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9年各省分品种能源消费总量数据 1、时间:2000-2019年 2、来源:能源统计年鉴 3、指标:地区、年份、能源合计、煤炭、焦炭、石油、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电力 4、范围:30省 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各省在各能源品种消费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和时间序列变化。这一数据集详细记录了30个省份在这一时期内的能源消费总量,涵盖包括煤炭、焦炭、石油、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以及电力等多种能源品种。 数据集的时间跨度为20年,这为能源消费趋势的分析提供了足够长的时间序列,使得研究者可以观察到长期的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从煤炭到清洁能源,不同的能源品种消费变化反映出中国在环境保护、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挑战。 由于数据来源是官方的能源统计年鉴,因此保证了数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这对于国家制定能源政策、企业做出投资决策以及学者进行能源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数据集提供了地区和年份两个维度,便于分析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特点和趋势。 在区域差异方面,数据能够揭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与中西部省份在能源消费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资源禀赋以及能源价格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煤炭消费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去产能政策和雾霾治理措施有关,而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费增长则与清洁能源推广和环保政策紧密相关。 此外,通过对比各种能源品种的消费总量,可以发现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演变情况。煤炭作为传统的主力能源,其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清洁能源,包括天然气和电力的消费比重则逐年上升。这一变化趋势对于实现中国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集覆盖了30个省份,这为分析国内各地能源消费情况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各省份的能源消费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例如,某些省份的石油消费量可能较高,这可能与当地的汽车工业和石化产业发达有关,而某些省份的电力消费量较大,则可能与该地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有关。 在处理这些数据时,研究者可以通过各种统计和计量经济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得出更为精确的能源消费趋势预测和政策建议。同时,考虑到数据集所涵盖的能源品种十分全面,还可以进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交叉研究,为实现国家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000-2019年各省分品种能源消费总量数据集是研究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地区差异以及能源政策效应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对中国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合理预测,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2025-04-01 19:51:13 208KB
1
随着第一、二产业节能减排潜力的快速释放及其节能减排成果边际递减效应日益明显。服务业成为我国节能减排亟需开拓的新领域。基于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因子与核算方法,估算了1995-2010年我国服务业能源消费与CO2排放量,并探讨其总体变化趋势;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辨识与分解研究样本区间内影响我国服务业CO2排放变动的关键因素及其贡献值。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石油、煤炭等高碳化能源燃料,CO2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产业规模和人口效应是服务业CO2排放最为主要的
2024-06-18 19:40:11 1.25MB 自然科学 论文
1
"十三五"规划开展以来,陕西省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活动,同时能源消费增速也呈逐年回落的趋势。然而,能源消费总量的持续攀升,严重制约着陕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对促进陕西省以及整个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协整分析的理论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就陕西省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分析,陕西省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之间表现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长期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稳定均衡的协整关系。陕西省出口贸易的当期波动对能源消费有显著的影响,能源消费短期内可以增加出口贸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逐渐放缓。
2024-01-17 10:50:16 1.26MB 行业研究
1
基于能源消费的基本等式,采用改进的LMDI能源预测模型,建立江苏省能源消费的因素分解模型,依据江苏统计年鉴2009提供的数据,定量分析了2002-2008年间,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变化对江苏省能源消费的影响。从不同经济结构、发展路径及技术条件等角度对江苏省2010年和2020年的能源消耗进行了情景分析,利用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式即单位能耗碳排放系数的表达式,测算了江苏省未来碳排放总量情况。
1
利用排放系数和对数平均D氏指数(LMDI)分解法对甘肃省直接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结合多种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2000一2010年,碳排放量呈现整体增加的趋势,增幅为55.14%,在各种能源中煤的碳排放居于首位.就城乡结构而言,城镇的人均碳排放量高于农村,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其碳排放总量却高于城镇;(2)人均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强度分别对人均碳排放起到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作用,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城镇人口比例的逐年上升以及城镇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和城镇消费在
2022-01-08 17:19:50 401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为弄清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1978—2018年陕西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生产总值的实际数据为样本,应用简单散点图、Pearson相关系数法、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978—1990年存在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而1991—2018年存在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1
中国能源消费的LMDI I分解分析,林骋,李娜,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增长,能源消费一直处于不断上升趋势,高耗能不但带来能源安全的问题还有环境污染的代价,故本文
2021-11-19 21:54:47 175KB 首发论文
1
合理、科学地对能源消费进行预测可为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借鉴非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2000年~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的非线性GM(1,1)模型,进一步采用改进的GM(1,1)模型预测了2016年~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021-11-06 15:30:54 207KB 改进GM(1 1)模型 能源消费 预测模型
1
行业分类-金融管理-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中长期能源消费预测装置.zip
对1978―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采用时序分析的ARIMA模型和Autoregressive模型对其拟合建模,并对这两类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模型的残差检验和参数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是适用的,同时表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存在短期自相关性,并在短期内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2021-07-03 10:27:42 582KB 自然科学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