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人造卫星进行信号传递的通信方式。它是现代通信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备全球覆盖、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远等特点。卫星通信系统包括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个基本部分。 空间段主要包括卫星本身和相关的发射、在轨运行系统。卫星作为系统的核心,主要由结构与机构、推进系统、电源系统、热控制系统、遥测和指令系统、星载天线和转发器等组成。目前常见的通信卫星有静止轨道卫星(GEO)、中轨道卫星(MEO)和低轨道卫星(LEO)。静止轨道卫星悬停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6000公里的高度,中轨道卫星一般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与地面之间的高度,而低轨道卫星距离地面通常不超过2000公里,由于其低轨道特性,低轨道卫星可以实现较低的信号传输延迟。 地面段由各种地面设施组成,主要包括卫星控制中心、地面站、卫星网络控制中心等。地面站是卫星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负责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卫星控制中心则负责监控卫星的运行状态,并对卫星进行控制。而卫星网络控制中心主要负责管理整个卫星通信网络的运行。 用户段则是卫星通信系统向用户提供服务的终端,包括各种卫星接收设备和用户设备。例如卫星电视接收设备、卫星互联网接收终端、移动卫星通信终端等。用户设备的多样化体现了卫星通信的广泛适用性。 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地面站发送信号,信号经天线发射到空间中的卫星,由卫星接收并放大后,再通过另一组天线将信号转发回地球的另一个或多个地面站。在整个通信过程中,信号经过的路径被称为“通信链路”,包括上行链路(地面到卫星)和下行链路(卫星到地面)。由于卫星的飞行高度,信号在通信链路上传输时会有一定的延迟,对于实时通信系统来说,这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信卫星的发展与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广播电视传输、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应急通信、互联网接入、军事通信等。其中,低轨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因其较低的通信延迟和高传输速率,尤其受到重视,被认为是实现全球无死角覆盖互联网接入的重要手段。 随着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系统正变得日益高效与智能化。例如,现代通信卫星普遍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信号传输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卫星通信系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频率资源的竞争、空间碎片的影响以及各种信号干扰等问题。 展望未来,卫星通信系统将在5G/6G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太空互联网项目如SpaceX的星链计划(Starlink)等,将构建起覆盖全球的高速通信网络,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和各种增值服务,极大地推动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
2025-09-02 09:13:46 2.68MB
1
内容概要:IEC 61000-6-2-2019是欧洲标准,规定了工业环境中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EMC)抗扰度要求。该标准适用于频率范围为0 Hz到400 GHz的设备,涵盖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快速瞬变、浪涌等多种抗扰度测试。标准定义了不同端口(如外壳端口、信号/控制端口、直流和交流电源端口)的具体测试要求,并提供了性能准则以评估设备在测试期间或之后的表现。此外,标准还明确了测试条件、产品文档要求、适用性和测量不确定性等内容。; 适合人群:从事电气和电子设备设计、制造、测试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以及需要了解工业环境电磁兼容性的相关从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确保电气和电子设备在工业环境中具备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②指导制造商进行产品EMC测试,确保符合国际标准要求;③为产品委员会提供未来可能相关的测试建议,以应对新的电磁现象。; 其他说明:本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委员会77制定,取代了2005年版本。它不仅适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也可用于现有产品的改进和认证。标准详细列出了各类测试的具体参数和方法,并提供了附录A,以指导产品委员会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电磁现象及其测试要求。
1
人工智能在可靠性中的应用概述.pptx
2025-08-26 15:03:43 161KB
1
harmony OS是一门新兴的系统,趁早学习,站在时代的风口。
2025-08-24 22:04:39 30KB harmonyos
1
IEC 61499 标准概述思维导图——自总结
2025-08-20 10:42:19 3.86MB IEC61499 思维导图
1
CMOS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 集成电路设计概述 ,集成电路设计概述
2025-08-02 18:58:34 4.29MB
1
图像分割方法概述 图像分割是一种基础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图像分割的目的是将图像分成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着不同的像素值或物体特征。图像分割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基于数学形态的分割方法、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等。 1. 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 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通过设置阈值来区分图像中的物体和背景。阈值分割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全局阈值分割和局部阈值分割。全局阈值分割方法是将整个图像作为一个整体,确定一个阈值,然后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局部阈值分割方法是将图像分成小块,然后对每个小块确定一个阈值,最后将所有小块的阈值组合起来,得到最终的分割结果。 2. 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 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是通过对图像中的像素进行聚类,将像素分成不同的区域。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K-均值聚类和层次聚类。K-均值聚类方法是将图像中的像素分成K个簇,每个簇对应着一个区域。层次聚类方法是将图像中的像素分成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对应着一个区域。 3. 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 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是通过检测图像中的边缘,然后将边缘作为分割的依据。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Canny边缘检测和Sobel边缘检测。Canny边缘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图像中的梯度方向和梯度大小来确定边缘。Sobel边缘检测方法是通过检测图像中的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来确定边缘。 4. 基于数学形态的分割方法 基于数学形态的分割方法是通过对图像进行数学变换,例如傅里叶变换、瓦尔什变换等,然后对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分割。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傅里叶变换分割和瓦尔什变换分割。傅里叶变换分割方法是通过对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分割。瓦尔什变换分割方法是通过对图像进行瓦尔什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分割。 5. 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 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是通过对图像进行特定理论的分析,然后对图像进行分割。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基于Markov随机场的分割方法和基于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的分割方法。基于Markov随机场的分割方法是通过对图像进行Markov随机场分析,然后对图像进行分割。基于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的分割方法是通过对图像进行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分析,然后对图像进行分割。 图像分割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图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不同的图像分割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图像类型和应用场景。因此,选择合适的图像分割方法对于图像处理和分析至关重要。
2025-07-16 10:12:44 50KB 图像分割
1
6.4 基本程序块概述 6-2/14 DB71 装刀/卸刀点的接口 已为刀库配置的每个装刀点( 大值 16)在 DB71 中都有一个接口(接口 1-16)。 直接装载到主轴时,装刀点 1 的接口将激活。接口 1 还用于重定位功能。 DB72 作为换刀位置的主轴接口 已在刀库配置中定义的每个可用主轴( 大值 16) 在 DB72 中都有一个接口(接口 1 - 16)。 DB73 作为换刀位置的刀架接口 每个刀架在 DB73 中都有一个区域( 大值 16,接口 1 - 16)。 DB74 刀具管理的内部数据块 DB1071 多刀数据(装刀/卸刀点) DB1071 适用于每个可用装刀点的多刀(装载/卸载)。 DB1072 多刀数据(主轴) DB1072 适用于每个可用主轴的多刀(主轴)。 DB1073 多刀数据(刀架) DB1073 适用于每个可用刀架的多刀(刀架)。 6.4 基本程序块概述 PLC 基本程序具有以下指令,可在装刀/卸刀以及换刀的情况下传达刀具的状态变化或位置变化信息。 功能块 说明 FC6 刀具管理和多刀的传递块 当状态发生变化时(装刀/卸刀、换刀),使用该指令。 “多刀”情况下使用 FC6。 FC6 与 FC8 的功能相同,但它还具有多刀功能。 FC7 通过刀架换刀的传递块 FC7 用于通过刀架换刀。 FC8 刀具管理的传递块 当状态发生变化时(装刀/卸刀、换刀),使用该指令。 6.5 DB71 数据块接口 6.5.1 数据结构简介 DB71 刀库操作(刀具装载/卸载,刀库旋转,刀具移位…功能)的接口。 大支持 16 个接口 SS1~SS16,对应 DB71 的 DBX0.0~DBX1.7。 对应每个接口提供 30 个字节的接口数据区域,提供该接口的详细信息。
2025-07-15 18:25:56 4.44MB 刀具管理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齐治堡垒机(RIS)的安装与部署指南,涵盖基于CentOS和银河麒麟系统的安装过程。首先,文档提供了安装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要求,并逐步讲解了从准备环境、创建虚拟机到安装RIS软件的全过程。接下来,文档深入探讨了RIS的部署流程,包括网络配置、更新访问密钥和密码、完成初始设置、配置授权文件等关键步骤。此外,文档还涵盖了高级配置选项,如配置高可用性(HA)、高级集群、总分部署、多站点配置、应用发布服务器及安全证书的设置。最后,文档提供了详细的通信矩阵,帮助用户理解不同部署方式下的网络端口配置要求。 适用人群:适用于具备一定IT基础,尤其是熟悉Linux系统和虚拟化技术的运维人员和技术支持团队成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用户在企业环境中高效部署RIS,实现运维操作的集中管理;②确保RIS在不同网络拓扑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③指导用户完成从单机到高可用集群的复杂部署,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运维需求;④提供详尽的操作步骤,确保部署过程顺利进行,减少潜在的技术障碍。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安装和配置步骤,还特别强调了部署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限制条件,确保用户在实施过程中避免常见错误。文档还包含了丰富的图表和示例,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每个步骤。此外,文档提供了详细的通信矩阵,有助于用户规划和配置网络环境,确保RIS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顺畅。
2025-07-09 23:51:43 6.16MB 网络安全 HA配置
1
开关电源(SMPS)的拓扑结构(第二部分)详细中文资料概述pdf,本应用笔记是由两部分关于开关电源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SMPS)拓扑结构的应用笔记组成的系列介绍中的第二部分。
2025-03-20 22:55:41 1.53MB 开关电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