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ser Guide - Second Edition, some basic knowledge about the UML, it is suitable for beginner. 统一建模语言(UML)用户指南第二版是一本专门为UML学习者提供的指南,它详尽地介绍了UML的核心概念及其应用。由UML的三位创始人Grady Booch、James Rumbaugh和Ivar Jacobson共同编写。本书作为行业标准的参考指南,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软件密集型系统可视化、规范化、构建和文档编写的行业标准,它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建模语言。UML通过提供一整套图形化表示方法和符号,允许用户对各种软件密集型系统的工件进行建模。UML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减少因理解不一致造成的混淆。 UML 2.0的标准化进一步扩展了语言的应用范围和可行性,其固有的表达能力使得用户能够从企业信息系统和分布式网络基础应用到实时嵌入式系统等各种系统进行建模。本书作为UML的教程,介绍了UML的基本方面,采用双色格式帮助学习者更容易地吸收和学习。 本书从UML的概览开始,通过逐步引入各章节的几个概念和符号,逐步解释了这门语言。它也展示了UML在多种应用领域解决复杂建模问题中的应用。本书的特点是深入的覆盖范围和以实例驱动的方法,这种风格使得第一版的《统一建模语言用户指南》成为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本书内容已全面更新,以反映UML 2.0所需的新符号和使用规则。本书的亮点包括: - 新增了关于组件和内部结构的章节,这些内容包括了建立封装设计的新能力; - 更新了有关提供的和所需的接口、协作以及UML配置文件的详细信息; - 对序列图、活动图等讨论的添加和变更; - 介绍了UML 2.0规范引入的许多其他变更。 通过这本基础且重要的指南,读者将能够快速掌握这一行业标准建模语言的最新功能,并能将它们应用于下一个软件项目中。考虑到UML 2.0对旧版本的许多符号和使用规则都进行了更改,本书的全面更新是十分必要的,它确保了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在学习UML时,读者会了解到包括用例图、类图、对象图、活动图、状态图、序列图、通信图和组件图等在内的各种图示。这些图示为描述系统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有助于开发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系统,为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实现提供支持。例如,用例图帮助捕捉和描述系统的功能性需求,而类图则帮助设计系统中的类结构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UML还具备建模系统行为的能力,如活动图和状态图可以用来表示系统的动态行为,序列图和通信图则更多地被用于描绘系统内部各对象间的交互。组件图和部署图则分别描述了系统的软件架构和物理部署。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UML,读者还需要熟悉UML的13种图的分类和特点,以及这些图中所涉及的各种符号和术语,如类、接口、关联、依赖、泛化、实现等。此外,UML中的注解和标签也是表达细节的工具。 UML用户指南也提到了UML的可扩展性,这是通过UML的配置文件(profiles)来实现的,允许用户为特定的应用领域创建定制的建模元素,从而提高UML在特定领域的表达能力。UML 2.0引入了更多的扩展机制,它使得UML的应用更加广泛,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种复杂系统的建模需求。 UML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在软件工程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掌握UML,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文档化工作,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软件开发人员,《统一建模语言用户指南第二版》都是一本宝贵的资源,它将帮助他们跟上UML标准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这门语言。
2025-11-18 09:38:52 9.67MB UML
1
###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第二版 #### 知识点概述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第二版是由Ian Millington和John Funge共同编著的一本书,该书旨在为游戏开发者提供关于如何将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游戏设计与开发的专业指导。此书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的广泛内容,并提供了实际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些理论。 #### 关键知识点详述 ##### 1. 人工智能基础 - **定义**:书中会介绍什么是人工智能,它如何工作以及它在游戏产业中的重要性。 - **历史背景**:对人工智能的历史进行简要回顾,包括关键里程碑和发展趋势。 - **基本原理**:讲解AI的基本原理,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基础知识。 ##### 2. 游戏AI的核心概念 - **行为树**:介绍行为树的概念及其在游戏AI中的应用,解释如何构建复杂的行为决策系统。 - **路径规划**:讨论不同的路径规划算法(如A*算法),并展示它们如何被用来解决游戏角色在游戏世界中的移动问题。 - **状态机**:解释状态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游戏AI中的作用,比如如何实现角色的动态行为变化。 ##### 3. 高级AI技术 - **神经网络**:探讨如何使用神经网络来创建更智能、更自适应的游戏角色行为。 - **遗传算法**:介绍遗传算法的概念及其在优化游戏AI设计中的应用。 - **模糊逻辑**:解释模糊逻辑如何用于处理游戏AI中的不确定性问题。 ##### 4. AI在不同类型游戏中的应用 - **策略游戏**:分析AI在策略游戏中的应用,例如如何设计具有战略思维的人工智能对手。 - **动作游戏**:探讨AI在动作游戏中的应用,包括如何使NPC角色更加逼真和挑战性。 - **角色扮演游戏**:研究AI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应用,例如如何创造具有个性和情感的角色。 ##### 5. 实际案例研究 -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不同游戏中AI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各种技术的实际效果。 - **项目实践**:提供一些小型项目的实操指南,让读者亲自动手实践AI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 ##### 6. 工具和技术 - **Unity**:介绍如何使用Unity游戏引擎集成AI功能,包括Unity ML-Agents等工具。 - **Unreal Engine**:讨论Unreal Engine中支持AI开发的相关功能和插件。 - **其他工具**:列举其他流行的AI开发工具和库,如TensorFlow、PyTorch等。 #### 结论 《人工智能在游戏中的应用》第二版不仅是一本理论性的书籍,还包含了大量实用的编程技术和案例分析,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游戏体验的游戏开发者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掌握从基础到高级的各种AI技术,并学会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游戏项目中,从而创造出更加生动、富有挑战性和沉浸感的游戏体验。
2025-11-03 22:17:03 4.1MB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
### SystemVerilog for Design(Second Edition) #### 书籍概述与重要性 《SystemVerilog for Design》第二版是一本深入探讨SystemVerilog语言在硬件设计领域应用的专业书籍。该书聚焦于SystemVerilog中用于表示可模拟且可综合硬件设计的部分,并通过详细章节介绍了其相较于传统Verilog语言的关键增强功能。 #### Chapter 1: SystemVerilog概述及其关键增强功能 - **SystemVerilog简介**: 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SystemVerilog的概念及其相对于Verilog的核心改进。 - **关键增强功能**: 包括数据类型、模块结构、任务与函数定义等方面的增强,这些新特性使得SystemVerilog能够更高效地表示复杂的硬件设计。 #### Chapter 2: 设计数据声明的增强 - **包(Packages)**: 讨论了如何利用包来组织和共享设计中的数据。 - **单元($unit)**: 探讨了单元的作用域以及如何在不同单元之间共享变量。 - **共享变量(Shared Variables)**: 介绍了在不同模块或实例间共享数据的方法。 - **其他重要主题**: 还涉及到了其他与声明相关的关键概念,如局部变量、静态变量等。 #### Chapter 3: 新的数据类型 - **新增数据类型**: 详细讲解了SystemVerilog中新增的各种数据类型,如数组类型、结构体类型等。 - **数据类型的正确使用**: 强调了每种数据类型的预期用途及最佳实践。 #### Chapter 4: 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 - **typedef的使用**: 教授如何使用`typedef`关键字创建新的数据类型定义。 - **枚举类型**: 介绍了如何定义枚举类型变量,以及它们在硬件建模中的应用。 #### Chapter 5: 结构体与联合体的应用 - **结构体和联合体**: 讲解了如何在硬件模型中使用结构体和联合体。 - **数组的增强**: 分析了SystemVerilog对数组的新特性,并提供了一些抽象化建模技巧。 #### Chapter 6: 专业化的过程块与增强的任务/函数定义 - **过程块**: 描述了SystemVerilog中专业化的过程块,如`always_ff`、`always_comb`等。 - **增强的任务与函数**: 展示了如何利用增强后的任务和函数定义来创建更加精确的设计模型。 #### Chapter 7: 操作符与过程语句的增强 - **操作符和语句**: 讲述了SystemVerilog中操作符和过程语句的增强,包括新的条件操作符、循环语句等。 - **代码效率**: 通过案例展示如何使用这些增强功能编写更简洁、准确的硬件模型代码。 #### Chapter 8: 枚举类型与有限状态机设计 - **枚举类型的应用**: 针对如何在有限状态机(FSM)设计中使用枚举类型进行了详细介绍。 - **二态逻辑建模指南**: 提供了使用二态逻辑进行硬件建模的指南。 #### Chapter 9: 设计层次结构的增强 - **嵌套模块声明**: 探讨了如何使用嵌套模块声明来更好地组织大型设计。 - **简化模块实例声明**: 介绍了一种简化模块实例声明的新方法,使设计更加清晰易懂。 #### Chapter 10: 接口的引入 - **接口构造**: 详细介绍了SystemVerilog中新增的接口构造,以及如何利用接口来简化复杂总线的表示。 - **IP模型的智能化**: 讨论了如何通过接口创建更智能、更易于使用的IP模型。 ### 总结 《SystemVerilog for Design》第二版不仅是一本关于SystemVerilog语言的技术指南,更是为硬件设计师提供了从基本概念到高级技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对SystemVerilog各个方面的详尽讨论,本书帮助读者掌握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一强大工具来进行硬件设计和建模,从而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工程师,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2025-09-11 14:44:53 2.51MB SystemVerilog Design(Second Edition).pdf
1
COMSOL仿真模块中的second_harmonic_generation(二次谐波生成)模型是用于模拟激光系统中的非线性效应。激光系统作为现代电子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产生激光波长的方式尽管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点:波长由受材料参数影响的受激辐射决定。特别地,要生成短波长激光(例如紫外光)是一项挑战。通过使用非线性材料,可以产生频率是激光光频率倍数的谐波。 在COMSOL仿真环境中,设置二次谐波生成作为瞬态波仿真,是通过使用非线性材料特性来完成的。模型选取了Nd:YAG(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发出的波长为1.06μm的激光束聚焦于非线性晶体中,使激光束的腰围位于晶体内部。 模型定义部分为了简化问题并节约计算时间,这个模型不是一个完整的3D模拟,而是一个2D模型。它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的标准2D坐标系统,假设激光束在x方向传播,并在y方向有高斯强度分布,电场沿z方向偏振。 激光束传播时,它以一个近似的平面波形式传播,横截面强度为高斯形状。在焦点处,激光束具有最小宽度w0。通过求解二维几何中时间谐波Maxwell方程得到的电场(z分量)是: Exyz()=E0()exp[-(y-w0x)^2/w0^2]cos(ωt-kx+ηx)-/2ky^2ez/2Rx() 其中,w0是最小束腰,ω是角频率,y是平面横向坐标,k是波数。尽管波前并非完全平面,它像球面波一样传播,具有半径R(x)。然而,接近焦点处,波几乎为平面。激光束也通过高斯脉冲在时间上进行建模。 在COMSOL仿真模型中,非线性效应的二阶方程用于描述第二谐波的产生。这里,模型显示了如何设置非线性材料属性中的瞬态波仿真,特别是如何通过非线性效应来模拟激光束通过非线性晶体时产生的二次谐波。在这里,非线性效应表现为二阶过程,使得入射光束的频率加倍,产生出与原基波长一半相对应的相干光。这个过程是通过求解Maxwell方程来实现的,而且特别关注了光束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分布。 非线性材料在现代光学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们可以产生从光频的一次谐波到多次谐波的频率转换。这种现象依赖于非线性效应,如二次非线性效应中所见的二阶非线性材料。这种效应在材料的非线性极化中表现为频率的平方或立方与电场之间的关系。在COMSOL的仿真模型中,这种非线性响应需要通过特定的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来精确地描述。 这个模型强调了COMSOL Multiphysics在进行激光系统仿真的能力,特别是在模拟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效应方面。通过这样的仿真模型,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可以探索激光束的传播特性、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以及如何控制和优化这些参数来设计和开发新一代的光学器件。
2025-07-21 22:07:09 465KB comsol
1
### WildFly Configuration, Deployment, and Administration - Second Edition #### 知识点概览 - **WildFly服务器的基础介绍** - **WildFly服务器的配置管理** - **应用部署流程与最佳实践** - **WildFly服务器的高级管理技术** - **性能调优及监控策略** #### WildFly服务器基础 WildFly(前称为JBoss AS)是由Red Hat开发的一款开源Java应用服务器。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来构建、部署和管理基于Java的企业级应用。WildFly支持最新的Java EE标准,并且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 服务器配置管理 在配置WildFly服务器时,了解其配置文件的结构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standalone.xml**:这是最常用的配置文件之一,用于配置独立模式下的服务器。 - **domain.xml**:用于配置域模式下的多个服务器节点。 - **host.xml**:当使用域模式时,此文件用于配置特定主机上的节点控制器。 通过对这些配置文件的深入理解,可以实现对WildFly服务器的细粒度控制,包括但不限于JVM设置、数据源配置、安全性配置等。 #### 应用部署流程 部署应用到WildFly服务器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准备应用**:将应用程序打包成WAR或EAR格式。 2. **上传应用**:通过管理界面或者命令行工具将应用程序上传到WildFly服务器。 3. **配置应用**:根据需要调整应用程序的相关配置。 4. **启动应用**:确保应用程序已正确安装并启动。 此外,还可以利用WildFly提供的管理控制台进行更加灵活的应用管理操作,如热部署、健康检查等。 #### 高级管理技术 对于需要更高可用性、负载均衡或集群功能的应用场景,可以利用WildFly的高级管理特性。这些特性包括但不限于: - **集群部署**:通过配置多台服务器形成集群,提高应用的可用性和性能。 - **负载均衡**:合理分配请求到不同的服务器实例上,避免单点过载。 - **故障转移**:在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自动将服务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 #### 性能调优与监控 为了确保WildFly服务器能够高效运行,需要对其进行性能调优和监控。常见的调优方法包括: - **内存管理**:合理设置JVM的最大堆内存和年轻代内存大小。 - **线程池配置**:根据应用需求调整线程池大小,优化并发处理能力。 - **缓存策略**:利用二级缓存减少数据库访问次数,提高响应速度。 同时,还需要定期监控服务器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常用的监控指标包括C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线程状态等。可以通过内置的管理控制台或第三方监控工具来进行监控。 #### 结论 《WildFly Configuration, Deployment, and Administration - Second Edition》是一本全面介绍如何配置、部署和管理WildFly服务器的实用指南。本书不仅覆盖了基础的配置管理和应用部署流程,还深入探讨了高级管理技术和性能调优策略,是从事Java应用开发和运维人员不可或缺的技术参考书。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系统地掌握WildFly服务器的各种管理和维护技巧,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2025-07-09 14:15:56 30.32MB WildFly pdf
1
一些二阶Hamiltonian系统的周期解,张世清,,我们利用Benci-Rabinowitz 及Silva 的鞍点定理来研究一些没有任何对称性的二阶Hamiltonian守恒系统的给定能量的周期解的存在性.证明的关键困�
2025-06-09 10:58:35 238KB 首发论文
1
本书《Python Data Analysis - Second Edition》深入介绍了使用Python进行数据操纵和复杂数据分析的过程。Python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因其简洁和高效的特性,在数据分析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本书,读者能够学习到如何使用Python及其相关的库,如NumPy、pandas、matplotlib等,来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数据分析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清洗、探索、分析和解释,而Python的生态系统中提供了丰富的工具来支持这些步骤的实施。 在数据操纵方面,本书很可能会探讨pandas库的高级使用技巧。pandas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包,提供了高性能、易于使用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分析工具。它允许用户对数据进行各种操作,如数据合并、重塑、分组以及数据清洗等,这些都是数据科学中不可或缺的技能。通过这些操作,数据分析者能够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供分析和可视化的高质量数据集。 另外,本书在数据分析章节中,很可能会讲解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运用Python中的统计函数和模型来提取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在复杂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算法的选择和应用尤为关键,本书可能会涵盖机器学习算法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将算法应用于实际数据集。 在数据可视化的部分,书中很可能会介绍matplotlib库的使用,这是一个Python的绘图库,可以创建高质量的二维图表。通过matplotlib,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制作图表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分析的结果。此外,本书可能也会介绍更先进的可视化工具,如Seaborn或Plotly,这些工具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动态的可视化选项。 本书所涵盖的内容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还会包含大量的实例和案例研究,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这些实例和案例研究将涵盖从数据准备到最终分析结果展示的整个流程,确保读者能够全面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在版权信息部分,本书声明了所有权利保留,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存储或通过任何方式传播,除了在批判性文章或评论中简短引用外。同时,书中也声明了包含的信息没有担保,无论是明示还是暗示的。作者、出版商以及分销商不承担由本书直接或间接造成任何损害的法律责任。出版商虽然努力提供了书中提及的所有公司和产品的商标信息,但并未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Python Data Analysis - Second Edition》是针对数据科学和数据分析的专业人士或学习者的一本重要参考资料。通过系统地介绍和示例演示,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掌握使用Python进行数据操纵和分析的技巧,进而提升数据处理和解读的综合能力。
2025-06-01 10:01:55 8.15MB Python
1
Programming Windows with MFC, second editon英文版,很好的MFC教材,与Programming Windows(windows程序设计)是姊妹篇,windows程序设计第五版(英文版)下载地址: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3140159 ### 编程Windows使用MFC,第二版 #### 书籍概览 《编程Windows使用MFC,第二版》是一本全面介绍使用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 (MFC) 进行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的专业教材。这本书不仅深入讲解了MFC的核心概念和技术细节,还通过一系列实践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实际开发技巧。它与《Windows程序设计》同为姊妹篇,是学习Windows应用开发不可或缺的经典资料之一。 #### 书籍结构与核心章节概述 **第一部分:Windows和MFC的基础** - **第1章:你好,MFC** - **The Windows Programming Model**(Windows编程模型):介绍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本架构,包括消息循环、窗口过程等核心概念。 - **Introducing MFC**(介绍MFC):概述MFC的历史、设计理念以及如何使用MFC简化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 - **Your First MFC Application**(你的第一个MFC应用程序):通过一个简单的“Hello, MFC”示例项目引导读者入门MFC开发。 - **第2章:在窗口中绘图** - **The Windows GDI**(Windows图形设备接口):详细介绍Windows绘图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GDI对象、设备上下文等。 - **Drawing with the GDI**(使用GDI进行绘图):讲解如何利用GDI函数绘制线条、矩形等基本图形元素。 - **Seeing What You've Drawn**(查看你的绘图结果):演示如何将绘制的结果展示在窗口上,并讨论与绘图相关的高级技巧。 - **Loose Ends**(遗留问题):总结本章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做铺垫。 - **第3章:鼠标和键盘输入** - **Getting Input from the Mouse**(获取鼠标输入):解释如何处理鼠标的点击、移动等事件,并给出实例说明。 - **Getting Input from the Keyboard**(获取键盘输入):介绍键盘消息的处理机制,包括按键消息、字符消息等。 - **The Visual KB Application**(视觉键盘应用程序):通过一个具体的键盘示例应用程序进一步深化理解键盘输入处理方法。 - **第4章:菜单** - **Menu Basics**(菜单基础知识):介绍菜单的基本概念,包括菜单资源文件、菜单条等。 - **The Shapes Application**(形状应用程序):通过创建一个支持绘制多种形状的应用程序来实践菜单功能。 - **Menu Magic**(菜单魔法):讲解更复杂的菜单操作,如动态修改菜单项、子菜单等。 - **The Colors Application**(颜色应用程序):演示如何使用菜单控制应用程序的颜色主题。 - **第5章:MFC集合类** - **Arrays**(数组):介绍MFC中的数组类`CArray`,并讨论其使用方法。 - **Lists**(列表):讲解MFC提供的链表类`CList`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 **Maps**(映射):探讨MFC中的映射类`CMap`及其使用方法。 - **The Typed Pointer Classes**(类型指针类):介绍MFC中的类型安全指针类,提高代码的健壮性。 **第二部分:文档/视图架构** - **第9章:文档、视图和单文档界面** - **Document/View Fundamentals**(文档/视图基础):阐述文档/视图架构的概念及其对Windows应用程序的重要性。 - **Your First Document/View Application**(你的第一个文档/视图应用程序):通过一个完整的文档/视图示例项目加深理解文档/视图架构的实际运用。 - **Doc + View = Less Work for You**(文档+视图=减轻你的工作量):强调文档/视图架构如何简化程序开发流程,提高开发效率。 - **第10章:滚动视图、HTML视图和其他视图类型** - **Scroll Views**(滚动视图):详细介绍如何实现支持水平和垂直滚动的视图。 - **HTML Views**(HTML视图):讲解如何在MFC应用程序中嵌入HTML文档浏览功能。 - **Tree Views**(树视图):探讨树状视图的实现方法,用于展示具有层次结构的数据。 - **List Views**(列表视图):讨论如何实现列表视图,以表格形式显示数据。 - **第11章:多文档和多视图** - **MFC and the Multiple Document Interface**(MFC与多文档界面):解释多文档界面(MDI)的工作原理及其在MFC中的实现方式。 - **Splitter Windows**(分割窗口):介绍如何使用分割窗口来组织多个视图或文档,提供灵活的用户界面布局。 **第三部分:超越基础** - **第14章:定时器和空闲处理** - **Timers**(定时器):讲解定时器的使用方法,包括设置定时器、处理定时器事件等。 - **The Clock Application**(时钟应用程序):通过一个简单的时钟程序演示定时器的使用。 - **Idle Processing**(空闲处理):讨论如何在应用程序空闲时执行任务,例如更新用户界面或执行后台计算。 - **第15章:位图、调色板和资源管理** - **Bitmaps**(位图):介绍如何加载、显示位图图像,并讨论位图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 **Palettes**(调色板):探讨调色板的概念及其在图形显示中的作用。 - **Resource Management**(资源管理):讲解如何管理和使用程序中的各种资源,如位图、图标、对话框模板等。 该书不仅覆盖了MFC的核心特性,还包含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详细的理论背景介绍,非常适合希望深入了解MFC编程的开发者阅读。
2025-05-30 11:01:32 12.02MB windows 程序设计 MFC
1
4.2 隔离电阻的阻值计算 确定隔离电阻的阻值是功率分配器设计中的非常关键的一步。合适的隔离电阻阻 值能使功率分配器的输出端口间达到最优的隔离度。现在为了计算隔离电阻的阻值, 需要借助奇模激励的分析方法。为求解N节为 Wilkinson 功分器的隔离电阻,在输出端 口 2 和端口 3 处分别加上等幅反相的激励电压源,记为V0和− V0。把电路从中间平面 一分为二并取上半平面的电路来分析,中心线处为零电平,对于奇模激励而言相当于 中心线处是到地短路的。图 4-3 为 n 节等分 Wilkinson 功分器电路奇模激励的等效电路。 端口1 端口2(3) 0 1y  1 y 1n y n y 1 2g 2 2g2 n g 图 4-3 N 节宽带 Wilkinson 功分器奇模等效电路图 万方数据
2025-05-25 16:26:19 3.98MB
1
《TCP/IP Sockets in C 第二版》这本书主要围绕TCP/IP协议族及C语言在网络编程中的应用,尤其是socket编程进行详细介绍。书中使用大量代码示例,对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得理解更为深刻。 我们从TCP/IP协议开始。TCP/IP是一套互联网协议族,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规则和标准,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TCP/IP模型分为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链路层主要处理与物理网络的接口问题;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传输层主要为两台主机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主要的协议有TCP和UDP;应用层则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 在了解了TCP/IP协议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讨论什么是socket。在计算机网络中,socket是一种抽象的网络编程接口,允许程序进行网络通信。使用socket编程模型,我们可以编写客户端(Client)和服务器端(Server)程序来实现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在C语言中,我们主要通过一系列的socket API函数来进行网络编程。 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关于C语言的socket编程。C语言因其接近硬件的特性,一直是网络编程的首选语言,尤其是与UNIX系统的结合,使得C语言编写的socket程序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C语言在实现socket编程时,主要涉及到套接字的创建、绑定、监听、连接、数据传输以及关闭等一系列操作。这些操作都通过相应的系统调用实现,如socket()、bind()、listen()、accept()、connect()、send()、recv()和close()等。 书中还提到了一些重要的编程概念和策略。例如,需要理解阻塞与非阻塞调用、多线程以及网络字节序和主机字节序之间的转换。阻塞调用会使调用它的线程停下来等待操作完成,而非阻塞则不会。多线程是为了应对服务器处理多客户端的需求而产生的技术,可以并行处理多个任务,提高程序效率。网络字节序与主机字节序的问题是因为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字节序,而网络通信要求统一的字节序,因此需要在数据传输前进行转换。 此书第二版的出版背景是,在当时,网络课程包含编程实践并不常见。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动手编程和真实世界协议示例的教育益处已被广泛认可。尽管现在有许多其他语言提供了对互联网的访问,但基于C语言的Berkeley sockets API的兴趣依然高涨。 关于这本书的版权信息,在这本书的版权页上我们看到了出版详情,包括出版社、版权声明、商标声明、ISBN号码以及出版地点等信息。版权页上还明确指出,没有出版社的明确书面许可,不能对这本书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存储或以任何形式进行传输。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深入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C语言进行网络编程的技能,并且能够编写出能够处理真实网络环境中的通信问题的程序。
2024-09-12 14:22:23 1.28MB TCP/IP Socke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