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_6_An_old_man_tried_to_move_the_mountains.教学设计.docx
2021-06-25 15:02:22 22KB 教学设计 Unit_6
量子通信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对于高等院校通信工程和信号信息处理专业学生,开设量子通信课程作为选修课是有必要的。该文分析了量子通信课程与量子物理课程的不同点。采用MATLAB为仿真工具,对于没有硬件实验条件的院校,也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在指导仿真实验时,应首先给出量子通信基本仿真元素,再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编制原理仿真程序,并给出了一个BB84协议的仿真实验教学案例。
2021-06-24 22:03:18 1.49MB MATLAB 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 量子通信
《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参考书 说明 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高中化学教师参考。     根据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原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并要求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 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2.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 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4. 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化学反应原理》课程共36课时,各章的课时分配建议如下:     绪论        1课时     第一章        6课时     第二章        11课时     第三章        10课时     第四章        6课时     复习        2课时     本书按章编排,每章分为“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分配建议等。教学目标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分析主要说明本章教材的内容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材的特点。课时分配建议可供教师安排课时参考。     教学建议分节编排,包括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的思路、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等部分。活动建议主要是对如何组织实验、科学探究和调查研究等教学活动的建议。问题交流主要介绍“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的设计意图或对栏目活动的组织提出建议,有些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习题参考包括提示、参考答案以及补充习题等。     教学资源主要编入一些本章教材的注释或疑难问题的解答,及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原理拓展、科技信息、化学史、国内外化学与化工生产中的某些新成就等。这些内容意在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教材,一般不宜对学生讲授,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应该指出的是,教参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的,而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应该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本书编写者:何少华、裴群、金仲呜、冷燕平、黄明建(按编写顺序)     本书审定者: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冷燕平     责任绘图:李宏庆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6年4月 目录 绪言     说明     教学建议     教学资源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  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资源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教学资源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教学资源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  原电池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三节  电解池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绪言说明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物质的各种化学性质是有规律可循的,而这些规律是化学的精髓,需要下功夫学习掌握。 2. 了解本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认识学习概念模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 3. 初步了解“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认识催化剂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为其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内容分析 1. 地位和功能     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地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于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引起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激烈碰撞,破坏化学键,使得各原子间的组合发生变化形成
2021-06-22 17:02:28 2.15MB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设计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本 章 说 明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官能团;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并体会科学分类法在认识事物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通过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的学习,体会物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物质性质的多样性。 3初步学会应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烯、炔和苯的同系物)。 4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蒸馏法与重结晶法)。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现代物理学及计算机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二、内容分析 1地位与功能 本章是在学生已具备了有机化学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小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同分异构现象与命名方法。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和方法,从中体验研究或生产有机化合物(药物、试剂、染料、食品添加剂等)的过程。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命名是学生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可以对学生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在学习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有机化合物代表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本章一开始便引出官能团的概念,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在分类表中增加了卤代烃、酚、醚、醛、酮、酯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及其代表物。其中,酮类化合物是课程标准不要求的内容,将其列入表中是为了在后续课程中理解酮糖──果糖的结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有关。本章学习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及官能团异构。从复习烷烃的碳链异构开始,延伸出烯烃的碳链异构和官能团(双键)的位置异构,并以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说明官能团异构的涵义。由此揭示出:同分异构现象是由于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合顺序和结合方式产生的,这也是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的其他同分异构现象,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将分别在后续章节中介绍。 数目庞大的有机化合物,需要有专有的名称与之一一对应。所以,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是学习、交流和研究有机化学必备的工具。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即普通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学会应用命名原则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烷烃、烯烃、炔烃与芳香烃等,并了解烃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 至今,从天然产物中发现及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逾2 000多万种,而新的化合物仍在不断地发现与合成。这些新化合物发现或合成,及分子结构的确定需要经过一定的步骤和方法。研究一个有机化合物,不论这个有机化合物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合成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分离、提纯,得到纯净的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是正确测定其元素组成和结构的基础,是进行现代物理方法测试前必须要做好的准备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分离、提纯的方法也逐渐增多。我们仅介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蒸馏法和重结晶法,并初步学会这两个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蒸馏可用于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重结晶可用于固体物质的提纯。色谱法既适用于液体有机化合物,也适用于可溶性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按课程标准此法不作要求,仅作为知识扩展,供学生课外活动参考。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第二步是将分离后得到的纯净有机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仪进行元素组成的定量分析。了解燃烧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定量测定有机化合物氧化分解的CO2、H2O等小分子的无机化合物,给出该未知有机物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组成该分子的各元素原子的整数比──即实验式。第三步是测定未知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给出分子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也有很多,但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最准确、迅速的微量方法是质谱法。第四步是在测定了分子的实验式和相对分子质量,确定了其分子的组成以后,通过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按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粗浅的了解由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谱图能获得哪些结构信息即可,避免谱学原理和名词术语对学生的困扰。 关于章图和节背景图的说明:①本章章图由一幅主图和三幅小图组成,主图为有机化合物的球棍模型;三幅小图分别是:塑料键盘、光盘等,药物胶囊及药物分子模型,以及蔬菜、食用油等常见有机化合物。②节背景图为卷心菜。 3内容结构 三、课时建议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课时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课时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课时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课时 复习与机动    2课时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教学设计 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
2021-06-22 17:02:28 4.84MB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方向之一,控制理论基础在机制专业培养方案机电类课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针对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与Matlab仿真软件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章节贯穿式教学方法,把所有章节实例均通过软件予以展示,降低课程理解的难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的有关机电控制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021-06-22 16:03:52 1.16MB Matlab 控制理论 机电一体化 机电控制
"塑性成形基本原理"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概念和公式比较多,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在传统教学讲授的基础上,与先进教学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科学计算软件解决问题。以弹塑性材料单轴拉伸过程为例说明,如何将课程的基本理论如屈服准则,塑性流动法则,塑性强化准则等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并将推导的公式使用Matlab软件编写相应的程序,获得最终的结果。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学设计,以项目和问题为导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也为类似课程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1-06-21 18:08:57 2.45MB MATLAB 塑性成形 实践 教学设计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doc
2021-06-18 09:06:06 97KB 英语 小组 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doc
把握部编教材年段重点的阅读教学设计策略(全本)
2021-06-16 13:17:29 6.88MB 小学语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