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shape
2019-12-21 21:32:13 634KB 长江流域
1
ArcGIS流域划分工具箱,直接添加到工具箱运行
2019-12-21 21:21:14 453KB ArcGIS 流域划分
1
介绍了水文模型以及实用的模型原代码等,实用可靠是水文模型应用的基础
2019-12-21 21:12:35 4.61MB 模型
1
长江流域详细的流域范围矢量图,包括各个支流水系和全流域盆地
2019-12-21 20:56:55 7.18MB GIS
1
该数据集展示了全国流域数据,有DEM数据提取而来,较好的展示了自然流域的范围
2019-12-21 20:55:27 826KB 中国 流域数据集
1
该数据集包含全国流域的三级分级,包含流域名称和流域编码。是在全国1:25万流域二级分级数据基础上,基于DEM提取,进行三级分级,并进行相应编码。
2019-12-21 20:51:37 4.09MB 流域示意图 重力与水文
1
该数据对涉及长江流域的所以较大河流,均有记录,资源较好。
2019-12-21 20:38:23 3.28MB 中国水系图 长江流域水系
1
辽河流域所有水系制作而成的kmz格式文件,可以导入谷歌地球查看
2019-12-21 20:32:44 486KB 辽河水系kmz
1
较为详细的江西省流域数据,包括赣江等主要流域支流。
2019-12-21 20:15:34 732KB 流域水系
1
本书系统的介绍了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的理论、方法和实例。包括:水文循环中的各个物理过程的数学模拟;数字高程模型;流域地貌指数的提取与分析;数字河网的提取;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流域等流时线的推求;TOPMODEL;半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TOPKAPI模型;MIKE SHE 模型,SHETRAN模型;DHSVM模型;ARC/EGMO模型。 本书适合于水利、地理、气象、国土资源等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行装院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 第二节 目的和全书结构 第二章 水文时空变化过程模拟基础 第一节 降雨空间分析方法 第二节 土壤水运动过程 第三节 下渗 第四节 蒸发与散发 第五节 融雪 第六节 流域汇流单位线 第七节 河道流量演算 第八节 流域分布式汇流演算 第三章 数字高程模型与地貌指数 第一节 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采集方法 第三节 流域地貌指数提取 第四节 流域地貌指数的水文物理意义 第五节 温度指数的空间分布分析 第六节 河网水的生成 第四章 TOPMODEL 第一节 TOPMODEL 第二节 流域降雨-径流关系模拟应用 第三节 土壤导水率与缺水深函数关系研究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基于DEM的流域等流时线和分布式水文模型 第一节 基于DEM的流域等流时线 第二节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第六章 半分布式月水量平稀模型 第一节 月水量平衡模型及其比较研究 第二节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 第三节 半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 第四节 气侯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评价 第七章 TOPKAPI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分布式OPKAPI模型 第三节 集总式OPKAPI模型 第四节 应用举例 第五节 结论和展望 第八章 MIKE SHE 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流运动模块 第三节 平移扩散模块 第四节 MIKE SHE 应用情况 第五节 存在的问題和研究展望 第九章 SHETRAN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研究进展和应用 第三节 模型研究展望 第十章 DHSVM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模型物理过程及数学公式 第三节 模型评价及应用 第四节 结论 第十一章 ARC/EGMO模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ARC/EGMO的结构设计 第三节 空间分解和参数估计 第四节 模型物理过程及数学公式 第五节 ARC/EGMO应用的数据处理 第六节 SAALE流域应用实例 第七节 结论和展望
2019-12-21 20:14:02 26.72MB 分布式 流域 水文模型 熊立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