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o3.0调用RFC,通用接口, 支持泛型和动态类型。 Sap通用接口  一、 接口说明 1. 入参Dictionary,出参泛型 1.1 接口ExecuteString public T ExecuteString(string FunName, Dictionary import) 实例代码: SapRfcHelper sapserver = new SapRfcHelper("10.6.203.19", "100", "E_SFC", "Sfcs@123"); Dictionary import3 = new Dictionary(); import3.Add("NUM", "1"); import3.Add("STATUS", "1"); //入参字符串出参对象 StatusModel d = sapserver.ExecuteString("Y_RFC_SUPPLY_ZMM10_STATUS", import3); 1.2 接口ExecuteStructure public T ExecuteStructure(string FunName, Dictionary import) 没有测试实例 1.3 接口ExecuteTable public T ExecuteTable(string FunName, string tableName, Dictionary import) 实例代码: Dictionary import23 = new Dictionary(); import23.Add("AUFNR", "111"); //入参表格出参对象 MappingModel fd = sapserver.ExecuteTable("Z_SFC_BU_MO_MAPPING", "BU_MO", import23); 2. 入参Dictionary,出参动态类型 2.1 接口Execute public ExpandoObject Execute(string FunName, Dictionary import) 3. 入参Dictionary,出参泛型 3.1 接口Execute public T Execute(string FunName, Dictionary import) 二、出参泛型对象 注意事项: 1. 仅对属性赋值,字段自动忽略(如果有异常,请检查) 2. 属性不能多于sap接口的参数 3. 属性名即是sap接口的Key 列如:
2025-06-15 19:45:00 22.69MB NCo3.0 SAP通用接口
1
###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报告分析 #### 实验背景 本次实验是基于安徽工业大学陆勤老师的指导,旨在深入理解和掌握微机系统的原理及接口技术的实际应用。实验选取了微机系统中常用的三个器件——8253定时/计数器、8255并行接口芯片以及8259中断控制器进行综合实验。 #### 实验目的 1. **理解8253计数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设置不同的工作模式来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 2. **掌握8255并行接口的应用**:学习如何通过编程控制8255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 3. **熟悉8259中断控制器的配置**:了解中断请求的处理机制,包括初始化设置和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 #### 实验设备与环境 - 微机系统实验箱 - PC机 - 实验所需的软件开发环境 #### 实验内容 ##### 8253计数器实验 - **目标**:实现计数器1以方式0(硬件重装初值)计数,计满3个数后产生中断,并在中断发生5次后结束。 - **实验线路**:根据提供的电路图进行连线。 - **实验程序**: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上述功能。 - 初始化8259A中断控制器,设置为边沿触发、单片模式,且需要发送ICW4命令。 - 设置8253计数器1工作于方式0,计数初值为3,采用BCD编码。 - 控制8255A的各个端口工作模式,以便配合实验需求。 - 开启中断并进入循环等待状态,在此过程中,通过中断服务程序更新计数器值并判断是否达到指定次数。 ##### 8255并行接口实验 - **目标**:利用8255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 - **实验程序**:在实验代码中可以看到8255A被配置为:A口方式0输出,C口上半部输出,B口方式0输出,C口下半部输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的显示等功能。 ##### 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 - **目标**:学习8259A的初始化和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实验程序**:实验中通过设置8259A的控制字来实现中断请求的处理。包括写入ICW1、ICW2、ICW3、ICW4等命令,这些命令用于初始化8259A的工作方式。此外,还设计了中断服务程序来响应由8253计数器产生的中断。 #### 实验步骤详解 1. **初始化8259A**: - 写入ICW1设置为边沿触发、单片模式。 - 写入ICW2设置中断向量。 - 写入ICW4设置为8086/8088系统兼容模式。 2. **配置8253计数器1**: - 发送控制字设定通道1为方式0,BCD编码,只读/写低字节。 - 设置计数初值为3。 - 开启中断。 3. **配置8255A**: - 设置A口为方式0输出,C口上半部输出,B口方式0输出,C口下半部输出。 4. **主程序流程**: - 跳转至`START0`处执行初始化操作。 - 进入无限循环`WATING`,等待中断发生。 - 当计数器计满时,触发中断。 - 中断服务程序`INTREEUP3`中更新计数器值,并检查是否达到指定次数。 - 如果达到指定次数,则清除中断标志,退出中断服务程序。 #### 结论 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8253定时/计数器、8255并行接口芯片以及8259中断控制器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学习了这些器件的基本原理,还掌握了它们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对实验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进一步提高了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于后续更复杂的微机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
### 安徽工业大学微机接口实验报告知识点梳理 #### 一、8255A 应用——数码管动态显示 ##### 实验目的 - **理解8255A的工作方式**:熟悉8255A芯片的不同工作模式及其特点。 - **编程原理**:学习如何通过编程控制8255A进行数据输入输出操作。 - **微机接口方法**:掌握将8255A芯片与微处理器连接的方法。 - **LED数码管动态显示原理**:了解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过程。 ##### 实验内容 - **程序编写**:编写程序实现LED数码管显示特定的字符串“DICE88”。 ##### 实验程序框图 - **初始化**:配置8255A的工作模式。 - **循环显示**:循环发送不同的字形码到不同的数码管,实现动态显示效果。 ##### 实验步骤 - **联机模式**: - 使用PC机上的软件(dj8086k.exe)编写并编译汇编源程序。 - 运行程序后观察数码管显示效果。 - **脱机模式**: - 在实验平台上手动输入机器码。 - 观察数码管显示效果。 ##### 实验程序分析 - **程序结构**: - **定义段**:定义了数据段和代码段。 - **初始化**:设置端口地址等。 - **主程序**:通过循环调用显示子程序实现动态显示。 - **关键指令**: - `MOV`:用于数据移动。 - `OUT`:向I/O端口写入数据。 - `LOOP`:循环控制指令。 - `SHR`:逻辑右移指令,用于改变数码管的点亮顺序。 ##### 思考题 - **修改程序**:如何修改程序以显示其他字符,例如“AHUt09”。 #### 二、8259 单级中断控制器实验 ##### 实验目的 - **掌握8259中断控制器的接口方法**:了解如何将8259与微处理器连接起来。 - **掌握8259中断控制器的应用编程**:学习编写程序来处理外部中断。 ##### 实验内容 - **实现中断响应**:当外部中断发生时,能够正确地进行响应并更新数码显示的数值。 ##### 实验接线图 - **硬件连接**:通过实验接线图展示8259芯片与其他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 编程指南 - **8259A芯片介绍**: - **功能**:8259A是一种专为控制优先级中断设计的芯片。 - **特性**:支持最多8级中断、可编程的优先级排队、中断矢量生成等功能。 - **编程要点**: - **初始化**:通过发送初始化命令字和操作命令字对8259A进行配置。 - **中断处理**: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处理各种中断事件。 #### 总结 本实验报告覆盖了微机接口技术中的两个关键实验:8255A应用与8259中断控制器。通过对这些实验的学习,不仅能够深入理解8255A和8259的功能与使用方法,还能够掌握微机系统中的硬件接口技术和软件编程技巧。这些技能对于进一步研究微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4 17:11:42 498KB
1
实验名称 汇编语言上机操作—比较字符串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上机电脑 实验过程记录 遇到的问题:第一次按书本操作时,操作到最后没有出现要求的“no match”而是“match”,经过思考,回看书本后发现没有改寄存器中的值,第二次操作修正上次的错误后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课后思考题 题目1: 10个。分别如下: 汇编器:汇编源代码用; 链接器:链接各个obj文件,加入操作系统文件格式信息,生成exe文件; 调试器:调试源代码; 文本编辑器:编写程序; 项目管理器:同一项目中各文件的组织管理; 库文件:可供程序调用的程序库; 头文件:库文件、操作系统中定义的标号、例程原型; 帮助文件; 例子程序; 资源编辑器:编辑图标、位图等资源文件; 题目2: 先看看Jz与Jnz的区别: 代码修改地方为下图中圈出部分: 猜测结果与原实验结果相反,即先显示“no match”,修改寄存器数值后显示“match”。 实验后思考总结 第一次实验经验不足,没有在实验课过程中拍摄到关键实验过程,课后思考题也没有及时验证,希望下次做的更好。
2025-06-14 01:39:23 6.81MB 课程报告
1
业务系统生成凭证,将凭证导出为.xml文件(转换程序见【用友U8凭证接口.xls】),通过用友U890系统的EAI数据交换导入导出文件功能,将.xml文件导入到U890财务系统,在U890中生成手工凭证。避免了手工在U890中输入凭证,从而节约大量时间。
2025-06-12 14:16:25 260KB 财务信息化
1
c#.net服务器接口ocr扫描必装环境
2025-06-11 16:46:00 13.21MB .net ocr
1
大麦、大麦网 演唱会抢票软件,一个基于 tauri + rust + vue 调用接口的抢票软件。
2025-06-10 16:11:04 1.36MB vue.js rust
1
三菱PLC FX3U-48MRT控制器资料大全:STM32主控芯片、多通讯接口与光耦隔离输出输入等功能介绍,三菱PLC FX3U-48MRT 源码,原理图,PCBFX3U PLC控制器资料 尺寸: 主控芯片:STM32F103VET6 电源:DC24V 功能: 1、1路RS232、1路RS485。 2、24路独立输出,PC817光耦隔离,继电器输出;24路独立输入,PC817光耦隔离,独立TTL输入。 预留端口。 3、4个指示灯:电源、模式、运行、故障 4、2路模拟量输入ADC、2路模拟量输出ADC 资料包含:原理图(AD版本)、PCB(AD版本)、BOM表,程序源码 ,核心关键词:三菱PLC; FX3U-48MRT; 源码; 原理图; PCB; STM32F103VET6; DC24V电源; RS232; RS485; 独立输出与输入; 预留端口; 指示灯; 模拟量输入/输出ADC; 尺寸; BOM表。,三菱PLC FX3U-48MRT PLC控制器解析与程序源码完整版:原理、硬件及BOM全览
2025-06-09 11:03:22 2.31MB 哈希算法
1
计算机组成与接口设计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如何设计和构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以实现软件程序的运行。MIPS架构是一种广泛研究和使用的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架构,它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计算机组成与接口设计》MIPS第六版中,第四章可能专注于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各种控制信号的角色、数据通路的配置、以及指令的执行过程。 从提供的部分内容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在MIPS处理器中,指令的执行涉及到控制信号的配置,例如MemRead信号在数学意义上是一个“don’t care”,意味着无论选择什么值,指令都能正确运行。但在实际情况下,为了避免内存段错误或缓存未命中,MemRead应该设置为false。此外,章节中提到了处理器内部的一些关键部件,包括寄存器、ALU源选择器(ALUsrc mux)、算术逻辑单元(ALU)、内存至寄存器选择器(MemToReg mux)等。这些部件都是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指令执行的过程中,所有部件都会产生一定的输出。例如,数据存储器(DataMemory)和立即数生成器(Imm Gen)的输出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不会被使用。指令的类型也会影响处理器的行为,例如,存储指令(sd)和分支相等指令(beq)不会将值写入寄存器文件,因此,MemToReg mux传递给寄存器文件的值会被忽略。此外,加载指令(Load)和存储指令(Store)是唯一使用数据存储器的指令。 处理器设计中,指令的获取和执行也非常重要。所有指令都需要从指令存储器中预取,以供执行。在指令集架构中,R型指令不需要使用符号扩展器,而其他指令类型可能需要。符号扩展器即使在不需要其输出的情况下,也会在每个周期产生输出,如果输出不需要,那么它就会被简单忽略。 在处理器的异常处理方面,某些指令类型可能会导致处理器行为出现问题。例如,加载指令在MemToReg的选择上存在不明确的情况。I型指令、加载指令和存储指令都有可能产生问题。在具体指令执行的上下文中,编码指令如“sd x12, 20(x13)”涉及到具体的寄存器操作和地址计算。 处理器中的程序计数器(PC)更新也非常重要。新的PC值是旧的PC值加4,这一信号流从程序计数器开始,通过“PC + 4”加法器,通过“分支”选择器,然后返回到程序计数器。ALU操作(ALUOp)和跳转指令(Branch)的逻辑也需要正确配置。 具体到指令执行的细节,例如“sd x12, 20(x13)”指令,需要读取特定的寄存器,计算存储地址,并且不应该将结果写回到寄存器文件中。此外,还需要设置RegWrite为false,以防止不必要的写回操作。 在处理器设计中,还需要评估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逻辑块来处理特定的指令或操作。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支持。 综合来看,MIPS架构的设计与实现要求对处理器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深刻的理解,以及对不同指令类型和操作的影响有准确的把握。这包括如何配置控制信号、如何设计数据通路、以及如何处理异常情况等。
2025-06-07 14:32:26 659KB
1
希森美康BM6010C是一款实验室分析仪器,其接口文档详细说明了如何与之进行通信以及如何编写相应的接口程序,以实现与主机计算机的双工通信。在编写接口程序之前,了解文档中提供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对文档内容的知识点总结: 1. **接口文档概述**:文档首先是关于希森美康BM6010C的通讯接口说明,提供了与仪器接口程序的编写指南。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与仪器的双工通信,即同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2. **硬件和软件要求**:文档中提到,为了最大化仪器的性能和吞吐量,分析器会在固定时间内完成其过程。如果主机计算机在此时间内未响应,则分析器可能无法正确工作。因此,主机的软硬件必须满足文档要求,以确保仪器正常运行。JEOL不承担由于主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不满足要求而导致的仪器故障责任。 3. **连接问题**:文档建议使用符合要求的电缆连接分析器与主机计算机,并明确指出分析器的分界点位于系统连接器处。同时,建议在连接测试期间在主机计算机的连接线上安装协议监视器,用以进行基于监视器获取的传输数据的问答会话。 4. **信号线连接**:文档中包含信号线连接的部分,详细说明了如何将分析器与主机计算机连接。该部分可能还会提供有关电缆规格和信号要求的信息。 5. **接口规格**:这部分提供了与BM6010C通信所必需的接口规格。这些规格可能包括电气特性、数据格式、以及主机和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等。 6. **系统规格集窗口和系统操作模式**:文档可能会描述系统规格集窗口的界面及其如何使用不同的系统规格进行操作,例如基本系统操作模式、不同系统规格下的BM操作、样品ID控制等。 7. **批次测试选择和数据输出**:文档提供了进行批次测试选择、自动测试选择和实时测试选择的相关说明。同时,对于批次数据输出和实时数据输出也会有详细描述,包括如何从仪器获取分析数据。 8. **错误处理**:通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文档会包含错误处理的说明,以及如何识别和处理这些错误来确保通信的稳定性。 9. **文本格式**:为了能够正确解析从仪器接收到的数据,文档中应该详细说明了数据的文本格式,包括批次测试查询文本、测试查询文本、测试选择指令文本和测量数据文本等格式规范。 10. **协议监视器的使用**:在连接测试期间,可能需要安装协议监视器来监控连接线路。监视器收集的传输数据将用于问答会话,以便公平和客观地分析通信过程。 11. **更新历史**:文档可能包含更新历史记录,详细列出每一次文档更新的内容和日期,以及各种修订的详细描述。 通过以上知识点总结,可以了解到希森美康BM6010C接口文档中涵盖了与仪器通信所需了解的方方面面,从硬件要求到接口规格,从系统操作到错误处理,为编写接口程序提供了完整的指导和规范。开发者在编写接口程序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能够与BM6010C实现有效且稳定的通信。
2025-06-06 16:17:03 477KB 希森美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