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柑网组合结构屋盖的设计与施工施工工法工艺2018.doc
2021-04-25 09:03:38 39KB 施工建筑方案系列
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施工施工工法工艺2018.doc
2021-04-25 09:03:37 564KB 施工建筑方案系列
预应力技术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施工工法工艺2018.doc
2021-04-25 09:03:37 40KB 施工建筑方案系列
预应力转换层结构工程设计与施工施工工法工艺2018.doc
2021-04-25 09:03:37 38KB 施工建筑方案系列
中央电视塔塔身竖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施工工法工艺2018.doc
2021-04-25 09:03:34 44KB 施工建筑方案系列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清晰扫描版
2021-04-23 18:08:43 23.7MB 公路桥涵 新规范 混凝土
1
预应力粗钢筋加固膨胀土地基中砖混结构房屋的方法 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再吸水再膨胀,再失水再收缩的特性。这种特性使房屋基础受到膨胀力的循环作用,结构薄弱部位首先开裂,特别是砖混结构,其裂缝会迅速扩展,贯通整个墙体甚至基础,严重的会造成墙体倾斜、错位。下面以一幢锻压车间(图9-3-l)为例,介绍用预应力粗钢筋对膨胀土地基中砖混结构房屋的加固方法。 1.采用¢l8钢筋作为预应力主筋。 2.先在房屋四角制作钢筋混凝土垫块,垫块内设φ6@200钢筋网片,见图9-3-2。 3.按图9-3-2在墙上打洞并埋入钢筋,用1:1水泥砂浆灌实,并与第二步同时施工。 4.待钢筋混凝土垫块达到28d龄期后,将预应力钢筋按房屋尺寸焊接好,安放在施工图所示位置及标高,无螺纹的一端与预埋角铁焊牢,拧紧2号螺母使预应力主筋拉直即可,然后将有螺纹一端也焊于角铁一侧,同时取下1号、2号工作件,并将伸出角铁的预应力筋趁烤热瞬间迅速打弯焊于角铁一侧,见图9-3-2、9-3-3。 5.将3号撑杆按图9-3-2所示位置照图9-3-4焊好。 6.将拉紧螺栓按图9-3-4放置。 7.待上述各项工作完毕后,即可拧动拉紧螺栓。注意应同时拧动螺栓上的螺母,待拧到张拉图所示位置后,预应力钢筋上的预应力即达到设计要求。此时施加预应力的工作即告完成。 8.构造要求。按规范要求用C30号细石混凝土将钢筋封闭形成钢筋混凝土圈梁。 利用上述方法还成功地对其他几幢房屋进行了加固处理。竣工后,建筑物不再出现裂缝,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第1章地梁下用钢筋混凝土压入桩进行基础托换 第1节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新建5层办公楼,验收时发现西端山墙窗台下产生了竖向裂缝和水平裂缝,水裂缝宽达10mm。紧连山墙开间的底层纵墙均有上宽下窄的斜裂缝,最大缝宽3mm。由于此处屋顶有一个20m3的水池要装水,因此必须加固才能确保安全。 地质资料表明,工程场地内粘土与亚粘土并存,虽为较厚的匀质土(6~9m),但其工程特征有明显差异,见表9-4-1。西端有裂缝的山墙基础处在亚粘土区域中,埋深仅为1.2m,地基土含水量受地表水影响较大。亚粘土较粘土透水性强,当它含有一
大跨度多次预应力钢穹网壳设计与张拉监控 ss攀枝花体育馆平面呈八角花瓣形(图6-7-1),周围用8个柱面相连,跨度近65m,曲边八边形外尚有l.94~4.16m不等的悬挑。屋盖支承于标高16.6m的8个混凝土圆柱顶上,相邻柱距24.85m,壳中心标高(节点球心)27.90m。最大平面覆盖尺寸74.8m×74.8m。该工程按7度抗震设防,属Ⅰ类场地土,基本风压0.5kN/m2,屋面荷载4.11kN/m2。 网壳杆件用16Mn钢管,计4633根,另加8大束钢绞线预应力高强拉索,节点球986个,其中大部分节点为鼓形螺栓球,少量(约15%)为焊接空心球。8个支座采用橡胶垫板减振并消除温度应力。16Mn钢网壳设计用钢量为35.00kg/m2。后因16Mn钢管现货匹配不齐,改用以大代小的Q235钢管,屋面荷载变为4.25kN/m2,实际工程用量增至49.00kg/ m2。 该屋盖结构选型时,除首先要满足建筑功能、使用要求、安全可靠并符合设计规定外,还进行了曲面平板网架、预应力混凝土边构支承的钢网壳、非预应力钢网壳、预应力钢网壳等多方案比较。分析表明,多次预应力钢网壳比非预应力钢网壳节约钢材36.61%,比平板网架省钢54.88%。最后决定采用按多次预应力组合式短程线型钢网壳方案。据悉这是世界上多次预应力新技术应用于空间钢结构的首例工程。因国内无网壳设计规范,亦无预应力钢结构设计规程,故工程设计只能参照相关规范和自身特点以及该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 第1章预加应力体系的选择 网壳的预加应力体系包括布索方案、预应力节点和预应力拉索选型,在网壳中如何布索才能提高预应力经济效益是关键问题。布索的原则是:在预应力的作用下,结构具有最多数量的卸载杆,最少数量的增载杆和中性杆,以使网壳的卸载效应大,从而收到明显的效果。 网壳宜在下部壳外布索,其布索方案大致可分两类(图6.7-2):一类为壳边缘布索—边构街外布索(A-A)、支座两两相间配索(B-B);另一类为壳中部布索—支座
预应力钢柑网组合结构屋盖的设计与施工 南京体院体育馆平面呈椭圆形,长短轴尺寸为86m×62m,馆内大厅净高15m,总建筑面积8780m2,屋面面积约4547m2(图6-6-1)。屋盖采用预应力钢析网组合结构体系,主桁架2/3外露屋面,体现了现代结构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风格。 第1章屋盖结构体系选型 根据建筑环境特点,为配合建筑造型的需要,经多因素综合分析比较,选用“桁-网架"组合结构体系屋盖方案,将屋盖平面沿长轴方向用2榀桁架分成约三等分,并用宽6m,高6.6m,跨度64.68m的空间三角形钢管桁架,铰支于8根直径1.4m的独立钢筋混凝土圆柱顶(图6-6-2)。由于铰支大跨桁架跨中杆件内力较大,为改善桁架杆件受力分布不合理性和增强桁架刚度,结合建筑造型,在结构方案上将桁架每端外伸6.5m,并在桁架两端每角点各斜拉1道预应力筋束,即桁架体外施加预应力(图6-6-3)。根据不同施工荷载阶段分阶段外张预应力,以抵抗桁架各荷载状态下产生的部分挠度,改善桁架受力性能,充分利用各杆件钢管钢材的强度。在桁架下弦节点之间和外围柱顶间,搁置2.3m高正放四角锥平板片式网架,平板片式网架最大跨度24m。由于桁架的设置,大大减小了屋盖网架的有效跨度,为大面积应用螺栓球节点平板网架提供了方便。采用预应力“桁-网架”组合结构体系,在结构上发挥了主次结构受力特点;桁架2/3高度外露屋面,降低了建筑物高度,满足了规划要求,协调了建筑环境,并可减小建筑体积,节省能耗,为声学处理带来方便。 第2章屋盖体系构造 预应力“桁-网架”组合结构屋盖设计,关键在预应力空间三角形钢管桁架;桁架的关键是体外预应力能否在桁架各杆件中有效建立;而预应力有效建立的关键又
78m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刚架结构设计与施工 玉溪体育馆是集练习、比赛、演出、集会等功能为一体的体育建筑。平面呈八边形,对边最大距离72.6m,建筑总高度26.2m,总建筑面积9100m2。体育馆屋盖结构采用跨度为78m的大型预应力混凝土刚架承重,以悬吊8片曲面钢网架组成屋盖体系。钢网架外周边支承在看台框架上,内周边悬吊于预应力混凝土刚架下翼缘上。屋面覆盖压型彩色钢板。 预应力混凝土刚架分为2榀,沿体育馆纵向布置,间距8m。两刚架之间用混凝土横梁连接,其间布置天窗,以增加场馆中心的天然采光。柱为等宽变高度斜柱,从刚架横梁上翼缘(即标高+25.00m)向下向外倾斜,逐渐分开至12m。图4-6-1、4-6-2为体育馆屋盖平面与结构方案简图。 第1章刚架结构计算 该刚架为体育馆最主要的屋面承重结构,跨度78.392m,按8度抗震设防。 刚架横梁采用工字形截面,大梁高度5m,上下翼缘宽度为1.2m,腹板厚0.4m。刚架柱为等宽度变高度斜柱,截面为矩形,柱脚截面1.2m×3.5m,柱顶截面1.2m×4.5m。刚架柱向外倾斜组成空间刚架结构系统。 在结构计算时,综合比较多种计算模型并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选取2种结构计算模型(空间刚架结构计算模型、平面刚架结构计算模型)和2种支座约束情况(刚接和铰接)进行详细计算。其中平面刚架结构计算分平面内和平面外分别进行内力分析。 内力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内力很大。按平面刚架计算,横梁跨中最大弯矩50115kN·m,梁端最大负弯矩50485kN·m,柱脚最大弯矩15280kN·m,柱脚最大剪力2750kN,最大轴力9875kN。 第2章预应力设计 为解决大跨度预应力刚架柱的大偏心受压问题,使结构具备好的抗震性能,该工程梁柱均采用了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根据截面计算及当时的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