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74801903
|
上传时间: 2025-09-27 00:30:44
|
文件大小: 745KB
|
文件类型: DOC
实验1常用设备管理操作
实验目的与内容:
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设备的常用管理操作,包括登录设备、修改设备名称、显示与修改系统时间、掌握四种命令视图以及查看设备的版本信息、当前配置和接口信息。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文档名中应将“学号”和“姓名”替换为学生的实际学号和姓名,并且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步骤进行截图并粘贴至文档中。此外,修改设备名称时需要包含学生的姓名全拼,例如“ZhangSan-R1”表示张三同学的第一台路由器。
实验步骤详解:
实验任务一:登录设备
实验开始时,学生需要通过console口将pc机与交换机或路由器相连。连接后,可以使用SecureCRT这样的客户端工具来完成设备的登录过程。
实验任务二:掌握四种命令视图
1. 用户视图:此视图用于查看设备启动后的基本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登录设备后,默认就处于用户视图。
2. 系统视图:在此视图下可以配置系统全局通用参数。可以通过键进行命令的自动补全。
3. 路由协议视图:此视图下可以配置路由协议参数。根据不同路由协议,进入该视图的命令也有所不同。
4. 接口视图:在此视图下可以配置接口参数,需要先查看接口概览信息,之后使用具体的接口名称进行配置。
5. 用户界面视图:可以在此视图下配置登录设备的用户属性,实现统一管理。
实验任务三:设备的基本操作命令
1. 修改配置设备名称:使用命令“[H3C]sysname”,后面跟上设备名称,例如“ZhangSan-R1”。
2. 显示系统时间:使用命令“display clock”查看当前系统时间。
3. 系统时间的修改:如果需要手动设置系统时间,可以使用命令“[R1]clock datetime”,之后输入具体的日期和时间。需要先停止NTP协议,使用命令“[R1]clock protocol none”。
4. 查看版本信息:使用命令“display version”可查看设备的软件平台、版本号、版权信息和启动时间。
5. 显示当前配置:使用命令“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来查看设备上的当前配置信息。
实验任务四:文件的操作
(注:此处内容未完整提供,无法详细展开)
实验注意事项:
1. 文档命名规则需遵循个人学号和姓名的格式。
2. 实验过程的每一步都需要截图并插入到文档中。
3. 设备名称的修改需要按照特定格式,确保带有学生姓名全拼。
4. 在实验中使用命令时,可利用自动补全功能和帮助功能。
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熟悉设备的基本操作,还能通过截图记录和规范命名提升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追溯性。这对于学生理解网络设备管理和故障排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