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北极海冰剧减大背景:北极,作为全球三大冷源之一,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持续升高,给北极的气候和海冰都带来了深刻影响。过去几十年,北极表面气温正以全球平均两倍以上的速度急剧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正因如此,21世纪以来,北冰洋海冰覆盖范围出现了显着变化,尤其是2012年9月的一次记录,海冰覆盖面积仅为340万平方千米,相较于1980年9月的780万平方千米,减少了440万平方千米。北极放大的关键原因是北极内部的正反馈过程。夏季海冰覆盖面积的减小导致海洋吸收太阳辐射能的增加,而当海洋吸收了更多太阳辐射后,一方面会反过来加速海冰的融化,另一方面更大的开阔海面又会对大气产生异常加热,形成正反馈效应:一种会加速变化发生的累积React,冰川可以反射85%的太阳光,相反,幽深的海水只反射5%的阳光,却会吸收更多的热量。这意味剩下的冰川越少,融化速度越快
2021-12-25 11:22:46 17.91MB matlab
1
海冰预测北极地区 北极海冰预报
2021-11-16 18:34:13 152.65MB JupyterNotebook
1
北极海冰范围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指示剂。作者在北极海冰监测卫星遥感密集度数据(美国冰雪中心发布,SMMR,DMSP,SSMI, SSMIS)基础上,按照海冰密集度大于15%的网格点统计面积,获得1979-2012年北极海冰季节统计数据集。数据集包括:(1)全北极1979-2012年海冰面积统计数据(ArcticSeasonalSeaIce1979_2012-1),其中包括1979-2012年历年四季(春夏秋冬)海冰分布面积统计数据表,全北极海冰范围异常场数据统计表;历年春季和夏季北极区域海冰范围滑动t统计表;(2)北极各分区海冰面积统计数据,其中包括1979-2012年历年季节(春夏秋冬)东半球(东经0度-180度)、西半球(西经0度-180度)、太平洋扇区(东经120度-西经120度)和大西洋扇区(西经60度-东经60度)四个海区海冰分布原始场和异常场数据表(共8个表)(ArcticSeasonalSeaIce1979_2012-2);(3)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北极冰密集度数据(ArcticSeasonalSeaIce1979_2012-3),(4)北极区域1979-1988、1989-1998、1999-2008和2009-2012的春季(3月-5月)、夏季(6月-8月)、秋季(9月-11月)和冬季(12月及次年1-2月)的季节平均冰密集度异常数据及对应的空间分布数据(ArcticSeasonalSeaIce1979_2012-4);(5)春、夏、秋和冬北极海冰小波分析数据(ArcticSeasonalSeaIce1979_2012-5)。本数据集存储为.xlsx、.dat、.shp格式
2021-09-27 10:03:07 52.99MB 北极 海冰 时空变化 数据集
海冰漂移检测代码,用于海冰灾害监测
2021-07-14 15:06:46 36KB 海冰
1
来自Met Office Hadley Centre observations datasets的全球海水表面温度数据和海冰浓度数据,为nc格式数据,附入门级处理数据的代码,方便查看变量情况和数据构造。简单易懂。
2021-05-10 09:46:49 167.98MB Met Office data 入门级处理数据的代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