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配置风机、光伏、储能等微电源的容量是保证微电网经济、可靠运行的前提。针对并网型微电网容量的配置,借鉴现有分布式光伏运营方式,提出2种并网型微电网的商业运营模式;为充分利用配电网资源和提高微电网孤岛能力,设计了一种综合能量调度策略;对综合考虑微电网经济性、可靠性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风光储容量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提出了结合上述运营模式和调度策略的计算方法;从工程应用角度详述了计算满足电力系统运行规范、微电网友好接入条件的联络线功率限值的方法,作为风光储容量配置模型的约束条件;针对容量配置模型的求解,提出了基于限定搜索范围、增加随机个体等措施的改进遗传算法;利用江苏某岛的风光资源数据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风光储容量配置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1
基于MODWT和BP神经网络的微电网故障诊断方法.pdf
2021-09-25 17:05:52 1016KB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数据建模
PSCAD中的微电网光伏发电MPPT最大功率跟踪模型及LC filter、Boost converter模块,实现了光伏出力的最大功率跟踪,跟踪效果完美。
1
当前的功率转换和调节系统专注于将能量从单一类型的电源转移到单一类型的负载或能量存储系统(ESS)。 尽管可以在其特定的拓扑结构(例如,用于太阳能应用的MPPT和用于电池的BMS)内优化这些系统,但这些拓扑结构不容易适应各种潮流操作条件。 通过混合的能量存储和功率流方法,可以将系统设计为在给定运行条件的情况下以其最有利的点运行。 根据负载需求,系统可以选择最佳电源和ESS。 本文将研究将两种类型的电源(主要公用电网和光伏(PV))与两种类型的ESS(超电容器和电池)结合在一起的可行性。 仿真结果将显示混合ESS在各种操作场景下对并网住宅微电网系统性能的影响。
2021-09-21 15:47:45 2.09MB 微电网 太阳能的 混合储能系统 并网
1
基于准PR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抗干扰性能,但是电网电压存在的谐波会使并网电能质量变差。为了改善并网电能质量,采用基于准PR控制和PI复合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的并网逆变器可以基本避免电网电压谐波对并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实现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的同频同相和并网电流的无静差跟踪,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同时省去了对三相电容电流的检测,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1
本示例用于“微电网系统开发与分析”视频系列。 此特定示例在“第 3 部分:使用 Simscape Power Systems 模拟微电网”中使用: https : //www.mathworks.com/videos/series/microgrid-system-development-and-analysis.html Simscape Power Systems 可用于使用代表不同分布式能源 (DER) 的块来示意性地表示单线微电网图。 本示例中的 DER 包括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柴油发电机组和储能系统 (ESS)。 使用简单的微电网,您将看到如何使用桌面模拟来使配电系统承受住宅负载变化或微电网的无意孤岛。 随附的幻灯片详细介绍了系统级微电网模拟的其他常见工作流程。 使用 Simulink Real-time,这个简单的微电网可以快速迁移到实时机器上进行硬件在环测试。
2021-09-19 10:32:16 12.79MB matlab
1
考虑自平衡能力的并网型微电网多目标容量优化设计nsga2算法matlab实现
2021-09-19 09:05:08 292KB 微电网 nsga2 多目标容量优化设计
1
为了保障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供电可靠性与运行稳定性,基于改进直流母线分层思想,提出了一种综合协同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根据直流侧直流母线电压变化,分别设计了并网和孤岛工况下微电网内微源的协同控制策略,其为无需通信线的分散控制,协调对光伏电池、储能电池、交直流接口变流器、直流负荷、交流负荷与大电网之间的控制。所提策略保障了分布式微源发电的充分利用与计划重要负荷的持续稳定供电,优化了储能电池能量利用。分析了微电网内控制器设计与微源能量分配方法。设计搭建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实验平台,实验验证了该协同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1
为提高微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一种集自适应观测技术、滑模控制方法、定频PWM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定频PWM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可在不需要增加额外传感器/硬件电路的情况下实现对状态变量的快速跟踪和调节,便于直流微电网内微电源和负荷的扩展与即插即用,且简化了滤波器的设计难度。同时,采用非线性复合控制方法在恒功率负载突变的情况下实现对母线电压和系统稳定控制的目标。初始状态的合理选择、变切换面的设计,使得状态变量全程处于滑动模态,并且抖振现象得以减轻。在包含光伏电源、燃料电池、蓄电池、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恒功率负载与阻性负载的直流微电网仿真环境中,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1
行业-电子政务-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建模与稳定性分析.zip
2021-09-11 18:02:29 10.75MB 行业-电子政务-交直流混合微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