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苯胺膜的新型光纤PH传感器,李博,洪小斌,本文提及一种新型的光纤传感器结构,传感器的探针结构由纤芯不同的光纤构成,两个多模光纤中间接上1cm长的淡淡漠光纤,这种结构产
2023-02-28 11:49:33 304KB 光纤PH传感器
1
光纤是通信网络的优良传输介质,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光纤具有信息传输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不受电磁场干扰、保密性能好和使用轻便等优点。   光是一种电磁波,因此`有关光纤传输理论的严格分析,需要借助于光的波动理论来进行,即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在满足纤芯和包层圆柱形边界条件下求解光在光纤中的波动方程,得到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波形(模式)、色散特性、截止条件、传输功率等。由于光的波长很短,特别是在光纤的纤芯直径相对于光的波长比较大的时候,可以将光在光纤中的传输看成是光线的传输,用射线理论来处理有关光纤的传输问题。用射线理论分析光纤的传输问题,物理图像直观、方便,尽管这种分
1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远程光纤干涉振动传感器时延估计方法
2023-02-23 09:57:52 472KB 研究论文
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Sagnac干涉仪的双向Sagnac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对传感光纤线路上的扰动进行检测与定位。阐述了该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利用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自适应时延估计方法直接在时域上对扰动信号进行定位。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该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扰动信号的检测及定位。算法简单易实现,具有较高的测试灵敏度和定位精度,最大定位误差小于20 m。
2023-02-23 09:56:57 2.01MB 光纤光学 分布式光 自适应时 fiber
1
为研究光纤频率传递的稳定度损失,分析了光纤链路时延波动对频率传递稳定度的影响,得出因温度变化引起的链路长度变化、折射率变化和激光器输出波长漂移带来的时延波动是影响频率传递稳定度的主要因素。建立Round-trip时序模型,定量分析时延波动残留,发现因环境温度缓变引入的时延波动可以得到有效补偿,因激光器动态结温度快变导致输出波长漂移引入的时延波动无法有效补偿,是稳定度损失的关键因素。降低激光器动态结温度的变化速率,是提高频率传递稳定度的有效手段。要使时延波动对频率传递稳定度的影响小于10-15 s-1、10-20 d-1 (d-1即每天),必须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精确控制激光器动态结温度变化率,使其小于0.04℃/s。
2023-02-23 09:36:43 2.35MB 光纤光学 频率传递 频率稳定 时延波动
1
针对光纤链路大量程、高精度时延的测量要求,提出了秒脉冲信号与频率信号同波长共传方案。该方案将秒脉冲计数法粗测与频率信号比相法细测的结果拼接组合,以实现对光纤链路真时延的高精度测量。搭建了实验测量系统,验证了粗、细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测量了剧烈温变条件下25 km光纤链路的绝对时延及其时延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脉冲计数法的大量程优势和相位测量法高分辨率优势有效融合。
2023-02-23 09:36:07 9.4MB 光纤光学 时延测量 大量程 分辨率
1
沿RF锁相辅助的光纤环路链路上任意中间点的精确时延传感和工作台频率分配
2023-02-23 09:32:47 889KB 研究论文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脉冲延迟的光纤长度测量新方法。该方法中,光源被调制后经光纤耦合器分成两路,分别经过被测光纤和参考光纤,调节调制信号的频率使两路信号重合,通过调制频率分析计算出被测光纤的光纤长度。该技术与传统的光时域反射计(OTDR)相比,测量精度由米级提高到厘米级;与光频域反射计(OFDR)、光相干域反射测量仪(OCDR)及基于频移不对称Sagnac干涉仪相比,其对光源的稳定性和相干性要求较低,系统易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光脉冲延迟的光纤长度测量方法不仅测量动态范围大而且测量精度也很高,850 nm波段和1300 nm波段测得的多模光纤最大长度分别为10 km和20 km,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1
本章主要介绍光纤通信的发展简史,光纤通信的特点,概括了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构成,并且简单说明了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应用,最后指出光纤通信的发展方向。
2023-02-22 14:33:10 1.21MB 光纤通信原理
1
船用单轴旋转光纤陀螺惯导系统海上对准研究
2023-02-21 21:43:28 861KB 研究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