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35774446
|
上传时间: 2025-11-24 15:45:34
|
文件大小: 1.01MB
|
文件类型: DOCX
实验2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匿名上位机通信协议,并利用Simulink进行串口通信的仿真,以便发送可变数据并观察控制系统参数的调节效果。实验环境主要包括Win10 PC、Matlab16a、ANO_TC匿名上位机V6.5以及Keil5开发工具。
匿名上位机通信协议V6.00的核心要点如下:
1. **SUM校验**:SUM是帧数据的校验和,计算方法是从帧头开始到数据帧最后一字节的所有字节的和,只保留低八位,忽略高位。
2. **LEN字段**:LEN表示数据帧内的实际数据字节长度,不包括帧头、功能字、长度字节和校验位。例如,如果帧中包含3个int16型数据,LEN的值应为6。
3. **地址字节**:S_ADDR和D_ADDR分别代表发送设备和目标设备的地址,具体值需参照设备定义表。
4. **数据帧类型**:协议分为显示用数据帧、命令及参数数据帧、用户自定义数据帧。其中,命令帧0xE0和参数帧0xE1涉及双向验证,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5. **Simulink串口通信**:在Matlab Simulink中,串口通信可以通过Instrument Control Toolbox的SerialPort模块实现。发送数据时,需要注意Constant模块的设置,如数据类型和采样时间。Serial Send模块默认处理uint8型一维数组。而Serial Receive模块可以选择阻塞或非阻塞模式,以适应不同接收需求。
实验内容包括建立Simulink模型,模拟串口COM3与匿名上位机通信,发送可变数据并进行可视化。通过上位机改变数据,可以实时观察仿真结果,调整PID等控制系统参数,以优化系统性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创建Simulink模型,根据数据帧格式插入必要的Block。
2. 添加Constant模块,设置数据帧格式,如图9所示。
3. 选择适当的Serial Port模块进行串口配置,如波特率等。
4. 运行仿真,观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理解匿名上位机通信协议,并学会使用Simulink进行串口通信的仿真,这对于实际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和调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