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一种可穿戴式心电医疗监护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ZigBee技术将若干可穿戴心电检测终端根据需求构建相应结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由服务主机完成数据汇总、存储、显示等一系列信息化管理功能。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主要由心电监测芯片BMD101、STC微处理器和CC2530无线收发模块等构成。设计作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行,并获得第十四届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
2021-12-08 15:46:45 1.12MB 可穿戴
1
本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护。由于本系统具有无线传输功能,因而患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本系统,无论在家中还是在野外都能对心脏进行实时监护。系统的24小时无间断心电图记录功能,足以捕捉突发性的异常心电数据,为医护人员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本系统研制成功后受到医疗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临床测试过程中也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2021-11-04 21:32:12 203KB 微处理器|微控制器
1
行业制造-电动装置-一种便携式无线远程心电监护仪.zip
2021-09-14 16:01:50 406KB
行业资料-电子功用-心电监护导线收纳装置.pdf.zip
基于FPGA和USB2.0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设计.pdf
2021-07-13 16:00:18 871KB FPGA 硬件技术 硬件开发 参考文献
本标准是参照美国国家标准ANSI/AAMIEC13:2002《心脏监护仪,心率计和报警器》中的性能部分编写的心电监护仪的性能标准。 本标准与YY91079—1999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起搏器脉冲抑制能力等要求; ———安全要求按GB9706.25—2005《医用电气设备 第二部分:心电监护设备安全专用要求》和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的要求执行; ———增加了按YY0505—2005《医用电气设备 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验》的电磁兼容要求;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YY91079—1999废止。 本标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用电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用电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及、郭宏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C39004—1988; ———YY91079—1999。
1
这个是基于qt的心电监护软件系统设计。qt是以C++为基础的软件。
2021-05-13 11:14:49 237KB qt ecg monitor
1
2011 TI大奖赛得奖设计。 本项目以MSP430微控制器设计实现远程心电智能监护系统。通过传感器从V1导联实时检测心电信号,用前置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对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到MSP430系统中。在MSP430程序设计中,首先,用整数小波对信号滤波,并实时显示波形和心率;然后,程序智能地检测心律失常,如果检测到PVC或其他症状,则通过无线模块向基站、病人、或亲友报警。
2021-05-11 19:41:21 3.61MB 远程心电监护
1
三路导联心电监护仪功能概述: 本次设计的基于stm32的无线蓝牙心电监护仪由四个模块组成:STM32F103VET6主控模块、OLED显示屏模块,蓝牙模块,AD8232模拟前端模块。在本设计中首先通过三路导联获取人体的心电信号,三路导联线分别与人体的左胸、右胸、右腿连接。然后通过将信号输入到AD8232模拟前端中进行信号放大,将信号放大1100倍后通过模拟输出将信号传输到STM32的AD端口,STM32通过12位AD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程序实现的高通滤波以及50HZ陷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处理完成后将信号通过与STM32串口连接的蓝牙模块传输到上位机中,同时信号波形显示在与STM32连接的OLED显示模块上并计算出此时人体的心率数据,当上位机接收到信号后对信号进行SG平滑滤波,最终处理完的信号可以通过上位机显示出波形,计算相关的心率参数并且能够保存在文件中。 三路导联心电监护仪原理图框图: 视频演示: 上位机ECG波形截图:
2021-05-06 11:09:47 8.24MB ad8232 心电监护 电路方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