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43505865
|
上传时间: 2021-01-28 04:21:43
|
文件大小: 2.12MB
|
文件类型: PDF
大数据实验Hbase安装部署和使用javaapi调用,详细且成功率高,纯自己手写的,hadoop和hbase版本是采用林子雨老师教材中的,自己在此教程上改良,引入先安装zookeeper方法避免诸多问题产生。
【大数据实验Hbase安装部署和使用javaapi调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深入理解HBase在Hadoop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并掌握如何在Ubuntu 19.04操作系统上安装、配置和使用HBase,同时利用Java API进行编程。实验中使用的Hadoop版本为3.2.0,HBase版本为2.2.1,JDK版本为jdk-13,IDE为Eclipse 4.3。
为了确保安装过程的顺利进行,建议预先独立安装Zookeeper,而不是依赖HBase自带的版本。这有助于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从清华大学开源软件镜像站下载Zookeeper 3.6.2,配置包括修改`zoo.cfg`文件以设置数据存储目录,以及修改`zkEnv.sh`来指定Java和Zookeeper的路径。启动和关闭Zookeeper的命令分别是`zkServer.sh start`和`zkServer.sh stop`。记得将Zookeeper的配置添加到`.bashrc`并执行`source`命令使更改生效。
接下来,下载并解压HBase安装包至`/usr/local`目录,然后重命名解压后的文件夹为'hbase',并给予Hadoop用户适当的权限。通过编辑`.bashrc`,将HBase的`bin`目录添加到PATH中,这样就可以在任何目录下启动HBase。配置HBase的环境变量后,需要运行`source`命令来应用更改。
在HBase的伪分布式模式配置中,需要修改`hbase-env.sh`以使用自装的Zookeeper,并解决可能的包冲突。在`hbase-site.xml`中,设置`hbase.rootdir`指向HDFS上的存储路径,将`hbase.cluster.distributed`属性设为true,以适应伪分布式模式。确保HBase的Zookeeper端口与Zookeeper配置文件`zoo.cfg`中的`clientPort`一致。
启动HBase前,要确保已启动Hadoop和Zookeeper。正确的启动顺序是:启动Zookeeper -> 启动Hadoop -> 启动HBase -> 关闭HBase -> 关闭Hadoop -> 关闭Zookeeper。遵循这个顺序能避免错误。
在HBase Shell中,可以使用`list`命令查看所有表的信息。此外,HBase提供了丰富的Shell命令,如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等。对于编程实现,可以通过Java API来执行相同的操作,这要求对HBase的Java客户端库有深入了解,包括连接HBase集群、创建表、写入和读取数据等方法。
对于实验要求,除了列出所有表的信息,还需要实现其他功能,如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特定行或列等。这些操作可以通过HBase Shell命令和Java API分别实现。例如,使用Java API,可以创建一个表,定义列族和列限定符,然后通过Put对象向表中插入数据。查询时,可以使用Get或Scan对象获取特定行或范围的数据。
这个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加深对HBase的理解,提高在Hadoop环境中操作NoSQL数据库的能力,并掌握使用Java API与HBase交互的技能。完成实验后,不仅能够熟练配置和管理HBase,还能编写程序与HBase进行数据交互,为后续的大数据处理项目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