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m0_55332482
|
上传时间: 2025-05-18 16:25:57
|
文件大小: 223KB
|
文件类型: PDF
哈工大工程伦理课程后讨论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围绕工程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它从工程活动的特点入手,分析了为什么工程伦理问题会存在于工程实践中。工程活动的特点包括有意识和有目的的设计、知识与技术上的不完备性、以及工程实践后果的不确定性。这些特点使得工程实践具有探索性和实验性,且其结果往往超出预期,这些都紧密关联着伦理问题。
接着,课程内容探讨了工程伦理与工程师伦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别从功利论、义务论、契约论和德性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功利论强调行为对幸福的贡献,义务论关注行为动机的道德规范,契约论将行为看作是社会协议,而德性论则强调个人品德的培养。尽管四种理论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了工程伦理与工程师伦理的核心原则,即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可靠、关爱自然和公平正义。
在讨论工程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时,课程内容分析了工程决策、工程实施、企业追求利润等方面可能忽视的伦理考量。例如,怒江水电开发案例中的工程实践问题,以及建设决策中缺乏伦理视角、对社区公众的伦理关怀不足、以及企业过分追求利润导致的伦理缺陷。
课程内容还讨论了如何妥善处理可能遇到的工程伦理问题,以PX项目和博帕尔MIC毒气泄漏事件为案例进行分析。它提出了增加信息公开、听取公众意见、举办座谈会和听证会等措施,以增加公众参与和透明度。同时强调了处理工程与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时,应坚持人道主义、社会公正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置于首位。
在探讨工程为何总是伴随风险时,课程内容指出工程风险是由于工程本身的特性,以及导致工程风险的因素包括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多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因素都要求工程师在进行工程活动时必须具备较高的伦理意识和价值判断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强调了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主体的责任,他们不仅要有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在利益冲突和道德选择中做出判断的能力。工程师必须能够对工程进行伦理价值的判断,并在实践中将伦理规范转化为自愿和积极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