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的拓扑结构分类 10W以内常用RCC(自激振荡)拓扑方式 10W-100W以内常用反激式拓扑(75W以上电源有PF值要求) 100W-300W 正激、双管反激、准谐振 300W-500W 准谐振、双管正激、半桥等 500W-2000W 双管正激、半桥、全桥 2000W以上 全桥   反激开关电源特点 在开关电源市场中,400W以下的电源大约占了市场的70-80%,而其中反激式电源又占大部分,几乎常见的消费类产品全是反激式电源。   优点:成本低,外围元件少,低耗能,适用于宽电 压范围输入,可多组输出。   缺点:输出纹波比较大。(输出加低内阻滤波电容或加LC噪声滤波器可以改善)   今天以自行车充电器为例,详细讲解反激开关电源的设计流程及元器件的选择方法。
2021-11-27 10:43:12 591KB 模拟/电源
1
该文档为orCAD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学习讲解文档,是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感兴趣的可以下载看看
2021-11-24 10:13:22 4.5MB 模拟/电源
1
D/A转换是将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的过程,在计算机实时控制系统中这-技术应用得十分广泛,掌握这方面的技术是单片机开发应用爱好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本文通过“数控直流稳压电源”这一简单的实例,详细介绍AT89C2051单片机与DAC0832数模转换器接口电路的原理及其应用方法,可供单片机业余爱好者学习参考。   本文介绍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实际上是由单片机控制一直流输出电源,该电源能在输出5~ 12V的范围内按照0.1V的步进量连续可调,而且具有一定的带负载能力。据此,电路可设计成如附图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电路主要由显示电路、D/A转换电路及电源电压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   显示电路用于显示电源输出电压的大小。根据电压输出范围及步进量要求,显示电路需要用三个数码管组成一个具有小数点- -位、个位和十位的显示器。这三个数码管为带小数点的七段LED数码管。驱动这三位数码管,至少需要21条驱动线,为了节省CPU的I/0口线,显示电路采用CPU的串行口RXD和TXD通过74LS164进行输出口线扩展。74LS164是串人并出的8位移位寄存器,在⑧脚所加脉冲的上升沿作用下,把①、②脚(-般并联使用)输人的串行数据锁存在并行输出端,通过这些并行口线驱动数码管的各字段。数码管选用共阳的E10501-GP,当74LS164的输出端口某线为低电位时,对应的字段被点亮。
2021-11-08 16:50:51 274KB 模拟/电源
1
网上曾报道一则技术消息,美国一家著名的影像探测系统制造商的电路板设计师们曾经碰到一件奇特的事:一个7 年前就已经成功设计、制造并且上市的产品,一直以来都能够非常稳定可靠地工作,而最近从生产线上下线的产品却出现了问题,产品不能正常运行。这是一个20MHz 的系统设计,似乎无需考虑高速设计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的设计修改,采用的元器件型号同原始设计的要求一致。   系统缘何失效?这让设计工程师们觉得十分困惑:没有任何的设计修改,生产制造基于原始设计中一致的电子元器件。唯一的区别是由于今天不断进步的IC 制造技术,所以新采购的电子元器件实现了小型化也更加快速。新的器件工艺技术使得新近生产的每一个芯片都成为高速器件,正是这些高速器件应用中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导致了系统的失效。随着IC 输出开关速度的提高,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时间迅速缩减,不论信号频率如何,系统都将成为高速系统并且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号完整性方面的问题。   高速数字电路方面的问题突出体现为以下的类型:1)时序问题总是第一位的,工作频率的提高和信号上升/下降时间的缩短,首先会使设计系统的时序容量缩小甚至出现时序方面的问题。2)传输线效应导致的信号震荡、过冲和下冲都会对设计系统的故障容限、噪声容限以及单调性造成很大的威胁。3)信号沿时间下降到1ns 以后,信号之间的串扰就成为很重要的一个问题。4)当信号沿的时间接近0.5ns 时电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和电磁干扰(EMI)问题也变得十分关键。   什么是高速数字信号?高速信号是由信号的上升边沿速度决定,Tr 为信号上升时间;Tpd 为信号线传播延时:   对于落在不确定区域及问题区域的信号,会出现信号质量的突变。一般认为上升时间小于4 倍信号传输延迟时可视为高速信号,应该使用高速数字电路和高速数字布线的方法。   在高速脉冲作用的情况下,研究高速电路系统互连和封装结构和半导体单元电路通过接口构成的整体系统的电特性分析。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简称SI)是信号在电路中能以正确时序和电压做出响应的能力。通俗地说,可以理解为信号的质量。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影响主要包括:接口反射、串扰、地平面反弹噪声、EMC/EMI 和电源完整性等等。IC 开关速度高、端接元件的布局不正确或高速信号的错误布线都会引起SI 问题。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号速率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高速电路的迅速发展,高速芯片和器件越来越被广泛使用,信号完整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引起关注。高速数字信号完整性是表明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后仍保持其正确的功能特性,信号在电路中能以正确的时序和电压做出响应,由IC 的时序可知,如果信号在稳态时间(为了正确识别和处理数据,IC 要求在时钟边沿前后输入数据保持不变的时间段)内发生了较大的跳变,IC 就可能误判或丢失部分数据。若信号具有良好的信号完整性,则电路具有正确的时序关系和信号幅度,数据不会出现错误的捕获,意味着收端能够得到比较纯净的数据。相反,若出现误触发、阻尼振荡、过冲、欠冲等信号完整性故障,就会引起任意的信号跳变,导致输入的畸变数据被送入锁存,或在畸变的时钟跳变沿捕获数据,信号不能正常响应,导致系统工作异常,性能下降。   在高速系统中,一段导体不仅仅是导体,也已成为具有分布参数的传输线。对此,电路设计工程师和PCB 设计工程师已不能回避。能否处理好系统的信号互连,解决信号完整性的问题,是系统设计成功的关键。同时,信号完整性也是解决电源完整性、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EMC/EMI)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信号完整性工程还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其分析方法和实践都还没有很好的定义,还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在基于信号完整性计算机分析的PCB 设计方法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PCB 板级信号完整性模型的建立,这是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的区别之处。SI 模型的正确性将决定设计的正确性,而SI 模型的可建立性则决定了这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在电子设计中已经有多种可以用于PCB 板级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模型。其中最为常用的有三种,分别是SPICE、IBIS 和Verilog-A。
2021-11-08 10:05:39 8.26MB 模拟/电源
1
提出了一个基于脉宽调制(PWM) 技术并在非连续电流导通模式控制下工作的双输出DC/ DC 转换器的设计,该转换器在5 V 输入电压下利用一个电感实现升压和反压两路电压输出。详细介绍了该转换器实现双电压输出的工作原理和驱动逻辑,并采用HSPICE 电路模拟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   DC/ DC 转换器广泛应用于各种使用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例如笔记本电脑、数字照相机、PDA 等。许多应用场合常常需要多电源供电,例如SOC 芯片内部各模块根据其不同的速度和功耗的要求,需要不同的电源电压供电,因此,要求DC/ DC 转换器能在一个输入电源下转换输出多个电源。   DC/ DC 转换器在同一个输入电源下实现多个电源输出的传统方法,是通过在开关电源的主输出电感的绕组线圈上增加副绕组线圈,再经过滤波来获得多个输出电压,如图1 所示。虽然这种方法可以灵活地实现多电源输出,但有以下2 个缺点:   (1) 实现一个附加电源输出就需要附加一个电感作为次级线圈,而增加电感会引入更大的电磁干扰,降低DC/ DC 的转换效率。   (2) 通过次级线圈获得的输出电压必须给电源控制器引入反馈才能保持稳定,这样就增加了电源控制器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   另一种实现途径是通过一定的逻辑控制用一个电感实现多路电源输出[3 ] 。这种转换器由于可以减少电感元件,提高转换效率,因而在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应用更为广泛。本文所设计的双输出DC/ DC 转换器就是通过控制功率管PMOS 和NMOS 的开关时
2021-10-11 17:42:53 48KB 模拟/电源
1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技术常用的设备之一,广泛的应用于教学、科研等领域。传统的多功能直流稳压电源功能简单、难控制、可靠性低、干扰大、精度低且体积大、复杂度高。普通直流稳压电源品种很多, 在家用电器和其他各类电子设备中,通常都需要电压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电。但在实际生活中,都是由220V 的交流电网供电。这就需要通过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将交流电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滤波器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传统电路由滤波扼流圈和电容器组成,若由晶体管滤波器来替代,则可缩小直流电源的体积,减轻其重量,且晶体管滤波直流电源不需直流稳压器就能用作家用电器的电源,这既降低了家用电器的成本,又缩小了其体积,使家用电器小型化。   电源技术尤其是数控电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技术,服务于各行各业。电力电子技术是电能的最佳应用技术之一。当今电源技术融合了电气、电子、系统集成、控制理论、材料等诸多学科领域。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给电力电子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给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控电源在电子装置中的普遍使用,普通电源在工作时产生的误差,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精确度。电源在使用时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世界各国纷纷对电源产品提出了不同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品精度标准。只有满足产品标准,才能够进入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满足国际标准的产品才能获得进出的通行证。数控电源是从80年代才真正的发展起来的,期间系统的电力电子理论开始建立。这些理论为其后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数控电源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产品存在数控程度达不到要求、分辨率不高、功率密度比较低、可靠性较差的缺点。因此数控电源主要的发展方向,是针对上述缺点不断加以改善。单片机技术及电压转换模块的出现为精确数控电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的变换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专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研制应用,到90年代,己出现了数控精度达到0.05V的数控电源,功率密度达到每立方英寸50W的数控电源。目前在电力电子器件方面,几乎都为旋纽开关调节电压,调节精度不高,而且经常跳变,使用麻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化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控制直流稳压电源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字电子技术入手,一切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智能电源模块是针对传统智能电源模块的不足提出的,数字化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人为参与的环节数,有效地解决电源模块中诸如可靠性、智能化和产品一致性等工程问题,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可维护性。
2021-10-06 16:00:12 656KB 模拟/电源
1
金属探测器由探测头、发射器、接收器、定时器和音响发生器组成,如图8-24(a)所示。这种探测器是利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互感耦合原理制作的,当线圈接近金属体时,由于耦合参数的变化,使振荡频率发生变化,发出高频音响信号。   图(b)是发射器电路。IC和R、R2.C2组成多揩振荡器,f=1.4/(R 2R.)C2,在100Hz左右。IC2和R、C组成触发定时电路,每次由IC来的脉冲触发,定时时间tu=1. IRC,约为165us,在定时时间内,使VT、VT2饱和导通。   图(e)为定时电路。IC和R,C,组成单稳延时电路,延时时间tu=1, IRoC,约36us;ICs的输出经C8R微分后触发IC,延时tr =1.1R2C,约50ps,其输出送至接收器的VITs作为开启波门。
2021-10-04 21:06:51 109KB 模拟/电源
1
本文档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的是ADS54J40高速ADC和外围电路资料合集免费下载 ADS54J40 是一款低功耗、高带宽、14 位、1.0GSPS 双通道模数转换器 (ADC)。该器件经设计具有高 SNR,可提供 -158dBFS/Hz 噪底,从而 协助应用在宽瞬时带宽内 实现最高动态范围。该器件支持 JESD204B 串行接口,数据传输速率高达 10.0Gbps,每个 ADC 可支持双通道或四通道。经缓冲的模拟输入可在较宽频率范围内提供统一的输入阻抗,并最大限度地降低采样和保持毛刺脉冲能量。可选择将每个 ADC 通道连接至数字下变频器 (DDC) 模块。ADS54J40 以超低功耗在宽输入频率范围内提供出色的无杂散动态范围 (SFDR)。 JESD204B 接口减少了接口线路数,从而实现高系统集成度。内部锁相环 (PLL) 会将 ADC 采样时钟加倍,以获得对各通道的 14 位数据进行串行化所使用的位时钟。
2021-09-16 14:21:16 5.35MB 模拟/电源
1
数字模拟电源难选择?看看大佬都怎么说.docx
2021-09-03 09:07:05 221KB 行业分析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查阅许多参考文献而写成的,全书共分六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激光器电源使用的电子器件介绍;升关型激光器电源的基础知识及设计方法激光器电源的工作原理。本书除注重必要的理论分析外,还介绍了若干典型电路,供读者参考。本书可作为大学光电专业学生教材,也可供从事激光器电源技术的科技人员参考。   从内容上看,本书可分成三部分: 1.介绍了激光器电源中使用的几种电子器件,诸如晶闸管(SCR)、功率场效应晶体管(VMOS)、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这几种器件各具特点,在激光器电源及电力电子学中有广泛应用。特别是IGBT,目前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前景十分可观。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些特殊半导体器件,如雪崩晶体管、阶跃恢复_极管等。   2.介绍了开关稳压电源。开关稳压电源比线性稳压电源有许多优点。开关稳压电源原理在激光器电源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激光器电源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激光器电源的效率和可靠性,面且明显减小了电源的体积和重量。本书第二章介绍了开关型激光器电源的基础知识及设计方法。   3.本书第三到第六章分别叙述了固体激光器电源、气体激光器电源和半导体激光器电源的工作原理。除了注重必要的理论分析外,还介绍若干典型电路,供读者参考。
2021-09-02 00:06:53 10.49MB 模拟/电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