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43199439
|
上传时间: 2025-11-19 10:19:51
|
文件大小: 206KB
|
文件类型: PDF
1. 发送地址和命令
CPU发送地址和命令: 当CPU需要访问LPDDR5中的数据时,首先发送一个地址和相应的命令(读取或写入命令)到内存控制器。
2. 地址解码和行选通
行地址选择: LPDDR5根据接收到的行地址(RAS信号)选择特定的行。 行选通延迟(tRCD): 从RAS信号发出到CAS信号发出之间的时间延迟。这段时间内,LPDDR5准备选中的行开始处理。
3. 选中行并准备数据
列地址选择和数据准备: LPDDR5接收到列地址(CAS信号),选中特定的列以准备读取或写入数据。 CAS延迟(CL): 从CAS信号发出到可以读取或写入数据之间的时间延迟。这个时间取决于LPDDR5的CL值。 数据传输准备:
DQS(Data Strobe): 用于在数据传输时同步和锁存数据的信号。
DQM(Data Mask): 数据屏蔽信号,指示哪些数据位应该被忽略或不处理。
CK(Clock): 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传输的时序。
PREFETCH: LPDDR5采用了32倍prefetch技术,每个存储周期内能够同时传输32个数据位,提高了数据吞吐量。
4. 数据传输和操作时序
数据
### DDR5内存关键技术参数与工作流程详解
#### 一、DDR5内存的工作流程与关键参数解析
##### 1. 发送地址和命令
- **CPU发送地址和命令**:CPU在需要访问LPDDR5内存中的数据时,首先通过内存控制器向内存发送一个地址和相应的命令(读取或写入)。这一过程是所有数据读写操作的基础。
##### 2. 地址解码和行选通
- **行地址选择**:LPDDR5根据接收到的行地址(RAS信号)选择特定的行。
- **行选通延迟(tRCD)**:从RAS信号发出到CAS信号发出之间的时间延迟。在这段时间内,LPDDR5准备选中的行以进行后续的数据读写操作。
##### 3. 选中行并准备数据
- **列地址选择和数据准备**:LPDDR5接收到列地址(CAS信号),选中特定的列以准备读取或写入数据。
- **CAS延迟(CL)**:从CAS信号发出到可以读取或写入数据之间的时间延迟。这个时间取决于LPDDR5的具体规格。
- **Prefetch技术**:LPDDR5采用了32倍Prefetch技术,即每个存储周期内能够同时传输32个数据位,显著提高了数据吞吐量。
- **突发数据传输**:突发长度(Burst Length)为8或16,决定了在一次行选通后可以连续传输的数据量。
##### 4. 数据传输和操作时序
- **DQS(Data Strobe)**:用于在数据传输时同步和锁存数据的信号。
- **DQM(Data Mask)**:数据屏蔽信号,指示哪些数据位应该被忽略或不处理。
- **CK(Clock)**:时钟信号,用于同步数据传输的时序。
- **DLL(Delay Lock Loop,延迟锁存器)**:用于控制数据信号的延迟,确保数据的正确读取和写入。
- **SKEW(数据偏移)**:不同数据信号到达时间的差异,需要通过调整来保持同步。
- **Setup Time**:数据在有效触发沿到来之前数据保持稳定的时间。
- **Hold Time**:数据在有效触发沿到来之后数据保持稳定的时间。
##### 5. 预充电和刷新过程
- **预充电(Precharge)**:在进行下一次读取或写入操作之前,LPDDR5会对未使用的存储单元进行预充电,清空存储单元中的电荷状态。
- **1.2VCC比较刷新过程**:LPDDR5在工作时会定期进行行的刷新操作,以保持存储单元的电荷状态,防止数据丢失。
##### 6. 特殊信号处理
- **ODT(On-Die Termination)**:内存总线终端,用于匹配信号阻抗以减少反射和功耗。
- **ZQ(ZQ Calibration)**:ZQ校准信号,用于在LPDDR5初始化阶段对内部的电阻进行校准。
#### 二、具体参数与应用示例
假设LPDDR5的参数如下:
- CL = 18
- tRCD = 20
- tRP = 24
- tRAS = 45
- 数据传输速率 = 6400 MT/s
- 工作电压 = 1.1V
**当CPU发出读取命令时的操作流程示例:**
1. 内存控制器发送RAS信号选中行,等待tRCD(20个时钟周期)后发送CAS信号选中列。
2. 根据CL(18个时钟周期),LPDDR5准备好数据并通过DQS同步和锁存。
3. 数据通过DQM进行掩码处理,同时使用CK进行时钟同步。
4. 在读取数据过程中,LPDDR5保持选中行在tRAS(45个时钟周期)内活跃状态。
5. 每次操作后,LPDDR5通过tRP(24个时钟周期)进行预充电,为下一次操作做准备。
#### 三、结论与展望
以上流程详细描述了LPDDR5的工作原理和关键参数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理解这些参数如何影响LPDDR5的性能和操作流程,有助于优化系统内存的管理和数据访问效率,提高系统整体性能。LPDDR5作为最新一代的低功耗内存标准,通过提供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能效比,满足了现代移动设备和高性能嵌入式系统对内存需求的挑战。
### 扩展阅读与深入理解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LPDDR5内存及其工作流程,还可以关注以下内容:
- **DDR5与DDR4的区别**:对比两种内存标准之间的差异,了解DDR5带来的改进和技术革新。
- **DDR5的物理设计**:了解DDR5内存模块的物理结构,包括引脚布局、电源管理等方面的特点。
- **DDR5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DDR5内存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它在未来计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硬件平台或应用程序,深入了解DDR5内存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优势。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对DDR5内存技术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