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源提供了伪线(PW)双归宿的架构和机制: 多协议标签交换传输协议(MPLS-TP)网络中的保护。它还描述了[IETF RFC 8184]和[IETF RFC 8185]中定义的双归宿协调(DHC)协议。 提供了单侧和双侧双归位保护机制。 本文定义的机制保护点到点MPLS-TP PW免受内部或外部故障的影响MPLS-TP网络的边缘。 用于其他传输技术的方法(例如,同步数字层次结构(SDH)、光传输网络(OTN)和以太网)
2022-07-04 17:04:37 1.01MB MPLS-TP PW双归保护 G.8133协议
3G 兴起后运营商在新一轮通信技术浪潮来临之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移动回程网的IP 化对新一代的城域传送网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电信级的保护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指标。高可靠性是电信级设备的基本要求,是电信运营商建设网络的基本出发点。在承载网中,网络设备的可用性要求达到99.999%,大致相当于设备在一年的连续运行中因各种可能原因造成停机维护的时间少于5 分钟。另一方面要求在出现故障时做到快速的保护倒换,尤其对时延敏感的语音等业务更是要求低于50ms 的倒换时间。 在 PTN 承载移动回程网的应用场景下,组网层次一般为三层,分别是接入、汇聚与核心层,也有的地区根据城市及地域规模是两层结构,只有接入与汇聚层。以两层结构为例,如图 1 2所示,基站自接入层设备引入,到核心汇聚点配置工作/保护路径实现PTN 网络端到端的保护,在PTN 核心汇聚节点与RNC 之间,根据接口方式通过LAG 或线性MSP 实现保护。
2022-05-12 17:04:14 2.17MB 文档资料
中兴工程师出版的《PTN双归保护技术》
2021-03-24 14:02:34 628KB 双归保护 PTN双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