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O(Fast IDentity Online)联盟致力于开发和推广更加安全、便捷的身份验证标准,以减少对密码的依赖。FIDO标准规范1.0是该联盟发布的重要版本,它包括了两个主要的验证协议:FIDO Universal Authenticator Framework (UAF) 和 FIDO Universal 2nd Factor (U2F)。这两个协议旨在提供多因素认证解决方案,增强网络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FIDO UAF协议是FIDO标准的核心部分,其目标是实现用户设备上的无密码认证。在UAF框架下,用户的生物特征(如指纹、面部识别或声纹)或其他私密信息可以作为身份验证的唯一凭证。UAF通过本地设备上的安全模块进行加密和处理,确保敏感数据不离开设备,从而降低被中间人攻击的风险。 FIDO UAF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册流程**:用户首次使用时,需要在设备上注册其生物特征或私密信息。这个过程会生成一个公钥-私钥对,私钥存储在设备的安全环境中,公钥则上传到服务器。 2. **认证流程**:在后续登录时,用户通过设备的生物特征触发认证请求。设备使用安全模块对比生物特征,如果匹配,就使用私钥签署一个挑战消息并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验证签名后,确认用户身份。 3. **安全性**:UAF强调端到端的安全性,通过本地处理生物特征数据以及使用公钥基础设施(PKI)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4. **互操作性**:FIDO UAF设计为跨平台和跨设备兼容,允许不同厂商的设备和服务之间无缝协作。 5. **隐私保护**:用户的信息只在本地设备上处理,服务提供商无法获取原始生物特征数据,仅能验证签名,保护了用户隐私。 FIDO U2F则是一种基于硬件安全令牌的两步验证方法,通常涉及物理设备(如USB密钥),用于在网络登录时提供额外的安全层。U2F要求用户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插入U2F设备并按下一个按钮来完成认证。 与UAF相比,U2F更侧重于第二验证因素,而UAF更倾向于替代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水平。 FIDO标准规范1.0引入的FIDO UAF协议是对现有身份验证机制的重要补充,它推动了无密码认证的发展,增强了网络安全,并且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也做出了贡献。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支持FIDO标准的设备出现,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安全的在线身份验证未来。
2025-07-16 14:46:20 11.69MB FIDO
1
### 3M公司SIP2标准接口协议-中文版知识点详解 #### 一、概述 3M™ Standard Interchange Protocol(简称SIP2)是一种专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设计的通信协议,旨在实现图书借阅系统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交互。本文档详细介绍了SIP2标准接口协议版本2.00(文档修订版2.10),更新日期为1998年9月17日。以下是关于该协议的关键知识点。 #### 二、新特性介绍 在新版的SIP2协议中,增加了许多新功能和改进之处,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 **命令消息增强**:新增了若干命令消息,使得与自动化控制系统(ACS)之间的交互更加灵活。 - **响应消息优化**: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响应消息进行了优化,包括新的错误处理机制。 - **规则与规范更新**:根据最新的技术发展,更新了一系列标准协议规则和规定。 #### 三、命令消息至ACS ##### 3.1 命令消息结构 SIP2协议中的命令消息是ACS接收的主要指令类型,用于控制图书借阅操作等。这些命令消息通常包含以下部分: - **起始标识符**:表示消息的开始。 - **命令代码**:指示所执行的具体操作。 - **数据字段**:携带命令所需的详细信息。 - **结束标识符**:标记消息的结束。 ##### 3.2 具体命令示例 - **登录请求**:用于ACS验证操作员的身份。 - **图书借出**:控制图书从图书馆借出的过程。 - **图书归还**:管理图书归还流程。 - **续借请求**:允许用户延长图书的借阅期限。 #### 四、来自ACS的响应消息 ##### 4.1 响应消息结构 响应消息由ACS发送给发送方,用以确认或否定之前发出的命令消息。响应消息同样遵循特定格式: - **起始标识符**:表示响应消息的开始。 - **状态码**:指示命令是否成功执行。 - **错误码**:如命令失败,则提供具体的错误原因。 - **结束标识符**:标记响应消息的结束。 ##### 4.2 典型响应示例 - **成功响应**:当命令正确执行时返回。 - **错误响应**:当命令无法执行时返回,并附带错误码解释失败原因。 #### 五、标准协议规则与规定 ##### 5.1 基本规则 SIP2协议定义了一系列规则来确保消息的准确传输和解析,主要包括: - **消息格式**:所有消息必须遵循固定的格式。 - **消息终止符**:每个消息的结尾都必须有特定的终止符。 - **空值处理**:对于不适用或未使用的字段,应使用特定的字符填充。 ##### 5.2 数据字段 - **固定长度字段**:某些字段具有固定长度,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 **变长字段**:根据实际需求可调整长度。 - **字段编码**:字段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如ASCII或Unicode。 ##### 5.3 包格式 SIP2中的包格式决定了消息如何组织和传输,包括: - **包头**:包含关于整个包的基本信息。 - **数据段**:具体的消息内容。 - **校验和**: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 - **包尾**:包的结束标识。 #### 六、结语 SIP2标准接口协议作为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在图书借阅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理解其核心概念和工作原理,图书馆管理员和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来提升服务质量。希望以上介绍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SIP2协议,并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以上内容基于给定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扩展,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2025-07-15 17:05:28 1.62MB
1
人行2011年7月发行V1.2版第二代支付系统报文交换标准
2025-07-15 12:01:32 1.58MB 第二代支付系统
1
《EPLAN学习图纸6,标准行业电气原理图》是一份重要的教育资源,专为那些希望深入理解和掌握电气原理图绘制标准的工程师们准备。这份资料详细介绍了如何按照行业规范来创建和理解电气图纸,以下是其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 **绘图标准**:电气原理图的绘制遵循一定的国际和行业标准,例如IEC 61082或ANSI/MIL-STD-2100等。这些标准规定了符号的使用、线路的表示、元件的标注方式以及布局规则等,确保图纸的清晰度和一致性。在学习图纸中,你会了解到如何根据这些标准来组织和呈现电气系统的信息。 2. **标识符前缀(项目代号)**:在电气工程中,每个设备或元件都有唯一的标识符,通常包括项目代号和元件序号。项目代号是系统级别的编码,用于区分不同的设备类别或者功能区域。理解如何正确地分配和使用这些前缀对于跟踪和管理电气系统至关重要。 3. **柜外电缆的连接**:这部分内容会讲解如何在原理图上表示电缆从电气柜内延伸到柜外的连接情况,包括电缆类型的选择、接线端子的标注、电缆走向的示意等。这对于实际工程中的布线设计和安装具有指导意义。 4. **关联参考与页的说明**:在大型项目中,电气原理图通常会被分成多个页面。关联参考用于在不同页面间建立联系,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习图纸会教你如何使用这些参考,以便在多页图纸中有效地导航。 5. **EPLAN软件与PDF版的使用**:EPLAN是一款专业的电气设计软件,它提供了强大的绘图、自动布线、错误检查等功能。学习图纸的EPLAN版展示了软件的实际应用,而PDF版则方便离线查阅和打印。了解如何利用EPLAN的特性,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这份资料,学习者不仅可以掌握电气原理图的基本绘制方法,还能了解到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EPLAN软件,从而提升电气设计的专业水平。配合提供的EPLAN学习图纸6.pdf和EPLAN学习图纸6.zw1文件,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实践操作和学习。
2025-07-15 09:48:21 19.16MB eplan
1
Oracle 11g是Oracle公司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版本,专为满足企业级数据管理和应用程序开发的需求而设计。本教程面向初学者,旨在提供全面的Oracle 11g学习资源,帮助读者掌握数据库管理、应用及开发的基础知识。 在Oracle 11g中,我们首先会接触到的是数据库的概念和架构。数据库是一个组织和存储数据的系统,它能够提供数据的结构化存储、安全访问以及高效管理。Oracle 11g采用的关系型数据库模型,基于表格和列的形式来存储和管理数据,通过SQL(结构化查询语言)进行数据操作。 数据库管理是Oracle 11g的核心部分,包括创建数据库、配置数据库实例、管理表空间、备份与恢复等。创建数据库时,需要规划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包括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等。实例是Oracle运行时环境,由系统全局区(SGA)和程序全局区(PGA)组成,用于处理数据库请求。管理表空间涉及到数据的存储分配和空间优化,以确保数据库高效运行。 Oracle 11g的应用开发涵盖了PL/SQL编程、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索引的使用。PL/SQL是Oracle特有的编程语言,结合了SQL的查询功能和过程式编程语言的控制结构,常用于编写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实现业务逻辑。索引可以显著提升数据查询速度,但需要根据数据访问模式和性能需求来合理创建和维护。 数据库的安全性是另一个关键话题。Oracle 11g提供了用户权限管理、角色、审计和加密等功能,以确保数据安全。通过设置权限和角色,可以控制不同用户对数据库的访问级别,审计功能则可以跟踪数据库活动,加密技术则能保护敏感数据免受非法访问。 此外,Oracle 11g还包含了高级特性,如数据仓库建模、分区、物化视图和数据泵(Data Pump)工具。数据仓库是用于分析和报告的数据集合,通过星型或雪花型模式进行建模,提高查询效率。分区是将大表分成较小、更易管理的部分,可以提高查询性能。物化视图是预先计算好的查询结果,用于快速获取聚合数据。数据泵是高效的导入导出工具,用于数据迁移和备份恢复。 在学习过程中,PPT形式的教程通常包含清晰的图表和步骤,便于理解复杂的概念和技术。通过本教程,初学者可以从基础开始,逐步了解Oracle 11g的各个层面,包括安装配置、基本操作、高级特性和最佳实践,最终能够熟练地进行数据库管理和应用开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是掌握Oracle 11g的关键。
2025-07-14 21:06:40 4.06MB Oracle PPT
1
8 SFP Connectors 4 Transceiver Based SFPs 4 LVDS Bases SFPs • 8 SMAs 2 Transceiver Receive SMAs 2 Transceiver Transmit SMAs 1 LVDS Clock Input SMA pair (2 SMAs) 2 Single-ended Clock Outputs SMAs 1 LVDS Clock Output SMA pair (2 SMAs) 1 LVPECL Clock Output SMA pair (2 SMAs) • Power 12V to 4V 4V to 3.3V • Clocks 61.44 MHz 125 MHz 155.52 MHz 156.25 MHz Differential SMA • High Speed Mezzanine Card (HSMC)
2025-07-14 18:41:49 1.86MB hsmc altera fpga
1
### SAP HR050 人力资本管理中的业务流程 #### 一、课程概述 SAP HR050《人力资本管理中的业务流程》是一门专为希望深入了解SAP人力资源管理(HR)模块的企业和个人设计的专业培训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参与者掌握在SAP环境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通过为期5天的学习,学员将能够熟悉并应用SAP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 二、课程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员具备以下能力: 1. **理解SAP HR模块的基本架构**:了解SAP HR模块的核心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核心业务流程**:学会如何在SAP环境中执行关键的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如招聘、员工维护、时间和考勤管理等。 3. **提高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实践练习,增强学员在SAP系统中处理日常人力资源业务的能力。 #### 三、课程目标 完成本课程后,学员应能实现以下目标: 1. **熟练导航SAP系统**:能够在SAP环境中自如地浏览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2. **掌握人事管理操作**:包括创建、更新和查询员工档案;理解快速输入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场景。 3. **熟悉时间管理流程**:了解时间数据的记录和评估方法,包括如何使用SAP系统来支持考勤管理和加班计算。 4. **了解复杂的人力资源场景**:例如全球聘用和同时聘用等高级主题。 #### 四、单元1:导航 - **主要内容**:本单元介绍了如何在SAP环境中进行基本的导航操作,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 **学习目标**:使学员熟悉SAP系统的用户界面,并掌握基本的导航技巧。 #### 五、单元2:人力资本管理的结构 - **主要内容**:深入探讨了SAP HCM(人力资本管理)的结构框架,包括组织管理和mySAP ERP HCM中的结构。 - **学习目标**:让学员理解SAP HCM的核心结构,包括组织单位的设计和管理。 #### 六、单元3:人事管理 - **主要内容**:详细讲解了SAP HR中的人事管理功能,包括个人信息类型的维护、快速输入技术以及人事操作。 - **学习目标**:培养学员独立完成人事档案维护和人事操作的能力,同时理解快速输入技术的应用场景。 #### 七、单元4:时间管理 - **主要内容**:本单元涵盖了时间管理的基础知识、时间数据的记录和评估方法,以及跨应用程序的时间管理技术。 - **学习目标**:使学员能够有效地记录和分析时间数据,优化考勤和加班管理过程。 #### 八、排版惯例与图标说明 - **排版惯例**:该教材采用了特定的排版风格,如屏幕上的文字、强调的文字、系统元素的名称等,以便于阅读和理解。 - **图标说明**:使用了特定图标来表示更多信息、提示或背景、例外或警告等,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重点。 #### 九、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该教材明确声明了其版权归属,未经许可禁止复制、传播或转让。 - **免责声明**:SAP明确表示不对材料的准确性或完整性负责,也不承担因使用这些材料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的责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不仅能够获得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SAP HR专业人员。
2025-07-14 16:47:01 25MB SAPHR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
1
瑞友5.2最新高级和标准版(无狗版)注册机,绝对真实可靠
2025-07-14 13:39:19 1.3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TSMC 28nm工艺库的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功能。TSMC 28nm工艺库包含完整的IO标准、标准单元库(Std)、存储器库(Memory),以及前后端文件,总计容量为160GB。文中分别阐述了IO库、标准单元库和存储器库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场景,并提供了相应的Verilog代码示例,如IO单元、D触发器和SRAM的实例化代码。此外,还强调了这些组件在实际项目中的重要性和复杂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庞大的工艺库。 适合人群:从事芯片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深入了解TSMC 28nm工艺库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正在使用或计划使用TSMC 28nm工艺库进行芯片设计的团队和个人。目标是帮助他们掌握库的结构和关键组件的应用方法,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其他说明:尽管TSMC 28nm工艺库文件庞大且复杂,但通过深入理解其各个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可以有效应对设计挑战并充分利用库的优势。
2025-07-12 20:09:48 1.72MB
1
GB17626标准是电磁兼容(EMC)领域的一个系列标准,它等同采用国际标准,规定了电气和电子设备对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等级和测量方法。这些标准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为了促进电气和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标准化而制定的,并且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和使用。 我们需要了解电磁兼容的概念。电磁兼容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为了确保电磁兼容性,电气和电子设备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电磁干扰而不受影响,这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抗扰度测试。GB17626系列标准正是提供了这些测试的规则和方法。 GB17626标准对应于欧盟的EN61000-4系列标准,主要包括如下测试项目: 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考察设备对静电放电(ESD)的抵抗能力。 2.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评估设备在射频电磁场中的抗干扰能力。 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测量设备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敏感度。 4.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测试设备在高能量瞬态浪涌(冲击)条件下的稳定性。 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评估设备对外界射频电磁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耐受能力。 6. 供电系统及相连设备的谐波和测量仪器导则:规定了设备在供电系统中对谐波和干扰的承受标准。 7.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测定设备在工频磁场影响下的性能。 8.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考核设备在脉冲磁场下的稳定工作能力。 9.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测试设备对阻尼振荡磁场的抗干扰能力。 10. 电压暂降抗扰度试验:研究设备在电压暂降情况下的运行情况。 11.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测量设备对振荡波的抗干扰能力。 12. 谐间波的测量:规定了谐间波干扰的测量方法。 这些测试项目涵盖了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量技术的各个方面。GB17626标准不仅适用于与低压供电网连接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还规定了抗扰度限值和试验技术。GB17626系列标准被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不同的技术内容和测试要求,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体系。 在实际应用中,GB17626标准为设备制造商提供了评价产品电磁兼容性能的依据,也为最终用户选择合适的设备提供了参考。遵循这些标准,制造商可以确保其产品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因为电磁干扰而影响其他设备或自身性能,同时也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全球性的标准化组织,旨在推动电气和电子方面的标准化工作。IEC制定的标准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通过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来制定和修订国际标准,以确保各国技术标准的一致性和国际协调。 虽然GB17626标准是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制定的,但在具体应用时,还应关注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并注意及时更新和采用最新版本的标准。对于电磁兼容性的测试,通常涉及到复杂的仪器和设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执行GB17626标准规定的测试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标准所规定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5-07-12 18:01:25 529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