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黑体:设计与开发的通用字体资源》 在数字时代,字体设计与开发是界面美观和信息传达的关键要素。"思源黑体"(Source Han Sans),这款由Adobe公司与日本字体公司Prestige Elastic Fonts共同研发的开源字体,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生的优秀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探讨其设计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如何在设计和开发项目中有效利用。 让我们了解思源黑体的基本信息。它是一款全面覆盖简体中文(Simplified Chinese)的无衬线字体,属于黑体风格。"Source Han Sans"是其英文名称,意在强调其源代码开放性,符合开源社区的精神。同时,它还包括了其他语言的字符集,如日文和韩文,以及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以满足全球化的需求。 设计上,思源黑体以其清晰易读性和广泛的字重选择为亮点。字体设计师们精心设计了7种不同的粗细级别,从超细到特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层次,适应不同场景和用途。无论是网页设计、移动应用、电子书或是印刷品,都能找到适合的字重。此外,思源黑体的线条简洁流畅,笔画均匀,使得文字在屏幕显示和打印时都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对于开发者来说,思源黑体的开源属性是一大优势。其采用OpenType字体格式,支持Open Font License(OFL)协议,允许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极大地降低了版权问题带来的风险。开发者可以将其集成到项目中,为用户提供一致且高质量的文本体验,尤其在需要多语言支持的项目中,思源黑体的全面字符集成为首选。 在实际应用中,"Subset OTF-CN"表示该版本仅包含了简体中文字符的子集,适合那些只需要中文支持的项目,减少了文件大小,提高了加载速度。然而,如果需要更全面的语言支持,可以寻找包含完整字符集的版本。 思源黑体以其优秀的可读性、广泛的语言覆盖和开源特性,成为了设计与开发领域中的热门选择。无论你是设计师,致力于打造美观的界面;还是开发者,追求高效可靠的文本渲染,思源黑体都值得你深入了解和使用。在数字化的世界里,一款好字体能提升用户体验,而思源黑体无疑是我们手中的一把利器。
2025-08-06 09:56:43 236.03MB 思源黑体
1
在MATLAB编程环境中,"BreakAxis"是一种特殊的技术,用于创建图形时处理Y轴上的数据范围过大或过小的问题。这种技术使得Y轴在特定点断开,避免了因为比例不协调导致的大量空白区域,使得图形更具可读性和视觉吸引力。在"matlab开发-BreakAxis"项目中,`BreakPlot.m`文件很可能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核心脚本。 `BreakPlot.m`文件可能包含了以下关键知识点: 1. **自定义轴函数**:MATLAB提供了`plot`、`semilogx`、`semilogy`等默认的绘图函数,但它们无法直接实现轴的断裂。`BreakPlot.m`可能定义了一个自定义函数,通过组合`axis`、`ylim`、`hold on`和`plot`等命令来控制Y轴的显示范围,并在特定位置进行断裂。 2. **轴断裂的实现**:轴断裂通常通过设置两个不同的轴范围来实现,中间留出一段空白不显示任何数据。这可能涉及到对Y轴坐标系统的分割和重新映射。 3. **图形对象操作**:MATLAB中的图形由一系列图形对象组成,如轴、线、文本等。`BreakPlot.m`可能通过操纵这些对象(如创建虚线、添加文本注释指示断裂位置)来增强轴断裂的效果。 4. **条件判断**:为了智能地决定是否需要断轴,代码可能包含检查Y轴数据范围的逻辑。如果差异过大,程序会自动执行断轴操作;否则,保持常规的连续轴。 5. **用户交互性**:高级的版本可能还允许用户自定义断裂点的位置、断裂宽度以及断裂线的样式,通过输入参数或者回调函数实现。 6. **轴标签与图例**:为提高可读性,`BreakPlot.m`可能会包括设置轴标签和图例的代码,确保用户能清晰理解图形内容。 7. **数据处理**:在绘制之前,代码可能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例如归一化、分段等,以便更好地适应断轴的展示。 8. **示例与测试**:为了验证`BreakPlot.m`的功能,代码中可能包含了各种示例数据和测试用例,演示了不同情况下的轴断裂效果。 9. **兼容性考虑**:考虑到MATLAB的不同版本可能存在的差异,`BreakPlot.m`可能进行了兼容性处理,确保在多个版本的MATLAB中都能正常工作。 通过理解和使用`BreakPlot.m`文件,开发者可以更有效地展示那些Y轴范围跨度极大的数据,使得关键信息在图形中更加突出,这对于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尤其有价值。
2025-08-06 07:47:23 1KB
1
最新版的MX Component V4.16s,此压缩文件为三菱官方文件(MX Component V4.16s)总共有336M,因上传大小限制240M,所以分为两个文件(sw4dnc-act-e_416s最新MX开发工具包压缩包第1个共2个,sw4dnc-act-e_416s最新MX开发工具包压缩包第2个共2个),请查看我分享的另外一个压缩文件。
2025-08-05 22:24:40 116.51MB
1
最新版的MX Component V4.16s,此压缩文件为三菱官方文件(MX Component V4.16s)总共有336M,因上传大小限制240M,所以分为两个文件(sw4dnc-act-e_416s最新MX开发工具包压缩包第1个1共2个,sw4dnc-act-e_416s最新MX开发工具包压缩包第2个1共2个),请查看我分享的另外一个压缩文件。
2025-08-05 21:59:08 220MB
1
GetWord是一款专业的屏幕取词组件(控件),它可以帮助您在公司产品中快速便捷地集成屏幕取词功能,有效降低软件开发成本。GetWord是世界上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全面支持Windows Vista和Adobe Acrobat/Acrobat Reader的专业屏幕取词引擎。目前,遍布世界各地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客户都在使用GetWord。这些客户有:Apple(美国)、LEC(美国)、NetBrain(美国)、Autonomy(英国)、MJT Net(英国)、Linguatec(德国)、Issendis(法国)、Karolinska Insitutet(瑞典)、Caliber Multimedia(台湾)、MegaDict(泰国)、Matrix Development System(西班牙)、国泰君安(中国上海)、快鱼科技(中国北京)、爱科信(中国深圳),等等. 产品信息: 支持的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Vista/Windows 7。 支持的软件开发环境: GetWord支持所有主流的软件开发环境,如Visual Studio 6.0, Visual Studio .Net 2003, Visual Studio .Net 2005, Delphi , C++ Builder, Dev-Cpp等等。
2025-08-05 21:25:12 3.03MB 屏幕取词 getword
1
《DSP320LF2407与EPM240开发板实例源码解析》 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篇将详细探讨基于TI公司的DSP320LF2407和Lattice EPM240的开发实例,以及相关源码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两个组件的协同工作原理和应用。 DSP320LF2407是一款高性能的16位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广泛应用于音频处理、图像处理和通信等领域。其强大的运算能力、高速的采样率和丰富的外设接口使得它在嵌入式系统中具有很高的灵活性。而EPM240则是一款属于EPM系列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用于实现用户自定义的数字逻辑功能,如接口扩展、数据转换等,具有高密度和低功耗的特点。 "PLD实验"部分的源码可能包含了对EPM240的配置和控制代码。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通常会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或Verilog)来定义EPM240的逻辑功能,并通过编程工具将其编译为适配器件的配置文件。这部分源码可能涉及到时序逻辑、状态机设计以及与DSP320LF2407的通信协议,如SPI或I2C。 "DSP"部分的源码则着重于DSP320LF2407的算法实现和系统控制。该处理器支持C/C++编程,开发者可以利用其内置的数学库和指令集优化算法性能。实例源码可能涵盖了数字滤波、信号解码、实时处理等功能,同时可能包含初始化设置、中断处理和数据传输子程序。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DSP320LF2407与EPM240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例如,EPM240可能被用作DSP的外围扩展,处理一些固定功能,如数据缓冲、接口转换,从而减轻DSP的负担,提高系统效率。源码中的交互部分可能涉及同步机制,确保数据在两个器件间的正确传输。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源码,开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字电路基础,熟悉DSP和PLD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编程环境和工具。同时,理解TI DSP的汇编语言或C/C++编程,以及Lattice的配置工具和编程流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dsp320lf2407+epm240开发版实例源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宝贵资源。通过对这些源码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掌握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两种技术,实现复杂系统的集成和优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技能,也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参考路径。
2025-08-05 21:17:29 2.72MB dsp320lf2407 epm240 实例源码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语言和ABB机器人PC SDK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多种关键功能。首先,通过集成C#和PC SDK,实现了对机器人变量的实时刷新和修改,确保能够及时监控并调整机器人状态。其次,针对IO操作进行了优化,支持IO状态的实时刷新和修改,增强了机器人对外部设备的交互能力。此外,还实现了在线程序修改与实时刷新,使得开发者能够在不停止机器人运行的情况下对其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最后,重点讨论了上位机移动机械手的控制方法,展示了如何通过C#编写控制代码并通过PC SDK发送指令来实现对机械手的精准操控。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机器人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C#编程语言并对ABB机器人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提升机器人性能和效率的企业和个人开发者。主要目标是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通过对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增强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和技术细节,有助于读者快速掌握相关技能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
2025-08-05 13:56:02 4.55MB SDK
1
### PROFIBUS DP从站开发知识点详解 #### 1. PROFIBUS-DP协议概述 - **PROFIBUS-DP基本概念**: - PROFIBUS-DP是一种基于PROFIBUS标准的子集,专门针对快速数据传输场景设计。它主要用于连接主站和从站,实现高速的数据交换。 -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PROFIBUS-DP因其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而被广泛应用。 - **PROFIBUS-DP的功能**: - **周期性数据传输**:主站定期读取从站的输入信息,并向从站发送输出信息。 - **非周期性通信**:包括设备配置、诊断及报警等功能,这些功能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智能性。 - **通信结构**: - 主站-从站结构:一个PROFIBUS-DP网络通常由一个或多个主站和多个从站组成。主站负责协调整个网络的数据交换,从站则响应主站的请求并执行相应的任务。 #### 2. PROFIBUS-DP协议结构 - **协议层级**: - **物理层**:定义了传输媒介的物理特性,如信号电平、数据传输速率等。PROFIBUS-DP通常采用RS-485接口进行通信。 - **数据链路层**:定义了访问总线的规则,包括帧格式、错误检测等。 - **应用层**:定义了特定应用的协议和服务。 - **PROFIBUS-DP的协议层次**: - 第一层(物理层):定义了传输媒介的物理特性。 -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定义了访问总线的规则。 - 用户接口:提供了高层应用与低层协议之间的交互接口。 #### 3. 报文格式与分析 - **PROFIBUS-DP报文**: - 报文是PROFIBUS-DP通信的基本单元,包含了所有必要的信息以确保数据正确无误地传输。 - **报文详细剖析**: - **报文格式**:主要包括同步字段、地址字段、控制字段、数据字段、校验字段等。 - **周期性数据交换报文**:用于主站与从站之间的常规数据交换,具有固定的结构和频率。 - **非周期性报文**:如诊断信息、设备参数设置等,不固定时间发送。 #### 4. 状态机 - **初始化阶段**: - 在系统启动时,从站会进入初始化状态,等待接收主站的命令。 - 初始化阶段还包括重启和用户数据通信准备。 - **状态机概述**: - 从站的状态机定义了从站如何响应来自主站的不同命令。 - 状态机有助于理解从站的行为模式及其与主站的交互逻辑。 #### 5. 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服务 - **SAP55 (SET_SLAVE_ADD)**: - 用于设置从站的地址。 - 这一服务对于从站的初始化非常重要。 - **SAP61 (SET_PRM)**: - 用于设置从站的参数。 - 参数可以包括通信速率、数据格式等。 - **SAP60 (SLAVE_DIAG)**: - 提供从站的诊断信息。 - 有助于维护人员了解从站的工作状态。 - **SAP62 (CHK_CFG)**: - 用于检查从站的配置是否正确。 - 对于确保从站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 6. GSD 文件 - **GSD 文件范例**: - GSD (Generic Station Description) 文件是描述从站特性的标准文件。 - 它包含了从站的所有必要信息,如通信参数、服务功能等。 - **GSD 规范**: - GSD 文件遵循一定的格式规范,以便于不同厂商的产品能够相互兼容。 - 了解GSD文件的结构和内容对于开发PROFIBUS-DP从站至关重要。 #### 7. SPC3 (Slave Protocol Controller 3) - **SPC3介绍**: - SPC3是PROFIBUS-DP从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它实现了从站的通信协议栈,负责处理所有的通信任务。 - **SPC3的特点**: - 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 - 支持多种通信模式,包括周期性和非周期性通信。 #### 8. PROFIBUS-DP 寄存器 - **CONTROL PARAMETERS (LATCHES/REGISTERS)**: - 控制参数寄存器用于存储和管理从站的关键配置和状态信息。 - 这些寄存器包括但不限于中断请求寄存器、中断屏蔽寄存器、中断确认寄存器等。 - **中断控制器寄存器**: - **中断请求寄存器 (IRR)**:用于记录已发生的中断事件。 - **中断屏蔽寄存器 (IMR)**:用于控制哪些中断可以被触发。 - **中断确认寄存器 (IAR)**:用于清除已处理的中断标志。 - **中断寄存器 (IR)**:用于存储当前激活的中断状态。 #### 9. 组织参数 - **ORGANIZATIONAL PARAMETERS**: - 这些参数用于定义从站的内部组织结构。 - 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缓冲区的大小、定时器设置等。 #### 小结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了解到PROFIBUS-DP从站开发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包括协议结构、报文格式、状态机、服务访问点(SAP)、GSD文件、SPC3控制器以及各类寄存器等。这些内容不仅对于从站的开发非常重要,也是理解整个PROFIBUS-DP系统运作原理的基础。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开发者能够更好地掌握从站的工作机制,从而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和质量,使其更快地投入实际生产应用中。
2025-08-05 10:05:24 3.35MB DP从站
1
参照是在NC框架下开发中非常常见的一个专项,本质就是在编辑某字段时通过触发参照时获得的一些信息(集团、组织、用户等),临时拼成SQL语句,到数据库中指定的单张或联查多张表,过滤出所有备选项,展现在页面参照选择对话框中供用户选择。目的是统一提供基本档案的录入,防止手工录入产生的错误。NC系统中的参照大致分为两种:系统参照(物料、集团等预制好的)和自定义参照。 ### NC标准参照开发详解 #### 一、NC参照开发概述 在NC系统中,参照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功能,用于简化和标准化基本档案的录入工作,从而减少由人工输入引起的错误。参照开发主要涉及到当用户编辑某一字段时,通过触发参照功能获取相关信息(例如集团、组织、用户等),并基于这些信息动态构建SQL语句来查询数据库中的单个或多个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备选记录,最终在界面上以参照选择对话框的形式展现给用户进行选择。 #### 二、NC系统的参照分类 NC系统中的参照大致分为两大类:系统参照和自定义参照。 - **系统参照**:由NC系统预先定义好的参照,如物料、集团等。这类参照通常较为通用,可以直接使用而无需额外的开发工作。 - **自定义参照**: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定制的参照,需开发者自行设计和实现。 #### 三、系统参照开发详解 系统参照的开发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单据模板参照和查询模板参照。 ##### 1. 单据模板参照 在单据模板中设置参照字段时,只需在元数据中将相应字段的类型样式设为“REF”,并选择合适的系统参照类型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参照类型可能不会自动带出参照名称,这种情况下需要手动补全。此外,在单据模板初始化中还可以对参照进行更具体的设置,比如离开焦点时显示名称、启用数据权限等。 对于较复杂的参照场景,还需在编辑前事件中传入特定参数来精确控制数据过滤,如下例所示: - **离散订单表头产品字段**:在编辑前事件中需要取出产品的参照模型,并设置集团等信息,以便更准确地过滤数据。 ##### 2. 查询模板参照 查询模板中的参照字段设置选项较少,但同样需要设置过滤条件。与单据模板不同,查询模板没有编辑前后事件,因此参照过滤和字段间的联动设置更为复杂。 - **查询模板参照过滤设置**:可以通过实现平台提供的`IQueryConditionDLGInitializer`接口来进行设置。在接口的初始化方法中,利用`QueryConditionDLGDelegator`对象进行参照设置。 - **字段间的联动**:对于需要根据另一字段值动态调整过滤条件的情况,可以通过手动配置字段监听来实现。具体操作是继承`AbstractLinkageColumnListener`类,并在其中定义监听和联动逻辑。 #### 四、自定义参照开发详解 自定义参照是根据业务需求定制的,相较于系统参照而言更为灵活。 ##### 1. 最简单的自定义参照 自定义参照的基本构成包括参照模型定义和SQL拼接规则的制定。 - **参照模型定义**:自定义参照需要定义参照模型(`RefModel`)。与系统参照不同,自定义参照对应的表在元数据实体定义时必须实现`IBDObject`接口。 - **SQL拼接规则**:根据具体业务需求,自定义SQL语句的拼接规则,以确保能够正确地过滤出所需的数据。 ##### 2. 自定义参照开发流程 - **定义参照模型**:创建自定义的参照模型类,定义其属性和方法。 - **实现参照接口**:参照模型类需实现特定接口,以支持参照功能。 - **设置SQL拼接规则**:根据业务需求定义SQL语句的拼接逻辑。 - **集成到业务单据**:将自定义参照集成到相应的业务单据中,以便在使用时可以调用。 #### 五、总结 NC系统中的参照开发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实践,不仅能够提高数据录入的准确性,还能提升用户体验。无论是系统参照还是自定义参照,都有其适用场景和技术要点。开发者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并实现相应的参照机制,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通过对参照开发的深入了解和实践,可以进一步提升NC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025-08-04 21:58:26 355KB 参照开发
1
针对原网格流场单变量分析的POD程序及输出模态数据与重构结果展示,含视频教程及实例数据代码全集,针对原网格流场单变量分析的POD程序及输出模态数据与重构结果——含视频教程与实例数据程序代码详解,针对原网格的流场单变量进行本征正交分解pod程序 输出模态tecplot文件,特征值,时间系数等参数,输出重构流场tecplot文件 包含视频教程和实例数据以及程序代码 ,针对原网格的流场单变量;本征正交分解(POD)程序;输出模态TECplot文件;特征值;时间系数;重构流场TECplot文件;视频教程;实例数据;程序代码,针对网格流场单变量POD程序:输出模态与参数,重构流场TECPlot文件教程及实例数据程序代码
2025-08-04 19:32:18 1.19MB 开发语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