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89S52单片机是Microchip公司生产的一款基于8051内核的高性能、低功耗微控制器,常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这个资源包,"AT89S52单片机C语言应用100例-配套实验板原理图及Pcb",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C语言编程实践案例,以及相关的硬件平台设计资料,帮助初学者深入理解和掌握AT89S52单片机的应用。 1. **C语言编程基础**:AT89S52单片机支持C语言编程,相对于汇编语言,C语言更易读易写,便于程序维护和升级。学习者可以从这100个实例中了解基本的C语言语法,如变量定义、数据类型、流程控制语句(if-else, switch-case, for, while等)、函数定义和调用等,以及如何将这些基础知识应用于单片机控制。 2. **I/O端口操作**:AT89S52单片机有32个可编程的I/O引脚,学习者可以通过实例了解如何通过C语言进行输入输出操作,如设置端口为输入或输出,读取端口状态,控制LED灯亮灭,驱动电机等。 3. **中断系统**:AT89S52内置了多种中断源,包括外部中断、定时器/计数器中断、串行口中断等。通过实例,可以学习如何编写中断服务函数,以及中断优先级的设定。 4. **定时器/计数器**:AT89S52具有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Timer0和Timer1),可以用于定时或计数任务。实例将展示如何配置定时器,实现延时、频率发生器、脉宽调制(PWM)等功能。 5. **串行通信**:单片机间的通信常采用UART串行通信协议。通过实例,学习者可以学会如何初始化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实现简单的串行通信功能,例如USART模块的使用。 6. **实验板原理图和PCB设计**:提供的配套实验板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硬件电路的构造,了解单片机与外围设备(如显示模块、按键、传感器等)的连接方式,以及电路布局布线的技巧。 7. **实用电路应用**:除了基础操作,实例可能涵盖了一些实际应用,如ADC(模数转换)和DAC(数模转换)的使用,LCD或LED显示,红外遥控,温度传感器读取,电机控制等,这些都涉及到AT89S52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8. **调试技巧**:通过实验,学习者可以掌握使用ISP(In-system Programming)或JTAG接口对单片机进行程序下载和调试的方法,了解错误排查和优化程序的技巧。 这个资源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路径,让学习者不仅能掌握AT89S52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还能理解硬件设计的细节,为以后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6-25 14:08:15 94KB AT89S52 100例
1
资源说明 【1】资源属于对应项目写的论文,写作规范、逻辑紧密、用语专业严谨,内容丰富饱满,可读性强,很适合对该领域的初学者、工程师、在校师生、毕业生等下载使用。 【2】论文适合学习借鉴参考,为您的类似项目开发或写作提供专业知识介绍及思路。 【3】资源非项目源码,如需项目源码,请私信沟通,不Free。 【4】可用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切记完全照抄! 【5】鼓励大家下载后仔细研读,多看、多思考!搞懂里面的知识点及实验内容。欢迎交流学习! ### 基于MATLAB_App Designer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 #### 一、概述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电子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通常依赖于硬件设备,但这种方式存在着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因此,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虚拟仿真成为一种趋势。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MATLAB_App Designer设计的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旨在为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学习平台。 #### 二、实验系统设计背景与意义 电力电子技术是现代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电力变换和控制等多个方面。传统的实验室环境受限于物理条件和成本因素,往往无法满足深入探索的需求。而虚拟仿真实验室则能够克服这些限制,提供更为灵活和丰富的学习体验。本实验系统的设计目的就在于此: 1.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直观的界面和实时的反馈机制,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复杂的电力电子概念。 2. **降低成本**:相比实际的硬件实验,虚拟仿真可以大大降低实验成本,并且避免了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风险。 3. **增强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解。 #### 三、关键技术点 1. **MATLAB_Simulink仿真模型构建**:Simulink是一款强大的建模工具,它允许用户构建复杂的电力电子系统模型。在本实验系统中,Simulink被用于搭建各种电力电子电路,如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等。 2. **MATLAB_App Designer界面设计**:App Designer是MATLAB的一个集成开发环境,专门用于创建用户界面。通过App Designer,开发者可以轻松地设计出美观且易于操作的界面,方便用户输入参数并查看仿真结果。 3. **人机交互设计**: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实验系统采用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例如,在主界面上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域,包括端口选择区、电路类型选择区、参数设定区等,让用户能够方便地进行各项操作。 #### 四、实验系统结构与功能 1. **系统架构**: - **Simulink仿真模型**:构建电力电子系统的数学模型。 - **App Designer界面**: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 - **参数传输机制**:实现实验系统界面与Simulink模型之间的数据交换。 2. **主要功能**: - **电路类型选择**:支持多种类型的电力电子电路选择,如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等。 - **参数设定**:用户可以自由调整电路的关键参数,如触发角α、交流电压幅值Vs等。 - **动态仿真**:用户可以在模拟环境中观察电路的动态行为,如电压、电流波形的变化。 - **波形分析**:提供详细的波形分析功能,帮助用户深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 五、具体实施步骤 1. **Simulink模型构建**:根据所需的电路类型,在Simulink环境中构建相应的模型。例如,对于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可以使用Simulink提供的元件库来搭建完整的电路模型。 2. **App Designer界面设计**:使用MATLAB_App Designer设计用户界面。界面应包括必要的功能区,如电路类型选择区、参数设定区等。 3. **数据交互实现**:通过MATLAB编程实现App Designer与Simulink模型之间的数据交互。具体来说,可以使用`Set_param`函数将用户在界面上设置的参数值传递给Simulink模型中的相应模块。 4. **测试与优化**:完成系统开发后,进行详细的测试以确保所有功能都能正常运行。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优化。 #### 六、结论 基于MATLAB_App Designer的电力电子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概念,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硬件实验,减少实验成本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未来,这一系统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电力电子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5-06-25 01:52:14 549KB 毕业设计 学习资料 论文 课程设计
1
Weby Weby是有关Internet世界不同实验元素的Web设计和博客发布教程。 所有项目都使用不同的Web设计技术以及在网页上使用这些技术的实验方法。 使用Weby,您将学习如何使用HTML5,CSS3,JavaScript,JQuery等方面的最新创新。 ##实验 Clip-Path基本: : 低聚: : 过渡卡: : 文字动画(边框)(2015年7月26日)。 Low Poly动画(03/08/2015)。
2025-06-24 22:29:04 2.38MB
1
《广工编译原理实验》是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程——编译原理的一次实践性教学活动。这个实验以C语言为实现工具,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编译器的设计与构造过程,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以及代码生成等核心环节。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石之一,它研究如何将高级编程语言转换为机器可执行的低级指令。在实验中,学生们通常会接触到以下知识点: 1. **词法分析**:这是编译器的第一步,将源代码分解成一个个称为“记号”的基本单元。这一阶段通常由词法分析器(lexer)完成,它识别并分离出关键词、标识符、常量、运算符等元素。 2. **语法分析**:接下来,语法分析器(parser)根据预定义的语法规则解析记号流,构建抽象语法树(AST)。这个过程涉及上下文无关文法(CFG)的理解和处理。 3. **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器检查代码的语义是否正确,如类型匹配、变量声明等,并进行类型检查和作用域分析。在此阶段,可能会生成中间代码或直接生成目标代码。 4. **优化**:编译器可以进行多种优化,如删除冗余计算、死代码消除、循环展开等,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5. **代码生成**:代码生成器将中间代码或抽象语法树转换为特定机器架构的目标代码,例如汇编语言或直接二进制代码。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们可能需要编写这些组件,并为不同的任务准备测试用例。通过实际操作,他们可以理解编译器是如何将人类可读的代码转化为机器可执行的语言,同时培养解决问题和调试代码的能力。 实验报告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要求学生总结实验过程,阐述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报告还应包含实验结果的分析,可能包括编译器性能的评估和改进方案。 文件"3115005195林社亮编译原理实验"可能是实验资料的集合,可能包含源代码文件、测试输入、预期输出、实验报告模板等。通过这些资源,学生可以逐步完成实验任务,加深对编译原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理解。 《广工编译原理实验》是一项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它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编程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从事软件开发、系统编程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5-06-24 22:17:26 294KB 编译原理实验
1
项目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科学,旨在有效地组织和管理项目资源,以实现项目目标。在项目管理的实践中,Microsoft Project作为一款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制定项目计划、跟踪项目进度和资源分配等环节中。通过学习和使用Microsoft Project,项目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项目的整个流程,并对项目进度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控制。 在实验报告中,学生通过Microsoft Project软件的应用,首先熟悉了项目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项目文档、定义项目基本信息、设定工作时间规则等。学生学习了如何在Project中建立项目管理文档,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内容、开始与结束时间等,并按照项目开发计划中的工作分解结构(WBS)进行任务分解和编码。此外,学生掌握了如何添加周期性任务和为任务添加备注,以及如何为项目进度计划中的任务设立期限限制,这些都是项目管理中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的重要步骤。 在项目资源计划方面,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了如何在Microsoft Project中制定和优化项目资源计划。这包括建立项目资源库、调整任务设置以及分配资源给特定任务。资源分配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与否。学生通过在实验中具体操作,学习了如何根据项目要求和资源可用性,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和成本控制。 通过使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学生不仅掌握了项目管理软件操作技能,而且深化了对项目管理流程的认识,为将来实际工作中更高效地进行项目规划和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们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规划和执行项目,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2025-06-24 21:46:18 6.59MB
1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是应用数学与工程学科结合的领域,主要研究系统如何按照既定的规则自动运行。MATLAB作为一种高效的数值计算和图形可视化软件,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和研究中,提供了强大的仿真和分析工具。从提供的部分报告内容中,我们可以得知学生通过MATLAB仿真分析了线性系统的时域性能,并对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性能进行了比较。 报告通过对线性系统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进行分析,考察了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的动态性能。学生具体研究了忽略闭环零点和不忽略闭环零点时的系统响应,并比较了这两种情况下的峰值时间、调节时间、上升时间以及超调量。结果表明,忽略闭环零点会使得系统的峰值时间、调节时间以及上升时间增大,而超调量减小。这说明系统稳定性得到了改善,但动态性能有所降低,这对于设计者来说需要权衡考虑,以达到设计要求。 此外,报告还分析了测速反馈校正系统和比例-微分校正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和速度误差。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校正方式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系统的性能参数。这些仿真分析对于理解系统内部特性和外部行为非常有帮助,同时也有助于指导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 从报告内容来看,自动控制原理的研究和设计不仅涉及到理论计算,还需要借助仿真软件来进行实际的系统性能预测。MATLAB作为其中一种工具,其在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不可或缺。通过对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可以预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进而对控制策略和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优化,以满足特定的设计需求。 现代自动控制理论中,MATLAB所具备的仿真工具箱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实现复杂控制算法和系统模型仿真的能力。仿真实验是理解控制理论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方法,不仅可以节省开发成本,还能大幅度降低试验风险。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优化过程中,MATLAB的仿真功能可以快速得到系统的动态响应和性能指标,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系统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行为。 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MATLAB仿真工具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帮助研究人员进行复杂系统的建模、仿真和分析,是现代控制理论教学和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MATLAB软件的深入学习和应用,不仅可以加深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还可以提升系统设计和优化的效率。
2025-06-24 20:38:35 655KB
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自动控制系统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工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准确、高效地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计算和仿真软件,为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本文将基于《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仿真实验报告》,深入探讨MATLAB在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 实验报告首先以一个典型的单位反馈系统为研究对象,其开环传递函数被设定为G(s) = 0.41(0.6)/s(s+1)。通过MATLAB编程,实验报告模拟了系统对于单位阶跃输入的响应。仿真结果显示,在未进行校正的情况下,该系统展现出一定的动态性能,具体表现为:上升时间为1.17秒,峰值幅值达到1.41,超调量为40.6%,最终稳态值为1。这些参数共同描述了系统的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然而,由于自动控制系统往往需要在快速性与稳定性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简单的开环系统往往难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要求。因此,系统工程师在设计时必须通过各种校正方法来优化系统性能。实验报告进一步以教材第三章习题3.9中的控制系统为例,探讨了测速反馈校正和比例-微分校正两种校正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中发现,通过改变测速反馈校正系数,系统超调量、调节时间和速度误差均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同样地,调整比例-微分校正系数亦能达到类似的效果。这些仿真实验清晰地展示了参数调整对于改善系统动态响应的重要性。 MATLAB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还通过其仿真工具箱直观地展示了系统性能的变化。通过仿真实验,工程师能够快速分析不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例如,系统超调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如果超调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设备。因此,对于超调量的控制至关重要。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如比例、微分和积分系数,可以有效地减少超调量,改善系统稳定性。 此外,调节时间也是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许多要求快速响应的应用场合,工程师需要尽量缩短系统的调节时间。MATLAB仿真能够帮助工程师理解不同控制策略对缩短调节时间的效果,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控制参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动态性能的提升对系统至关重要,但不应忽视系统的稳定性。一个性能优良的控制系统,其首要前提必须是稳定的。稳定性分析是MATLAB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通过提供根轨迹、波特图和奈奎斯特图等工具,帮助工程师判断系统是否稳定以及如何调整参数以保持稳定性。 通过对《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分析与设计仿真实验报告》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MATLAB在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而且通过仿真实验,为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平台,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不同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这一过程对于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内在特性,设计出满足实际需求的高性能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MATLAB作为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强大辅助工具,正引领着自动控制领域向更精确、更高效的未来迈进。
2025-06-24 20:30:01 655KB
1
根据机械式表盘的图像特征,采用图像边缘点法线方向计数累加的圆心定位方法及过定点的直线检测算法,达到表盘识别的目标。仪表刻度检测流程如下: 摄像头采集表盘图像,送入计算机进行预处理及边缘检测操作;计算机检测出表盘回转中心及半径,并定位出表盘的有效显示区域;在此区域内,利用过定点( 回转中心)的Hough 直线变换,基于特征点对应角度的峰值搜索算法识别出指针中心线,从而输出检测结果。 ###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表盘指针读数的Matlab实验程序知识点解析 #### 实验背景 指针式机械表盘由于其安装维护便捷、结构简单以及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在工矿企业、能源及计量部门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仪表数量的急剧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人工读数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并读取指针式表盘信息的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 实验目的 1. **理解基本原理**: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机械式表盘自动读表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2. **熟悉关键技术**:了解和学习用于仪器表盘识别的主要算法和技术手段,如边缘检测、图像处理、Hough变换等。 3. **掌握实践技能**:学会使用MATLAB软件来实现上述技术,包括图像的预处理、边缘检测、二值化处理等。 #### 实验原理详解 根据机械式表盘的特点,本实验采用了以下核心技术和算法: 1. **图像预处理与边缘检测**: - 图像预处理是确保后续分析准确性的重要步骤之一。它通常包括灰度转换、阈值处理、二值化等操作,目的是去除噪声并突出图像的关键特征。 - 边缘检测则是通过检测图像中的像素强度突变来识别物体边界的过程。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有Sobel算子、Canny算子等。 2. **圆心定位**: - 为了准确地定位表盘的中心位置,实验采用了基于图像边缘点法线方向计数累加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确定表盘的几何中心,从而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准点。 3. **Hough变换检测直线**: - Hough变换是一种常用于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检测算法,可以用来识别图像中的直线、圆等几何形状。 - 在这个实验中,通过固定表盘的中心点(即前面确定的圆心),运用Hough变换检测从该点出发的所有可能直线,进而找出代表指针指向的直线。 #### 实验流程 1.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 - 使用摄像头获取表盘图像。 - 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便于后续处理。 - 应用阈值分割技术进行二值化处理,使图像更加清晰。 2. **圆心定位与有效显示区域确定**: - 通过边缘检测技术找到表盘的边缘。 - 运用上述圆心定位算法确定表盘中心点和半径大小。 - 根据中心点和半径范围确定表盘的有效显示区域。 3. **指针识别**: - 在确定了表盘中心点后,使用过定点的Hough直线变换检测指针中心线。 - 通过峰值搜索算法识别指针所指的具体角度。 #### 实验程序代码分析 实验代码展示了从读取图像到最终指针识别的完整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读取与展示图像**: - 使用`imread`函数读取图像。 - 使用`imshow`函数展示原始RGB图像、灰度图像和二值化图像。 2. **图像预处理**: - 通过`rgb2gray`函数将RGB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 - 应用`graythresh`函数确定阈值,并使用`im2bw`函数进行二值化处理。 - 使用`bwmorph`函数进行细化处理,使得边缘更加精细。 3. **Hough变换与直线检测**: - 利用`hough`函数进行Hough变换。 - 使用`houghpeaks`函数找到峰值点,这些点对应可能的直线。 - 通过`houghlines`函数检测直线并填充间隙。 4. **结果可视化**: - 使用`imshow`和`plot`函数展示检测到的直线,并在图像中标注出来。 #### 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步骤,不仅可以实现指针式机械表盘的自动读数,还能提高读数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实验还加深了学生对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理解,并锻炼了其实现复杂算法的能力。这对于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06-24 17:00:37 22KB 图像处理 matlab
1
Web前端开发大作业——低仿Bilibili,纯Html、CSS、JavaScript实现 网站基于Html5、CSS3和原生JavaScript实现,参照Bilibili的设计,并包含各种常用元素、样式、交互功能,内容丰富,可供前端入门人员参照学习。 2.1整体设计 Dilidili整体以白色为主色调,纯净、简约兼容性好,有效突出网站内容。各个分页面布局与边距等设计不尽相同,以下一一介绍。 主页: 主页整体分为三个部分:header、main和footer。 Header部分包括导航栏、banner以及channel三个部分。导航栏整体采用flex布局,左边导航链接部分为横向排列的ul列表,紧接着是搜索框,最右边的用户部分采用绝对位置布局。背景为banner。Channel部分也采用flex布局,外边距与内边距为55px左右,使channel部分整体位于中央,排列紧凑。 Main部分宽1400px,左右内边距56px,包含推荐区、推广区、直播区、番剧区、漫画区、游戏区六大模块。这六个模块均采用grid布局,模块间存在56px的下内边距。具体行列数各分区略有不同。以下以推荐区与
2025-06-24 16:53:08 20.52MB javascript html
1
在当今数字娱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游戏开发已成为计算机科学与艺术设计交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中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游戏设计和开发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深圳大学作为一所具有前瞻性视野的高等教育机构,其计算机游戏开发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游戏开发流程的理解,以及熟悉相关开发工具和技术。 《太空射击》作为深圳大学计算机游戏开发实验三的项目之一,是一个典型的Unity游戏引擎开发的教学案例。Unity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跨平台游戏开发工具,支持2D、3D、VR等多种游戏类型。它以其易用性、高效性和对不同平台的广泛支持而受到全球游戏开发者的青睐。通过此类项目的实践,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Unity引擎的使用,包括场景搭建、角色控制、物理碰撞、AI行为设计以及用户界面UI的制作等。 项目《太空射击》是一款太空题材的射击游戏,玩家在游戏中扮演太空战机驾驶员,需在虚拟的宇宙空间中与敌对势力进行激烈对抗。此类型游戏通常要求玩家控制战机在多变的战场环境中快速反应,躲避敌方攻击并摧毁敌方目标。这不仅考验玩家的操作技巧,也对游戏的设计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开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游戏设计逻辑、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敏感把握,才能设计出既具有挑战性又富有趣味性的游戏环境。 由于《太空射击》是一个可运行的源码项目,这意味着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游戏设计的理论知识,还能亲手实现从编程到调试的完整开发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学习到如何将游戏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游戏程序代码。在源码的基础上,学生还可以进一步进行修改和创新,比如添加新的游戏元素、改进现有机制或优化玩家体验等,从而加深对游戏开发全流程的认识。 此外,由于项目使用的是Unity引擎,学生在完成《太空射击》项目的过程中,还将学习到如何利用Unity的资源商店获取各种游戏开发所需的模型、动画和声音资源。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也为学生在今后独立开发游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太空射击》项目不仅是深圳大学计算机游戏开发实验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融合的环境中,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宝贵机会。通过该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有机会为未来的数字娱乐产业输送具备实际开发能力的优秀人才。
2025-06-23 23:58:29 125.67MB Unity 游戏开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