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究 - 小麦/玉米杂种CENH3基因的合成,小麦的遗传转化,其染色体定位以及对小麦/玉米体细胞杂种的染色体行为的影响

上传者: 38628990 | 上传时间: 2024-01-14 19:24:25 | 文件大小: 4.9MB | 文件类型: PDF
着丝粒特异性组蛋白H3(CENH3)替代功能着丝粒核小体中的规范组蛋白H3,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忠实的染色体分离中发挥重要作用。 CENH3在识别外来着丝粒中也很重要,它决定了种间或基因间杂交中外来染色体的调节或消除。 在这项研究中,玉米全长CENH3在C端带有黄色荧光蛋白(YFP)标签(ZmCENH3-YFP),合成的杂交小麦wmCENH3带有从小麦CENH3的N端和玉米的组蛋白折叠域(HFD)在C末端(wmCENH3-RFP)标记有红色荧光蛋白(RFP)的标记通过生物弹弹转换转化为小麦。 通过PCR鉴定同时具有ZmCNEH3-YFP和wmCENH3-RFP基因的转基因小麦植物。 没有观察到ZmCENH3-YFP的表达,而wmCENH3-RFP的表达可以通过RT-PCR,直接荧光显微镜和抗RFP抗体的免疫染色来检测。 表达的wmCENH3-RFP以点状定位在细胞核上,表明其靶向小麦着丝粒。 在wmCENH3-RFP转基因小麦和表达ZmCENH3-YFP基因的转基因玉米之间进行了体细胞杂交,以研究体细胞杂种中的染色体行为。 体细胞杂交细胞的细胞学和FISH分析表明,无论有无wmCENH3

文件下载

评论信息

免责申明

【只为小站】的资源来自网友分享,仅供学习研究,请务必在下载后24小时内给予删除,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只为小站】 无法对用户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的权属或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权、有效性等进行实质审查;无论 【只为小站】 经营者是否已进行审查,用户均应自行承担因其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而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侵权或权属纠纷等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基于网友分享,根据中国法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之规定,若资源存在侵权或相关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zhiweidada#qq.com,请把#换成@,本站将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配合,做到及时反馈和处理。关于更多版权及免责申明参见 版权及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