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科学领域,C++是一门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其设计兼具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和高效的系统级编程能力。为了应对山东大学软件学院的C++期末考试,学生们需要深入理解C++的核心概念和编程范式。复习资料通常会涵盖C++的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STL标准模板库、内存管理、异常处理、以及C++11新特性等内容。 C++的基础语法是所有程序设计的基础,包括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控制语句(if-else、switch-case、循环控制)和函数。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对于编写有效和高效的C++代码至关重要。在复习资料中,学生应该能找到关于如何声明和定义变量、使用各种运算符、控制程序流程等基础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示例代码。 面向对象编程(OOP)是C++的核心特性之一,它通过类和对象的概念来模拟现实世界。复习资料应当包含类的定义、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使用、继承、多态、封装以及如何设计良好的类接口等内容。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如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等,也应当被覆盖,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构建可维护和可扩展的软件系统。 标准模板库(STL)是C++中用于数据存储和算法操作的模板集合。复习资料应该详细介绍STL中的容器(如vector、list、map、set等)、迭代器、算法(如排序、搜索等)和函数对象。理解STL可以极大地提高编程效率,学生需要熟悉如何使用STL组件来处理数据集合和执行算法操作。 内存管理是C++中一个复杂的主题,涉及动态内存分配、指针、引用、智能指针等概念。资料应该指导学生如何在堆和栈上分配和释放内存,以及如何避免内存泄漏和指针悬挂等常见问题。智能指针,如unique_ptr和shared_ptr,作为现代C++内存管理的一部分,也在复习范围之内。 异常处理在C++中允许程序在遇到错误时采取更加优雅的处理方式。资料中应当包含如何使用try-catch块来捕获和处理异常,以及如何定义和抛出自定义异常。异常处理机制是构建健壮程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11是C++语言的一次重大更新,它引入了大量新特性,如auto关键字、lambda表达式、基于范围的for循环、智能指针、移动语义等。这些新特性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效率,对于准备期末考试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新特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的学生在准备C++期末考试时,应当深入复习以上提到的各个方面。通过认真研究和实践这些知识点,他们将能够提高自己的编程技能,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5-06-27 19:36:27 70.49MB 学习资料
1
### 软件工程知识点解析 #### 一、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的选择 1. **增量模型的应用** - **背景**:作为中北大学软件工程期末复习资料中的案例,假设你被任命为一家软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负责管理已被广泛应用的字处理软件新版本的开发工作。公司设定了严格的完成期限,并且已经对外公布。 - **模型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增量模型**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原因如下: - **已有原型**:旧版本的字处理软件可以视为一个现成的原型,可以通过收集用户反馈来明确新版本的需求,无需额外建立原型系统。 - **团队经验丰富**:开发团队对该软件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能够高效地利用增量模型进行开发。 - **未来扩展性**:考虑到软件可能会有后续版本的开发,设计一个开放式的体系结构是必要的,以便于未来的改进和扩展。 2. **瀑布模型的适用场景** - **背景**:另一案例中,需要开发一个简单软件,用于计算浮点数的平方根,结果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该软件在完成测试后会被抛弃。 - **模型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瀑布模型**是最适合的选择。原因如下: - **需求明确**:软件功能明确,没有太多不确定性,无需通过原型来探索需求。 - **无需维护**:因为该软件在使用后会被废弃,所以无需考虑维护性和扩展性。 - **算法成熟**:开方算法是非常成熟的,无需通过迭代来完善算法设计。 #### 二、数据流图(DFD)的设计 - **案例背景**:需要设计一个数据流图来表示录入统计计算某班学生成绩的过程。 - **数据结构**:包括学号、各科目分数、总分、平均分、不及格门数等字段。 - **功能需求**: - 录入全班学生的考试成绩。 - 检查成绩,修正错误,补充遗漏成绩,删除非法成绩。 - 计算总分和平均分。 - 统计不及格科目数量,并标记升级、补考或留级。 - 打印成绩通知单给家长。 - **DFD设计**: - **外部实体**:学生、教师、教务处。 - **数据流**:学生成绩数据、成绩修正指令、成绩通知单等。 - **处理**:成绩录入、成绩检查、成绩计算、成绩统计、通知单打印。 - **数据存储**:成绩数据库。 #### 三、UML关系类型 - **案例背景**:根据图形描述,识别其中存在的泛化、实现、扩展与依赖关系。 - **关系类型**: - **泛化**:表示一种继承关系,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行为。 - **实现**:表示类与接口之间的关系,类实现了接口规定的操作。 - **扩展**:表示类之间的扩展关系,一个类可以扩展另一个类的行为。 - **依赖**:表示两个元素之间的一种使用关系,其中一个元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个元素。 #### 四、软件设计中的耦合与内聚 - **案例背景**:在软件的总体设计阶段,要求在软件设计中做到高内聚、低耦合。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 - **耦合定义**: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的度量。 - **种类**: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 - **目标**:追求尽可能松散的耦合,减少模块间的相互依赖。 - **内聚定义**:内聚是一个模块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紧密程度。 - **种类**:功能内聚、顺序内聚、通信内聚、过程内聚、时间耦合、逻辑内聚、偶然内聚。 - **目标**:追求高内聚,增强模块的独立性和可维护性。 #### 五、状态转换图 - **案例背景**:设计一个描述办公室复印机行为的状态转换图。 - **状态转换**: - **闲置状态**:未接到复印命令时的状态。 - **复印状态**:接到复印命令后执行复印任务。 - **缺纸状态**:复印过程中缺纸时的状态。 - **卡纸状态**:复印过程中出现卡纸故障时的状态。 #### 六、Jackson方法绘制软件程序结构图 - **案例背景**:设计一个打印表格的程序,表格包含不同的类别(教师/学生)和相应的状态(工龄/年级)。 #### 七、N-S盒图与流程图转换 - **案例背景**:将给定的N-S盒图转换为流程图。 #### 八、软件测试方法 - **案例背景**:一家工厂的采购部每天需要一张订货报表,报表按照零件编号排序,列出所有需要再次订购的零件的信息。 - **测试方法**: - **数据流图**:绘制数据流图来表示系统的数据流向。 - **软件结构图**:展示系统的整体结构。 - **判定表、判定树**:用来表示复杂的条件组合及其结果。 - **数据字典**:定义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元素。 - **等价类划分**:将输入域划分为几个等价的类别。 - **边界值分析**:选取刚好等于、略高于或略低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 **白盒测试**:基于代码的测试策略,包括不同的路径覆盖。
2025-05-23 18:24:34 1.1MB 软件工程
1
### 软件测试知识点详解 #### 一、Java语法基础与编程规范 根据题目中的示例代码,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关键知识点: 1. **包(Package)声明**: - 包是用来组织类的一种机制,它使得不同类之间不容易产生命名冲突。 - 包声明总是位于Java源文件的第一行(在任何导入语句之前)。 - 示例代码中的第一行`package test;`定义了当前类所在的包名为`test`。 2. **类的定义**: - Java中的类定义格式为:`[修饰符] class 类名 { 类体 }` - 示例中的类`Demo`是一个公共类,使用`public class Demo {...}`来定义。 3. **主方法(main Method)**: - 每个可执行的Java程序都必须包含一个主方法,它是程序的入口点。 - 主方法的签名必须是`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4. **变量声明与初始化**: - 变量声明指明变量的数据类型,并为其命名。 - 示例代码第4行`int sum;`声明了一个整型变量`sum`但未初始化,这会导致编译错误,因为局部变量在使用前必须初始化。 5. **循环结构**: - `for`循环是一种常用的循环控制结构,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 - 示例代码第5至7行的`for`循环用于计算1到10的累加和。 6. **异常处理**: - 尽管示例代码中没有涉及异常处理,但在实际编程中,正确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非常重要。 - Java提供了`try-catch`等机制来处理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 二、软件测试理论与实践 1. **测试策略**: - 题目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测试策略:完全组合测试和两两组合(Pair_wise)测试。 - 完全组合测试考虑所有可能的参数组合,而两两组合测试只考虑每两个参数之间的组合,可以显著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从而提高效率。 2. **PICT工具**: - PICT(Pair-wise Independent Combinatorial Testing)是一种自动化工具,用于生成基于组合的测试用例。 - 使用PICT工具可以快速生成满足特定覆盖标准的测试用例集,特别是对于具有多个输入参数的情况非常有效。 3. **组合测试案例计算**: - 根据题目描述,共有7个因素,每个因素有若干选项。 - 如果进行完全组合测试,则组合数为各因素选项数量的乘积,即\(7 \times 5 \times 4 \times 3 \times 3 \times 5 \times 3 = 8100\)个。 - 若使用两两组合测试,则根据PICT工具的运行结果得出28个测试用例。 4. **JUnit单元测试框架**: - JUnit是Java中最流行的单元测试框架之一,用于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 在提供的代码示例中,使用了JUnit来编写对`UseCase`类的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方法的定义、预期结果的设置以及断言的使用等。 5. **Calculator类及其测试**: - 示例代码中还给出了一个简单的`Calculator`类,实现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 对于此类类的测试,通常会关注其各个方法的功能实现是否正确,以及边界条件下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题目中涉及的软件测试相关知识点较为全面,包括了Java编程基础、软件测试策略、测试工具的应用以及单元测试框架的实际运用等多个方面。这对于软件测试领域的学习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复习资料。
2025-05-23 18:05:36 74KB 测试工具
1
1. TCP/IP分层网络体系结构、分层原因、作用 TCP/IP分层网络体系结构是一个由四个层次组成的分层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 网络接口层。 这个分层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网络功能的模块化设计和分层实现,让不同的网络功能被分配 到不同的层次中,每一层都专注于自己的任务,使得整个网络功能的实现更加简单、可靠、灵活。 具体来说,这个分层结构的作用包括: 1. 模块化设计:将网络功能分解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层次,使得每个层次的功能可以单独设计 和实现,这样可以提高网络设计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2. 分层实现: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协议和规范,这样就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协议来实现不同的 网络功能,而且不同的协议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这样就可以更加灵活地组合不同的协 议来实现不同的应用需求。 3. 简化设计:将网络功能分解成不同的层次之后,可以更加简化网络功能的设计和实现,从而 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4. 提高可靠性:通过在不同的层次上定义不同的协议和规范,可以使得网络功能的实现更加可 靠,因为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这样就可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 总的来说,TCP
2025-05-22 18:09:17 24.94MB TCP/IP VLAN ICMP协议 NAT
1
博主是软院21级的,授课老师是lyx。 这门课还是很重要的,课程的成绩组成是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 平时成绩包括两次随堂测验(开卷),每次测验占%20 一篇论文(%10)。 期末考试相对来说不难,也不简单,也就是中等难度,只要好好复习了,大多数的题都能秒。 复习资料包含以下的内容:1.上课用的课件2.两次随堂测验试题3.期末考试选择题题库4.电子版教材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2025-03-28 17:25:42 193.96MB 东北大学 软件学院 计算机网络
1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_——_课程实验代码+期末复习资料+期末实验大作业测试报告_software-quality-testing试报告_software-quality-testing.zip
2024-12-13 14:53:19 54.76MB
1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and Testing)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旨在教授学生如何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识别和修复软件缺陷,并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课程内容包括测试的基本概念、测试过程、测试技术和工具、质量保证方法等。下面是该课程相关的资源描述,包括课程实验代码、期末复习资料和期末实验大作业测试报告。 ### 课程实验代码 课程实验代码涵盖了多个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的理论知识。这些实验通常包括: 1. **单元测试(Unit Testing)**:编写测试用例,使用JUnit或类似框架对软件的各个单元进行测试。 2. **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测试多个单元的组合,确保它们协同工作。 3. **系统测试(System Testing)**: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其是否符合指定的需求。 4. **回归测试(Regression Testing)**:在软件更改后进行测试,以确保新代码没有引入新的缺陷。 每个实验代码包含详细的注释和说明,帮助
2024-12-13 14:38:15 96.71MB 课程资源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本资源摘要信息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性能指标等重要知识点。 一、考试题型及考核式 计算机网络的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占比分别为20%、20%、60%,考试方式为闭卷。 二、考点 1.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信元交换四种。其中,电路交换需要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报文交换中心将报文分组并加上首部后传输;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将报文分组并加上首部后传输;信元交换是指在交换中心将报文分组并加上首部后传输。 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包括连通性和共享含义,即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协议的控制之下,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为目的的系统。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包括: * 从网络结点分布来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个人区域网(PAN)等。 * 按交换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等。 * 按网络拓扑构造可分为星型网络、树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和分布式网络等。 * 按网络使用围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等。 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 * 速率(bit rate):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单位是b/s、kb/s、Mb/s、Gb/s等。 * 带宽(bandwidth):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Hz。 * 时延(latency):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组成部分包括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等。 * 吞吐量(throughput):指在单位时间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的数据量,单位是b/s、kb/s、Mb/s、Gb/s等。 * 利用率(utilization):信道利用率,指信道中实际使用的带宽与总带宽的比值。 本资源摘要信息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性能指标等重要知识点,为学习和复习计算机网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4-07-04 09:24:38 800KB
1
【华南师范大学软件测试与质量期末复习资料】涵盖了软件测试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高效备考。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阐述: 1. **软件缺陷**:软件缺陷是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功能缺失、不符合用户需求或系统崩溃。例如,飞行控制软件的循环语句错误、北京奥运会门票系统的流量超载、新西兰航空公司的事故、科罗拉多河洪水预测失误以及英特尔奔腾浮点除法问题等,都是软件缺陷引发的实际案例。软件缺陷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设计不合理、功能不完全实现、效率低下、精度不足等。 2.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评估软件质量并确保其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它与软件质量密切相关,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测试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项目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测试过程与开发过程相辅相成,前期依赖开发,后期开发依赖测试。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查找错误,验证软件是否符合规定的需求。 3.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为特定目的设计的一组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结果,用于检验程序的特定路径或验证需求的满足。有效的测试用例能提高发现缺陷的效率,具有高重复性和良好的管理性。 4. **软件测试的基本思路**: - 增加功能测试:考虑必填项、最大长度、判重、数据属性及组合等。 - 修改功能测试:在增加功能的基础上,关注允许修改的数据类型。 - 删除功能测试:单条和多条记录的删除,确保删除操作的正确性和权限控制。 - 查询功能测试:包括无条件、单条件、组合条件、默认条件、模糊和精确查询。 - 导入/导出功能测试:关注文件格式、大小和数据格式的合法性。 - 计算功能测试:理解计算逻辑并覆盖所有可能情况。 - 业务流程测试:了解并验证业务流程的正确性和优先级。 5. **软件测试过程**:测试过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阶段。单元测试主要针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如函数或方法,确保它们按预期工作。 复习时,学生应对照课本,结合在线资源(如CSDN博客),深入理解和掌握上述概念,尤其要对软件缺陷的案例、测试用例的编写以及各种测试策略有清晰的理解。通过模拟不同题型(名词解释、问答、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性能测试和文献理解题)的练习,以增强对软件测试理论和实践的掌握,提高应试能力。
2024-06-23 00:15:44 7.5MB 软件测试 期末复习
1
说明地址:http://www.doc88.com/p-2455055077689.html;1.基本概念 计算机系统中软件和硬件的概念,裸机的概念。 裸机:没有任何软件支持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张尧学p2)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虚拟机的概念,在层次结构中操作系统所处的位置。 ①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张晨曦p3) 微程序级:该级的机器语言是微指令集,程序员用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可直接由硬件解释实 现。 传统机器级:该级的机器语言是该机的指令集,程序员用机器指令集编写的程序可由微程序 解释实现。该解释程序(把指令集解释成微指令集)运行在微程序级上,该过 程又叫仿真。一台机器的微指令集是唯- -固定的,但解释程序可以有多个,每一个对应一种 指令集。
2024-06-20 19:03:24 7.24MB 操作系统 全套教案 大学期末 复习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