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LSTM-Attention分类,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CNN-LSTM-Attention)分类预测 MATLAB语言(要求2020版本以上) 中文注释清楚 非常适合科研小白,替数据集就可以直接使用 多特征输入单输出的二分类及多分类模型。 预测结果图像:迭代优化图,混淆矩阵图等图如下所示
2024-10-10 09:56:10 191KB
1
CNN-LSTM-Attention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结合注意力机制的数据分类预测 Matlab语言 程序已调试好,无需更改代码直接替换Excel即可运行 1.多特征输入,LSTM也可以换成GRU、BiLSTM,Matlab版本要在2020B及以上。 2.特点: [1]卷积神经网络 (CNN):捕捉数据中的局部模式和特征。 [2]长短期记忆网络 (LSTM):处理数据捕捉长期依赖关系。 [3]注意力机制:为模型提供了对关键信息的聚焦能力,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3.直接替换Excel数据即可用,注释清晰,适合新手小白 4.附赠测试数据,输入格式如图3所示,可直接运行 5.仅包含模型代码 6.模型只是提供一个衡量数据集精度的方法,因此无法保证替换数据就一定得到您满意的结果
2024-09-12 10:58:49 171KB lstm 神经网络 matlab
1
**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时间序列预测** 在现代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时间序列预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广泛应用于股票市场预测、天气预报、能源消耗预测等多个领域。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是一种递归神经网络(RNN)的变体,特别适合处理序列数据中的长期依赖问题。它通过同时向前和向后传递信息来捕捉序列的上下文信息,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1. BiLSTM结构** BiLSTM由两个独立的LSTM层组成,一个处理输入序列的正向传递,另一个处理反向传递。这种设计使得模型可以同时考虑过去的和未来的上下文信息,对于时间序列预测来说非常有效。 **2. MATLAB实现** 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分析工具,同样支持深度学习框架,如Deep Learning Toolbox,可以用来构建和训练BiLSTM模型。在提供的压缩包文件中,`main.m`应该是主程序文件,它调用了其他辅助函数来完成整个预测流程。 **3. 代码组成部分** - `main.m`: 主程序,定义模型架构,加载数据,训练和测试模型。 - `pinv.m`: 可能是一个求伪逆的函数,用于解决线性方程组或最小二乘问题。 - `CostFunction.m`: 损失函数,用于衡量模型预测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在时间序列预测中,通常使用均方误差(MSE)或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损失函数。 - `initialization.m`: 初始化函数,可能负责初始化模型的参数。 - `data_process.m`: 数据预处理函数,可能包括数据清洗、标准化、分段等步骤,以适应BiLSTM模型的输入要求。 - `windspeed.xls`: 示例数据集,可能包含风速数据,用于演示BiLSTM的预测能力。 **4. 评价指标** 在时间序列预测中,常用的评价指标有: - R2(决定系数):度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越接近1表示模型拟合越好。 - MAE(平均绝对误差):衡量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平均差异,单位与原始数据相同。 - MSE(均方误差):衡量预测误差的平方和,对大误差更敏感。 - RMSE(均方根误差):是MSE的平方根,同样反映了误差的大小。 - MAP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的平均误差,适用于数据尺度不同的情况。 **5. 应用与优化** 使用BiLSTM进行时间序列预测时,可以考虑以下方面进行模型优化: - 调整模型参数,如隐藏层节点数、学习率、批次大小等。 - 使用dropout或正则化防止过拟合。 - 应用早停策略以提高训练效率。 - 尝试不同的序列长度(window size)以捕获不同时间尺度的模式。 - 对数据进行多步预测,评估模型对未来多个时间点的预测能力。 这个BiLSTM时间序列预测项目提供了一个完整的MATLAB实现,包含了从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到性能评估的全过程,是学习和实践深度学习预测技术的良好资源。通过深入理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并调整参数,可以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
2024-08-06 17:36:54 26KB 网络 网络 matlab
1
本文将详细讲解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数据回归预测以及多变量BILSTM回归预测在MATLAB环境中的实现。双向LSTM(Bidirectional LSTM)是一种深度学习模型,特别适合处理序列数据,如时间序列分析或自然语言处理。在MATLAB中,我们可以利用其强大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神经网络库来构建BILSTM模型。 我们要理解BILSTM的工作原理。BILSTM是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的扩展,LSTM能够捕捉长距离的依赖关系,而BILSTM则同时考虑了序列的前向和后向信息。通过结合这两个方向的信息,BILSTM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预测序列数据。 在描述的项目中,我们关注的是数据回归预测,这是预测连续数值的过程。BILSTM在这里被用于捕捉输入序列中的模式,并据此预测未来值。多变量BILSTM意味着模型不仅考虑单个输入特征,而是处理多个输入变量,这对于处理复杂系统和多因素影响的情况非常有用。 评价指标对于评估模型性能至关重要。在本项目中,使用的评价指标包括R²(决定系数)、MAE(平均绝对误差)、MSE(均方误差)、RMSE(均方根误差)和MAP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R²值越接近1,表示模型拟合度越高;MAE和MAPE是衡量平均误差大小的,数值越小越好;MSE和RMSE则反映了模型预测的方差,同样,它们的值越小,表示模型预测的精度越高。 在提供的MATLAB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关键文件: 1. `PSO.m`: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可能在这个项目中用于调整BILSTM网络的超参数,以获得最佳性能。 2. `main.m`:主程序文件,通常包含整个流程的控制,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预测及性能评估。 3. `initialization.m`:初始化函数,可能负责设置网络结构、随机种子或者初始参数。 4. `fical.m`:可能是模型的损失函数或性能评估函数。 5. `data.xlsx`:包含了输入数据和可能的目标变量,是模型训练和测试的基础。 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代码,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在MATLAB中搭建和训练BILSTM模型,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来优化模型。这个项目对于那些想在MATLAB环境中实践深度学习,特别是序列数据分析的开发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2024-08-06 17:32:56 34KB 网络 网络 matlab
1
基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多维时间序列预测,LSTM-Attention回归预测,多输入单输出模型。 运行环境MATLAB版本为2020b及其以上。 评价指标包括:R2、MAE、MSE、RMSE等,代码质量极高,方便学习和替换数据。
2024-07-26 16:22:44 63KB 网络 网络 matlab lstm
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结合注意力机制(CNN-GRU-Attention)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CNN-GRU-Attention多维时间序列预测,多列变量输入模型。matlab代码,2020版本及以上。 评价指标包括:R2、MAE、MSE、RMSE和MAPE等,代码质量极高,方便学习和替换数据。
2024-07-08 15:12:17 62KB matlab
1
BERT+BiLSTM+CRF是一种用于中文命名实体识别(Named Entity Recognition,简称NER)的模型,结合了BERT模型、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STM)和条件随机场(CRF)。 BERT是一种预训练的深度双向变换器模型,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它能够学习上下文相关的语义表示,对于NLP任务非常有用。 BiLSTM是一种循环神经网络,能够捕捉上下文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同时考虑前向和后向上下文,BiLSTM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中实体的边界和内部结构。 CRF是一种概率图模型,常用于序列标注任务。它能够基于输入序列和概率分布进行标签推断,使得预测的标签序列具有全局一致性。 在BERT+BiLSTM+CRF模型中,首先使用BERT模型提取句子中的特征表示。然后,将这些特征输入到BiLSTM中,通过双向上下文的学习,得到更丰富的句子表示。最后,使用CRF层对各个词的标签进行推断,并输出最终的实体识别结果。 这种模型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BERT的语义信息和BiLSTM的上下文依赖性,同时通过CRF层对标签进行约束,提高了实体识别的
2024-07-02 15:37:12 801KB python 毕业设计 bert 自然语言处理
MCA: 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ve attention in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or image recognition MCA:用于图像识别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多维协作注意力
2024-05-07 19:17:45 4.1MB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1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对Python程序进行预测。我们将重点介绍CNN-GRU-Attention模型,这是一种结合了卷积神经网络(CNN)、门控循环单元(GRU)和注意力机制的先进模型。文章将从模型的理论基础出发,逐步引导读者理解其工作原理,并提供实际的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这一模型。内容适合对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有一定了解的开发者,以及对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代码预测感兴趣的研究人员。 适用人群: - 机器学习工程师 - 数据科学家 - Python开发者 -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 - 代码自动补全和预测 - 程序错误检测和调试 - 软件开发中的智能辅助工具 关键词 深度学习
2024-05-03 16:50:27 1.37MB python
1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在传统的CNN模型和transform模型中均广泛使用。本文就主要对基于transform的注意力机制进行展开: 1. Attention是什么 2. Attention为什么要引入到语音领域 3. Attention的优点 4. transform与CNN的对比
2024-04-21 11:34:14 1.52MB transform attentio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