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岩石受到荷载及冻融循环的作用,考虑岩石微元破坏的特点,将其简化为冻融损伤、受荷损伤及未损伤3部分组成。基于损伤力学理论,通过探讨冻融损伤变量、受荷损伤变量以及总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假定岩石微元破坏符合D-P准则,建立冻融与荷载作用下考虑残余强度的岩石损伤本构模型,并由冻融砂岩力学特性试验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模型参数对岩石损伤本构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冻融次数及围压作用下的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较为吻合,较好地描述了岩石变形的全过程;模型参数对岩石损伤前及破坏后残余段的应力应变曲线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损伤阶段的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将会对寒区岩石损伤演化认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2024-02-26 17:50:59 1.79MB 行业研究
1
 一,有着广视角对于表贴屏显来说,在水平方向有着一百一十度以上的视角,在垂直方向也有着相同的表现,在很多的外部环境里,这样的大视角都是非常的有优势的。   二, 在配光上来说,蓝色红色和绿色LED在各个角度上看上去其亮度都是相同的,这个能让屏显更完美的展示自己的播放效果,不论观看者在何种角度都可以欣赏到最好的色彩画面,而不会像其他类型的屏显那样,在角度偏差的情况下,存在色彩失真的情况。。。。
2024-02-26 17:06:32 41KB
1
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前,需进行改建对象的带状地形、河道横断面、道路纵横断面及现状雨污水管线走向等测量工作。采用合理的仪器,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尤其重要。文中通过GPS-RTK与全站仪配合施测在上海市南芦公路改扩建项目工程测量中的应用,验证了基于GPS-RTK与全站仪的城市道路改扩建测量方案的效能与精度,为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测量中GPS-RTK与全站仪的配合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对类似测量项目有借鉴作用。
2024-02-26 13:37:36 1.65MB GPS-RTK 带状地形 断面测量
1
地质勘查测量工作大多数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进行,GPS-RTK结合全站仪在勘查测量中的使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精度。文中用实例分析GPS-RTK结合全站仪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针对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2024-02-26 13:36:27 130KB GPS-RTK 地形测量
1
在现代化露天矿生产中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测量工作者的任务也在加重。测量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测绘仪器和测绘技术辅助,还需要多种测绘技术联合作业才能方便、快捷、全面有效地完成各项测量任务。文中以霍林河露天矿的测量为例,介绍了GPS-RTK技术与全站仪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流程,通过实践运用,合理分析GPS与全站仪在大型露天矿区工作中的优缺点,从而取长补短联合作业,实用效果显著。
2024-02-26 13:29:49 175KB 行业研究
1
RTK与全站仪测图,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将两者有机结合,尤其是在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地区,先由RTK引入控制再辅助全站仪数字化测图,在保证精度、可靠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结合某采石场矿区的数字测图项目,介绍GPS-RTK和全站仪联合作业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提高测量数字地图的精度和作业效率的有关问题。
2024-02-26 13:28:22 155KB GPS-RTK 数字测图
1
以常顺煤矿9105进风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受强烈动压影响巷道围岩的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了9105进风巷围岩变形控制技术对策,制定了高预应力强力全锚索支护方案与支护参数。9105进风巷支护试验结果表明:高预应力强力锚索支护技术对强烈动压巷道服务期间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著,提高了常顺矿煤炭资源利用率,为矿井后续强烈动压巷道的使用提供技术依据。
1
分析了目前煤矿锚索支护存在的问题,在高预应力强力支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预应力、长度较短的强力锚索,并全断面垂直岩面布置,是高地压、大变形巷道的有效支护方式.介绍了强力锚索及配套护表构件的力学性能,将强力锚索、拱形大托板及钢筋网组成全断面强力锚索支护系统,在锚索施加预应力的同时,给钢筋网也施加了较高的预应力,使钢筋网成为预应力支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漳村煤矿一条与回采工作面对掘的、受2次强烈动压影响的巷道中,进行了全断面高预应力强力锚索支护技术试验,巷道支护状况发生本质变化.巷道两帮移近量比原支护方式降低90%,顶板离层几乎为0,围岩变形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解决了巷道支护难题,而且验证了支护理论的正确性.
1
chromedriver驱动(120)全版本Version: 120.0.6099.18 (r1217362) 原始下载链接https://googlechromelabs.github.io/chrome-for-testing/
2024-02-26 10:26:04 401.85MB chrome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性验证,为构建远距离光纤量子网络开辟了新途径。该成果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权威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
2024-02-25 18:40:02 111KB 技术应用 网络通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