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和固定化Synechococcus sp.细胞对Pb(II)和Cr(VI)生物吸附性能的比较研究,申丽,夏金兰,从细胞的Zeta电位、pH值、温度、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及吸附动力学等方面比较研究了游离和固定化细胞生物吸附剂Synechococcus sp.对Cr(VI)和P
2025-10-26 23:27:15 336KB 首发论文
1
科学分析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以简单的线画图、等值线图和曲面图来显示所研究的数据。在这一章中,将知道用这些方式来显示数据是多么容易。也将学会用系统变量和关键字来定位和标注简单的图形显示。 将学会如下几点: 1. 如何用Plot命令将数据显示为线画图。 2. 如何用Surface和Shade_Surf命令将数据显示为曲面图。 3. 如何用Contour命令将数据显示为等值线图。 4. 如何在显示窗口上定位显示图形。 如何用公共关键字来标注和自定义图形显示。 ### IDL入门教程:简单图形显示II #### 1. IDL简介 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是一种用于数据可视化、分析和技术计算的高性能编程语言。它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医学成像、天文学、物理科学以及商业领域。IDL提供了强大的图形显示功能,可以简单快捷地将数据显示为线画图、等值线图和曲面图等多种形式。 #### 2. 基本图形显示命令 在IDL中,基本的图形显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命令来完成,这些命令包括: - **Plot命令**:用于显示数据为线画图。通过Plot命令,用户可以绘制出点、线和符号来表示数据集合。 - **Surface和Shade_Surf命令**:用于将数据以三维曲面图的形式展示,Shade_Surf命令还可以为曲面图添加阴影效果以增强视觉效果。 - **Contour命令**:用于将数据以等值线图的形式展示,等值线图能够清晰地表现出数据在二维平面上的分布情况。 #### 3. 图形显示的定位和标注 IDL允许用户通过系统变量和关键字来精确定位和标注图形显示,这些关键字包括: - **XTitle和YTitle关键字**:用于为坐标轴设置标题。 - **Title关键字**:用于为整个图形设置标题。 #### 4. 栅格图形与对象图形 IDL的图形显示分为栅格图形和对象图形两种方式。栅格图形基于简单的算法,能够快速绘制图形但不具备持久性,一旦显示窗口大小改变,图形将无法自适应更新。对象图形则是更为强大的图形表示方法,适用于需要图形用户界面的程序。对象图形比栅格图形更复杂,但提供了更多的控制和灵活性。 #### 5. 创建线画图 创建线画图通常涉及绘制矢量数据。可以通过LoadData命令来装载数据集,这个命令是本书所提供的IDL程序中的一个实例。LoadData命令可以帮助用户加载示例数据,用户可以查看数据集内容,然后利用Plot命令将其显示为线画图。 #### 6. 时间序列数据的表示 在线画图中,时间序列数据常用于表示在一段时间内采集的数据。为了绘制这样的图形,需要创建一个时间矢量来表示独立数据(时间),并将其与表示信号强度的非独立数据(曲线)矢量一同绘出。 #### 7. 图形显示的进一步自定义 通过添加各种关键字,用户可以进一步自定义图形显示,例如,为图形添加标题、改变坐标轴标题、选择图形显示颜色等。这可以帮助用户更加清晰地传达所研究数据的特征和结果。 #### 8. IDL编程中的图形显示问题 IDL中的栅格图形命令虽然简单快捷,但存在不具持久性和无法自适应窗口大小调整的限制。为此,需要在编写IDL程序时采用一定的策略,例如,对数据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和合理利用关键字,以克服这些限制。 #### 9. 总结 IDL提供了丰富的图形显示命令,使得用户可以快速地将数据以图形方式展示出来。通过本章的学习,用户应掌握使用Plot、Surface、Shade_Surf和Contour命令的基本方法,并了解如何通过关键字自定义图形显示,以及如何处理栅格图形显示中的一些限制性问题。这对于科学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是至关重要的技能。
2025-10-12 22:13:21 617KB IDL入门教程 简单图形显示
1
Quartus II是一款由Altera公司(现已被Intel收购)推出的综合软件,主要用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设计与开发。在Quartus II中使用51核,意味着我们要在FPGA上实现基于51系列的微控制器功能。51核,即8051微控制器内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架构,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 我们需要理解51核的工作原理。8051微控制器包含CPU、内存(RAM和ROM)、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以及多个I/O端口。在Quartus II中,51核通常是以IP核的形式存在,即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它是一个预先设计好的硬件模块,可以直接集成到FPGA设计中。 要使用51核进行设计,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导入51核**:在Quartus II中,可以通过IP Catalog找到8051或兼容的51核,如Nios II软核处理器,它可以提供51核的功能。下载并导入这个IP核到项目中。 2. **配置51核**:根据设计需求,对51核进行配置。这包括设置CPU速度、内存大小、外设接口等参数。 3. **编写程序**: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针对51核的应用程序。这些程序将控制51核的行为,完成特定的任务。 4. **编译与仿真**:在Quartus II中,将源代码编译成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或Verilog),然后进行逻辑综合和布局布线。同时,可以使用Quartus II的仿真工具进行功能验证,确保程序在硬件上运行正确。 5. **下载到FPGA**:当设计验证无误后,将生成的比特流文件下载到目标FPGA中,实现51核的硬件执行。 6. **高电平复位**:提到"51高电平复位",这涉及到复位信号的处理。在51核中,复位是初始化系统的一种方式,通常需要保持一定时间的高电平才能有效。在FPGA实现中,我们可能需要设计一个复位电路,确保在上电或需要复位时,51核能接收到有效的高电平复位信号。 7. **外设接口**:51核在FPGA中运行时,可能需要连接各种外部设备,如ADC、DAC、LCD、串口等。这需要设计相应的接口电路,并在程序中编写相应的驱动代码来管理这些外设。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能够在Quartus II中成功实现基于51核的FPGA设计,利用FPGA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为8051微控制器的功能扩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种设计方法在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物联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025-10-04 14:24:04 14.13MB Quartus 中用51核
1
Nios II是一款由Altera公司(现为英特尔旗下的英特尔 PSG部门)推出的软核处理器,可以嵌入到FPGA芯片中,用于实现定制的微处理器功能。在本文档中,我们获得了如何在Nios II 9.1版本环境下,通过Quartus II软件进行工程创建、软件编译和下载运行的基本步骤。 1. 教程是在Windows 8.1 64位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的。在开始之前,必须确保系统支持和兼容所需软件。 2. 创建NIOS II工程:在Quartus II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NIOS II工程。虽然该步骤在这里被省略,但通常这涉及到打开Quartus II软件,选择适当的工程模板,并按照向导指定的方式配置项目目录和相关参数。 3. 打开Nios II Software Build Environment:打开Nios II 9.1 Software Build Environment时,需要以兼容模式打开。这可能是由于软件的一些兼容性问题,确保在Windows 8.1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 4. 新建项目:通过选择“Nios II Application and BSP from Template”,用户可以从模板中创建一个新的应用项目和板级支持包(BSP)。与旧版的9.0相比,9.1版本已经移除了NIOS II C/C++ Application选项。BSP的作用相当于9.0版本中的system library,它提供了针对特定硬件平台的软件库和驱动程序支持。 5. 选择.sopcinfo文件:在创建项目时,需要找到在Quartus II工程中生成的.sopcinfo文件,这是用来识别系统配置的重要文件,Nios II软件构建环境将根据这个文件自动识别出CPU名称和配置。 6. 设置项目名称和工程目录:用户需要为应用项目起一个名字,例如教程中的“led”,并指定工作空间目录,最好与Quartus II工程的目录保持一致。 7. 工程内容编辑:在工程中找到hello_world.c文件,用户可以对这个示例程序的名称和内容进行修改。这一步骤允许用户根据需求对程序进行定制。 8. 编译项目:右键点击工程名称,选择“build project”选项进行编译。编译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取决于项目的复杂度和系统性能。 9. 下载和运行程序:在编译完成后,通过右键点击工程名称,选择“run as->Nios II hardware”来下载和运行程序。这一步骤可能需要之前在Quartus II软件中将NIOS II软核下载到FPGA板上,并且要求已经下载了操作系统到FPGA板上。 以上步骤完成后,用户可以开始运行和测试自己编写的程序,例如通过编写一个流水灯控制程序来验证硬件和软件的交互功能。 通过这个简单教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在Nios II 9.1版本中创建和运行一个嵌入式软件项目的基本流程。教程虽然未详尽所有细节,但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快速入门的路径。对于有经验的开发者来说,了解这些基本操作对于在Nios II平台上的开发工作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2025-09-30 23:47:56 492KB Nios ,quartusII
1
用于破解Quartus II 12.0的license,使用方法内详
2025-09-26 18:48:43 15KB QuartusII
1
uC/OS-II精简嵌入式微系统的筋骨 uC/OS-II是一款开源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它是最早进入国内的一款开源RTOS,代码开源,又有配套的书籍,加上不大的代码量,在嵌入式群体中最为流行。uC/OS-II具有可配置、可裁减的特点,运用了大量的宏定义,这严重的干扰了阅读,同时也有很多网友向我反应类似的问题,因为要了解uC/OS-II的核心原理,却经常被很多没用的源码干扰。 为了更好地理解uC/OS-II,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精简,去掉不必要的功能和宏定义,保留核心的部分。以下是精简uC/OS-II的六步操作: 第一步,去掉了绝大部分跟内核无关的事件管理功能,只保留了时间管理和消息队列功能,这样一来,几乎就剩下内核部分源码,阅读大大简化了。 第二步,进一步去掉用不上的功能函数,比如时间管理中只保留OSTimeDly函数,消息队列中只保留创建队列、发送消息、等待消息三个必须要用的函数。 第三步,因为能够看懂代码,就越觉得msOS不需要uC/OS-II这么多复杂的功能,比如msOS一般来说只需要两个任务即可,uC/OS-II却支持64个任务。 第四步,因为只有8个任务,而uC/OS-II默认有两个内部任务:统计任务与空闲任务,所以需要去掉这两个任务。 第五步,uC/OS-II的任务块和事件块是采用链表结构的,可以动态增删,但这一点对于绝大部分项目来说,没有意义,于是把链表结构改成数组结构。 第六步,按C#语言风格标准化,跟msOS统一编程风格。 通过以上六步操作操作之后,uC/OS-II非常简单明了,只有os.c、os.h和os_a.asm三个文件,os.c中只有寥寥15个函数,os_a.asm中只有4个汇编函数。考虑到扩展性,还是保留了uC/OS-II的一些影子,其实若再精简下去,可能就只剩下一个内核切换,msOS只需要两个任务即可,完全可以精简到跟uC/OS-II无关了。 uC/OS-II是一款功能强大且复杂的RTOS,但通过精简和优化,可以使其变得更加简单易懂,满足msOS的需求。
2025-09-25 15:38:41 165KB 嵌入式微系统 uc/os-ii msos 事件管理
1
SIM Magic II V3.2是一款专门用于SIM卡管理的软件工具,主要功能是读取、写入和擦除SIM卡中的数据。这个工具对于需要处理多个电话号码或者频繁更换SIM卡的用户来说非常实用,例如商务人士或者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SIM卡的相关知识、SIM Magic II V3.2的功能特性以及如何使用这款软件。 我们需要了解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SIM卡是手机与移动网络之间的关键连接,它存储了用户的识别信息、加密密钥以及联系人等数据。SIM卡的大小有多种规格,如标准SIM、Micro SIM和Nano SIM,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SIM卡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移植性是其核心价值,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同手机之间轻松切换并保持相同的电话号码和服务。 SIM Magic II V3.2软件是专为SIM卡操作设计的,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1. **读取SIM卡信息**:该软件可以读取SIM卡上的所有数据,包括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CCID(集成电路卡识别码)、PIN/PIN2码、SIM锁状态等,这些信息对诊断和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2. **写入SIM卡**:用户可以使用SIM Magic II V3.2将新的电话号码或服务提供商信息写入SIM卡,实现一卡多号的功能。这对于经常出国旅行或者需要使用不同运营商服务的人来说非常方便。 3. **擦除SIM卡**:如果需要清除SIM卡上的所有数据,该软件也能提供擦除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4. **解锁SIM卡**:有时SIM卡可能被运营商锁定,只能使用特定的手机或网络。SIM Magic II V3.2能帮助解锁SIM卡,使用户能在任何兼容设备上使用。 5. **备份与恢复**:软件还提供了SIM卡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功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使用SIM Magic II V3.2时,需要配合合适的SIM卡读卡器,将SIM卡插入读卡器后通过USB接口连接到电脑。运行软件,按照界面提示进行相应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进行SIM卡的读写操作可能涉及法律和隐私问题,因此在使用前应确保遵守当地法规,避免非法操作。 SIM Magic II V3.2是一款功能强大的SIM卡管理工具,它允许用户高效地管理自己的SIM卡数据,实现一卡多号、解锁和数据保护等多种功能。对于需要频繁更换SIM卡或有特殊需求的用户,这款软件无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过,正确使用和理解SIM卡相关的知识以及软件操作是确保安全和合规的关键。
2025-09-24 18:04:00 5.25MB Magic
1
该许可证适用于大多数Quartus版本。请自行将license.dat文件中的HOST ID替换为对应的值。
2025-09-17 10:44:23 56KB QuartusII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伪谱法(伪谱最优控制方法)及其在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中的应用,特别是借助GPOPS II软件的具体操作流程。首先简述了伪谱法的基本概念,即通过将连续时间或离散时间的最优控制问题转换成离散参数优化问题来获取最优解。接着详细讲解了GPOPS II这款基于伪谱法的最优控制软件的功能特点,如建模便捷、参数设定灵活以及高效的求解速度。最后,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例,具体展示了从建立模型、设置参数、运行软件到最后实施控制策略的一系列步骤,强调了这种方法对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从事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机制的研究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利用伪谱法和GPOPS II软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内容不仅限于理论探讨,还包括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025-09-07 23:27:59 308KB
1
基于NSGA-II算法的水电-光伏多能互补系统协调优化调度模型研究,《基于NSGA-II的水电-光伏多能互补协调优化调度模型仿真及代码实现》,MATLAB代码:基于NSGA-II的水电-光伏多能互补协调优化调度 关键词:NSGA-II算法 多目标优化 水电-光伏多能互补 参考文档:《自写文档》基本复现; 仿真平台:MATLAB 主要内容:代码主要做的是基于NSGA-II的水电-光伏互补系统协调优化模型,首先,结合水电机组的运行原理以及运行方式,构建了水电站的优化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光伏发电与其组成互补系统,构建了水-光系统互补模型,并采用多目标算法,采用较为新颖的NSGA-II型求解算法,实现了模型的高效求解。 ,基于NSGA-II的多目标优化; 水电-光伏多能互补; 协调优化调度; 水电光伏系统模型; 优化求解算法; MATLAB仿真。,基于NSGA-II算法的水电-光伏多能互补调度优化模型研究与应用
2025-09-06 21:22:32 789KB xhtml
1