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eam 产品概述 Veeam Availability Suite 是集备份、容灾和连续数据复制三位一体的高可用性平台,通过统一的管理控制台集中管理并确保虚拟、物理和云工作负载的可用性,并提供了高级监控、报告和容量规划功能帮助用户统一运维管理和规划。该平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统一管理和维护:Veeam Availability Suite 内置了备份恢复、容灾和连续复制技术,统一进行管理和维护。用户可根据不同级别的业务系统,针对不同等级的业务连续性要求,采用适当的数据保护技术,既可保证业务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又可降低投资和运维管理成本。 二、广泛的保护范围:Veeam Availability Suite 可集中统一对软件定义虚拟化数据中心,传统的物理环境,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的系统进行保护,既可以将这些系统备份,容灾和复制到传统数据中心,又可以保护到公有云,同时也可以将公有云和混合云的系统保护到传统数据中心。 三、架构层面的技术优势:Veeam Availability Suite 方案与虚拟化和云计算底层技术紧密结合,适配虚拟化和云计算的超大规模,动态伸缩,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的特性,为系统提供高可靠性保障,为业务提供连续性服务。 四、备份、容灾和数据复制的工作方式:Veeam Availability Suite 充分利用了虚拟化和云计算的技术特性,为业务系统提供高性能,高效率和高可靠的保障。 五、恢复机制:Veeam Availability Suite 突破了传统的恢复方式,帮助用户快速恢复生产,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Veeam Availability Suite 是一个集成了备份、容灾和连续数据复制的高可用性平台,具有统一管理和维护、广泛的保护范围、架构层面的技术优势、备份、容灾和数据复制的高性能工作方式、恢复机制等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
2024-11-11 16:59:22 34KB
1
【资源介绍】这套循环神经网络(RNN)教育资源由四部分PPT组成,全方位覆盖了循环神经网络的核心知识点。第一部分提供了39页的RNN概述,详细解释了RNN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和优势;第二部分深入探讨了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通过30页的内容剖析了LSTM的设计思路、梯度消失问题的解决机制以及在序列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涉及编码器-解码器结构,通过25页篇幅详细解读了序列到序列(seq2seq)模型在机器翻译、文本生成等任务中的作用与实现方式。还包含自我检测的练习题。 此外,该资源还包括负荷预测的具体代码实例与实践指导,使得学习者能够将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问题。 【适用对象】这套资源适用于对深度学习特别是循环神经网络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教师、研究人员以及相关行业的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旨在帮助他们系统学习RNN的各个方面,掌握基于RNN的复杂序列数据建模和预测技术,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1
2017年5月23日至27日,中国围棋九段棋手柯洁在乌镇与AlphaGo对弈三场,三场全负,AlphaGo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呢? 2022年8月8日,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的5辆自动驾驶车辆,正式在重庆市永川区开展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示范运营服务。截止目前,示范区已有L4级自动驾驶测试和示范运营车辆30辆,安全测试里程累计超过100万公里。自动驾驶的安全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呢? 2022年12月,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刷爆网络,网友们争先恐后去领略它的超高情商和巨大威力。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ChatGPT是如何炼成的呢?
2024-09-06 00:56:16 4.19MB 人工智能 课程资源
1
江苏省专转本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主要涉及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础概念,以及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相关内容。信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它包括客观存在的状态和主观感知的形式,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交流的重要资源。信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片等多种形式存在,并且具有可传递性、可共享性以及可处理性。信息处理涵盖了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施用,这些过程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信息技术领域,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是主要的信息表示形式。信息技术旨在扩展人类信息器官的功能,如感知、传递、处理和施用信息的能力。例如,感知与识别技术可以增强我们的感知能力,通信技术则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递更迅速,计算处理技术提升了我们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而控制与显示技术则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和展示信息。 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报、电话、无线电、电子邮件、BBS、QQ等。现代通信技术利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如长途电话、蜂窝移动通信、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等。此外,专用集成电路(ASIC)在提高通信效率和容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特点包括频带窄和信道利用率高等。 信息传输中,光纤通信因其大容量和低损耗的特点而备受青睐。同时,地球同步卫星在通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35800公里的高度上保持与地球同步,使得卫星通信成为可能,能够覆盖广阔的地理范围。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经历了从语言、文字的创造到印刷术、望远镜、电报、广播、电视,再到雷达、卫星、计算机、机器人和互联网的演变。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软件为核心,涉及微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持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江苏省专转本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的PPT文档提供了关于信息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全面介绍,这对于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理解信息的本质,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流程,并熟悉现代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以便在未来的学业和职业生涯中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知识。
2024-08-29 20:14:23 1.21MB
1
体系结构动态更新的执行工具 目前,支持动态体系结构机制的主要有ArchStudio工具集和软件体系结构助理(software architecture assistant, SAA)。 ArchStudio工具集由加州大学提出,支持交互式图形化描述和 C2风格描述的体系结构的动态修改。 SAA是由伦敦皇家学院提出的,可以用来描述、分析和建立动态体系结构。
2024-08-24 10:17:42 326KB 体系结构
1
调度系统概述.mp4,本视频主要针对HPC或Linux并行计算用户,在集群上如何作业调度系统,提交作业等
2024-08-02 18:15:30 48.03MB Linux并行计算 作业调度系统 slurm
1
新能源发电技术是当今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东北电力大学的新能源柔性并网控制课程全面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控制策略。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能源发电的发展现状、并网规范以及关键的并网控制技术。 课程对新能源发电的概述包括了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主要分为硅基电池(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和化合物电池。硅基电池因其较高的转换效率而广泛应用,而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成本优势和易于集成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风力发电则涉及风力发电机和相应的并网控制系统,用于确保稳定的电能供应。 新能源并网准则对于确保新能源发电与传统电网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课程中会详细讲解这些准则,以便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并网控制策略。风力并网发电的基本控制涵盖了风力发电机的控制方法,以保持电网电压和频率的稳定。而光伏发电并网控制则关注光伏逆变器的角色,确保电能质量符合电网要求。 在控制技术方面,课程特别强调了锁相环(PLL)的工作原理,这是一种用于同步发电机和电网频率的电路,确保了发电设备与电网的精准同步。孤岛检测技术用于识别和处理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断开的情况,防止电网安全问题。无缝切换控制则关注在电网故障或维护时,确保供电连续性。低电压穿越技术则是指当电网电压骤降时,发电设备仍能维持并网运行的能力,以避免电网崩溃。主动功率控制是另一种重要的控制策略,允许发电设备根据电网需求动态调整输出功率。 课程的授课方式结合了讲解、讨论、小论文撰写和仿真作业,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操作。考核方式包括小论文、仿真作业和考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参考教材和扩展阅读材料提供了深入学习的资源,如《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技术》和《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等。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将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这是电力系统建模和分析的常用工具。此外,课程强调研究生课程的开放探讨性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总体来说,这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新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控制的平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在未来应对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挑战的能力。
2024-07-28 12:04:51 6.92MB 新能源发电 光伏发电 并网控制
1
主要分析了LEACH协议、EEUC协议、DEBUC协议。其中DEBUC协议是对EEUC协议的改进。这3个协议各有优缺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协议。这些协议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初始化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各个协议的两个阶段的实现过程都有很大的差异。简述了PEGASIS协议,它是在LEACH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基于“链”的路由算法。这些协议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
2024-07-14 14:18:38 78KB 路由协议 无线传感器 技术应用
1
RFID的分类 按功能分为: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RFID 只读(Read-only memory, ROM): 单次写入多次读取(One time programming, OTP): 多次读写(EEPROM): 按有无电源供应分为: Passive Tag (被动标签) Active Tag (主动标签) 按使用频率分为: 低频标签(Low Frequency):100~500kHZ(134.2KHZ) 高频标签(High Frequency):10~15MHZ (13.56MHZ为主) 超高频标签(Ultra High Frequency/Microwave):850~950至2.4Ghz
2024-05-22 13:29:41 2.42MB
1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协议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传感器、存储器等外设与微处理器之间的通信。由于其简单、高速且易于扩展的特性,SPI协议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详细概述SPI协议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以及优缺点等方面。 一、SPI协议的基本原理 SPI协议采用主从模式进行通信,即一个主机(Master)与多个从机(Slave)之间进行通信。主机负责发起通信请求,而从机则负责响应主机的请求。SPI协议使用四根信号线进行通信: 1.SCLK(Serial Clock):串行时钟线,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2.MOSI(Master Out Slave In):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用于主机向从机发送数据。 3.MISO(Master In Slave Out):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用于从机向主机发送数据。 4.CS(Chip Select):从机选择线,用于选择与主机通信的从机。 在SPI通信过程中,主机通过CS线选择要通信的从机,然后通过SCLK线控制数据传输的时钟。在每个时钟周期内,主机通过MOSI线发送一
2024-05-17 10:46:11 579KB spi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