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根据AGV小车需要实现的功能,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在硬件设计方面,对AGV小车的控制设计为两个控制核心,一个为主控核心,另一个为辅助控制核心。添加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陀螺仪模块、四路循线模块、视觉识别模块等。 然后,对系统的硬件模块进行分布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模块间通信方式设计、车体运动控制设计、陀螺仪信息采集设计、电源检测程序设计、巡线程序设计、WIFI通信设计、物联网监测设计等。采用了红外循迹技术、图像采集及颜色识别技术、串口及IIC通信技术、WIFI通信技术、物联网连接技术等。 最后,通过对AGV小车控制系统进行软硬件联调、模拟场景测试,实现了AGV小车按照既定路线行走,并根据摄像头颜色提取实现物料识别及位置定位功能,上位机实时显示AGV小车的电源状态、识别的颜色及计数功能。
2025-10-28 15:29:42 11.53MB STM32 K210
1
2025年Q1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分析.pptx
2025-10-28 15:09:54 538KB 人工智能
1
“基于YOLO V8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识别系统——从源代码到实际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基于YOLO V8的金属表面缺陷智能检测与识别系统:Python源码、Pyqt5界面、数据集与训练代码的集成应用报告及视频演示",基于YOLO V8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检测识别系统【python源码+Pyqt5界面+数据集+训练代码】 有报告哟 视频演示: 金属表面缺陷的及时检测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往往效率低下、耗时长,并且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金属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本项目采用了Yolov8算法,这是一种高效的目标检测算法,能够在图像中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各种目标。 我们将其应用于金属表面缺陷的检测,旨在实现对金属表面缺陷的自动化检测和识别。 数据集的选择是本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 我们收集了大量金属表面缺陷图像,这些数据为模型的训练提供了充分的支持,确保了模型在各种情况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迁移学习的方法,利用预训练的Yolov8模型,并结合我们的金属表面缺陷数据集进行了进一步的微调和优化。
2025-10-28 12:51:55 2.27MB
1
这是论文 “SigT: An Efficient End-to-End MIMO-OFDM Receiver Framework Based on Transformer” 的代码
2025-10-27 17:21:49 20KB 人工智能 mimo ofdm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V-REP与MATLAB联合仿真的智能小车项目,涵盖了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首先,通过CAD工具设计小车的外观和机械结构,并将其导入V-REP进行虚拟仿真测试。接着,利用MATLAB编写控制系统程序,实现了小车的循迹、避障、走迷宫和路径规划功能。每个功能都经过详细的算法设计和代码实现,确保小车在不同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最后,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和文档说明,方便其他开发者理解和改进。 适合人群:对机器人技术和仿真工具有一定兴趣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高校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机器人竞赛、科研项目和技术教学等领域,旨在提高智能小车的研发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具体代码和文档示例可以通过附件或官方网站获取,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2025-10-27 13:31:59 4.5MB
1
人工智能原理与实践是目前科技领域的前沿学科,它涉及到多种技术的融合,包括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等。在这些技术的支撑下,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医疗诊断到金融分析,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想法,即通过机器来模拟人类的认知功能。这一想法引领了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并且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和技术。到了21世纪初,大数据和计算能力的飞速发展,使得深度学习技术得以实现,这成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关键因素。 在机器学习领域,算法的设计和优化是核心内容。机器学习模型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从而识别出数据中的模式和关联。这些模型可以是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也可以是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它利用深层的神经网络结构来模拟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这种结构通常被称为深度神经网络。通过深度学习,计算机可以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任务上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水平。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计算机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的能力。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使得机器能够理解、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这使得机器能够与人类进行更加自然的交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自然语言处理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在我们看到的语音助手、机器翻译等应用都离不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支持。 计算机视觉则是研究如何让机器“看”的科学,它致力于使计算机能够从图片或视频中提取信息并理解视觉世界。计算机视觉在自动驾驶汽车、监控系统、医疗图像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计算机视觉的关键技术包括图像识别、目标跟踪、场景理解等。 数据挖掘是利用算法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过程。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关联和趋势,这在商业智能、网络安全、医疗诊断等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原理与实践复习资料通常包含这些核心概念的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学习者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学习者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实验和项目来加深理解。例如,学习者可能会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图像识别系统或开发一个基于规则的聊天机器人来实践所学知识。 在学习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掌握核心算法原理、熟悉应用场景,并且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它将不断推动科技的进步,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2025-10-27 10:04:00 13.18MB
1
基于三菱PLC与组态王鸡舍环境监测系统的温湿度控制技术养鸡场应用研究,基于三菱PLC与组态王技术的鸡舍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基于三菱PLC和组态王鸡舍温湿度控制养鸡场 ,基于三菱PLC; 温湿度控制; 养鸡场; 组态王鸡舍控制; 鸡舍环境调节,基于三菱PLC与组态王鸡舍温湿度智能控制养鸡场方案 随着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在鸡舍环境监测及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三菱PLC与组态王技术在鸡舍温湿度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三菱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其高稳定性、强大的控制能力、丰富的指令集等特性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运用。组态王作为一种监控软件,与PLC结合后可以更直观地实现对设备的监控与管理。 在鸡舍环境监测系统中,温度和湿度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它们直接影响到鸡的生长健康和生产效率。因此,构建一个精准有效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对于现代化养鸡场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温湿度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该系统可以自动调节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以满足鸡只的最佳生长环境。此系统还可以通过预警机制在温湿度偏离正常范围时及时通知管理人员,确保鸡舍环境始终处于理想状态。 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涉及多个环节。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来监测鸡舍内的温湿度。这些传感器需要具备足够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以确保能够及时反映环境的变化。然后,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将被传递给PLC。PLC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运算处理,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作用于加热、制冷、加湿或除湿设备,实现对鸡舍温湿度的精确调节。 在软件方面,组态王软件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的用户界面,使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操作界面直观地看到鸡舍内的实时数据,并进行远程控制。同时,组态王还支持数据记录和历史数据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分析鸡舍环境的历史变化,优化控制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鸡舍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提高了鸡舍环境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减轻了人工管理的工作量;二是通过精确控制环境参数,提高了鸡只的生长效率和成活率;三是系统的预警机制减少了因环境问题导致的鸡只疾病风险,降低了经济损失。 为了确保智能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系统设计时需考虑到冗余和备份机制,以便在部分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此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必须由专业人员完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长期可靠性。 基于三菱PLC与组态王技术的鸡舍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养鸡场的自动化管理水平,还能为鸡只提供一个稳定舒适的生长环境,对提升养鸡场的整体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5-10-26 22:58:28 3.4MB xbox
1
STM8三段式智能充电器是一种先进的电池充电解决方案,它采用了STM8微控制器进行精确的充电控制。STM8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8位微控制器系列,以其高效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接口而受到广泛应用。在智能充电器设计中,STM8扮演了核心控制器的角色,负责监控电池状态并执行三段式充电过程。 三段式充电过程包括预充、恒流充和恒压充三个阶段: 1. **预充阶段**:在电池电压极低或长时间未充电的情况下,先以小电流进行预充,目的是逐渐唤醒电池,避免对电池造成过大的冲击。这个阶段通常设置为电池容量的1%或更低。 2. **恒流充阶段**:当电池电压升至一定阈值后,进入恒流充电模式。在这个阶段,充电电流保持恒定,直到电池电压达到特定值。恒流充可以快速恢复电池电量,但需防止过快充电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升高。 3. **恒压充阶段**:在电池电压达到其最大安全电压后,充电器切换到恒压模式。此时,充电电流会逐渐减小,直到达到设定的涓流充电电流,以保持电池充满而不过度充电。这个阶段有助于电池内部化学物质充分反应,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开发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集成开发环境(IDE),例如STM8的SWIM(单线接口模块)兼容的编程工具,如STM8 Flash Loader Demonstrator,或者用户提到的“青蛙似的软件”,这可能是指ST Visual Develop (STVD) 或者其他类似的第三方开发工具。这些工具提供了编写、编译、调试和烧录代码到STM8微控制器的功能,使得开发过程更加便捷。 在压缩包文件"STM8三段式智能充电器测试"中,可能包含了以下内容: - **源代码**:用C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实现了三段式充电算法以及与电池检测、控制电路的交互。 - **配置文件**:如STM8的头文件和库文件,定义了微控制器的寄存器、中断和服务。 - **编译脚本**:用于自动化编译和生成可烧录的HEX或BIN文件的批处理或Makefile。 - **调试信息**:如日志文件或调试配置,帮助开发者追踪和解决问题。 - **用户手册**:可能包含充电器的设计原理、硬件连接图以及如何使用开发工具的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充电器还需要考虑电池类型(如Ni-MH、Li-ion等)、电池保护电路、充电状态指示和安全措施等。通过STM8微控制器的灵活控制,可以实现多种充电策略,并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2025-10-26 17:59:33 225KB stm8 三段式智能充电器 智能充电器
1
镭神智能C32激光雷达是一款高性能的32线激光雷达,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环境感知等领域。在Ubuntu操作系统上使用这款雷达,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来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并处理雷达返回的数据。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Ubuntu环境下安装和使用镭神智能C32激光雷达的驱动。 为了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我们需要更新Ubuntu系统到最新版本。运行以下命令以更新系统: ```bash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 接下来,安装必要的依赖库。镭神智能C32激光雷达的驱动可能需要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环境支持。如果你还没有安装ROS,可以按照ROS官方文档的指引进行安装。这里假设你已经安装了ROS Melodic或Noetic版本,因为这两个版本对Ubuntu 18.04和20.04有良好的支持。安装ROS的依赖: ```bash sudo apt install ros-${ROS_DISTRO}-catkin ros-${ROS_DISTRO}-cpp-common ros-${ROS_DISTRO}-roscpp ros-${ROS_DISTRO}-rostime ros-${ROS_DISTRO}-tf ros-${ROS_DISTRO}-tf-conversions ``` 其中`${ROS_DISTRO}`应替换为你的ROS版本,如`melodic`或`noetic`。 在获取驱动程序之前,确保已设置ROS工作空间和源。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空间(例如`~/catkin_ws`),然后激活它: ```bash mkdir -p ~/catkin_ws/src cd ~/catkin_ws/ catkin_make source devel/setup.bash ``` 现在,下载镭神智能C32激光雷达的ROS驱动。你可以从镭神智能的官方网站或者GitHub仓库获取源代码。将源代码克隆到你的ROS工作空间的`src`目录下: ```bash cd ~/catkin_ws/src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your_driver_repo_here ``` 请将`your_driver_repo_here`替换为实际的仓库地址。 在克隆完成后,回到工作空间的根目录,并构建驱动: ```bash cd ~/catkin_ws catkin_make ``` 构建成功后,再次激活工作空间,然后启动雷达驱动: ```bash source devel/setup.bash roscore & # 启动ROS主节点 rosrun your_driver_package_name driver_node # 运行驱动节点,将`your_driver_package_name`替换为实际的包名 ``` 为了测试雷达功能,你可以使用ROS的`rqt_image_view`或`rviz`工具查看雷达数据。打开一个新的终端窗口,运行: ```bash rosrun rqt_image_view rqt_image_view ``` 或者 ```bash rviz ``` 在rviz中,添加新的“ LaserScan”类型显示,将`Topic`设置为雷达驱动发布的扫描数据主题(通常是`/scan`),然后你应该能看到雷达扫描的3D点云图。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操作可能会因驱动的实现和雷达的配置而略有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配置参数以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如扫描频率、探测范围等。此外,确保雷达硬件连接正常,电源供应充足,并遵循雷达的使用手册进行接线和初始化。 镭神智能C32激光雷达在Ubuntu上的驱动安装和使用涉及到ROS环境的配置、依赖库的安装、驱动源代码的获取与编译,以及数据的可视化展示。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成功地在Ubuntu上运行并测试这款雷达,使其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等项目中发挥出强大的感知能力。
2025-10-24 16:02:48 102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