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q开发-使用PYNQ快速入门摄像头MIPI驱动(OV5640)
2025-08-20 17:27:50 15KB OV5640 PYNQ MIPI 摄像头驱动
1
### Zynq开发-使用PYNQ快速入门摄像头MIPI驱动(OV5640)-overlay设计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PYNQ框架来实现Zynq平台上OV5640摄像头的MIPI接口驱动,并通过overlay设计进行配置与控制。 #### 1. MIPI接口概述 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是一种由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联盟开发的接口标准,用于连接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中的处理器和外围设备。OV5640是一款高性能的CMOS图像传感器,支持多种输出格式,包括MIPI CSI-2接口,因此非常适合于移动设备的应用场景。 #### 2. PYNQ框架简介 PYNQ是一个开源框架,它允许用户使用Python语言来编程FPGA。PYNQ将硬件抽象层(HAL)与操作系统集成在一起,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像使用微控制器一样来操作FPGA。PYNQ支持多种Zynq SoC和Zynq Ultrascale+ MPSoC平台,能够快速地实现硬件加速应用。 #### 3. Vivado Block Design(VivadoBD) Vivado Block Design是Xilinx Vivado开发工具的一部分,用于构建FPGA系统的高层次设计。通过Vivado Block Design,开发者可以直观地将各种IP核连接起来,创建复杂的系统级设计。 #### 4. Overlay设计 Overlay是一种预定义的设计,它可以被加载到FPGA上特定的部分,而不影响其他部分的功能。在PYNQ框架中,通过创建overlay文件,可以在不重新编译整个FPGA的情况下更新或更改硬件功能。这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 #### 5. OV5640摄像头MIPI驱动实现 在给定的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IP核及其互联情况,这些IP核共同构成了OV5640摄像头MIPI驱动的核心部分。以下是一些关键的IP核及其功能: - **mipi_csi2_rx_subsyst_0**:MIPI CSI-2接收子系统,负责处理来自OV5640的MIPI信号。 - **pixel_pack_0**:像素打包模块,将原始的MIPI数据转换为易于处理的格式。 - **v_demosaic_0**:图像去马赛克模块,负责将Bayer模式的原始图像转换成RGB颜色空间。 - **axi_vdma_0**:AXI视频直接内存访问模块,用于在系统内存和摄像头之间传输视频帧。 - **axi_iic_0**:AXI I2C接口,用于配置OV5640的寄存器设置。 - **axi_subset_converter_0/1**:AXI4-Stream子集转换器,用于转换不同数据宽度的AXI流。 #### 6. 控制与配置 为了控制和配置这些IP核,PYNQ提供了丰富的库和API。例如,可以通过调用`pynq.lib.video`库中的函数来配置AXI VDMA模块,以及通过`pynq.lib.overlay`来加载和管理overlay文件。此外,还可以使用`pynq.lib.i2c`库来与OV5640的I2C接口进行通信。 #### 7. 实现步骤 1. **硬件准备**:确保Zynq平台与OV5640摄像头正确连接。 2. **设计构建**:使用Vivado Block Design构建包含所有必需IP核的设计。 3. **生成比特流**:使用Vivado综合并生成比特流文件。 4. **创建overlay文件**:使用PYNQ工具将比特流文件转换为overlay文件。 5. **加载overlay**:在PYNQ板上加载overlay文件。 6. **配置与测试**:通过Python脚本配置摄像头并进行图像捕获测试。 #### 8. 总结 通过使用PYNQ框架和Vivado Block Design,开发者可以高效地实现OV5640摄像头MIPI驱动的设计。这种基于overlay的方法不仅简化了开发流程,还极大地提高了灵活性。随着更多高级功能的实现,如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算法的加速,这种方法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5-08-20 17:22:23 263KB OV5640 PYNQ MIPI 摄像头驱动
1
西门子SCALANCE X-400系列是西门子工业网络解决方案中的一款高端交换机,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环境中的数据通信。VLAN(虚拟局域网)是网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允许在一个物理网络上创建多个逻辑上的独立网络,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效率。在SCALANCE X-400交换机中配置VLAN,可以实现更精细化的网络分区,增强网络隔离,防止数据流混乱,并有助于提升整体网络性能。 VLAN组态的核心在于定义VLAN ID和端口成员关系。VLAN ID是一个12位的数字,范围从1到4094,每个ID代表一个独立的VLAN。在SCALANCE X-400中,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配不同的VLAN ID,将不同功能或安全级别的设备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例如,生产数据流、监控系统和办公网络可以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VLAN,以确保数据安全和网络稳定性。 配置VLAN时,首先要登录到SCALANCE X-400交换机的管理界面,这通常通过Web浏览器、TIA Portal或其他支持的网络管理软件进行。在管理界面中,找到VLAN配置选项,然后创建新的VLAN并指定相应的ID。接下来,你需要将交换机的物理端口分配给各个VLAN,使得连接到特定端口的设备属于相应的VLAN。还可以设置端口为“tagged”或“untagged”,其中tagged端口允许数据帧携带VLAN标签,而untagged端口则不携带,只接收与端口关联的默认VLAN的数据。 在SCALANCE X-400中,你还可以设置VLAN间通信,即Inter-VLAN Routing,这允许不同VLAN间的设备互相通信。这通常需要启用路由功能,因为默认情况下,VLAN是相互隔离的。配置路由后,你可以定义路由规则,指定哪些VLAN可以通过交换机进行通信。 此外,安全方面也是VLAN配置的重要考虑因素。通过限制VLAN内的流量和控制VLAN间的通信,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你可以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s),对进出VLAN的数据包进行过滤,进一步增强网络安全性。 在《西门子SCALANCE X400 VLAN_Updated.pdf》这份文档中,你将深入了解到SCALANCE X-400交换机的VLAN配置步骤、最佳实践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这份更新版指南将帮助用户更高效地管理和优化网络架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业自动化需求。通过学习和实践,你将能够熟练掌握如何利用VLAN技术,提升SCALANCE X-400交换机的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2025-08-06 15:29:38 675KB 综合资料
1
"FPGA快速入门:Verilog语言基础" 本资源摘要信息将为读者提供FPGA快速入门的Verilog语言基础知识,涵盖HDL简介、Verilog和VHDL的区别、学习HDL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HDL简介 HDL全称为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中文名为硬件描述语言。它的主要作用是描述FPGA/CPLD内部逻辑门的工作状态,实现一定电路。随着EDA技术的发展,使用硬件语言设计PLD/FPGA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硬件描述语言有VHDL、Verilog、Superlog、System C、Cynlib C++、C Level等多种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其优势,根据业界应用而定。 二、Verilog和VHDL的区别 Verilog和VHDL是当前两种主要的硬件描述语言,区别如下: 1. VHDL发展的较早,语法严格,而Verilog HDL是在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硬件描述语言,语法较自由。 2. VHDL的书写规则比Verilog烦琐一些,但Verilog自由的语法也容易让少数初学者出错。 3. 国内电子专业很多会在本科阶段教授VHDL,但社会上Verilog应用的较多,这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的苦难。 三、学习HDL的方法 学习HDL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找一个不错的书,看一遍,抄几个例程,玩玩流水灯(或者说看完本书的例程),便能很快入门。 2. 在线中文网站http://www.fpga.com.cn/hdl.htm提供了丰富的HDL资源,包括教程、例程、论坛等。 3. 由于Verilog和VHDL都属于类C语言,因此学过C语言的人会很快入门。 本资源摘要信息为读者提供了FPGA快速入门的Verilog语言基础知识,包括HDL简介、Verilog和VHDL的区别、学习HDL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学习指南。
1
《WinDriver快速入门指南》深度解析 一、WinDriver简介 WinDriver是一款强大的驱动程序开发工具,旨在简化硬件和软件开发者在多个操作系统平台上的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过程。这款工具特别设计用于加速新硬件的测试和软件驱动代码的生成,支持包括Windows95, 98, NT, 2000, Windows CE, Linux, Solaris和VxWorks在内的多种操作系统。通过WinDriver,开发者可以编写一次驱动程序,然后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重新编译和运行,极大地提高了跨平台兼容性和开发效率。 二、使用场景与目标群体 1. **硬件开发者**:利用WinDriver的驱动程序向导,硬件开发者可以快速测试新硬件的性能和兼容性,确保其能够在多种操作系统环境下正常工作。 2. **软件开发者**:对于软件开发者而言,WinDriver提供了生成设备驱动代码的功能,同时配备了检测和调试驱动程序的工具,使得驱动开发变得更加直观和高效。 三、操作流程与关键技术点 ### 1. 选择硬件 - **即插即用设备**:启动DriverWizard后,程序会自动列出系统中所有即插即用设备,开发者只需从中选择对应的硬件即可。 - **非即插即用设备**:对于此类设备,如鼠标、键盘、内存等,通常被归类为ISA设备,开发者需手动选择“ISA”类别,并手动定义硬件资源。 ### 2. 检测与定义硬件 - DriverWizard能够自动检测即插即用设备的资源,如I/O范围、内存范围和中断,同时也支持手动定义寄存器。 ### 3. 测试硬件 - 在编写驱动程序前,确认硬件工作正常至关重要。DriverWizard提供了一套诊断工具,可检测硬件的读写能力、监听中断等功能,确保硬件状态良好。 ### 4. 产生驱动程序代码 - WinDriver的DriverWizard功能强大,能够自动生成操作硬件的应用程序级API函数,以及使用这些API的示例应用程序和工程文件,覆盖了Windriver支持的所有操作系统和环境。 ### 5. 编译及运行 - 开发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编译器,DriverWizard会自动生成相应的工程文件,便于驱动程序的编译。随后,可以运行样本诊断程序,这是未来驱动程序的基础框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WinDriver的工作原理 WinDriver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用户模式驱动程序开发方式,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在用户模式下(作为应用程序或独立DLL的一部分)开发驱动程序,利用标准的Win32开发工具(如MSDEV、Borland等)进行开发和调试,显著缩短了开发周期。WinDriver产生的驱动程序通过其内核模块(Windrvr.VXD/SYS)操作硬件,利用标准的WinDriver函数实现设备控制。 五、获取更多资源 对于希望深入了解WinDriver的开发者,可以通过访问KRF Tech网站获取技术白皮书、深入资料和为期30天的免费试用机会。此外,完整的WinDriver指南也可在线下载,为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WinDriver快速入门指南》为硬件和软件开发者提供了一条快速进入设备驱动程序开发领域的路径,通过其丰富的功能和高效的开发流程,极大地方便了多平台驱动程序的创建和优化,是驱动程序开发领域不可或缺的利器。
2025-07-29 16:03:41 400KB WinDriver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从零开始构建基于ROS的激光雷达小车,涵盖硬件组装、ROS环境部署、SLAM建图和导航系统的配置与调优。首先,针对硬件组装提供了详细的避坑指南,强调了关键部件如雷达供电、电机编码器接线以及USB转串口模块的选择。其次,讲解了ROS环境的快速部署方法,推荐使用预构建镜像和Docker容器来简化安装流程。然后,深入解析了SLAM核心代码,特别是gmapping和cartographer的配置参数调整。最后,探讨了导航系统的调参实战,包括代价地图设置、路径规划优化等。 适合人群:对ROS和激光雷达小车感兴趣的初学者,尤其是希望快速上手并掌握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从硬件组装到软件配置全面了解ROS激光雷达小车的搭建过程,最终实现自主建图和导航功能。适用于科研项目、教学实验和个人兴趣探索。 其他说明:文中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如常见错误排查、调试技巧和进阶学习路线,确保读者能够顺利避开常见陷阱并逐步深入学习。
2025-06-22 21:35:27 127KB
1
《看图学万用表使用快速入门》是杜逸鸣先生编写的一本实用技术书籍,主要针对初学者和电工爱好者,旨在帮助读者迅速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技巧。万用表,又称多用电表或万能表,是电子电路测量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能够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多种参数。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1. **万用表的基本组成**:万用表通常包括表头、量程选择开关、接线端子、表笔等部分。表头是显示测量结果的核心组件,而量程选择开关则用来切换不同的测量模式和量程。 2. **电压测量**: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压(DCV)和交流电压(ACV)。在测量前,需要确保表笔连接正确,红色表笔通常连接到标有“+”或“V”的插孔,黑色表笔连接到“COM”插孔。根据被测电压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并将表笔接触待测电路。 3. **电流测量**:测量电流时,万用表必须并联或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直流电流(DCA)时,表笔应串联接入;测量交流电流(ACA)时,同样需要根据电流大小选择适当的量程。 4. **电阻测量**:在测量电阻(Ω)时,必须断开电路电源,以免电流通过万用表造成误读。使用欧姆挡,红表笔插入标有“Ω”或“V/Ω”的插孔,黑表笔仍接“COM”插孔。逐级增加量程,直至找到合适的测量范围。 5. **其他功能**:除了基本的电压、电流和电阻测量,高级的万用表还可能具备电容、频率、二极管检测等功能。例如,二极管挡可以检测二极管的好坏,电容挡可测量电容器的容量。 6.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万用表时,必须遵循电气安全规范,避免触电。始终确保量程选择正确,过高可能导致仪表损坏,过低则可能使电路短路。测量过程中不要触摸表笔的金属部分,以防止人体成为导体。 7. **实践操作**:理论学习后,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如检查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电压、判断电池的电量、修复电路故障等。书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这些操作步骤,便于读者对照学习。 《看图学万用表使用快速入门》不仅讲解了万用表的基础知识,还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图解,让学习过程更为直观易懂。对于想要提升动手能力,或者准备从事电工工作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入门教材。
2025-06-13 10:45:12 32.45MB 万用表使用
1
横河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制造的一种工业级控制器,FA-M3是横河PLC系列中的一个型号,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自动化领域。本横河PLC快速入门教程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FA-M3系列PLC以及其配套编程软件WideField2。 要了解FA-M3 PLC的硬件结构。一个最小的FA-M*单元包括基板、电源模块和CPU模块。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基板可以分为5种型号,分别带有4槽、6槽、9槽、13槽和16槽,用以安装不同的模块。电源模块根据供电类型分为AC供电和DC供电两个系列,AC供电的有F3PU10/F3PU20/F3PU30,而DC供电的有F3PU16/F3PU26/F3PU36。CPU模块的型号与安装的基板型号有关,其中CPU模块的选择需根据程序的大小和对运算速度的要求来定。 主单元是指安装了CPU模块的单元,位于基板的最左侧是电源模块,紧接着安装CPU模块。如果需要扩展I/O模块,可以连接子单元,通过光纤FAbus模块与主单元连接,子单元最多可以连接7个。子单元没有CPU模块,并且每个子单元通过FAbus2模块面板上的旋转编码开关来定义单元号。 FA-M3 PLC提供了编程软件WideField2,用于创建、编辑和调试梯形图程序。创建新工程项目的步骤包括启动WideField2,填写项目名称,选择CPU类型,新建程序块并命名。创建梯形图程序则需要在程序块编辑窗口中利用指令板创建。通讯设定则包括设置环境参数,选择通讯方式和连接参数。通过串口通讯缆进行通讯时,需要根据实际的电脑COM口选择正确的通讯方式和连接。 下载可执行程序到PLC时,需要选择项目窗口中的可执行程序文件夹下的构成定义,双击后出现相应窗口,然后选择需要下载的程序块。下载完成后,将CPU切换到运行模式,系统提示后,可以开始监视程序的执行。 程序监视功能允许用户查看PLC中所有运行的程序块,用户可以选择特定程序块进行监视。监视中,如果对应的点是闭合状态,则会变绿显示。 编辑和调试程序是通过WideField2软件进行的,包括对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增加或删除指令,并进行编译和运行测试。调试过程中可以利用软件的模拟功能来查看程序在不同输入信号下的输出状态,这对于检查程序的正确性和发现可能的逻辑错误非常有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在编程中用户可以使用MACRO来编写自己的指令集,以简化复杂功能的实现和复用代码。 这份快速入门手册涵盖了FA-M3 PLC的硬件知识、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程序的创建、编辑、监视和调试。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来说是基础且重要的。横河PLC的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尤其适合用于需要高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工业控制系统中。通过本手册的学习,使用者可以快速上手并有效地运用横河FA-M3 PLC进行项目实施。
2025-06-01 19:21:17 718KB 综合资料
1
Simulink快速入门指南是MATLAB官方为用户提供的一款关于Simulink软件的中文教程,旨在帮助初学者快速理解和掌握Simulink的基本操作和核心功能。Simulink是MATLAB环境下的一个图形化仿真工具,主要用于系统级的建模、仿真和分析,广泛应用于工程、科研等领域,如控制系统设计、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 本指南适用于R2022b版本,可能随着MATLAB的更新而更新到R2023a。在开始学习Simulink之前,确保您已经安装了MATLAB并拥有Simulink模块。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MathWorks: 1. 访问官方网站:www.mathworks.com 2. 销售和服务:www.mathworks.com/sales_and_services 3. 用户社区:www.mathworks.com/matlabcentral,这里可以找到用户分享的模型、函数和讨论,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资源。 4. 技术支持:www.mathworks.com/support/contact_us,遇到技术问题时可直接咨询。 5. 电话:010-59827000,联系迈斯沃克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园四区6号楼北望金辉大厦16层1604。 Simulink的核心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模型构建**:通过拖放模块库中的块,连接它们以创建模型。Simulink提供多种基本块,如数学运算、控制逻辑、信号处理等,还有各种预定义的系统模板。 2. **仿真**:设置仿真时间范围、步长和初始条件,然后运行仿真,观察模型输出结果。Simulink支持连续时间、离散时间和混合仿真。 3. **数据可视化**:通过Scope模块实时查看信号波形,或者使用Data Inspector深入分析数据。 4. **参数配置**:每个模块都有其参数配置窗口,用于调整模块行为。 5. **代码生成**:Simulink可以直接生成C/C++代码,用于硬件在环(HIL)仿真或嵌入式系统的部署。 6. **实时执行**:通过Real-Time Workshop,Simulink模型可以被编译并运行在实时目标机上,进行实时系统测试。 7. **多域仿真**:Simulink允许在同一个模型中融合机械、电气、热力等多个物理域,实现多学科集成设计。 8. **模型校验**:使用Simulink Design Verifier进行模型的覆盖率分析、错误检测和规范验证。 9. **Stateflow**:Simulink内嵌的Stateflow工具,用于描述状态机和逻辑流程图,特别适合处理复杂的控制逻辑和决策过程。 10. **Simulink Report Generator**:用于生成专业报告,展示模型分析结果和设计过程。 学习Simulink,首先应熟悉Simulink界面和基本操作,包括打开和关闭模型、添加和删除模块、连线、设置参数等。然后,通过创建简单的示例模型,例如阶跃响应或滤波器,来理解基本的系统建模概念。随着经验的积累,可以尝试更复杂的模型,例如控制系统、通信系统或信号处理系统。 在实践中,不断参考MathWorks官方文档、用户社区以及在线教程,将有助于深化理解和提升技能。同时,了解MATLAB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也是有益的,因为Simulink与MATLAB紧密集成,可以互相调用函数和数据。 Simulink快速入门指南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起点,引导用户逐步掌握这个强大的建模工具。通过学习和实践,用户能够利用Simulink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2025-05-21 14:58:23 1.84MB matlab simulink
1
### STM8 仿真调试快速入门 #### 一、前言 STM8 是一款基于高性能 8 位 RISC 内核的微控制器,它具备多种先进的功能,如高速度、低功耗等特性,适用于各种嵌入式应用场合。本文旨在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 STM8 的仿真调试方法,包括使用 Cosmi C 语言进行软件仿真以及使用 STLink III 仿真器进行硬件仿真的步骤。 #### 二、软件环境准备 **1. 安装 ST Visual Develop** - 访问 ST 官方网站下载 ST Visual Develop 开发工具:[http://www.st.com/stonline/products/support/micro/files/sttoolset.exe](http://www.st.com/stonline/products/support/micro/files/sttoolset.exe) - 按照提示完成安装过程。 **2. 配置 Cosmic C 编译器** - 在 ST Visual Develop 中通过“Tools -> Options”菜单打开设置对话框。 - 选择“Toolset”选项卡,在“Toolset”下拉列表中选中“STM8S Cosmic”,设置“Root path”为 Cosmic C 编译器的安装路径,例如:“C:\Program Files\COSMIC\CXSTM8_16K”。 - 完成配置后点击“确定”。 #### 三、软件仿真 **1. 设置软件仿真** - 选择菜单“Debug instrument -> Target Settings”,在弹出的设置界面中选择“Debug session”选项卡下的“Simulator”项。 - 设置完毕后即可进行软件仿真。 **2. 打开并调试测试文件** - 使用 ST Visual Develop 打开测试项目文件(如 test.stw)。 - 通过菜单“Debug -> Start Debugging”或点击工具栏上的蓝色按钮开始仿真。 - 在“Debug instrument”菜单下可以设置相关的 MCU 寄存器等参数。 #### 四、硬件仿真 **1. 设置硬件仿真** - 选择菜单“Debug instrument -> Target Settings”,在弹出的设置界面中选择“Debug session”选项卡下的“Swim ST-Link”项。 - 在“Target Port Selection”中选择 USB 作为通信端口。 - 设置完成后点击“OK”。 **2. 打开并调试测试文件** - 使用 ST Visual Develop 打开测试项目文件(如 test.stw)。 - 在“Project -> Settings -> MCU Selection”中设置正确的 MCU 型号。 - 通过菜单“Debug -> Start Debugging”或点击工具栏上的蓝色按钮开始仿真。 #### 五、STM8 调试程序 在 ST Visual Develop 中提供了丰富的调试工具栏,可实现对程序执行状态的精确控制: - **开始调试(Start Debugging)**:连接调试平台,装载目标文件并执行复位操作。 - **停止调试(Stop Debugging)**:停止调试过程,断开与调试平台的连接。 - **光标跳转到当前程序处(Go To PC)**:让光标跳转到当前运行的程序语句行处。 - **全速运行(Run)**:启动(重启动)程序,直到遇到断点或被手动停止。 - **复位(Reset)**:让目标程序复位,复位完成后跳回第一条用户的源代码语句处。 - **重新开始应用程序(Restart Application)**:让目标程序复位并且跳转到主函数。 - **继续运行(Continue)**:让暂停或停留在断点的程序继续运行。 - **暂停(Stop)**:停止程序运行,当程序停止时更新所有窗口中的信息。 - **逐过程(Step Into)**:逐步执行当前函数中的每一条指令,进入函数调用。 - **逐过程出(Step Over)**:执行当前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但不会进入函数调用。 - **逐过程返回(Step Return)**:执行直至从当前函数返回。 #### 六、总结 通过对 STM8 微控制器的软件和硬件仿真方法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开发和调试工作。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深入理解 STM8 的内部结构及工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上手 STM8 的仿真调试流程,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4-27 14:38:58 947KB STM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