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钢管脚手架在筒库顶板施工中的应用施工工法工艺2018.doc
2021-04-25 09:03:41 33KB 施工建筑方案系列
整体提升脚手架工艺的应用技术施工工法工艺2018.doc
2021-04-25 09:03:36 34KB 施工建筑方案系列
超高层建筑整体爬升外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 在超高层建筑的主体施工中,整体爬升脚手架有明显的优越性,它用料少,只安拆一次,爬升快捷方便,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很有推广使用价值的超高层建筑外檐脚手架,被建设部列入重点推广的10项新技术之一。 第1章超高层建筑整体爬升外脚手架的设计 整体爬升外檐脚手架以电动葫芦为提升机,使整个外脚手架沿建筑物外墙或柱整体向上爬升。搭设高度依建筑物标准层的层高而定,一般取建筑物标准层4个层高加1步护身栏的高度为架体的总高度。脚手架为双排,宽以0.8~lm为宜,里排杆可距建筑物外皮0.4~0.6m。脚手架的横杆和立杆间距不宜超过1.8m,可将1个标准层高分为3步或2步架,以此步距为基数确定架体横、立杆的间距。 架体最下一步为整个架体的承力 桁架(图2-16-1),承力桁架仍是整个架体的一部分,只不过在每个节间内都有斜腹杆,且上下弦杆、斜腹杆均采用双管。承力桁架两端坐落在用型钢制作的承力托上。 承力桁架承受上部架体传下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承力桁架两端下面的简支点(承力托)上。在进行架体设计计算时可将架子沿建筑物外围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的宽度参考建筑物的开间而定,一般在5~9m之间,不宜大于9m。在架体单元与单元相连处的下面安装承力托,所以承力托的间距也是5~9m,承力托作为每个单元架体的简支点。荷载传递路线为每单元架体上部的全部荷载传递给承力桁架,再由承力桁架传递给承力托。从偏于安全考虑,承力桁架按简支计算。 以型钢制作的承力托里端用螺栓与建筑物外墙或边梁、柱固定,外端用斜拉杆与上层的相同部位固定,承力托外端的斜拉杆为主要受力杆件。 架体的提升动力使用7~10t电动葫芦,电动葫芦挂在用型钢制作的挑梁上。挑梁与建筑物的固定方式与承力托相同,挑梁固定的位置与承力托上下相对,与承力托相隔2个层高(图2-16-2)。电动葫芦下面的吊钩吊在承力托的花篮吊架上。架体每次爬升l个层高。在爬升前先拆开承力托与建筑物的连接点,此时架体荷载由电动葫芦及挑梁承受。设计时,这条传力路线上的所有构件、焊接点均应通过计算。架体爬升到位后安装承力托,架体使用期间,架体荷载由承力托承受,并通过斜拉杆等传递给建筑物,这条传力路线上的所有构件和焊接点亦应通过计算。. 架体爬升到位后,使用期间拆下电动葫芦及挑梁,用滑轮
倒升搭设悬挑外脚手架 厦门汇成商业中心工程由两栋26层塔楼和4层裙楼组成,塔楼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5926m2,总高85.9m。 第1章外脚手架搭设 在塔楼施工中外脚手架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分段分层搭设,每隔四层即8、12、16、20层各搭设一固定式挑脚手架,其他施工层从支撑层向上搭设双排脚手架。搭设顺序及循环方法是:1~4层裙楼外脚手架→5~7层脚手架,有裙楼屋面三侧,从屋面上搭设双排脚手架,另一侧从裙楼外脚手架上搭设双排脚手架→搭设8层固定挑脚手架→由上而下拆除第7层、6层、5层脚手架→搭设第9层、l0层,11层脚手架→搭设第12层固定挑脚手架→由上而下拆除第1l层、10层、9层脚手架→搭设第13层、14层、15层脚手架,如此循环搭设。固定挑脚手架留于墙面作为装修搭架备用。装修脚手架搭设:上→下搭设双排脚手架→拆除(外装修完)。搭设尺寸和连接方法见图2-18-l、图2-8-2。 第2章脚手架计算 第1节计算单元 根据杆件布置情况,固定架受力大,沿纵向取固定架1.5m长作为计算单元。传力顺序: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及斜撑杆→底座→基础。 第2节计算假定条件
2021-04-23 13:02:23 19KB 倒升搭设悬挑外脚手架
高空悬吊式网架装饰脚手架应用技术 航空航天部航天馆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演示大厅屋面承重体系为正交正放焊接空心球形网架,南北长70m,东西宽50m,网架侧向呈弧形。网架支座最高点为28.583m,最低点为17m,建筑构造要求网架在室内为透空造型,顶部至屋面板(GRC轻型屋面板)间设置矿棉石膏板保温吊顶,网架下弦杆沿南北和东西方向各装置6道800mm宽型钢检修马道。由于球形网架的特殊造型和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限制,不宜选用整体吊装和分条分块安装法,只能采用高空累积滑移法安装工艺,因此,上述网架内的各项装饰施工和马道组装项目,只有待网架滑移至终点后再进行高空作业施工。 航天馆总建筑面积l0010m2,主馆为3层,首层以演示大厅为核心,二、三层沿大厅四周呈环廊状设计(图2-23-1、图2-23-2)。依据这一建筑构造,如采用常规的满堂脚手架进行网架装饰作业,将耗费1350t钢管和8000m2钢脚手板,并且因网架内装饰项目多,施工周期长,必然严重影响到首层和二、三层的装饰施工进度,为此,需设计一种能够满足一至三层及网架内同时安全作业的悬吊式脚手架。 第1章悬吊式脚手架的搭设方法 第1节组装程序 1.搭设东西两侧双排钢管架子和南侧小满堂脚手架。 2.安装下层安全网(利用三层框架梁柱)。 3.安装上层安全网,上层安全网距网架下弦杆不大于2m,两端利用网架支座绷挂4"钢丝绳,间距为3m。 4.由上至下逐格安装下弦杆横纵顺水杆,节点处同网架弦杆用8"铅丝绑扎牢固。 5.由下至上逐格安装垂直吊杆,并满铺下层固定脚手板。 6.上层架杆和脚手板根据流水作业施工,随时搭拆。
环式滑动脚手架的设计与应用 工业建筑群中架空通廊(找桥)的围护结构、装饰、装修工程的工作量虽然不大,但需用大量脚手架。通廊大部分是跨越路面工程,若从地面搭架子很不经济,且会导致场地不畅通。 以石家庄市焦化厂某通廊为例:该通廊长17.43m,支座标高为34m和37.4m,如搭落地架子施工,不仅费用高、时间长、而且影响道路畅通。为此,构思了环式滑动脚手架的施工方法。这一方法安全可靠,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环式脚手架的构造如图2-20-1、图2-20-2所示。在栈桥顶部先安放滑道(槽钢[8或[10),搭设环式脚手架,横杆外挑不大于1.0m,横、立杆间距不大于1.5m,一般脚手架长4.5~6m。侧面架宽0.8m及底面满铺术脚手板,用密格安全网封闭,并安装滑行控制器及保险绳。 脚手架滑行前松动上端的保险绳,利用两端手扳葫芦沿栈桥整体滑行,每次行程30cm左右,直至施工位置。如需跨越支架,依次拆动底部横杆,并边拆边滑行边加固。施工时两边要同时操作,以保持架子平衡,同时尽量一次成活,减少重复滑行。施工时应注
2021-04-23 13:02:23 16KB 环式滑动脚手架的设计与应用
爬升式脚手架的工程应用技术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外脚手架既与脚手装备及摊销费有关,又直接影响主体结构和装饰工程施工。习惯作法为落地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随结构施工进度超前一层搭设。受脚手架立柱钢管承载能力的限制,到了约40m高度时,设一道三角形型钢挑梁,将上部脚手架荷载通过钢挑梁传递给主体结构。也有的采用逐层或间隔层拉撑结合的方法,逐渐将脚手架荷载分卸给主体结构。但落地式脚手架钢管和扣件的用量大,占用时间长,对于20层左右的高层,耗用100t左右的钢管及20t左右的扣件去搭设外脚手架不足为奇。 爬升式脚手架是一种新型脚手架。该脚手架于1988~1989年间在江苏开始采用,爬升脚手架的应用对象从高层剪力墙结构发展到框架剪力墙结构、滑模施工的主体结构装饰等;脚手架的爬升从两片爬架为一爬升单元发展到多片爬架组成爬升单元,直至整体爬升。爬升式脚手架技术在工程中得到创新应用,并逐步完善。 第1章脚手架爬升的基本原理. 爬升式脚手架通常由爬架结构和爬升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爬架结构又主要由小爬架套在大爬架中的爬架片、连接爬架片的纵向水平杆、剪刀撑以及脚手板等组成。一般大小各有两个固定支座与混凝土构件固定(图2-15-1a)。同悬挑外脚手架一样,整个爬脚手架的荷载亦通过爬架片构成的钢桁架传递给已有一定承载能力的混凝土构件。现以图2-15-l所示的爬脚手架爬升过程为例,说明脚手架爬升的基本原理: 1.在爬升脚手架正常使用状态下,主体结构正施工N层。对每片爬架,大爬架下部内侧两个固定支座构成的钢挑梁由穿墙螺栓固定于N-1以及N一2层的混凝土墙体中,小爬架内侧的两个固定支座也由穿墙螺栓同时固定于N一1层混凝土墙体中。各操作层上的施工
2021-04-23 13:02:22 28KB 爬升式脚手架的工程应用技术
悬挑钢管脚手架在筒库顶板施工中的应用 某面粉厂粮仓筒库,总容量l万t。由10个直径8m的圆仓组成,仓下层及仓体为钢筋混凝土筒壁(下层含钢筋锥形料斗),仓上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筒壁厚度为18cm,筒库全高为32.80m(图2-21-1)。 立筒库的筒壁(土0.000~29.100m标高)采用滑模施工,随滑随抹光。当筒壁滑模施工结束,滑模平台、提升架全部拆除后,立筒库顶板(板底标高29.150m、板厚150m、大梁断面250mm×600mm)支模采用的脚手架方案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的难题之一。 第1章脚手架方案的选择 顶板支模所用脚手架按常规可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也可用槽钢或工字钢与预埋铁件焊接提供支撑面,再在其上搭设钢管架支模。前种方案所需周转材料量太大,搭设、拆除脚手架的用工量太多;后种方案的一次性投资高,效益低,且焊接工作条件差,焊接质量要求高,拆除也很困难。权衡利弊均不可采用。最后提出了悬挑钢管脚手架方案,并将方案中的基本 三角架进行了不同荷载下的破坏性试验,同时对顶板施工阶段的最大荷载进行了分析。根据载荷试验和荷载分析得出的结论修改原方案并对脚手架体系进行刚度、强度加固,将完善后的悬挑钢管脚手架方案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该方案具有施工简单、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第2章悬挑铜管脚手架设置 该方案要求滑模施工时在筒壁上部的指定位置预留两排相距3m的孔
悬挑钢管脚手架在筒库顶板施工中的应用 某面粉厂粮仓筒库,总容量l万t。由10个直径8m的圆仓组成,仓下层及仓体为钢筋混凝土筒壁(下层含钢筋锥形料斗),仓上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筒壁厚度为18cm,筒库全高为32.80m(图2-21-1)。 立筒库的筒壁(土0.000~29.100m标高)采用滑模施工,随滑随抹光。当筒壁滑模施工结束,滑模平台、提升架全部拆除后,立筒库顶板(板底标高29.150m、板厚150m、大梁断面250mm×600mm)支模采用的脚手架方案成为整个建设项目的难题之一。 第1章脚手架方案的选择 顶板支模所用脚手架按常规可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也可用槽钢或工字钢与预埋铁件焊接提供支撑面,再在其上搭设钢管架支模。前种方案所需周转材料量太大,搭设、拆除脚手架的用工量太多;后种方案的一次性投资高,效益低,且焊接工作条件差,焊接质量要求高,拆除也很困难。权衡利弊均不可采用。最后提出了悬挑钢管脚手架方案,并将方案中的基本 三角架进行了不同荷载下的破坏性试验,同时对顶板施工阶段的最大荷载进行了分析。根据载荷试验和荷载分析得出的结论修改原方案并对脚手架体系进行刚度、强度加固,将完善后的悬挑钢管脚手架方案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该方案具有施工简单、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第2章悬挑铜管脚手架设置 该方案要求滑模施工时在筒壁上部的指定位置预留两排相距3m的孔洞,穿设水平杆,用垂直杆、斜撑将水平杆固定形成基本三角架,并用钢管连系杆连接,从而形成悬挑三角架体系(图2-21-2)。 第1节预留孔洞的留设 该方案对预留孔洞的质量要求较高,故采用了预制带孔水泥砂浆长方块的留孔方法。具体作法为:在施工场地用1:2水泥砂浆预制长方块(图2-21-2),用废水泥袋纸将圆孔塞满(以免施工时的水泥浆流入)。在滑升平台的四周根据基本三角架平面布置的要求(20等分)以钉子涂红作标记,当筒壁混凝土浇至25.100m和28.100m标高时将预制带孔块在钉子位置放平、
整体提升脚手架工艺的应用技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业务楼工程,建筑面积50200m2。分为A、B、C三段。主体A段为框筒结构,地上22层。1~3层为裙房,4~17层为标准层,18~22层为机房。B、C段为框架结构,地上为4层裙房。其中,A段标准层柱断面不同,层高也各异,并设有凹凸挑檐。 第1章外脚手架方案选择 按传统搭设方法,高层建筑外脚手架为单、双管外架,由底层升至顶层;或采用单、双管外挂架子。采用单、双管外脚手架,用料多,材料资金周转慢,外檐装修拆改工艺复杂。采用外挂架子用料虽方便,但升架时间较长。整体提升脚手架可克服上述两种架子工艺的不足,且省料,结构简单,提升时间短,能够满足结构、装修阶段的施工要求。 第2章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升降原理 整体提升脚手架由钢管和扣件组成,其总高相当于4层楼高。该脚手架下部是由钢管和扣件组成的承重桁架,每相隔一定距离,在外脚手架的承重桁架底设置脚手架承力架,并和承重桁架联成整体。该外脚手架的支承点在脚手架承力架上,承力架用穿墙螺栓紧固在建筑物上,用电动葫芦实现整体提升或下降,由信号发生器和自动控制台控制同步提升。提升荷载通过电动葫芦系统挂在悬挑钢梁上,钢梁根部用螺栓紧固在结构上,其端头配有斜拉杆,拉结在结构上。外脚手架的荷载则通过脚手架承力架与悬挑钢梁支承于建筑物上,形成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