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fengxm_hainan
|
上传时间: 2025-09-02 16:47:15
|
文件大小: 2.85MB
|
文件类型: PDF
ENVI是高性能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广泛应用于地学分析、图像解译、数据管理等领域。本操作手册主要介绍如何使用ENVI软件制作核线影像和提取数字高程模型(DEM)。
核线影像(也称为正射影像)是通过对立体影像对进行处理,消除地形起伏带来的影像变形,使之成为正射投影的影像。在制作核线影像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左右两幅具有一定重叠区域的立体影像,例如航空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前后视影像。
操作步骤开始于打开ENVI软件界面,并通过File菜单选择“Open Image File”来加载需要处理的影像。接下来,要建立一个新工程以承载后续所有操作,可通过点击“New Project”开始。
在选择左右影像时,需要分辨出哪一幅影像代表“左影像”和“右影像”。在航空摄影测量中,通常后视影像对应左影像,前视影像对应右影像。这是因为后视影像与左影像有着共同的观测方向,便于后续的立体观测。
选取控制点和连接点是确保左右影像对匹配准确的关键步骤。控制点是用于校正影像坐标系统中误差的点,而连接点则是用于匹配左右影像中相同特征点的坐标。在ENVI操作中,“Points”选项应确保为“Yes”,以便系统识别控制点和连接点。而“Examine and Edit Tie Points”功能允许用户检查和编辑已选取的匹配点,确保左右影像的对应点严格一致。
接下来,要对连接点进行检查,确保左右影像中选的是同一个点,这对于立体观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要确保“Maximum Y Parallax”数值在10以下,这个数值反映了左右影像在Y方向的最大视差,视差越小,说明立体匹配的精度越高,影像质量越好。
完成上述匹配步骤后,需要设置左右核线影像的输出位置和名称,同时还要设置DEM的路径和名称。DEM(数字高程模型)是地表高程信息的数字化表示,通过立体影像对提取的DEM能够用于地表形态分析、三维可视化等应用。设置X、Y像素大小时,建议在10到15米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值,这一数值决定了DEM的分辨率。
核线影像的生成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几何纠正和重采样过程实现的,最终生成的核线影像可以消除原始影像因地形起伏而产生的变形。生成后,通常需要通过立体眼镜来观察核线影像的立体效果,通过File菜单中的“Save Image As”选择合适的格式保存影像。
至于DEM的提取,主要是通过立体影像的匹配点来计算地表各点的三维坐标,形成一个规则格网覆盖的DEM数据。这个过程同样是基于几何关系和摄影测量原理,将立体影像中的地形起伏信息转换为数字形式,用于各种地形分析和可视化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部分文字是通过OCR扫描得到的,因此在理解文档时可能会遇到识别错误或遗漏。在实践中,用户应仔细核对每一步操作以确保正确无误,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总结来说,通过本手册所介绍的步骤,用户可以利用ENVI软件制作出精确的核线影像以及准确的数字高程模型。这些数据对于地形分析、地貌解译、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分类等专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