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是用户端与供电侧的双向互动以及分布式能源在用户端的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和国内对实现用户端设备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通信系统研究越来越多,有很多示范性应用,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定义了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各类数据的名称、格式、统一编码、数据传输模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仅供参考。有关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建议和意见,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电器设备网络通信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1)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本 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小东、蔡忠勇、谭伟、奚培锋、田世明、姜龙、张卫红、李昌、阮於东、李文娟、高春雷、张杭、李辉、谢若冰、严兰、单明。
2021-11-29 17:12:31 90.39MB 智能电网
1
为了研究智能电网背景下用户的用电模式,考虑到现有聚类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模糊K-modes聚类算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将时域的负荷曲线转换到频域,从而将负荷曲线的不同特征隔离在不同的频域水平,并利用低阶近似的思想选取原始曲线的有效分量曲线;对所选的分量曲线进行趋势编码,将连续负荷数据转化为离散类属性数据;基于平均密度确定初始聚类条件,利用模糊K-modes聚类算法对曲线进行形态聚类,得到负荷曲线模板;将所提算法与传统K-means算法及层次聚类算法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1
物联网与智能电网.ppt
2021-11-24 16:03:37 7.45MB
【主要内容】本程序复现自《基于主从博弈的智能小区代理商定价策略及电动汽车充电管理_魏韡》,程序清晰明了,帮忙解决运行问题!【适合人群】数据开发【质量保障】任何问题私信我
国网1376.3-2012远程通信单元接口协议,word可编辑版本,比大部分影印版本好看很多,开放性资源,希望对相关开发人员有帮助
2021-11-17 10:14:54 671KB 智能电网
1
智能电网 5G 网络及切片应用.pdf
2021-11-09 19:01:27 711KB 5G
1
人工智能是电网调度控制技术进步的方向,在电网调 控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引领调控领域的智能化发展。首 先分析电网调度控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电网调控领域人工 智能应用基础,之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调控技术支撑体系深 度融合,开展电网调控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框架研究,提 出总体思路、建设目标,设计了系统体系架构,最后对电网 调控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进行展望,分析了应用发展方向,为 相关研究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2021-11-09 03:17:07 644KB 人工智能 电网调度
1
(6)新能源接入研究 通过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100MW)、崇明前卫村光伏电 站(1.051kW)、世博园场馆(中国馆、主题馆、未来馆、世 博中心)太阳能发电(4.687MW)等新能源接入,建立风电场 、光伏电站发电出力预测系统,并实现对部分新能源发电的出 力控制。结合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站,实现配合风电、 光伏发电的分布式储能的集中控制。实现东海风电和石洞口二 厂火电机组的联合控制,验证风火打捆送出技术。并以此为基 础,开展新电源接入试点及关键技术研究,分析其运行规律及 综合控制策略,研究新电源接入方式和优化控制技术。
2021-11-07 19:35:12 1.42MB 智能电网
1
针对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维护过程中的局部放电问题,设计了一套便携、实用的监测系统——UHF局放在线监测仪,它对传统工控机架构加以革新,通过对双路正交下变频器、双通道高速AD等技术的应用,以达到对300 MHz~3 200 MHz频段的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具有良好的信噪比。现场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成功应用将有助于推动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提高绝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1-11-07 14:03:58 449KB 智能电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