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应用笔记检验了影响放大器噪声的关键参数,说明不同放大器设计(双极型、JFET输入或CMOS输入设计)对噪声的影响。本文还阐述了如何选择一款适合低频模拟应用(如数据转换器缓冲、应变仪信号放大和麦克风前置放大器)的低噪声放大器。基于CMOS输入放大器,MAX4475,举例说明多数低频模拟应用中这种新型CMOS放大器的设计优势。
2022-04-26 09:38:16 289KB 低噪声 放大器 LNA 文章
1
基于使LNA在5.5G~6.5G Hz频段内具有优良性能的目的,本设计中采用了具有低噪声、较高关联增益、PHEMT技术设计的ATF-35176晶体管,电路采用二级级联放大的结构形式,利用微带电路实现输入输出和级间匹配,通过ADS软件提供的功能模块和优化环境对电路增益、噪声系数、驻波比、稳定系数等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最终使得该LNA在5.5~6.5 GHz波段内增益大于20 dB,噪声小于1.55 dB,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小于2,达到了设计指标的要求。
1
级间匹配电路—基本要求 其基本任务是使后级微波管输入阻抗与前级微波管输出阻抗匹配,以获得较大增益。在达到级间共轭匹配时应有 Zin = ZT1* Zout = ZT2* 图6-10 放大器的级间匹配电路 由于级间匹配电路是电抗性匹配,它的输入和输出必然同时达到共轭匹配。 如果级间电路是第1级微波管后面的电路,除了增益匹配之外,对它还有两个要求: (1)按低噪声设计,使第2级要有足够低的噪声 (2)要兼顾第1级输入驻波比。
2022-04-10 17:44:36 563KB ADS 低噪声放大器
1
3.2晶体管S参数扫描 选定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后,可以进行晶体管的S参数扫描,本节中选用的是S参数模型sp_hp_AT-41511_2_19950125,这一模型对应的工作点为Vce=2.7V、Ic=5mA 下面给出进行S参数扫描的具体操作
2022-03-31 16:08:08 585KB ADS
1
鉴于传统共源共栅低噪声放大器由于受共栅级的影响,其噪声和线性度都不理想,为此在共栅级上引入一对交叉耦合电容和电感,以消除共栅级的噪声并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采用特许半导体公司0.25μm射频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低噪声放大器在2.4 GHz处的噪声系数仅有1.34 dB,该电路能够提供17.27 dB的正向增益、小于―38.37 dB的反向传输系数、小于―27.73 dB的输入反射系数、小于―15.85 dB的输出反射系数,该放大器的三阶交调点为0.58 dBm,消耗的功率为11.
2022-03-24 14:29:00 248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具有有源和无源交叉耦合反馈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2022-03-24 14:25:11 1.16MB 研究论文
1
基于ADS的4+GHz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2022-03-20 00:30:00 2.01MB 射频
1
噪声放大器是信号接收前段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决定了整体接收机系统的信噪比。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英飞凌公司的BFP740ESD放大器设计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过程,采用2级芯片级联放大的方法,首先通过ADS2013建模仿真,确定放大器的原理图;然后根据原理图绘制PCB版图。实物测试结果得到,在2.3~2.5 GHz的范围内增益为32 dB左右。在室温下,噪声系数低于1.5 dB,在中心频率2.4 GHz时,输入端的S11达到-20 dB,达到预期设计要求,具有良好性能。
2022-03-08 21:52:19 1.95MB 低噪声放大器; ADS; 噪声系数; 增益
1
无噪声电源并非是偶然设计出来的。一种好的电源布局是在设计时最大程度的缩短实验时间。花费数分钟甚至是数小时的时间来仔细查看电源布局,便可以省去数天的故障排查时间。
2022-01-27 09:34:00 71KB 电流模式 噪声 放大器 文章
1
噪声放大器( LN A)是射频收发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有效提高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 进而提高收发机的传输距离。因此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是否良好, 关系到整个通信系统的通信质量。本文以晶体管ATF54143 为例, 说明两种不同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其频率范围为2~ 2. 2 GHz;晶体管工作电压为3 V;工作电流为40 mA; 输入输出阻抗为50Ω。   1  定性分析   1. 1  晶体管的建模   通过网络可以查阅晶体管生产厂商的相关资料, 可以厂商提供的该款晶体管模型, 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该管的S2P 文件。本例采用直接将该管的S2P文件导入到软件中, 利用S 参数
2021-12-29 15:19:30 1.02MB 低噪声放大器的两种设计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