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系数对于分析岩石导热特性、热传导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冻结法施工穿越围岩重要热物理参数。导热系数与岩石内部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等密切相关,但关于该领域研究较少,具体微观结构对导热系数影响效应研究不系统。基于此,以新庄煤矿白垩系地层富水砂岩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中粒砂岩、粗粒砂岩进行室内试验。首先,对两种砂岩展开常温饱水导热系数测试,获得各自对应的导热系数范围值;而后,分别展开X光衍射、扫描电镜(SEM)等微观测试试验,获得两种砂岩各自对应内在矿物组分及结构,并对内在矿物成分的导热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结合晶格振动理论,分析了砂岩导热系数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饱水白垩系砂岩的热导率大小主要是取决于岩石骨架和间隙液体的热导率。由于白垩系砂岩的孔隙度低,白垩系砂岩的岩石骨架的导热率大小取决于岩石的矿物成分。
1
为研究白垩系地层冻结砂岩的强度特性,采用MTS-815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温度状态下饱和中砂岩和粗砂岩的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冻结白垩系砂岩的力学性质与低温的相关性。试验表明:冻结白垩系中粒砂岩及粗粒砂岩,其单轴抗压强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从25℃降至-30℃的过程,中粒砂岩强度提高了49.475%~64.656%,而粗粒砂岩的强度提高了59.455%~84.886%,相同温度下,饱和粗粒砂岩的单轴强度总是大于中粒砂岩;两种岩石强度的差异性较大,且差值随着温度降低而总体上不断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冻结白垩系岩石弹性模量明显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的压密段和塑性变形段越来越不明显,表现出更明显的弹性和脆性特征。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可为该地区冻结法凿井冻结壁和井壁的设计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2023-12-18 10:10:53 229KB 井壁设计
1
为研究白垩系软岩交圈前冻结壁扩展速度,以达到提前开挖的目的,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白垩系软岩四个立井深水文孔冒水情况及去路盐水降温梯度进行研究得出:白垩系软岩地层设置浅层水文孔来预测冻结壁的交圈宜采用其他方法来代替;白垩系软岩交圈前冻结壁扩展速度V与去路盐水降温梯度T成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V=-17.653T+12.444;白垩系软岩交圈前冻结壁扩展速度的经验值为25mm/d。
1
针对查干淖尔一号矿井煤层顶底板为弱胶结或不胶结的泥质砂岩,巷道支护极其困难的情况,分析了巷道变形机理,提出了该矿煤巷支护应以"抗为主、让为辅"、"治帮先治底"的支护理念,通过加强顶、底板支护强度,改变支护结构,巷道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成功解决了白垩系软岩地层巷道支护问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023-12-18 09:39:31 1.53MB 软弱岩层 巷道支护
1
华为交换机 S1730s 全系V200R021软件
2023-12-09 09:11:40 251.12MB 网络工具
1
我上数值分析时使用的课件,有这个课件可以不用看书了,看这个足够了,东南大学数学系吴宏伟做的课件
2023-12-07 21:53:37 3.85MB 数值分析
1
为了得到黔西土城向斜松河区块煤系流体压力特征及成因,利用视储层压力法、注入压降试井法和测井曲线解释法对研究区压力特征进行预测,并着重从构造条件及地应力、顶底板岩性、煤系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和"三史"演化4个方面探讨了区块压力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松河井田在110 m以浅压力偏低;110~560 m压力正常;560 m以深异常高压。正断层发育和燕山晚期地壳构造抬升是造成浅部地层压力偏低的主要原因;构造应力造成的煤层渗透率低、煤层顶底板良好的封盖作用、龙潭煤系较弱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和古地质历史时期欠压实和生烃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井田560 m以深煤储层异常高压。
2023-12-07 20:10:15 507KB 行业研究
1
基于煤系气共探共采示范工程,分析了黔西松河井田龙潭煤系煤层气-致密气赋存特征及开发条件,探讨了煤系气共探共采的适配性技术工艺。研究表明:井田煤系气主要赋存于龙潭煤系多个煤层及临近细砂岩、粉砂岩中,具备多煤层共采、煤系气共采的资源及开发条件。煤储层具有高温、超压、高含气量、含气高-过饱和的特点,适宜进行煤层气地面开发;但在区域高地应力背景下,裂隙闭合、矿物充填等原因导致储层原始渗透性差,煤系气地面开发需进行储层改造。气测录井、裸眼综合测井及含气层综合评价是井田煤系气共探共采中发现、认识、评价含气层及产气层段优选的关键技术,可为煤系气共探共采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在丛式井组开发模式下,"小层射孔、组段压裂、合层排采"系列工艺与井田地形地质条件相匹配,可显著提高多煤层共采、煤系气共探共采的工程效果。
2023-12-07 17:18:28 1.24MB 行业研究
1
文章在充分收集龙东煤矿各勘探阶段及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龙东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探讨了本溪组灰岩富水性,得出本溪组灰岩本身富水性相对较弱,但与奥陶系灰岩(简称奥灰)含水层有一定的水力联系,研究成果对21煤安全开采及防治水措施的制订有指导作用。
2023-12-06 23:08:16 373KB 奥陶系灰岩
1
针对龙固煤矿21煤开采受奥陶系岩溶含水层威胁的问题,系统分析研究了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的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充填程度、孔隙结构、钻孔涌水量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奥陶系顶部存在约60m厚的相对隔水层,由裂隙发育且充填率较高的八陡组石灰岩和部分裂隙不发育的阁庄组白云岩构成;2奥陶系顶部八陡组相对隔水层裂隙率为2%~9%,阁庄组相对隔水层裂隙率为2%~3%,相对隔水层残留裂隙较少且消压阻水作用明显;3奥陶系顶部碳酸盐岩孔隙直径绝大多数小于30μm,孔隙连通性差,有效孔喉比例小,天然条件下渗流能力较差;4出水钻孔均位于断层或者岩层裂隙发育等区域,断层、岩层破碎等导水通道是相对隔水层破坏的主要区域,也是21煤开采重点探测防治部位;5龙固煤矿奥陶系顶部存在60m厚的相对隔水层,可以为21煤安全开采提供一定的保障。
2023-12-06 21:09:16 238KB 行业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