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Fluent进行激光焊接熔池模拟的全过程,涵盖从建模、网格划分、UDF编写到求解器设置以及后处理的各个环节。首先,通过Workbench进行几何建模,特别强调了激光作用区域的精细网格划分,确保熔池区域的准确性。接着,编写自定义UDF来实现动态高斯热源模型,这是模拟的关键步骤之一。求解器设置方面,选择了合适的瞬态求解器和湍流模型,并设置了合理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后处理部分则展示了如何利用CFD-Post和Paraview进行结果可视化,包括温度场、流速场的展示和分析。此外,文中还提供了多个实用技巧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帮助用户避开常见的陷阱。 适合人群:从事激光焊接研究的技术人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激光焊接熔池形成机制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模拟精度和效率,为实际焊接工艺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南,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同时,文中提到的一些高级设置和技巧可以帮助有经验的研究者进一步优化模拟效果。
2025-09-05 11:31:46 273KB
1
来也-Uibot-RPA高级考试B卷 包含文档及流程代码 Uibot RPA RPA高级考试 来也 高级认证
2025-08-30 19:38:16 13.73MB
1
如何使用Cadence Virtuoso进行5.5GHz低噪声放大器(LNA)的设计与仿真。主要内容涵盖LNA电路的搭建步骤,包括输入匹配网络、放大器主体和输出匹配网络的设计;以及多种仿真的设置与结果分析,如直流仿真、S参数仿真、稳定性仿真、小信号噪声系数、1dB压缩点仿真和三阶交截点仿真。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的性能指标,如频率5.5GHz、增益>15dB、噪声系数<1.5dB、电源电压1.2V,并选用了65nm CMOS工艺。 适合人群:从事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低噪声放大器设计流程和仿真技巧的专业人士,旨在帮助他们掌握Cadence Virtuoso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升LNA设计能力。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指导,还附带了完整的工程文件,便于读者动手实践和验证设计效果。
2025-08-29 18:29:46 2.12MB
1
内容概要:本文系统阐述了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的完整实现链路,从Comma.ai架构解析到PyTorch模型训练,再到TensorRT部署优化,最后实现安全接管机制。文章首先介绍了端到端架构的技术背景及其相对于传统分模块处理的优势。接着,详细描述了系统架构设计,包括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方案(如摄像头+雷达+IMU的时空对齐)和神经网络架构设计(如3D卷积+LSTM的时空特征提取)。然后,讲解了数据采集、数据增强策略及模型训练与优化的具体方法。此外,还探讨了安全接管机制的实现,如多模态接管预警系统和故障安全降级策略。最后,通过闭环测试框架和性能基准测试评估系统性能,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引入Transformer架构、强化学习等。 适合人群:对自动驾驶技术感兴趣的工程师、研究人员以及有一定编程基础并希望深入了解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理解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②指导读者使用Comma.ai架构和PyTorch框架构建高性能自动驾驶模型;③提供安全接管机制的设计思路,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可靠性。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附有详细的代码示例,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模型部署的各个环节。同时,文中还展示了性能测试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也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路径。
2025-08-27 17:20:50 191KB 自动驾驶 PyTorch TensorRT 深度学习
1
STM32G431支持的IF强拖与双DQ空间切换代码详解:包含转子预定位、升速恒速及iq下降阶段的闭环控制流程,STM32G431支持的IF强拖与双DQ空间切换代码:全流程解析及代码配置指南,基于stm32g431的if强拖 + 双dq空间切代码,有lunwen支持,主要包含以下流程: 1、转子预定位; 2、升速阶段; 3、恒速阶段; 4、iq下降阶段,准备切入闭环; 代码配置部分由cube生成,控制部分完全自己编写,注释详细 ,基于STM32G431的; IF强拖; 双DQ空间切换; 转子预定位; 升速阶段; 恒速阶段; IQ下降阶段; 注释详细。,基于STM32G431的IF强拖双DQ空间切换控制代码:全流程详解与注释
2025-08-26 10:33:13 6.19MB
1
Web服务器Boa详细移植流程,通用版(嵌入式Web服务器BOA实现原理.doc)
2025-08-25 12:52:55 11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与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进行超材料设计的联合仿真。主要内容涵盖自动建模、材料设置、电磁参数提取以及数据导出等关键步骤。首先,通过MATLAB生成VBS脚本驱动HFSS建模,实现了参数化建模和批量生成不同结构的功能。其次,在材料设置方面,提供了动态加载材料库的方法,能够自动创建新材料并处理多层材料。接着,针对数据导出环节,解决了HFSS默认保存的S参数为复数的问题,提出了将数据转成可读格式的解决方案。最后,重点介绍了基于Nicholson-Ross-Weir (NRW) 方法的电磁参数提取算法,强调了S参数精度的要求及其在谐振频率附近的稳定性问题。此外,文中还分享了一些提速秘诀,如使用parfor并行运行多个HFSS实例,以及扫频设置中的优化策略。 适合人群:从事电磁仿真、超材料研究的设计工程师和技术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频繁调整参数、进行大量仿真计算的研究项目。主要目标是提高超材料设计的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加快从建模到参数提取的整个流程。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帮助用户实现超材料设计的全流程自动化。同时,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材料库重名冲突、相位模糊修正等,确保仿真过程更加顺畅。
2025-08-23 21:58:12 122KB
1
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管理是一套综合性的产品开发方法论,它强调结构化端到端的流程管理,旨在通过整合各个阶段的关键活动,提高产品开发的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最终实现产品开发的准确性、速度和低成本目标。 IPD的核心目标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是产品开发的准确性,即开发出能够满足市场客户需求的产品;是快速性,即能够快速地向市场提供成功的产品;是低成本,不仅指产品开发成本的降低,还包括产品设计的低成本化。 IPD的实施能够给企业带来显著的好处,例如将产品市场时间缩短40%至60%,减少产品开发中的浪费50%至80%,提高产品开发生产力25%至30%,并且可以使得新产品收益增加一倍。 IPD的核心思想包括:将产品开发视为一项投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跨部门的协同合作;采用结构化的开发流程;实施异步开发模式;以及采用重用机制,如公共基础模块(CBB)。 在流程管理的角色与职责方面,IPD强调了角色的专业分工和跨部门团队的协同合作。流程管理关注的是流程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流程活动的可重复性,以及活动对客户价值的创造。流程管理要求跨越多个职能部门,关注组织的最终目标,而非仅局限于部门职能。 华为的研发体系流程关系体现了结构化端到端的流程概念。它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IPD简介、结构化端到端的流程、研发体系的流程关系、产品开发流程各阶段的关键活动介绍,以及流程管理的角色与职责。 整个IPD流程从概念提出,到计划、开发、验证和发布,直至结束评审,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决策评审点和技术评审点。例如,概念决策评审和计划决策评审是确定产品开发是否继续进行的关键节点。 华为在研发项目管理中采用了一套包含一级、二级、三级计划体系的项目管理方式,其中一级计划体系侧重于整体流程的规划和目标设定,二级计划体系关注具体的执行过程,而三级计划体系则注重细节层面的落实和执行。 需求变更管理是IPD流程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到从需求分析到产品发布整个过程中的变更控制。华为在这一环节上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确保项目能够高效地应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在华为的IPD流程管理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客户关系管理,它涉及到从概念提出到项目结束的整个过程中与客户的互动和关系维护。这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试、验证和发布等各个阶段。 华为的IPD流程管理是基于结构化和层次化的项目管理原则,确保每个阶段、步骤、任务和活动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评价标准,并且有清晰的时间界限。这种流程管理方式有助于华为高效地实现从市场需求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管理,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华为的IPD流程中,还特别强调了项目管理技术评审的重要性,这包括对概念、计划、开发各个阶段的技术评审,以确保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可行性。 此外,华为的IPD流程管理还强调了合同书管理,这涉及一级计划中项目经理任务书的制定,确保项目管理的细节在合同阶段就已经明确。 华为的IPD流程管理是通过综合性的结构化流程,明确了产品开发的全流程管理,从而实现在产品开发中追求准确性、快速性和低成本的三个核心目标。通过这一流程管理,华为能够有效提升产品开发的效率,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同时加强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2025-08-23 19:49:11 2.32MB
1
这是一份华为客户服务IPD流程管理手册,一共160页全部完整版。 目录大纲 一,客户需求管理 二,市场管理流程 三,IPD管理体系 四,任务书开发流程 五,概念,计划阶段流程 六,业务计划开发 七,开发,验证,发布阶段流程 八,营销计划流程 九,生命周期阶段流程 十,Ipd客户化流程
2025-08-23 19:45:58 6.18MB 流程管理
1
在Android 13系统中,MO(Mobile Originated,移动发起)主叫拨号流程涉及多个组件和步骤,从用户在拨号界面上输入电话号码到实际拨打电话。以下是详细的知识点解析: 1. **DialtactsActivity**:这是拨号应用的主要活动,负责显示拨号界面和处理用户交互。在`DialtactsActivity.onCreate()`方法中,界面初始化;`onClick()`处理按钮点击事件,如拨打或挂断;`showDialpadFragment()`则用于展示拨号盘Fragment。 2. **DialpadFragment**:用户在拨号盘上输入电话号码。`DialpadFragment.onCreateView()`初始化视图,`onClick()`处理按键点击,`handleDialButtonPressed()`用于处理数字键的按下事件。`digits`对象是一个`EditText`,存储用户输入的电话号码。`new CallIntentBuilder()`创建拨号意图,`PreCall.start()`启动预拨号流程。 - `PreCall.getIntent()`获取拨号意图。 - `PreCallComponent.getPreCall()`获取预拨号组件。 - `PreCall.buildIntent()`构建拨号意图。 - `PreCallImpl.buildIntent()`进一步处理意图构建。 - `CallIntentBuilder.build()`完成拨号意图的构建。 - `DialerUtils.startActivityWithErrorToast()`使用错误提示启动活动。 - `DialerUtils.placeCallOrMakeToast()`放置通话或显示吐司消息。 3. **TelecomUtil.placeCall()**和**TelecomManager.placeCall()**:这两个方法是拨号请求的桥梁,将拨号请求传递给Telecom服务。`TelecomManager`是Android系统级组件,用于处理通信相关操作。 4. **ITelecomService**:这是一个跨进程服务接口,其实现类是`TelecomServiceImpl`的成员变量`mBinderImpl`。`placeCall()`接口被调用,将包含拨号请求的intent对象发送到`System_server`进程中的`Telecom`应用。 5. **UserCallIntentProcessor**:处理用户发起的拨号请求,如`processIntent()`和`processOutgoingCallIntent()`,以及`sendIntentToDestination()`,确保意图到达正确的目的地。 6. **CallsManager**:负责管理通话。`startOutgoingCall()`是开始拨号处理的关键,它创建、更新并保存Call对象。`CallsManager.addCall()`添加新的呼叫到管理器中。`CallsManager`通过`mListeners`集合中的`CallsManagerListener`对象发出`onCallAdded`回调通知,这些监听器可以是系统的不同组件,如状态栏、来电显示等。 拨号流程的完整过程涉及用户界面的交互、系统服务间的通信以及通话管理。这个流程确保了从用户输入电话号码到实际拨打电话的每个步骤都正确无误,同时允许系统组件跟踪和处理拨号事件。理解这一流程对于Android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需要自定义拨号功能或者与电话系统集成的应用开发者。
2025-08-22 20:12:36 5.25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