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FCForum-TS-NCI-2.1+控制器接口(中文版) 技术解析 #### 一、概述 NFCForum-TS-NCI-2.1+控制器接口技术规范是NFC Forum(近场通信论坛)发布的一份重要文档,用于定义和标准化NFC控制器与主机之间的交互方式。该规范自2010年起由NFC Forum维护,旨在确保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设备之间能够实现互操作性,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接口来控制NFC硬件。 #### 二、目标与范围 ##### 2.1 目标 该技术规范的目标在于定义一个通用的接口层,使NFC控制器能够与不同的主机平台进行通信。这有助于降低开发复杂度,加速产品的上市时间,并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 2.2 范围 - **接口标准化**:该规范涵盖了NFC控制器与主机之间的所有通信细节,包括数据格式、传输协议等。 - **兼容性**:确保了不同品牌和型号的NFC设备在遵循该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无缝协同工作。 - **扩展性**:支持未来可能新增的功能和技术。 #### 三、适用文件与参考文献 在文档的第1.3章节中提到了适用于该规范的其他文件或参考文献,这些资料对于理解和应用NCI接口至关重要。这些文件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 **NFC Forum技术规范**:如NFCIP-1、NFCIP-2等,这些规范详细描述了NFC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 - **ISO/IEC国际标准**:例如ISO/IEC 18092等,提供了关于NFC技术的基础标准。 - **其他相关技术文档**:如安全指南、性能测试指南等。 #### 四、知识产权与商标 文档中的1.5章节指出了商标和标志的使用规定,强调了对NFC Forum商标和标识的正确使用。此外,在1.6章节中明确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原则,这对于确保技术规范的合法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 五、特殊词用法与缩写 为了便于理解和使用,文档还提供了一些特殊的词汇定义以及常见的缩写说明(见1.7章节和1.8章节)。这些定义和缩写有助于消除歧义,确保文档中的术语含义清晰明确。 #### 六、术语表与代码编写约定 在1.9章节中提供了术语表,帮助读者理解文档中使用的专业术语;而在1.10章节中则介绍了代码编写的约定,这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信息。 #### 七、NCI架构 ##### 7.1 组件 根据文档中的2.1章节,NCI架构主要由以下几个组件构成: - **NFC Controller (NFCC)**:负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通信。 -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HCI)**:提供了一个抽象层,使得主机可以访问NFCC的各种功能。 - **Host Card Emulation (HCE)**:允许主机模拟卡片的功能,无需专用的安全元件。 - **Secure Element (SE)**:用于存储敏感信息并执行安全相关的操作。 ##### 7.2 概念 2.2章节进一步阐述了NCI的概念,其中特别提到了“控制消息”(2.2.1章节),这是NFCC与主机之间通信的关键机制之一。控制消息用于配置NFCC的行为,比如设置工作模式、启动或停止服务等。 #### 八、总结 NFCForum-TS-NCI-2.1+控制器接口技术规范是NFC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它不仅定义了NFC控制器与主机之间的交互方式,还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和技术细节,对于从事NFC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的工程师而言,是一份不可或缺的技术指南。通过遵循这份规范,可以确保NFC设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效性和兼容性。
2025-11-08 16:25:00 34.3MB
1
PMSM、直流无刷、三相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程序 包含双闭环及三闭环 c代码 适用dsp28335 FOC SVPWM。 永磁同步电机、感应电机、BLDC simulink矢量控制FOC 仿真程序及dsp代码 ,PMSM矢量控制DSP代码及电机控制仿真程序,PMSM、BLDC与三相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程序:双闭环与三闭环C代码的DSP28335 FOC SVPWM应用,PMSM; 直流无刷; 三相异步电机; 矢量控制程序; 双闭环; 三闭环; c代码; dsp28335; FOC; SVPWM; 永磁同步电机; 感应电机; BLDC; 仿真程序; dsp代码,PMSM与异步电机双三闭环矢量控制程序
2025-11-07 21:39:15 1.75MB 正则表达式
1
4x5立体车库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特别关注博图16平台下PLC控制技术的应用。文中涵盖了车位坐标映射、IO配置、运动控制以及通信协议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分享了多个实战案例及其解决方案,如坐标转换函数块的编写、升降机限位开关误触发问题的解决、升降机安全启动条件的设定、以及Modbus TCP改为Profinet通讯后的性能提升。此外,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调试技巧,帮助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效率。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立体车库控制系统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理解和优化立体车库控制系统的人群,旨在帮助他们掌握博图16环境下PLC编程的核心技术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其他说明:附有详细的PLC接线图和IO分配表,建议结合视频进行学习,以便更好地理解设备的动作和信号变化。
2025-11-07 20:45:43 1.44MB
1
软件基于PID控制算法的温度模拟与控制系统设计。它通过集成物理模型的温度模拟器,考虑环境温度、热损耗、冷却方向和热容等因素,实现对加热或冷却过程的精准仿真。用户可以实时调节PID参数(比例P、积分I、微分D)、基础加热速率、环境温度、冷却系数和热容等关键参数,观察系统对温度目标值的响应情况。
2025-11-07 20:14:40 58.62MB PID模拟软件
1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设计一个采用STM32F103和TMS320F2808双核控制器的逆变电源控制电路。这个系统利用了两个微控制器的优势,实现了高效的电源转换和复杂的控制算法。 STM32F103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生产的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它以其高处理能力、丰富的外设接口和低功耗而受到广泛欢迎。STM32F103集成了多种功能,如ADC(模拟数字转换器)、PWM(脉宽调制)和SPI/I2C/USART通信接口,使其成为工业应用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对于实时数据处理和控制任务。 TMS320F2808则是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的高性能浮点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专门用于实时信号处理和控制。它拥有强大的浮点运算单元,高速的数据吞吐能力和灵活的外设配置,适用于电力电子、电机控制和自动化等领域。TMS320F2808的快速响应和精确计算能力使其成为逆变电源控制的关键组件。 在双核控制逆变电源系统中,STM32F103可能负责较低层次的实时控制任务,如采集传感器数据、执行PWM调制和与外部设备通信。而TMS320F2808则承担更高层次的算法计算,如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M)、PID控制以及故障检测和保护策略。这种分工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两个处理器的特性,实现高效且稳定的电源控制。 逆变电源控制电路的设计涉及多个环节。需要进行电路拓扑选择,常见的有半桥、全桥和三相逆变结构。然后,根据电源需求和效率要求,设计合适的滤波电路,以减少谐波并提供平滑的交流输出。接着,确定PWM调制策略,这将直接影响到逆变器的效率和动态性能。SVM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它能提供接近正弦波的输出,同时减小开关损耗。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考虑微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时钟系统、中断处理、保护电路以及与外围器件的接口。软件方面,开发实时操作系统(RTOS)或者固件库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帮助协调双核间的通信和任务调度。同时,编写控制算法的代码,包括PID参数整定、故障诊断和系统响应优化等。 此外,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设计的重点。通过热设计确保器件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设置过流、过压和短路保护,以及采用冗余设计来增强系统的健壮性。 STM32F103和TMS320F2808双核控制逆变电源控制电路的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任务,需要结合硬件、软件和控制理论多方面的知识。通过巧妙地组合这两个微控制器的特性,可以构建出高效、可靠的逆变电源系统,满足各种工业和家用应用的需求。
2025-11-07 16:02:01 491KB stm32f103 TMS320F2808
1
PWM控制下的半桥与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仿真过程,重点探讨了软开关技术和输出电压闭环控制的实现。文中首先简述了LLC谐振变换器的基本概念及其优势,接着逐步讲解了如何使用Matlab/Simulink/PLECS等软件构建模型,包括选择合适的谐振元件参数。随后,文章深入分析了PWM控制策略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来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此外,还特别强调了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确保输出电压保持在设定范围内,并减少了开关损耗和噪声。最后,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设计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电力电子技术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LLC谐振变换器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人群,帮助他们掌握PWM控制策略、软开关技术和闭环控制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包括具体的建模和仿真操作指导,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实践。
2025-11-07 13:53:50 513KB
1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Matlab Simulink仿真技术研究:电压闭环PI-PI控制策略下输出12V实现软开关运行的研究与实现,基于Matlab Simulink仿真的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电压闭环PI控制实现12V输出与软开关运行,半桥LLC谐振变器,Matlab simulink仿真,电压闭环PI pi控制,输出电压12V,实现软开关运行。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 Matlab simulink仿真; 电压闭环PI控制; 软开关运行; 输出电压12V,Matlab仿真半桥LLC谐振变换器:实现12V软开关电压闭环控制
2025-11-07 13:28:18 2.62MB safari
1
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半桥LLC谐振变器是一种重要的直流至直流转换装置,它通过采用谐振技术实现了在变换过程中损耗较小的软开关操作,从而提高了变流效率。在进行半桥LLC谐振变器的设计与仿真过程中,Matlab/Simulink软件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仿真平台,使得工程师能够对变流器的性能进行验证和优化。 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半桥LLC谐振变器的仿真,首先需要建立变流器的数学模型,并将其转化为仿真模型。在模型中,通常会包含一个电压闭环PI控制算法,该算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性。PI控制算法包含比例(Proportional)和积分(Integral)两个控制环节,能够对输出电压进行精确控制,使其保持在期望值(如12V)附近。 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可以通过各种工具箱如SimPowerSystems来实现半桥LLC谐振变器的电路搭建和参数配置。仿真模型需要详细地反映变流器的所有关键组件,包括开关器件、谐振电感、谐振电容和变压器等。此外,为了验证软开关运行的性能,需要在仿真模型中设置合适的开关频率和工作条件,以及对变流器在不同负载情况下的响应进行分析。 文件名称列表中包含了一些文档文件,如“半桥谐振变换器是一种常用于直流至直流转换的拓.doc”,这可能是一篇介绍半桥LLC谐振变器技术原理的文章。文件“半桥谐振变器仿真电压闭环控.html”可能是一篇关于如何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电压闭环控制仿真分析的研究报告。此外,还有一些文本文件,如“基于的类轻量化加速器设计与实现分析一引言随着人工.txt”可能涉及了加速器设计的内容,但与半桥LLC谐振变器的仿真关联不大。文档“基于半桥谐振变换器的仿真分析与电压闭环控制策略.txt”和“半桥谐振变换器在中的仿真与技术分析一引言.txt”则更明确地指向了半桥LLC谐振变器的仿真分析和控制策略。 半桥LLC谐振变器的Matlab/Simulink仿真工作涉及到电路模型的构建、电压闭环PI控制算法的实现、软开关技术的分析等多个方面。这些仿真研究对于评估变流器的性能、指导实际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025-11-07 13:22:08 185KB matla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国产7044芯片的功能、寄存器配置及SPI通信协议。该芯片具有24位寄存器,通过SPI接口的三个引脚(SLEN、SDATA、SCLK)进行控制。寄存器包括1位读/写命令、2位多字节字段、13位地址字段和8位数据字段。文档描述了典型的读写周期步骤,从主机发送命令到从机响应并执行操作。此外,还详细列出了配置PLL1和PLL2的具体步骤,包括预分频、分频比、参考源选择等。PLL1用于产生122.88MHz频率作为PLL2的输入,PLL2则负责将该频率倍频至2.1GHz~3.5GHz范围内。文档最后提供了详细的寄存器配置代码,涵盖软复位、输入输出配置、延迟调节及输出驱动模式选择等内容。 该芯片应用到FMC-705(4通道全国产 AD采集,每个通道采样率1Gsps或1.25Gsps,分辨率为14bit)
2025-11-07 12:47:53 3.88MB SPI通信 时钟管理 寄存器设置
1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混合动力船舶的能量控制策略,特别是通过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超级电容与锂电池联合储能系统的模型。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这种复合储能系统来高效管理能量,满足船舶的不同工况需求。通过对比实验发现,超级电容和锂电池的联合使用可以在相同条件下更快地达到需求功率并维持更长时间,同时减少了锂电池的波动,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这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降低了能耗和排放。 适合人群:从事船舶工程、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以及对混合动力系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混合动力船舶能量管理机制及其仿真实现的研究人员。目标是在实际应用中优化混合动力船舶的能量控制策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设备寿命。 其他说明:文中附有详细的视频讲解和参考资料链接,便于读者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2025-11-06 15:37:29 454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