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取综工作面隔尘空气幕的合理设计参数,提高其隔尘效率,改善作业环境,以平煤八矿1240综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6.3,对不同的空气幕出口风速和出口宽度下综工作面空气流场及空气幕两侧的粉尘浓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确定空气幕最佳隔尘效果时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工作面,当出口风速为4 m/s,出口宽度为30 mm时,空气幕隔尘效果最佳,此时司机侧粉尘浓度最低。
2024-02-29 20:57:53 1.93MB 出口速度 出口宽度 数值模拟 隔尘效率
1
随着煤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组成工作面生产系统的人、机、环境系统越来越复杂,系统可靠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作面的产量,同时工作面长度的不同又将对系统可靠性产生影响。结合晋煤集团寺河煤矿实际,基于工作面单产与系统可靠性关系对大高综工作面长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得到此条件下保证高产高效的工作面最优长度,以期对条件相似矿井开拓布置有一定的借鉴或参考意义。
2024-02-29 18:56:27 196KB 系统可靠性 大采高综采 工作面长度
1
针对现有连工作面机械设备监测数据用有线方式传输而存在的铺线困难、数据丢包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的连工作面机械设备数据集系统;以连机油泵电动机数据集系统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集的油泵电动机运行电流进行了分析,从而推断出油泵电动机的运行状况。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数据传输可靠,为分析连工作面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
2024-02-28 22:12:39 121KB 连采工作面 机械设备 数据采集 Zigbee
1
基于某矿705综放工作面回过程中回风巷超前段矿压显现频发难题,分析了超前段巷道破坏机理,提出取锚网索支护+高压水射流巷帮卸压的协同控制技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协同控制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面上端头煤体中的应力集中现象,且现场应用效果良好。研究成果为回工作面回风巷超前区域围岩稳定性改善提供了一定的控制理论和现场指导意义。
1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多层合时各层注水推进速度差异较大的问题,为准确计算各层水驱前缘的位置,利用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推导了考虑油相非线性渗流特征的水驱前缘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渗透率级差、注井距、非线性渗流特征对水驱前缘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越小,水驱前缘距注水井的距离越小,且考虑非线性渗流特征计算出的水驱前缘更小;注井距越大,水驱前缘位置与注水井距离变大,但是无因次水驱前缘变小,而不考虑非线性的无因次水驱前缘保持不变,反映出非线性渗流特征使油藏开发效果变差.
2024-02-27 08:04:39 477KB 行业研究
1
为了能够有效杜绝煤与瓦斯突出、打钻机械伤人事故的发生,设计了一种井下瓦斯抽钻机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用PLC控制技术、视频及声音监视技术和远程数据无线传输技术,操作人员利用地面操作台操作手柄和按钮,借助远程视频和声音监视完成远程控制钻机的钻进和钻杆的自动装卸,从而实现了井下瓦斯的无人化抽。井下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2024-02-26 18:22:06 568KB 行业研究
1
影响场的运动岩层由直接顶和基本顶组成。已知工作面直接顶、基本顶厚度及岩性的条件下,在工作面回前,运用"板"和"梁"2种力学模型对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和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进行推算,为工作面顶板控制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煤工作面安全生产。
1
在分析GIS空间数据模型和FLAC3D初始单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GIS栅格数据模型与FLAC3D的六面体单元(Brick)模型的数据耦合,提出了两者耦合下的煤矿场三维空间构模方法。利用该方法在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GIS时空数据库,以"三带"的断裂带上限值定义了上覆岩层破坏高度函数。结合汝箕沟煤矿32211工作面的开实际,计算了工作面上覆岩层破坏空间分布,给出了终线附近上覆岩层破坏高度。
2024-02-26 17:10:53 1MB GIS 上覆岩层 空间构模
1
为了揭示覆冰和地表变形耦合作用对动区输电线路铁塔内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两档一塔的梁桁混合有限元模型,根据下沉盆地地表变形规律,研究了覆冰作用下动区塔线体系铁塔的支座竖向反力、杆件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塔线体系20mm覆冰作用下,铁塔的远侧支座竖向反力随最大下沉值增大而增大,而近侧支座竖向反力由压力变为拉力;随最大下沉值增大,铁塔底部主材应力变化较上部主材应力变化明显;当铁塔位于最大倾斜点时,塔线体系铁塔受力最不利。
2024-02-26 16:30:13 836KB 塔线体系 下沉盆地 地表变形
1
用传统测量方法获取山区动地表移动变形数据,其外业工作量大,且难以获取实时动态的监测数据。随着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测量机器人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探索一种适用于山区动地表移动变形监测新方法。通过新方法的测量精度分析、监测站设计以及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从而确定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用新方法可获取高精度的山区动态开地表移动变形离散数据和面状数据,为研究山区动移动变形规律提供科学的依据。
2024-02-26 13:39:29 272KB 行业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