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辨识源码,完整的CCS工程,已经在工程项目上验证通过,辨识精度非常高 1、参数辨识源码在src_foc文件夹下的paraid.h 中; 2、电阻辨识原理 参数辨识先配置电压矢量为0V直流, 然后逐渐加大电压等待反馈电流落入允许误差带。 随后持续采集电压电流,并滤波。 记录第一组电压电流。 随后提升参考电流,记录第二组电压电流。 计算电阻表达式为(U2-U1) (I2-I1) 电阻计算完成 3、电感辨识原理 电感计算时先重置电压矢量,随后设置电压矢量为2倍电机额定频率矢量 然后逐渐加大电压等待反馈电流落入允许误差带。 随后持续采集电压电流,并滤波。 记录电感压降和电流。 计算电感表达式为UL (we*I) 4、代码能够在TI平台成功编译运行 5、src_foc,src_tool,文件夹中为很优秀的foc算法模块,已经实现完全解耦(模块间没有相互依赖关系),可以非常方便的移植到任何平台。
2025-09-08 20:48:17 449KB
1
Ebsilon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及全套建模过程资料,包括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机+溴化锂热泵机组,如图 含有详细建模过程,机组热平衡图,热力特性书,热泵设计参数原理等 ,Ebsilon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建模过程资料;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机;溴化锂热泵机组;详细建模过程;热平衡图;热力特性书;热泵设计参数原理。,Ebsilon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与完整建模过程资料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高效利用能源的方式,它通过将发电、供热(冷)和能量储存等多种功能集成在系统内,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Ebsilon是一个专业的能源系统模拟软件,常用于设计和优化这些分布式能源系统。本文所涉及的资料,是对Ebsilon在分布式能源系统模型中的具体应用,涵盖了从燃气轮机到溴化锂热泵机组的整个建模过程。 燃气轮机是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利用燃烧天然气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涡轮旋转,并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在系统中,燃气轮机排出的废热会通过余热锅炉进一步利用,余热锅炉可以将这些废热转换成蒸汽,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或供热。汽轮机在发电领域是成熟的技术,通过蒸汽推动涡轮旋转,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换成电能。 溴化锂热泵机组是另一种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常见的设备,它可以利用吸收式制冷原理进行制冷或供热。溴化锂热泵在吸收热能的同时能够释放冷量,因此非常适合用于需要同时满足供冷和供热需求的场合。溴化锂热泵机组的设计参数原理是关键,它涉及到热泵的效率、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本套建模过程资料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Ebsilon软件来模拟上述设备组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了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和溴化锂热泵机组的模型构建。同时,还包含了热平衡图和热力特性书,热平衡图是分析和设计能源系统时的重要工具,它展示了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换的关系。热力特性书则是对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工作特性进行详细描述,这些信息对于优化能源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详细分析每个设备的热力学过程和工质的状态变化,根据设备的输入输出特性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软件的帮助,可以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例如,可以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系统响应,评估各种设备配置对系统效率的影响,或者进行经济性分析,找出成本和能源消耗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Ebsilon软件提供的模拟功能,允许设计师在设备购买或安装之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估。这样可以减少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确保在投入运行后能够达到预期的效率和性能。通过这些详细的建模过程资料,设计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运行特性。 总结而言,本套资料为能源系统设计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建模方法和流程,从燃气轮机到溴化锂热泵机组,覆盖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关键组件,并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Ebsilon软件来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通过这些详细资料的学习,设计师们将能够更好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减少环境影响。
2025-09-08 17:51:20 925KB 正则表达式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Comsol进行超透镜设计的方法,涵盖三个主要方面:单元设计、相位库建立以及参数化建模。首先,文章讲解了如何通过参数化扫描来研究纳米柱的基本电磁响应特性,如直径和高度对相位延迟的影响。接着,讨论了相位库的建立方法,推荐使用MATLAB进行相位数据平滑处理和拟合,确保相位曲线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最后,探讨了几何序列的应用,展示了如何利用Java API批量生成纳米柱阵列,提高建模效率。此外,还提供了优化仿真的技巧,如采用散射边界条件和网格细化来提升计算速度。 适合人群:从事光学器件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超透镜设计感兴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掌握Comsol软件中关于超透镜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最佳实践,包括但不限于单元结构的设计、相位库的创建和管理、参数化建模的具体步骤及其应用。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较多的技术细节和实际操作指导,建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案例练习,逐步熟悉并掌握文中提到的各种工具和方法。同时,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概念,可以查阅相关文献加深理解。
2025-09-08 15:56:46 936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Plecs进行2.5kW PSFB(Phase Shift Full Bridge)全桥移相电源的仿真研究,输入电压为375V,输出电压为48V。主要内容涵盖原边移相控制和副边同步整流的协同工作,确保实现零电压开关(ZVS)以降低损耗并提高效率。文章深入探讨了驱动时序、参数调校、波形分析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如轻载时的ZVS失效、电流反向导通等问题。此外,还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片段用于实现关键功能,如死区时间控制、同步整流逻辑判断等。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设计的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全桥移相电源和同步整流技术的研发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PSFB全桥移相电源的工作原理及其仿真优化的人群。目标是掌握如何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和驱动时序控制来实现高效的ZVS和同步整流,从而提高电源转换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仿真工具主要是Plecs和Matlab,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调试技巧和经验分享。
2025-09-08 10:00:34 968KB
1
T型3电平逆变器及其配套LCL滤波器的设计与损耗计算。首先概述了T型3电平逆变器的特点及其在高压大功率应用中的优势。接着重点讨论了LCL滤波器的参数计算,包括截止频率、电感和电容的选择,并通过MathCAD进行了多次迭代优化。随后,文章阐述了半导体器件(如IGBT)的损耗计算方法,涉及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此外,还探讨了逆变电感的参数设计及其损耗计算。最后,利用PLECS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采用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控制策略,并加入有源阻尼,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性能。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系统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T型3电平逆变器和LCL滤波器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T型3电平逆变器及其LCL滤波器设计原理和损耗计算的专业人士。目标是掌握参数优化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工具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步骤和仿真流程,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实践相关技术。
2025-09-08 00:17:11 3.65MB 电力电子 PLECS
1
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关键技术细节,主要包括滤波器参数计算、半导体损耗计算及逆变电感参数设计。首先,针对LCL滤波器,讨论了其电感和电容参数的选择及其对电压输出的影响。其次,深入探讨了半导体材料的损耗计算,包括晶体管热阻和介质损耗等。接着,阐述了逆变电感参数设计的方法,考虑了电感器的体积、重量、温度特性等因素。最后,强调了MathCAD格式输出的优势及其便于修改的特点,并介绍了PLECS仿真软件在损耗仿真和闭环仿真中的应用。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关注T型三电平逆变器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T型三电平逆变器设计、参数计算和仿真的项目。目标是提高逆变器的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损耗,优化设计。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计算书和仿真模型均为原创,支持MathCAD格式输出和PLECS仿真,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2025-09-08 00:15:08 5.03MB
1
基于Sobol方法的全局参数灵敏度分析,并提供了MATLAB编程的具体实现步骤。Sobol方法作为一种基于方向导数的技术,可以有效估计各输入参数对输出函数不确定性贡献率。文中首先简述了Sobol方法的基本原理,接着展示了如何用MATLAB定义目标函数和参数范围,生成Sobol序列,并利用这些序列评估目标函数值,最终计算出各参数的灵敏度指数。最后强调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如目标函数的选择、Sobol序列的有效性、计算效率与准确性之间的权衡等。 适合人群:从事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系统优化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进行复杂模型参数敏感性研究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多参数对模型输出影响的场合,如金融风险预测、工程仿真、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目的是为了提高模型精度,优化参数配置,增强决策支持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片段为简化版本,实际应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同时提醒使用者注意程序一旦下载不可退换。
2025-09-07 15:27:17 431KB
1
《HP-Socket 5.5.1 中文模块详解及应用实例》 在IT领域,网络通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HP-Socket作为一款强大的网络通信组件,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便捷的接口。本文将围绕“HP-Socket 5.5.1中文模块”进行深入解析,包括其主要特性、汉化后的中文参数以及提供的示例,帮助易语言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工具。 HP-Socket 5.5.1 是一款适用于易语言的网络编程组件,其最新版本引入了中文参数,大大降低了非英语背景用户的使用门槛。该模块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UDP等,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开发、客户端应用以及多线程通信场景。 我们来关注一下汉化部分。之前的版本中,参数说明多为英文,对于中文用户来说,理解和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扰。但在5.5.1版本中,参数已经全部汉化,使得开发者能更直观地理解每个函数的作用和参数含义,提高了开发效率。例如,“建立连接”、“发送数据”等关键操作的参数,现在都以中文形式呈现,使得代码编写更为流畅。 示例代码的提供也是此版本的一大亮点。“客户端3.e”和“服务端3.e”这两个示例程序,为开发者展示了如何使用HP-Socket进行基本的客户端和服务端通信。通过运行和分析这些例子,开发者可以快速掌握HP-Socket的基本用法,如创建套接字、监听端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等操作。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实践资源。 此外,“HP_Socket5.5.1-汉化.ec”文件是HP-Socket组件的核心,包含了所有汉化的类库和函数,开发者可以通过导入这个库文件,轻松地在易语言项目中调用HP-Socket的相关功能。而“ssl-cert”可能涉及到SSL/TLS安全证书,这表明HP-Socket还支持加密通信,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总结起来,HP-Socket 5.5.1 中文模块不仅提供了全中文的参数,简化了理解和使用,还附带了示例代码,有助于开发者快速上手。同时,其对SSL/TLS的支持,保证了在网络通信中的数据安全。对于从事易语言开发的程序员,这款组件无疑是一个强大且友好的工具,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在实际开发中,结合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构建高效、稳定的网络应用程序,满足各种复杂的业务需求。
2025-09-06 15:07:43 1.1MB 高级教程源码
1
模型参考自适应PMSM参数辨识仿真模型 ①具有电阻识别、磁链识别、电感识别,且精度分别位0.5%、1.4%、13.7% ②参考文献:附带搭建仿真过程的参考文献,如图9所示 ③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文档:PMSM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详细推导及理论说明 自适应参数调整,可提高一定的识别精度,可作为基础模型在其基础上改进 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参数辨识中的应用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电机控制、系统建模、信号处理和自适应控制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这一领域中,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被用于提高电机参数辨识的准确性,这对于电机的设计、运行以及优化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电阻、磁链和电感是PMSM电机中三个基本的参数。电阻识别的精度达到了0.5%,磁链识别精度为1.4%,电感识别精度为13.7%,这些高精度的识别对于确保电机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是必不可少的。在电机控制系统中,这些参数的精确测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电机的实际运行状态,从而实现更为精确的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结合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需要。通过建立参考模型,研究人员能够对PMSM进行参数辨识和仿真分析。参考文献通常提供了详细的仿真搭建过程,帮助研究者理解模型的搭建方法和理论推导。如图9所示,这些参考文献不仅提供了理论支撑,还可能包含了一些关键的算法实现和仿真实验结果,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在技术文档中,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被深入地探讨和推导,详细地说明了自适应参数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其在电机参数辨识中的应用。自适应控制策略能够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动态地调整控制参数,以适应电机参数的变化,从而提高控制性能。这种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保持较高的辨识精度,对于复杂和变化的电机工作环境尤为重要。 此外,从文件名称列表中可以看出,相关的研究内容被组织成不同格式的文件,如文档、网页和图片。这些文件覆盖了从基础概念到深入分析的各个层面,有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在PMSM参数辨识中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模型参考自适应参数辨识技术可以通过数字校准和优化控制策略来提高电机系统的性能。在设计阶段,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更精确地模拟电机的工作状态,预测其性能表现。在运行阶段,它们则可以帮助实时地调整控制参数,以适应电机运行条件的变化,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能。 模型参考自适应技术在PMSM参数辨识中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它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深入的研究。通过不断提高参数辨识的精度,可以使电机系统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对工业应用产生重大的影响。
2025-09-05 21:32:08 880KB
1
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永磁同步电机(PMSM)参数辨识的研究,特别是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方法对电阻、电感和磁链参数进行精确辨识。文中提供了两种MRAS模型的具体实现方式及其离散化处理方法,分别是用于电阻和电感辨识的电流微分方程模型以及用于磁链辨识的转子坐标系模型。同时,文章还讨论了参数初始化、自适应增益调整、抗干扰措施等关键技术细节,并展示了实验验证结果。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原理及其实现方法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MRAS方法的应用技巧,提高参数辨识的精度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和仿真结果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介绍的技术。此外,针对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参数发散、噪声干扰等,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
2025-09-05 16:31:39 356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