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 SAN 存储网络简介**
光纤通道(FC,Fibre Channel)存储区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专为高效传输大量数据而设计的网络架构,特别适用于企业级数据中心和大型服务器环境。它将存储设备从传统的局域网(LAN)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高速网络,用于数据存储和备份。FC SAN提供了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的特性,确保关键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FC SAN 存储网络入门**
构建FC SAN的基础是光纤通道硬件,包括光纤通道交换机、HBA(Host Bus Adapter,主机总线适配器)和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或存储虚拟化设备。HBA是服务器连接到FC SAN的接口,负责在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之间传输数据。交换机则如同路由器一样,管理数据在不同端口间的流动,确保数据包的正确路由。
FC SAN的配置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规划网络拓扑**:根据数据中心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交换机数量、类型和布局。
2. **设置HBA和交换机**:安装HBA驱动,配置交换机端口,建立Zoning(区域)来控制数据流量和访问权限。
3. **连接存储设备**:通过光纤通道线缆将HBA连接到交换机,再将交换机连接到存储设备。
4. **初始化和配置存储**:设置RAID级别,创建LUN(逻辑单元号),分配给服务器进行挂载。
**FC SAN 配置**
配置FC SAN时,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
- ** zoning策略**:通过 zoning 来隔离和管理不同服务器对存储设备的访问,防止数据冲突和安全问题。
- **WWNN 和 WWPN**:每个HBA都有全球唯一的名字(World Wide Node Name)和端口名字(World Wide Port Name),用于识别和管理网络中的设备。
- **多路径**:配置多条到存储的路径以实现负载均衡和故障切换,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 **服务质量(QoS)**:根据业务优先级设置带宽分配,确保关键应用的性能。
**日常巡检**
对于FC SAN的日常运维,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1. **监控性能**:检查交换机和存储设备的I/O速率、带宽利用率,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2. **错误检测**:查看日志,发现并解决错误,如丢包、帧错等。
3. **链路状态**:确认所有连接是否稳定,及时处理链路故障。
4. **Zoning和权限检查**:确保Zoning策略符合安全需求,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5. **备份与恢复**:定期执行数据备份,测试恢复流程,以防数据丢失。
**总结**
FC SAN存储网络是企业级数据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了解其基本原理、配置方法以及日常运维要点,对于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如FCoE(FC over Ethernet)、NVMe over Fabrics,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和性能挑战。
2019-12-21 20:18:55
6.61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