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机器类通信(MTC)中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的混合场景下差异化的随机接入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差异化MTC场景需求的随机接入方案。该方案根据设备定时提前(TA)信息进行分组:对于URLLC设备,基站为组内核心设备预留前导码资源并通过非竞争方式接入网络,进而满足URLLC场景的高可靠低时延接入需求;对于mMTC设备,基站利用不同设备组TA信息的差异来区分选择相同前导码设备,并利用迭代干扰消除(SIC)检测设备数据信息,进而满足mMTC场景的海量接入需求。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成功接入设备数。
1
随机接入是无线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接入的成功与否、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运行情况与业务质量。本文在介绍随机接入协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构建多址接入仿真模型,实现纯ALOHA、时隙ALOHA、CSMA协议的仿真,并对各协议的吞吐量、时延等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仿真对比可以看出,纯ALOHA协议原理简单,但工作效率低,时隙ALOHA协议通过预先分配时隙,其性能较纯ALOHA有一定改善,CSMA协议利用了信道监听技术,使信道利用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1
初始接入意味着UE 和gNB(基站)之间的序列处理,以便UE 获取上行链路同步 并获得用于无线接入通信的特定ID(C-RNTI)。用更熟悉的术语来说,这种初始接入被 称为“RACH 过程”。根据文档,术语初始接入可能意味着'下行链路同步+ RACH'。但 就我而言,初始接入通常是指RACH 过程,我为下行同步写了一个单独的页面。即使未 确定详细参数(截至2017 年4 月),NR RACH 的总体过程与LTE RACH 非常相似(基 于TR 38.804 v1.0.0 - Ref [32])。因此,如果您已经熟悉LTE RACH 过程,您将很容易 理解NR RACH 过程。如果您不熟悉LTE RACH 过程,我强烈建议您先浏览LTE RACH 页面并尝试熟悉该过程。
2021-11-04 16:52:43 1.83MB 5G 通信 随机接入
1
这是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压缩感知算法,原理上基于消息传递算法推导而来,最近出现与18年郁炜教授团队发表的论文中,是一个研究的热点。
2021-10-13 16:45:33 2KB 压缩感知 随机接入
1
为什么要随机接入? 简单的说,是为了请求接入资源。随机接入是UE向网络发送的第一条消息,尽管在不同系 统中,请求名字不一样,但作用是相似的。在 GSM 中,称为“Channel Request”;在 CDMA中,称为“Access Probe”;在WCDMA和 LTE中,称为“RACH”—— NR 沿 用了这个名字。RA是Random Access的缩写。从宏观的角度看,UE行为不可预知(比 如说,UE什么“时候”会开机),对网络而言,请求具有一定的“随机性”(Random); 从微观的角度看,网络又必须对 UE 行为做一些约束(比如说,UE 在哪个“时隙”发送请 求),否则系统复杂度会大幅提高。 在 LTE 和 NR 中,为了在 Uu 接口发送和接收业务数据(比如说,HTTP 请求和 HTTP 响 应),网络需要为 UE 建立 DRB(Data Radio Bearer),承载用户面数据(User Plane Data)。为了建立 DRB,网络又需要为 UE 建立 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承载 控制面数据(Control Plane Data,RRC消息和NAS 消息)。不过,这是高层(应用层) 的视角。从底层(PDCP、RLC、MAC、PHY)的角度看,承载数据的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需要映射到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UL-SCH 和 DL-SCH,再映射到物 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PUSCH 和 PDSCH —— 不过,UE 使用 PUSCH 和 PDSCH, 是有前提条件的。 PUSCH和 PDSCH 都是共享信道(Sharing Channel),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动态分配给 用户的(半静态调度长时间看也是动态的)。这意味着两件事:一、UE 收到下行调度 (Schedule)或上行授权(UL Grant),才可以在对应时频资源接收或发送数据;二、NR 是多用户系统,网络和 UE 需要进行用户识别,才不会“张冠李戴”。如果 UE 处于 RRC CONNECTED 状态,使用 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监听 PDCCH,从而获得 PDSCH的信息。随机接入的作用之一,就是从网络获得UL Grant。 同时,如果UE还没有C-RNTI,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获得(准确的说是TC-RNTI,随后升级 为 C-RNTI)。 打个比方,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就像学生(UE)发言前要先举手,如果老师(基 站)没有点到你的名字(Random Access Response),你就别作妖了(这位同学你坐下 ~)。在后续交互中(RRC CONNECTED),老师用“临时学号”(C-RNTI)指代学生, 如果学生还没有“临时学号”,会在点名时获得(但不一定是给你的)。学生没有固定教室 (Cell),老师才有(和大学相似),学生每次换老师,会从新的老师获得新的“临时学号” — — “临时学号”(C-RNTI)只在老师(Cell)范围内有效。 除了上行授权,随机接入还有另一个作用:上行同步。在LTE和NR中,不同UE在时频上 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同一小区的不同 UE 上行传输互不干扰。 为了保证上行的正交性,同一子帧上,不同UE(使用不同频域资源)发送的信号,到达基 站的时间要求“基本对齐”,基站在 CP(Cyclic Prefix)范围内接收到 UE 信号 —— 这 需要通过 TA(Timing Advance)实现。 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是对齐的,由于不同UE和基站的距离不同,信号在空中传输的时长不 同,信号到达UE的时间也不同(示图中,UE1和UE2分别延迟t1和t2)。如果UE的上 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timing是相同的,不同UE的上行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也不同(示图 中,UE1和UE2分别延迟t1 x 2 和t2 x 2),这就破坏了上行的正交性,需要进行对齐。 UE行为无法预测,和谁对齐都不合适,基站说:还是向我看齐吧。 基站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timing是相同的,如果UE提前发送上行信号,消除传输时 延的影响,就可以在实现上行信号对齐。这个时间提前量,称为TA,是UE上行子帧相对 下行子帧的时间负偏移(Negative Offset)。显然,TA 是UE粒度的参数 —— 不同UE 和基站的距离不同,TA 的取值也不同,UE 离基站近一点,TA 就小一点,UE 离基站远一 点,TA就大一点。 打个比方,你在西城上班,公司要求8:30~9:00 打卡,住东城得 7:30 出门,住朝阳得7:00 出门,住通州得06:
2021-09-15 19:01:54 5.72MB 5GNR 随机接入
初始接入意味着UE 和 gNB(基站)之间的序列处理,以便UE 获取上行链路同步并获得用于无线接入通信的特定ID(C-RNTI)。用更熟悉的术语来说,这种初始接入被称为“RACH 过程”。
2021-08-02 20:04:52 5.77MB 移动通信 5G NR
1
5G NR PRACH信道和随机接入流程简析V2.0 春天工作室的PPT
2021-07-28 10:03:01 22.24MB 5G
1
针对三种随机接入协议ALOHA、CSMA 和CSMA/CD 进行了原理介绍和理论分析。利用新兴网络仿真技术 OPNET,实现了对三种协议的网络仿真模型的建立,并通过分析信道吞吐量和利用率参数,得出了相关重要得 结果和评估。同时说明了利用OPNET 能对改进和提高协议的可行性,这也将是以后开发新的随机接入协议的一 种思路和方法,喜欢的可以学习下!
2021-06-04 18:22:52 215KB OPNET 网络性能
1
介绍了NR中随机接入流程; 包括前导设计、时频资源映射等,同时针对NR波束处理流程,较为详细的介绍了SSB与PRACH的映射过程,最后对随机接入的流程进行了介绍,通过此文档的学习,会对NR随机接入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021-04-24 23:23:08 3.49MB NR 随机接入
1
5GNR随机接入PRACH的规划.pdf5GNR随机接入PRACH的规划.pdf5GNR随机接入PRACH的规划.pdf5GNR随机接入PRACH的规划.pdf5GNR随机接入PRACH的规划.pdf5GNR随机接入PRACH的规划.pdf
2021-04-24 23:22:16 532KB 5GNR随机接入PRACH的规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