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d435i深度相机读取数据并保存到本地" 涉及到的主要技术是使用RealSense D435i深度相机获取3D点云数据,并将其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RealSense D435i是Intel公司生产的一款高性能、多功能的深度相机,它能够提供RGB图像和深度信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导航、AR/VR、3D建模等领域。 我们需要了解3D点云的基本概念。3D点云是由多个三维坐标点组成的集合,每个点代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通常附带有颜色信息。这些点通过扫描或传感器测量获得,可以用于重建物体表面的几何形状,从而实现3D建模和环境感知。 RealSense D435i相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结构光技术和ToF(Time-of-Flight)来生成深度信息。结构光技术通过投射特定图案的红外光到场景上,然后通过摄像头捕捉反射回来的图案,通过计算图案的变形程度来计算距离;ToF则通过测量光线从发射到返回的时间来确定距离。这两种方法结合使得D435i能提供精确且稳定的深度数据。 为了读取D435i相机的数据,我们需要使用Intel提供的RealSense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提供了多种编程语言(如C++、Python等)的接口,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访问相机的各种功能。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步骤概述: 1. **安装SDK**:首先需要在官方GitHub仓库下载并安装适用于目标平台的RealSense SDK,确保包含相应的库和头文件。 2. **初始化相机**:在代码中,通过SDK创建一个设备实例,连接到D435i相机,设置所需的流类型(如深度图、彩色图等)和分辨率。 3. **数据流处理**:启动数据流后,SDK会持续接收相机发送的数据。开发者可以设置回调函数来处理每帧数据,比如将深度数据和RGB数据配准在一起,形成3D点云。 4. **点云生成**:从深度数据和颜色数据中,我们可以使用算法(如PCL库中的`pcl::concatenateFields`)将两者合并,生成带有颜色信息的3D点云。 5. **保存数据**:将生成的点云数据保存为本地文件,常见的格式有`.pcd`(Point Cloud Data)、`.ply`或`.xyzrgb`。可以使用PCL库或其他专门的点云处理库来完成这个任务。 6. **优化和应用**:根据实际需求,可能还需要对点云进行进一步处理,如滤波、降噪、分割等,以提高数据质量,然后应用于3D重建、目标识别等任务。 文件名 "d435i_develop" 暗示这是一个关于D435i开发的项目或教程,可能包含源代码、配置文件和说明文档。通过这个项目,你可以学习如何使用RealSense SDK从D435i获取数据,以及如何将这些数据转换为3D点云并保存到本地。在实际操作中,你将深入理解3D视觉技术和深度相机的工作原理,这对于在机器人学、计算机视觉等领域进行创新性工作至关重要。
2024-11-18 15:21:33 206.35MB 3D点云
1
wujie工作
2024-11-12 16:15:22 5.8MB
1
### LabView 数据保存应用 #### 一、引言 LabVIEW是一种基于图形化的编程环境,以其独特的编程方式和直观的用户界面,在虚拟仪器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较于传统的文本编程语言,LabVIEW使用图形化的方式进行编程,使得程序员能够通过拖拽图标和连接线来构建程序流程,极大地简化了编程过程并提高了效率。此外,LabVIEW还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的文件操作函数库,使其在数据采集、分析和存储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 二、LabVIEW中的数据保存技术 在LabVIEW中,数据保存是一项重要的功能,尤其是在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场景下。本文主要讨论基于LabVIEW的数据保存技术及其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2.1 数据保存的需求分析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经常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显示、保存和回读。具体来说: - **显示**:通常是为了让操作人员能够实时观察到数据的变化情况。 - **保存**:确保数据能够被长期存储下来,以便后续的分析或记录。 - **回读**:从存储介质中读取已保存的数据,用于进一步处理或展示。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LabVIEW提供了多种数据保存的方法和技术。 ##### 2.2 数据保存文件格式 在LabVIEW中,支持多种文件格式用于数据保存,每种格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合: - **ASCII字节流**:适用于需要与其他软件兼容的情况,例如与文本编辑器或电子表格程序交互。 - **数据日志文件**:采用二进制格式,仅能被G语言访问,适用于数据量大且不需要跨软件共享的情况。 - **二进制字节流**:提供最紧凑、最快的存储方式,适用于对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应用。 - **LabVIEW测试数据文件(.lvm)**:一种特定格式的文本文件,不仅包含数据,还包括数据生成的时间戳等元数据信息。 - **TDM文件格式**:NI Test Data Manager文件格式,支持高级的数据管理功能。 - **ActiveX方式**:通过调用Word等应用程序生成测试报告文档。 ##### 2.3 基本文件I/O功能函数 在LabVIEW中,文件I/O操作是通过一系列内置的功能VI(Virtual Instrument)实现的,主要包括文件的打开、读写和关闭等基本操作。 - **WriteFile VI**:用于向文件写入数据,通过设置位置模式(pos mode)和偏移量(pos offset)可以指定数据写入的位置。 - **ReadFile VI**:用于从文件中读取数据,同样可以通过位置模式和偏移量来指定读取数据的起始位置。 此外,LabVIEW还支持通过VISA(Virtual Instrument Software Architecture)接口实现与外部硬件(如串口设备)的通信,从而获取原始数据。VISA作为一种标准的I/O应用程序接口(API),可以与不同类型的仪器(如VXI、GPIB及串口仪器)进行通信。 #### 三、工程实例 假设在某项目中,我们需要实现对测试过程中数据的动态控制,即根据测试状态来决定是否需要保存当前数据。具体来说,当系统处于初始测试阶段时,可能只需要观察系统状态而无需存储数据;一旦系统达到预定条件,才开始实时保存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LabVIEW的文件I/O功能结合VISA通信接口来实现这一需求。使用VISA接口从串口设备获取数据,并将其暂时存储在内存中。接着,通过程序逻辑判断是否满足存储条件,若满足,则使用WriteFile VI将数据保存到指定文件中。 #### 四、结论 通过对LabVIEW中数据保存技术的深入探讨,我们了解到其不仅支持多种文件格式的选择,还提供了丰富的文件I/O操作函数,这为工程师们在设计数据采集系统时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同时,结合VISA等通信接口,LabVIEW还能实现与外部硬件的有效交互,进一步增强了其在自动化测试和测量领域的应用潜力。
2024-11-08 16:33:06 198KB 数据保存
1
在C#编程中,类序列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将对象的状态转换为可以存储或传输的数据格式,如XML、JSON或者二进制。这个过程对于数据持久化、网络通信以及跨进程通信等场景非常有用。在这个"仅供学习"的压缩包中,我们有三个关键的类:XmlManager、Conflg和Worker,它们共同作用于实现C#的类序列化到文件的操作。 1. **XmlManager类**: 这个类通常是用来处理XML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操作。它可能包含方法如`Serialize`和`Deserialize`,分别用于将对象序列化为XML文件和从XML文件反序列化回对象。在C#中,我们可以使用`System.Xml.Serialization`命名空间中的`XmlSerializer`类来实现这一功能。`XmlSerializer`的构造函数接收一个类型参数,用于指定要序列化的对象类型。`Serialize`方法会将对象写入到一个文件流中,而`Deserialize`方法则从文件流中读取数据并构建一个新的对象实例。 2. **Conflg类**: Conflg类代表了要被序列化的数据结构。此类应该包含了需要保存或读取的字段和属性。为了使类能够被正确地序列化,每个成员变量(字段或属性)必须具有公共访问级别,并且非静态。此外,可以使用`[Serializable]`、`[XmlElement]`或`[XmlAttribute]`等特性来自定义序列化的行为。 3. **Worker类**: Worker类扮演了管理者的角色,它与XmlManager和Conflg类交互,负责数据的赋值、保存和读取。它可能包含了一系列的方法,如`LoadData`用于从文件加载数据,`SaveData`用于保存数据到文件,以及可能有的`UpdateData`方法用于更新数据。这些方法会实例化XmlManager和Conflg对象,并调用它们的方法来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这些类的过程大致如下: 1. 创建Conflg对象,设置其属性。 2. 创建XmlManager对象,通过调用它的`Serialize`方法将Conflg对象写入XML文件。 3. 当需要读取数据时,再次创建XmlManager对象,然后调用`Deserialize`方法从XML文件恢复Conflg对象。 4. Worker类作为中介,协调这两个对象的交互,提供了一致的接口供其他部分代码使用。 在学习这个例子时,重点应放在如何使用`XmlSerializer`类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以及如何设计和组织类结构以支持这一过程。同时,理解Worker类如何封装这些操作,使得数据的读写更加简洁和易用也是关键。通过实践这个例子,你可以深入理解C#的类序列化,并能将其应用到自己的项目中。
2024-10-15 11:17:38 78KB c#文件序列化保存
1
GoHide的使用非常简单。第一步:选择将要隐藏的窗口;第二步:在需要隐藏窗口的时候,按下隐藏热键F12。 在GoHide的主界面中可以看出,GoHide列出了当前所有可以被隐藏的窗口,用户在窗口标题左边的复选框中选择将要被隐藏的窗口。选择完后就可以继续正常工作了。 要隐藏窗口时,只要直接按下隐藏热键F12即可,不用切换到GoHide再按F12!当然F12是GoHide缺省提供的窗口隐藏/显示热键,用户可以自行定义。 要恢复显示被隐藏的窗口,只要再按一下隐藏热键F12即可。在GoHide中,隐藏和显示使用同一热键。 1) 隐藏GoHide的同时,隐藏在任务栏通知区域GoHide本身的图
2024-10-15 09:42:25 1.34MB GoHide 任务栏程序
1
通过poi3.8 解析文件夹内的doc,并以webview加载转换后的html,点击按钮保存整个webview内容 以png图片方式保存。 doc如果有table 排版有瑕疵。 支持doc有图片。
2024-10-10 14:28:29 8.4MB Android webview poi
1
金蝶K3是一款广泛应用于企业资源规划(ERP)的软件,尤其在生产制造型企业中,它的物料清单(BOM)管理功能尤为重要。BOM,即物料清单,是产品结构的基础数据,它详细列出了构成最终产品的所有组件及其数量关系。在金蝶Wise版中,BOM的管理和维护可以通过后台脚本来实现自动化和高效化。标题提到的“K3-BOM-保存脚本”就是一个用于金蝶Wise系统中保存和更新BOM数据的SQL脚本。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的语言,它允许用户创建、查询、更新和管理数据库。在这个特定的场景中,SQL脚本将被用来操作金蝶数据库,进行BOM信息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K3-BOM-保存.sql"文件很可能是包含了这些操作的SQL命令集合。可能包含的指令有: 1. **INSERT**:用于新增BOM信息,比如新增一个物料编码、父项物料、子项物料、层次关系、用量比例等字段的数据。 2. **UPDATE**:用于修改已存在的BOM数据,例如更改物料的用量、替换某个子组件等。 3. **SELECT**:用于查询BOM信息,可能是为了验证脚本执行的效果或者进行数据分析。 4. **DELETE**:用于删除不再使用的BOM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5. **JOIN**:可能用于合并多个表的数据,如BOM表与物料主数据表,以便进行更复杂的查询或操作。 6. **TRANSACTION**:SQL事务,确保脚本执行的原子性,即如果脚本中的一部分失败,整个操作都将回滚,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执行这样的脚本通常需要数据库管理员权限,并且对金蝶的业务流程和数据库结构有深入理解。脚本的“亲测可用”表明它已经在实际环境中成功运行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这个脚本是提高金蝶Wise系统中BOM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的工具,通过SQL语言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了对物料清单的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错误率,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对于熟悉金蝶系统和SQL的人来说,理解和运用这个脚本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2024-08-11 19:59:28 2KB
1
在IT行业中,生成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文档是一种常见的需求,尤其在数据展示、报告输出和文件共享时。本文将详细讲解如何将数据窗口的内容保存为PDF格式的文档,这在数据分析、报表生成以及企业信息系统中非常实用。 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数据窗口。数据窗口是PowerBuilder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用于显示、编辑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窗口可以呈现多种布局,如表格、图表或自由形式,使得用户能够以直观的方式与数据进行交互。 将数据窗口的内容转换为PDF格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步骤: 1. **创建数据窗口**:在PowerBuilder开发环境中,首先需要设计并创建一个数据窗口,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源,定义数据字段和布局。你可以根据需求定制数据窗口的样式,包括列宽、字体、颜色等。 2. **数据绑定**:确保数据窗口已正确连接到数据库,并且能获取到需要的数据。这通常通过设置SQL语句或者数据源来实现。 3. **生成PDF输出**:在PowerBuilder中,可以使用内置的函数或者第三方库来实现PDF生成。例如,使用`dw_1.PrintToPDF()`函数,这个函数会将数据窗口的内容转化为PDF。需要注意的是,可能需要配置一些参数,如页面大小、方向、边距等,以满足特定的输出需求。 4. **保存PDF**:生成的PDF可以通过`SaveAs`函数保存到本地磁盘,用户可以选择保存位置和文件名。例如,`FileSys.SaveAs("C:\\output\\report.pdf", PDF)`。 5. **错误处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添加适当的错误处理机制,以应对可能的打印或保存失败情况,例如网络问题、权限问题或磁盘空间不足等。 6. **用户体验**:考虑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让用户可以选择PDF的输出设置,如是否包含页眉页脚,是否打印背景等,以及在保存后提供查看或发送PDF的选项。 7. **优化性能**:对于大量数据,可能需要考虑分页或只加载部分数据到PDF,以优化性能和减少内存消耗。 8. **安全性**:如果涉及到敏感数据,可以对生成的PDF进行加密或设置打开密码,以保护信息安全。 9. **第三方库支持**:除了PowerBuilder内置的功能外,还可以利用第三方库如iText、PDFSharp等加强PDF生成的灵活性和功能,比如添加水印、自定义页眉页脚、插入图像等。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有效地将数据窗口的内容转换为PDF格式,方便地进行打印、分享或长期存储。在实际项目中,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可能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定制化工作,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2024-07-31 22:16:13 9KB PDF格式
1
在本项目"google-map-api-spring-boot"中,开发者利用Google Maps API与Spring Boot框架集成,构建了一个能够保存和检索地理位置信息的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方式来管理和查找地图上的位置数据,可能适用于诸如导航、地理标记、位置记录等场景。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Google Maps API。Google Maps API是Google提供的一套Web服务,允许开发人员在自己的网站或应用中嵌入地图、获取方向、获取地理位置信息等功能。它提供了多种接口,如静态地图API、动态地图API、地理编码API、距离矩阵API等,覆盖了地图展示、定位、路径规划等多个方面。 Spring Boot则是一个基于Java的微服务框架,它简化了Spring应用程序的创建和运行过程。在这个项目中,Spring Boot被用来构建后端服务,处理HTTP请求,管理数据库操作,以及实现RESTful API,使得客户端可以通过简单的HTTP请求来存取地理位置数据。 接下来,我们关注HTML标签。虽然项目标签仅提到了HTML,但在实际应用中,HTML通常与CSS和JavaScript一起使用,构建用户界面。HTML用于结构化页面内容,CSS负责样式设计,而JavaScript则负责交互逻辑,比如地图的显示和操作。在本项目中,前端可能会使用HTML来创建地图容器,JavaScript来初始化Google Maps对象,加载地图,并实现与后端的交互,如发送位置数据请求和接收响应。 在项目文件"google-map-api-spring-boot-main"中,我们可以预期包含以下部分: 1. **配置文件**:如`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配置Spring Boot应用的环境变量,包括Google Maps API密钥。 2. **启动类**:定义Spring Boot应用的入口,可能包含了Spring Boot的自动配置和Spring MVC的设置。 3. **控制器(Controller)**:处理HTTP请求,如保存位置信息、检索位置信息的API接口。 4. **模型(Model)**:定义地理位置的数据结构,如`Location`类,包含经纬度坐标和其他相关信息。 5. **服务(Service)**:实现业务逻辑,如存储位置到数据库,查询位置数据。 6. **存储层(Repository)**:与数据库的交互,如JPA Repository接口,用于CRUD操作。 7. **前端资源**:HTML、CSS和JavaScript文件,构建用户界面并处理地图功能。 这个项目结合了Google Maps API的地理位置处理能力和Spring Boot的后端服务框架,通过HTML前端展示地图并交互,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位置管理解决方案。开发者可能还需要了解如OAuth 2.0授权机制,以安全地使用Google Maps API,以及数据库(如MySQL、PostgreSQL)的基本操作。对于希望学习如何将地图服务与后端系统集成的开发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示例项目。
2024-07-30 11:52:41 74KB HTML
1
本文在https://github.com/lambdacasserole/silence 的基础上进行了兼容性调试,可以记录键盘按下的各种字符,并保存到文件中 主要修改点: 1.删除不需要的功能 2.隐藏窗口且不在任务栏显示 3.通过taskkill /im 结束进程 使用方法 1.使能Caps Lock(大写状态) 2.运行KMon.exe,点击隐藏按钮 3.所有的键盘按键都会记录在KMon.log文件里 4.执行taskkill /im KMon.exe关闭后台监控程序
2024-07-15 17:25:56 3.55MB window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