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sampler Wordpress插件(v 0.4.13) 该插件允许Wordpress用户在其网站中嵌入交互式Webfont预览。 它是如何工作的? 安装并激活插件后,Wordpress管理员可以创建Fontsamplers 。 每个Fontsampler都可以使用简单的短代码嵌入到任何Wordpress页面或Post中,如下所示: [fontsampler id = 123] 代替短代码,插件将呈现适当的界面,以预览和操作字体。 每个Fontsampler实例都可以完全配置: 用户可用的功能 样式和布局顺序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字体 高级简码使用 除了在管理区域中定义Fontsampler设置之外,您还可以使用以下简码属性。 这对于使用插件通过Wordpress的do_shortcode()方法动态创建Fontsamplers的开发人员而言非常有用: 这将设置或覆盖F
2025-05-29 00:42:18 1.62MB wordpress-plugin shortcode typeface webfonts
1
在IT行业中,Web打印是一个重要的需求,特别是在企业环境中,用户可能需要从网页上直接打印文档或报告。"一个完全免费的WEB打印插件控件,支持:C#/vb.net/asp/PHP/JSP,也有实例" 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允许开发者在各种Web应用平台上实现便捷的打印功能。 这个插件控件兼容多种编程语言,如C#、VB.NET、ASP、PHP和JSP,这意味着无论你的后端技术栈是基于.NET Framework(如ASP.NET)还是开源的PHP或Java(如JSP),你都能无缝集成这个插件。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些语言和技术以及它们与Web打印的关联。 1. C#:这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由微软开发,主要用于.NET Framework。C#提供了丰富的库和API,可以用来构建高性能的Web应用程序。在Web打印场景中,开发者可以利用C#的强类型系统和丰富的类库创建服务器端的打印逻辑。 2. VB.NET:Visual Basic .NET是另一种.NET语言,它简化了编程语法,使初学者更容易上手。VB.NET同样可以用于创建Web应用程序,并且可以调用Web打印插件,为用户提供打印服务。 3. 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微软的一个服务器端脚本环境,用于生成动态网页。虽然较新的ASP.NET已逐渐取代它,但仍有大量的ASP应用在运行。这个插件控件的兼容性意味着旧的ASP项目也能利用Web打印功能。 4. PHP:PHP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开源脚本语言,特别适合Web开发。它可以嵌入到HTML中,用于处理服务器端逻辑。通过调用这个插件,PHP开发者可以提供用户友好的打印接口,无需用户下载或安装额外的软件。 5. JSP:JavaServer Pages是Java平台上的服务器端脚本技术,用于生成动态内容。JSP与Servlet一起工作,可以处理复杂的Web应用逻辑。这个插件使得Java开发者也能轻松实现Web打印功能。 在压缩包中的“hiprint”和“WEBPRINT”文件可能包含了这个插件的源代码、库文件、示例项目或其他相关资源。开发者可以通过查看这些文件了解如何在他们的项目中集成和使用这个插件。示例项目通常包含详细的说明,演示了如何配置和调用插件,这对于快速理解和部署Web打印功能非常有帮助。 这个免费的Web打印插件控件为多语言环境提供了统一的解决方案,简化了开发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无论是.NET开发者还是PHP或Java开发者,都能从中受益,实现高效、方便的Web打印功能。
2025-05-28 21:15:29 71.91MB .net java
1
《一个基于SpringBoot的简易问卷调查系统》是一个利用SpringBoot框架构建的应用,旨在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在线问卷调查平台。SpringBoot以其便捷的配置、快速的开发特性,成为现代Java Web开发的首选框架之一。这个系统可能包含了设计、开发、测试等全过程,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可以深入学习和理解SpringBoot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我们要了解SpringBoot的核心特点。SpringBoot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以及开发过程,它集成了大量常用的第三方库配置,如数据源、JPA、定时任务等,开发者无需进行复杂的配置,只需“起步依赖”(Starters)就能快速上手。此外,SpringBoot还提供了内嵌的Tomcat服务器,使得应用可以直接运行在jar包中,减少了部署的复杂性。 在问卷调查系统的设计阶段,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组件: 1. 用户模块:用于用户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通常会涉及到Spring Security或JWT(JSON Web Tokens)进行认证和授权。 2. 问卷模块:包含问卷的创建、编辑、发布等功能,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模型,例如问卷、问题、选项等实体类。 3. 回答模块:用户填写问卷并提交,系统需要记录并处理这些回答,可能需要用到数据库事务来保证数据一致性。 4. 统计分析模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能涉及SQL聚合函数和数据可视化技术。 5. 前端界面:使用Thymeleaf、Freemarker或其他模板引擎,配合Bootstrap等前端框架,实现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 在开发阶段,SpringBoot的MVC(Model-View-Controller)架构模式将扮演重要角色,通过Controller处理HTTP请求,Service层处理业务逻辑,Repository层与数据库交互。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Spring Data JPA简化数据库操作,使用H2或MySQL作为数据库存储问卷和回答。 测试方面,SpringBoot支持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我们可以编写JUnit测试用例,使用Mockito模拟协作对象,确保单个组件的功能正确。对于系统级别的测试,可以借助Spring Boot的TestRestTemplate或WebTestClient进行HTTP请求的模拟。 在压缩包中,"毕业设计--"可能表示这是一个学生的毕业项目,可能包含了源代码、数据库脚本、项目文档等资源。如果包含源代码,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各个模块的实现细节,如控制器类、服务类、实体类以及相关的配置文件。数据库脚本可能包括数据表结构和初始化数据,帮助我们理解数据模型。项目文档可能包含了需求分析、设计思路、使用说明等内容,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整个系统的架构和功能。 《一个基于SpringBoot的简易问卷调查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涵盖了SpringBoot的基础应用、Web开发、数据库操作、用户认证、数据统计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Java Web开发技能,并对SpringBoot有更深入的理解。
2025-05-28 20:28:21 2.14MB
1
一个自动修改路由表的小软件,自用版本,使用时请自己修改配置文件。。。
2025-05-28 09:52:47 6KB
1
模电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设计 Multisim14 仿真报告 利用三极管、二极管基本特性,稳压电源知识设计相应模拟电路。 (1)用集成芯片制作一个0~15V的直流电源; (2)功率≥12W; (3)电源指示灯电流≤10mA; (4)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 LM317 LM337芯片3087 模电技术在现代电子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涉及电子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在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设计中,模电技术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报告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三极管、二极管的基本特性,结合稳压电源的知识,设计出一个直流电源,并通过Multisim14软件进行仿真。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设计的核心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直流电压输出,并具备一定的功率容量以满足负载需求。本设计要求制作的直流电源输出范围为0~15V,功率不小于12W,这需要在设计时仔细考虑电路的功率密度和散热问题。电源指示灯的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需要一个电流在10mA以下的稳定工作状态,以便于用户了解电源的工作状态。此外,设计还加入了过压和过流保护功能,以确保电源在异常情况下能够自动切断输出,保护负载和电源本身。 在具体实现方面,本设计采用了LM317和LM337这两款集成芯片。LM317是一款正向可调输出的三端线性集成稳压器,而LM337则是其负向可调输出的对应产品。这两款芯片都能够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并且具有很好的温度系数,适合用于要求严格的直流电源设计中。3087可能是某种型号的稳压芯片或元件编号,但具体信息需查阅详细数据手册。 本报告采用的仿真软件Multisim14是一款由National Instruments开发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它能够提供直观的电路设计界面和详尽的电路分析工具,是电子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仿真工具之一。 在文件名称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文件名,它们包含了报告的各个部分,如引言、设计过程、仿真结果等。这些文件将详细描述整个设计过程,包括理论基础、电路设计、仿真测试和结论等。文件中的图片和文档格式表明,报告将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根据上述信息,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知识点: 1. 模电技术在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中的应用。 2. 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要求,包括输出电压范围、功率、电源指示灯设计、过压过流保护等。 3. LM317和LM337集成稳压芯片的功能和特性。 4. Multisim14仿真软件在电路设计和测试中的作用。 5. 仿真报告的构成,包括引言、设计过程、仿真测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这份仿真报告不仅仅是一个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说明书,它还涵盖了模电技术的应用,电源设计的关键技术点,以及仿真软件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份报告,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并通过仿真软件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025-05-27 21:21:09 125KB 开发语言
1
《基于FastAPI与Amis-Admin的后台管理系统集成Redis与RabbitMQ》 在现代Web应用开发中,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异步任务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本项目“fastapi-amis-admin开发的一个后台管理系统”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通过集成FastAPI、Amis-Admin以及Redis和RabbitMQ等技术,实现歌曲管理、多表关系处理和分页查询等功能,同时也展示了图片上传的流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核心知识点。 FastAPI是一个现代化、高性能的Web框架,用于构建API。它基于Python的Type hints,提供了强大的类型检查和自动化的API文档,使得开发者能够快速地创建RESTful API。在本项目中,FastAPI被用来设计和实现歌曲管理接口,支持增删改查等基本操作,同时提供了分页查询功能,优化了数据检索的效率。 Amis-Admin是一个基于前端框架Ant Design Vue和后端框架FastAPI的后台管理系统模板。它简化了前端页面的开发工作,允许开发者通过配置文件快速搭建管理界面。在本项目中,Amis-Admin被用于登录认证和歌曲管理界面的展示,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友好的界面进行歌曲的管理操作。 接下来,Redis是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常用于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在本项目中,Redis可能被用作缓存,加速数据读取速度,提高系统响应时间。同时,它也可能用于存储会话信息,确保用户登录状态的持久化。 RabbitMQ则是另一种关键技术,作为消息队列系统,用于解耦应用程序,实现异步任务处理。在音乐平台中,可能有需要后台处理的任务,如歌曲分析、推荐算法计算等,这些都可以通过RabbitMQ来实现。消息队列的存在使得这些耗时操作不会阻塞主线程,从而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此外,项目还包含了Dockerfile和docker-compose.yml文件,这表明项目可以利用Docker容器化部署,确保环境一致性,并方便在不同环境下快速启动服务。Pipfile和pyproject.toml文件则用于管理项目的依赖库,确保所有开发者和服务器上的Python环境一致。 本项目通过整合FastAPI、Amis-Admin、Redis和RabbitMQ,构建了一个功能完善的后台管理系统,实现了歌曲管理、多表关系处理、分页查询及异步任务处理等功能,同时借助Docker保证了开发和运行环境的一致性,是学习和实践现代Web开发技术的优秀案例。
2025-05-27 16:22:18 423KB redis rabbitmq rabbitmq
1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计算机硬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在这个“一个简单主机的设计”实验中,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各个模块,包括数据选择器、移位器、加法器、运算器、存储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来执行指令。 设计一个简单的主机,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这通常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输入/输出设备等。CPU内部又包含指令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地址寄存器(MAR)等关键组件。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数据处理的核心。 在设计过程中,指令系统的拟定是第一步。这里设计了一个具有4位操作码的指令集,能支持16条不同的指令,包括单操作数、双操作数和无操作数指令。数据的传输单位是8位,允许在寄存器(R)之间、寄存器与随机访问存储器(RAM)之间、或直接加载数据(D)进行操作。寻址方式则包括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增加了灵活性。 接着是总体结构的确定,包括寄存器的设置。例如,R0和R1作为通用寄存器,IR用于存储当前执行的指令,PC用于存储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而MAR则用于存储要读取或写入的内存地址。此外,还设计了8位的加法器,简化了设计,但可以处理基本的算术运算。数据选择器的选择也需要考虑,比如A选择器连接RAM和R0,B选择器连接PC和R1,以便于数据的选取和传递。 逻辑设计阶段,需要绘制逻辑图(总框图和数据通路图),明确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控制方式的确定涉及到微程序设计,通过微程序流程图和微地址的设定,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按顺序执行指令。微程序的编制和调试是关键,因为它们决定了计算机如何解释和执行指令。 系统的功能测试和调试是验证设计正确性的环节。通过编写和执行机器指令程序,观察实际运行情况并与理论分析对比,确保主机能够正确执行所设计的指令。 这个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还提升了他们在微程序设计和系统调试方面的技能,同时也促进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参考文献如《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书籍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实际操作则提供了实践经验,两者结合,使得学生能全面理解计算机的构造和运作机制。
1
在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还能够通过设计实践,对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主机,以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 我们需明确设计的初衷。本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包括数据选择器、移位器、加法器、运算器、存储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这些部件是如何相互作用、协同完成计算任务的。同时,通过微程序的设计,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机制,并体会到设计方案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 设计流程一般分为几个步骤: 1. 确定设计任务和要求,明确设计目的和意义。设计一个简单的主机并不是为了制造一个真正的计算机,而是通过这一过程,来模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2. 查阅相关资料,绘制逻辑草图,确定数据格式和指令系统。这是设计过程的初始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现有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来构建自己主机的设计蓝图。 3. 根据指令系统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和微地址。设计微程序是本课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学生需要将指令转化为微指令,并按顺序排列微地址。 4. 编写微程序代码表,并为上机调试做准备。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设计的微程序转化为实际可运行的代码表。 5. 完成逻辑连线,写入微程序,编写机器指令程序并装入。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将设计的微程序和机器指令实际地加载到模拟器中,以进行下一步的测试。 6. 运行并验证指令执行的正确性,并整理课程设计报告。这是整个设计流程的最后一步,学生需要通过运行测试,验证自己设计的主机是否能正确执行预定的指令集,并据此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在设计的具体内容中,我们需要提供完整的逻辑图,包括总框图和数据通路图,这些图样将直观展示数据和指令是如何在计算机内部流动的。同时,所有设计的微程序需要被完整记录,便于后续的调试和分析。还需要描述系统的调试方法和功能测试方法,这些描述有助于理解如何解决实际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确保设计的主机能够正确运行。 在确定指令系统时,设定4位操作码来支持16条指令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其中可以包括单操作数、双操作数以及无操作数指令。数据传送单位设定为8位,寻址方式可以包括寄存器寻址、立即数寻址和直接寻址。在确定了总体结构后,例如设置通用寄存器、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和地址寄存器,还需要确定数据通路,这将包括加法器、数据选择器以及它们之间如何连接形成完整路径。 在设计过程中,分步调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拟定指令系统,然后确定总体结构,接着进行逻辑设计,之后确定控制方式,最后编制微程序并进行整体调试。这一系列步骤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求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解决问题。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了解计算机系统从指令输入到指令执行的全过程,并在实践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最终目标——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为未来从事计算机硬件设计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简单主机的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核心构造的学科,课程设计通常会涉及实际构建一个简化版的计算机模型,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设计旨在实现一个简单的主机,其核心是通过设计指令系统、确定总体结构、进行逻辑设计以及制定控制方式,构建一个基础的计算模型。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设计的基础,它定义了计算机能执行的操作。在这个设计中,基本字长设定为8位,意味着每个内存单元可以存储一个8位的字。指令格式分为单字长和双字长,其中双字长指令的第二个字节通常用于存放操作数或其地址。指令类型包括单操作数、双操作数和无操作数指令,操作码有4位,最多支持16条指令。寻址方式简化为寄存器寻址、立即寻址和直接寻址,以减少硬件复杂性。 接下来,确定总体结构。设置了两个8位通用寄存器R0和R1,8位指令寄存器IR,8位程序计数器PC,以及8位地址寄存器MAR。加法器采用了8位串行进位加法器,选择器A和B分别连接到RAM和寄存器,数据通路由总线连接,以CPU为核心,实现信息的传递。 逻辑设计阶段,加法器由两个四位全加器构成,选择器A和B根据控制信号选择数据源,寄存器设计考虑了是否带复位功能,指令寄存器和地址寄存器具有相应的逻辑结构。程序计数器的加1操作通过加法器完成,并在复位信号下清零。 控制方式采用微程序方式,微程序控制器包含微地址计数器、微程序存储器、微指令寄存器和译码器。微程序的执行采用增量垂直方式,微指令字长为16位,包含多个控制字段,如A选择控制器、B选择控制器等,这些字段决定数据通路的流向和操作。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能够执行基本操作的简单计算机模型,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也锻炼了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在实际的课程设计中,可能还需要进行模拟运行和调试,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效率。这样的实践经历对于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至关重要,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化了对计算机系统本质的理解。
2025-05-26 15:40:02 153KB 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 一个简单主机
1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核心是构建一个简单主机,这个过程涵盖了多个关键步骤,包括指令系统的设计、总体结构的确定、逻辑设计以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一、指令系统设计 1. 基本字长:基本字长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本设计中基本字长设定为8位,意味着内存单元的大小为8位,可以存储0到255的无符号整数。 2. 指令格式:有两种格式,单字长和双字长。双字长指令中,第二个字节通常作为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指令格式分为6位的操作码(OP)和2位的操作数字段,总共8位。 3. 指令类型:包括单操作数、双操作数和无操作数指令,最多可定义16条指令。数据的传送单位为8位,范围限定在寄存器(R)到寄存器、寄存器到内存(RAM)以及内存到寄存器。 4. 寻址方式: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字段有不同含义,例如立即寻址(I)、寄存器寻址(Ri)和直接寻址(D)。 二、总体结构 1. 寄存器设置:包括通用寄存器R0和R1(8位),指令寄存器IR(8位),程序计数器PC(8位)和地址寄存器MAR(8位)。 2. 加法器设置:采用8位带串行进位加法器,用于进行算术运算。 3. 选择器设置:A选择器连接RAM读出数据和R0,B选择器连接PC和R1的数据。 4. 数据通路:基于总线结构,CPU为核心,信息传输路径包括取指令、送指令地址、指令计数器加1、寄存器间数据传输以及向RAM写入数据。 三、逻辑设计 1. 加法器逻辑:由两个四位全加器组成,采用串行进位。 2. 选择器设计:MUX82E类型的,根据控制信号选择数据源。 3. 寄存器设计:包括不带复位和带复位的寄存器,如R0、R1、IR和MAR,由D触发器构成,接受并输出总线数据。 4. 部件连接:以CPU为中心,通过总线连接各个部件,实现数据流动。 四、控制方式 选择了微程序方式来确定信息的流向。微程序控制器由微地址计数器、微程序存储器、微指令寄存器和译码器组成,其工作时序由P脉冲控制,微指令字长为16位,包含各种控制字段,如A选择控制器、B选择控制器等。 整个设计过程从指令系统的规划到硬件组件的逻辑设计,再到控制方式的确定,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原则。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处理的流程,为理解和开发更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打下基础。
2025-05-26 15:11:52 192KB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 简单主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