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A卷) 2003年1月10日 说明: 1.开卷,时间为2小时。 2.所有题目均为必做。 3.必要时你可以假定一些条件,但必须在答案中逐一列出。 一.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关于颗粒物的浓度,最初以TSP表示,后来改为PM10,近来又改为PM2.5,其动因是什么?对污染控制技术提出哪些要求和挑战? 2.空气/燃料比对燃烧过程形成的污染物种类和总量有什么影响? 3.与汽油车相比,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有哪些特征? 4.简要分析NOx的排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5.近年来,北京市近地层大气环境中O3浓度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试简要分析O3的形成机制。若大幅度削减NOx的排放,能有效降低环境大气中O3的浓度吗? 二.计算题(共40分) 1.(8分)气流中的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且质量中位径MMD=10µm,几何标准偏差σ=1.5。现在令气流通过一除尘器,该除尘器对 dp ≥ 40µm的颗粒有100%的捕集效率;对10~40µm的颗粒的捕集效率等于50%;对于小于10µm的颗粒,捕集效率为零。 a). 以质量计,计算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b). 穿透除尘器的颗粒的质量中位径是多少? 2.(4分)以50km/h行驶的汽车,尾气中含CO 1%(体积分数)。假如汽车的排气速率为80mN3/h,试计算汽车行驶1km排放CO的量(以克计)。
2021-06-17 17:02:53 41KB 2003清华大学2003年大气污
2003年考试答案 一、问答题 1.颗粒物粒径大小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PM10可以被吸入气管,在呼吸道内沉积,而PM2.5可以被吸入肺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大,加剧生理效应的发生与发展。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改变,反映了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入。新的标准对除尘技术提出了挑战,不仅要求整体上较高的除尘效率,而且要求对细颗粒的捕集更为有效,而细颗粒的捕集相对粗颗粒要相对困难。 2.低空燃比时,燃料燃烧不完全,易形成CO和HC,NOx排放很少;高空燃比时,燃料燃烧充分,火焰温度高,CO和HC排放很少,NOx生成量较高;存在一个最佳点,CO、HC和NOx的排放总量最低。 3.与汽油车相比,CO、HC和NOx的排放曲线有向稀燃区平移的趋势,一般来说,CO和HC的排放很低,NOx的产生量也低于汽油车,但是碳烟的排放浓度很高。 4.NOx对环境的主要影响:1。酸沉降;2。形成O3;3。形成二次颗粒物。 5.O3的形成过程为: VOC通过下述过程将NO重新转化为NO2: O3的平衡浓度与NOx和VOC的相对比例有关,单纯的大幅度削减NOx,并不一定降低大气中的O3浓度,当NOx/VOC很大时,削减NOx的排放有可能导致O3浓度升高。 二、计算题 1.在对数概率坐标系上绘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得到40μm以上的粒子占总质量的0.05%,10~40μm的粒子占49.95%,10μm以下占50%;因此a)除尘效率为: 1-0.05%-49.95%×0.5=74.98% b)在对数概率坐标系上绘穿透粒子的累积频率分布曲线(以捕集前的颗粒物为100%),读出累积频率为50%的粒径为8.7μm。 2. 3.以完全燃烧100g煤为基础: 质量/g 转化为mol数 mol H 4.9 ÷1= 4.9 C 68.3 ÷12= 5.69 N2 8 ÷28= 0.029 S 0.6 ÷32= 0.019 O2 10.2 ÷32= 0.319 因此,理论需氧量: 需要的实际空气量为: 产生烟气: 因此: SO2向SO3的转化率为5%,假定SO3全部转化为H2SO4, H2SO4的含量 查教材图2-7,烟气的酸露点约为135oC。 4. 5.除尘效率: 排放量:
2021-06-17 17:02:53 54KB 2003清华大学2003年大气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