相结合的方式,它包含了2084张jpg格式的图片以及相对应的标注文件,标注文件则包括了VOC格式的xml文件和YOLO格式的txt文件。这些图片来源于真实的变电站工作场景,每一幅图片都经过了精确的标注,标注信息涵盖了六个类别,具体包括:“badge”(工作证)、“glove”(绝缘手套)、“operatingbar”(操作杆)、“person”(人员)、“powerchecker”(检测工具)以及“wrongglove”(错误佩戴的绝缘手套)。每个类别的标注信息中都包含了若干矩形框,这些矩形框代表了相应类别的具体位置,用于机器学习训练中的目标检测和识别。 数据集中各类别的标注框数量不一,例如“glove”类别的标注框数最多,为1494个,而“badge”类别的框数则最少,为646个。整个数据集的总标注框数达到了11474个,这些详尽的数据为机器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样本,以便训练出能够准确识别变电站中人员佩戴绝缘手套状况的算法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集用于训练目标检测模型,如YOLO(You Only Look Once)算法,它是一种实时的、高效的、常用于目标检测的深度学习算法。数据集内含的标注规则是使用labelImg工具画出矩形框来标注每类对象,这些矩形框严格地对目标进行了定位和分类。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集并不提供任何关于训练模型或权重文件精度的保证,但可以保证所标注图片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此外,虽然该数据集的具体应用目的是在电力场景下进行绝缘手套佩戴规范的检测,但它同样可以被应用于其他的安全性检测中,例如穿戴安全帽、防护服等其他安全设备的检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应用价值。这个数据集的发布为电力行业安全操作的机器视觉辅助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助于提升变电站乃至整个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025-08-12 22:04:42 1.2MB 数据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