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高压变频器中性点偏移技术的算法实现

上传者: 38702339 | 上传时间: 2025-08-13 21:49:36 | 文件大小: 80KB | 文件类型: PDF
 目前国内生产的高压变频器大多采用功率单元串联叠加多电平,VVVF控制方式。其拓扑结构如图1 所示。A、B、C三相各6 个功率单元,每个功率单元输出电压为577 V,相电压UAO=UBO=UCO=3 462 V,线电压UAB=UBC=UCA=6 000 V。如果出现任意1 个功率单元故障旁通时,势必造成系统不平衡,从而导致系统停机。经过公司研发人员的理论推导及技术分析,提出了“中性点偏移”的方法。 高压变频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调整电动机转速的关键设备,常采用功率单元串联叠加多电平的VVVF(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的拓扑结构通常包括A、B、C三相,每相由多个功率单元串联,每个单元输出电压一般为577V。当系统正常工作时,相电压和线电压维持在特定值,如UAO、UBO、UCO为3462V,UAB、UBC、UCA为6000V。 然而,一旦发生功率单元故障,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旁通故障单元,并同时旁通另外两个相对应的单元,以保持三相电压平衡。但这种方法可能导致电流冲击过大,引起过流保护而停机,并且会导致输出功率显著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性点偏移"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在出现故障时,不直接旁通所有相关功率单元,而是通过算法计算出适当的中性点偏移,使得尽管相电压不再相等,但线电压仍能保持恒定,确保电机三相电流平衡。例如,如果A相有一个功率单元故障,中性点会虚拟地从O点移动到O'点,通过计算调整相电压的角度,如从120°变为125.4°和109.2°,以此保持线电压的稳定。 实现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和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的协同工作。DSP负责收集故障信息,处理后向FPGA发送旁通命令、地址和数据。FPGA则根据这些信息执行相应的处理,调整中性点位置。具体来说,TI公司的TMS320F206 DSP芯片因其高性能CPU和高效指令集被选用,而Altera公司的EP1C6Q240C8 FPGA则提供了足够的逻辑资源和高速接口,以满足实时计算和数据处理的需求。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DSP会封锁故障单元的PWM信号,存储故障信息,并向FPGA发送旁通命令。地址信号通过ab[7..0]编码,包括旁通地址、同步地址和偏移地址,由DSP向FPGA发送。数据总线gcm_data[15..0]则用于传输旁通命令、同步数据和偏移数据,确保FPGA可以正确执行中性点偏移算法。 基于FPGA的高压变频器中性点偏移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故障处理策略,通过精确的算法计算和实时的硬件响应,实现了在功率单元故障时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降低了停机风险,同时也减少了功率损失。这种技术的实施依赖于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展示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深度融合。

文件下载

评论信息

免责申明

【只为小站】的资源来自网友分享,仅供学习研究,请务必在下载后24小时内给予删除,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只为小站】 无法对用户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的权属或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权、有效性等进行实质审查;无论 【只为小站】 经营者是否已进行审查,用户均应自行承担因其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而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侵权或权属纠纷等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基于网友分享,根据中国法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之规定,若资源存在侵权或相关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zhiweidada#qq.com,请把#换成@,本站将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配合,做到及时反馈和处理。关于更多版权及免责申明参见 版权及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