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制作 适用于centos 7 redhat 7 x86架构的二进制openssh rpm包,版本9.7p1 2024年3月11日官方发布9.7版本,内含ssh-copy-id命令,安装后显示openssl版本,此包基于openssl 1.1.1w制作,因此安装后会显示1.1.1w版本的openssl信息
2024-03-30 01:14:35 4.95MB ssh openssl ssh-copy-id 安全加固
1
为研究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二次受力情况下的破坏形态以及抗弯性能,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已有文献中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在只计算梁的极限承载力或初始载荷小于极限承载力的20%时,可忽略二次受力的影响;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随着碳纤维布层数的增多,梁的极限承载力也随着增大,但增加幅值越来越小.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最多粘贴3层.
2024-03-03 11:05:28 879KB 行业研究
1
为研究CFRP加固有损伤梁的抗剪性能,基于钢筋混凝土梁抗剪理论,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CFRP加固有损伤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加固量和加固方式对二次受力下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极限承载力的贡献和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布加固量的增多,梁的抗剪极限承载力也随之增大,且环包加固效果好于"U"形粘贴,碳纤维布在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中对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贡献较大.
2024-03-03 11:02:28 346KB 钢筋混凝土梁 CFRP 抗剪加固 二次受力
1
为深入了解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及界面性能,对外粘碳纤维布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弯下的非线性全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其中混凝土采用多线性等向强化模型模拟,碳纤维布假定为线弹性,界面采用陆新征简化模型模拟.着重分析碳纤维布加固前后梁的裂缝分布及破坏形态、加固梁在不同载荷下碳纤维布的受力情况、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机理.结果表明:通过以上分析,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梁的受力全过程,与试验结果一致.
1
为了研究碱环境对玻璃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对经历碱溶液侵蚀作用后的玻璃纤维布和玻璃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试件分别开展单调静力试验。研究表明:碱环境下玻璃纤维布的受力性能退化明显,但浸渍树脂的存在可显著改善其耐久性能;在p H值为12.8的碱溶液中浸泡60 d后,玻璃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无明显退化;G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与玻璃纤维布和混凝土梁界面处的粘结性能密切相关。
2024-03-03 10:56:23 358KB 行业研究
1
为揭示FRP布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加固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方法,推导了FRP布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加固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的衰减函数,揭示出其粘结性能的衰减特征;分析其外观、极限承载力及粘结强度等指标,研究FRP布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加固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衰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试件从混凝土浅层的拉断破坏或者从纤维布处破坏,混凝土等级高的试块是混凝土被拉断.相同混凝土等级情况下,干湿交替早期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较大,后期影响不明显,干湿交替对较低等级混凝土影响较大,对较高等级混凝土影响较低;CFRP的正拉粘结强度大于GFRP的粘结强度.
2024-03-03 10:54:29 772KB 干湿交替 粘结性能 极限承载力
1
以常顺煤矿9105进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受强烈动压影响巷道围岩的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了9105进风巷围岩变形控制技术对策,制定了高预应力强力全锚索支护方案与支护参数。9105进风巷支护试验结果表明:高预应力强力锚索支护技术对强烈动压巷道服务期间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著,提高了常顺矿煤炭资源利用率,为矿井后续强烈动压巷道的使用提供技术依据。
1
针对赵庄矿大采高末采工作面片帮、漏顶问题,分析了末采工作面片帮机理,依据1307工作面超前支撑压力分布规律、裂隙发育程度及煤体可注性,最佳注浆时机为工作面前方20~40 m;选用高性能深孔注浆材料和封孔材料进行了60 m长度注浆加固工业性试验。工程效果表明:与类似条件下未注浆的1306工作面相比,片帮冒顶次数减少73%,化学浆使用减少82%,工作面推进速度提高60%,超前深孔加固效果明显。
2024-02-26 12:11:58 999KB 行业研究
1
基于开源项目https://github.com/boypt/openssh-rpms.git 制作的openssh 9.6 rpm包,内含ssh-copy-id命令、二进制rpm包和src源码包,基于openssl 1.1.1w版本制作。 2023年12月27日制作
2024-01-17 15:06:44 22.5MB ssh 安全加固
1
本文桥梁在建成后,经过多年运营及在温度应力作用下,主跨跨中出现了严重下挠病害。采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对其进行加固。在结构加固中,确定体外预应力的设计并推导出加固后挠度计算公式。挠度监测点监测结果与挠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误差均小于5%,实践表明体外预应力加固后挠度计算公式是正确的,且表明此加固技术是减小挠度的有效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