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二年级那年,有一天我昂首阔步,兴冲冲地来到图书馆,问图书管理员说,在哪儿可以找到一本谈人的大脑和如何使用大脑的书。她立即指点我去医学图书部!
我跟她解释说,我并不是想要动大脑手术,而只是想知道如何使用大脑。她很客气地对我说,没有这样的书。
我万分惊奇地离开了图书馆。
跟身边的人一样,我也经历了大学生中间常见的“朝圣之旅”:我慢慢地意识到,学术著作阅读量不断增多,在所要求的思维能力、创造力、记忆力、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压力下,大脑开始屈服了。而且,跟别人一样,我也体会到,不仅学习所得越来越少,而且一无所获的情况与日俱增。记的笔记越多,越是用功学习,我的成绩反而越来越差!
这两种情况,从逻辑上来说,无论哪一种都会把我引向灾难。如果减少学习时间,我又不能吸收合适的信息,后果就是使我的成绩愈来愈差;如果更用心地学习,记更多的笔记,花更多的时间,转来转去还是会以失败而告终。
那天,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意识到,找不到所需要的书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件坏事,实际上反倒是件好事。因为,如果没有这类的书,那我就碰巧找到了一个冷门,而这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却是异常重要的。
我开始研究了,只要是觉得有助于解决下列基本问题的知识领域我都要去走一趟:
•怎样知道如何学习?
•人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有哪些是最佳的记忆技巧?
•有哪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技巧?
•目前最好的阅读技巧有哪些?
•眼下有哪些最好的普遍思维技巧?
•有没有开发新的思维技巧或者一个总体方法的可能性存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学习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和普通科学。我慢慢地意识到,如果让人类大脑的各个物理方面与智力技巧彼此协同工作而不是彼此分隔,则其发挥作用的效益和效率都会更高。
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可以产生极为重要和满意的结果:例如,只是简单地把词汇和色彩这两种大脑皮层技术合并在一起,就使我记笔记的效果大为改观。在笔记内容上简单地加上两种颜色,就可以把记忆涂色内容的效率提高百分之一百。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使我非常喜欢自己干的事情。
总体的结构慢慢地出现了,这中间,我开始当辅导老师了,权当一种爱好,专教一些被认为是“学习残疾人”、“无药可救”、“不良少年”、“落后生”和“问题少年”的小学生。这些所谓的“掉队分子”都很快转变成好学生了,其中一些还变成了各自班上的尖子。
2021-12-19 21:49:01
836KB
思维方式
图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